厨房调味品大盘点
一道菜肴好不好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味运用的怎么样,厨房里瓶瓶罐罐那么多,基础的油盐酱醋和越来越丰富的新式调味酱,你都了解多少呢?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下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伙伴可能第一个担心的就是热量问题,调味品究竟有没有热量呢?对于部分减脂期提到热量就焦虑的伙伴,小编想说,调味品当餐的用量相对都是极少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其实更应该将重心放在食材的摄入份量和烹调方式上。
若是确实比较好奇某调味品的热量占比,咱们查表就好啦。在超市里能找到的包装食品都会有这样一份食物成分表。第一位就是能量,但是要注意能量单位不要搞错,所以我们还需要做简单的换算。
换算公式:1千焦(kj)=0.239 kcal
鸡精VS味精
自从鸡精逐渐替换味精的地位后,几乎每户人家的厨房里都有了鸡精。看到商家宣传的肥美母鸡形象,仿佛心里就下了定义,鸡精更有营养!这就是营销中的锚定效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看看配料表就会发现,其实两者的主要成分都是味精(化学成分“谷氨酸钠”),而前者却含有更加复杂的成分,多数人无法判断。
5'-呈味核苷酸二钠:这是增味剂,起到提鲜的作用。
核黄素:不是提供黄颜色的色素,它是维生素B2,是人体需要的B族维生素之一。
食用香精:尽量不要有。
白砂糖:遵循越靠近配料表前列含量越高的原则,第四位就是它,含糖量说明并不低。
蚝油
蚝油是用牡蛎熬制成的调味品,主要成分除了蚝汁,其他成分都是附属。这些附属成分应当越少越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优先选择蚝汁占比高的(右图),如果看到配料表第一位是水(左图),说明蚝汁的有效占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食盐
商超货柜上陈列的食用盐五花八门,没有哪款是最好的,按需选择即可。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 》建议,不同年龄段的每天摄入食盐量也有不同:
2-3岁的幼儿<2g/d
4-6岁幼儿<3g/d
7-10岁儿童<4g/d
11岁以上乃至成年人<5g/d
量化每日的用盐量可减少高血压,脑卒中,胃癌和全因死亡的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醋
如何挑选质量合格的醋?透过瓶身看不到沉淀物,悬浮物,色泽大多数是琥珀色,红棕色,酸味柔和不呛鼻。
厨房常见的米醋,陈醋,香醋等均是粮谷醋,采用了不同的谷物制成,因而有了复杂的特色风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适当喝醋可以帮助减肥哦,促使营养素在体内的燃烧并提高热能利用率。此外,它还有如下这些优点:
①用于水产类的烹调,适量添加能起到软化鱼刺的效果,促进钙吸收。
②抑菌,杀菌好能手。吃点醋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
③相对酱油而言,醋有着更丰富的铁和钙。
酱油
如何挑选优质酱油,主要看氨基酸这一项,推荐选择总氮含量1.3%-1.8%;氨基酸态氮≥0.7%。
在外包装标注了“凉拌”字样说明卫生标准较高,可以直接拌凉菜;若是标注的“烹调”字样或没有标注,建议在加热菜肴时添加。
依据国家规定,一级酱油含盐量≥19%,二级酱油含盐量≥17%,三级酱油含盐量≥16%。在选购时依据家庭需求就可以。
(图片来源于网络)
酱油产品的具体分类有很多:
①生抽:是不用焦糖增色的酱油。色泽较浅,可用于需增鲜且不需上色的菜肴。
②老抽:在生抽里加入了用红糖熬制的焦糖,再经过后续加工制成,色泽较深,可用于需要上色的菜肴,如红烧肉。
③铁强化酱油:添加了规定量的乙二胺四乙酸铁钠(NaFeEDTA)制成的营养强化型酱油。针对缺铁性贫血或需要预防铁缺乏的人群。
作为发酵食品,酱油里还存在着少量的异麦芽低聚寡糖,能够促使体内的双歧杆菌显著增殖,具备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功能(增加饱腹,预防肥胖)。
腐乳
腐乳也能入菜是不是有点意外?它风味复杂,有的人爱,有的人厌,而热爱它的人群会借助这种味道巧妙搭配到家常菜肴里,增添底色,如兰州糟肉。
腐乳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先制成豆腐坯,然后接种真菌发酵,利用微生物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脂肪和多糖,成为毛坯,产生香气物质。接着搓去菌丝进行腌制,含水量降低,最后后熟发酵。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菌种,配料,腌制时间,后熟时间不一样,腐乳主要被分为了红腐乳,白腐乳,酱腐乳,青腐乳。最常见的红腐乳为例,因为加入了红曲菌,在发酵中产生了红曲色素,就呈现出鲜艳的红色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腐乳的钠含量往往更高,需要限制摄入,单次摄入一块(约15g),这餐的盐分大概率就已经超标了,钠摄入多时,人体代谢会慢,从而水肿,或者体重反弹。
经过短暂的学习,相信今后选购中不会那么迷茫了,小编也希望伙伴们一边满足味蕾,一边也能收获健康。除了文中介绍的几种,如果你还有想要了解的,欢迎在评论区告诉小编哦。
作者:江格
编辑:金兰馨
审核:励丽 刘佳宁
瘦月湖生活方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