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办公:前老板钦点了,你来做谷歌的替罪羊

职场   2024-08-22 18:39   上海  
第 504 篇原创文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全文 3400 字,建议阅读时间 9 分钟


 写在前面



8月13日,斯坦福大学公开了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今年4月的一堂公开课视频放飞自我了——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这是一堂直播课,在最后还特意强调,本场内容不允许对外分享。


然后听到主持人的回复:……本场分享网上全程直播……


施密特的反应大概是:王德发,厚礼蟹





8月25日直播,我将邀请两位公司高管,聊一聊远程办公的利弊

无论是全球出海独角兽Deel还是设计独角兽Canva都是远程办公的拥趸。

欢迎来围观真正的远程办公公司是如何运作的


其中他对谷歌在AI领域的竞争中落后于OpenAI的原因直言不讳,矛头直指公司的远程工作政策与员工的工作态度,批评了谷歌的远程办公政策, 称「谷歌输给 OpenAI 只因员工不够卷」

如果完整看完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的分享,你会发现他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举个例子,在开始,他言之凿凿,抛出观点:谷歌认为工作生活平衡、早点下班以及在家工作,比赢得竞争更加重要。
言下之意,谷歌输就输在对员工太好了,又是WLF,又是早点下班。

随后他还补刀:「创始人是特殊的,他们需要掌控一切。和他们共事可能会很艰难,他们给员工施加很大的压力。」
言下之意大约是:一个优秀的创始人,要善于推动员工干活(也就是如今网上盛传的职场PUA之术)。
不信你看马斯克。和我在Montana吃完晚饭,他还要飞到另一个地方,因为凌晨12点,他要和推特的AI团队开会。
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施密特对马斯克的认可——我要是敢这么对下属估计被骂死,还是不做人的马斯克敢于拿捏下属。



话虽如此,这场分享在网上刷爆之后,twitter上就有网友指出:


如今在AI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两家公司:OpenAI 背后的微软,以及英伟达,都是拥抱在家办公的,且在最近的员工重返公司潮里,这两家公司依然拥抱远程办公。


为什么这两家拥抱远程办公的公司,依然在AI冲击的时代,活得这么好?而同样身处行业尖端的谷歌就被远程办公给拖垮了?


1

生产关系匹配生产力


拿一个我比较熟悉的公司来举例。

LinkedIn进入中国的时候,里德霍夫曼想要在香港给LinkedIn中国搞一个独立上市,于是招募了一个创业团队,并给这个创业团队招来了Derek Shen这样有创业经历的Leader。

这个团队早期在国内根本没一点硅谷公司的风范。

高管在办公室里辱骂下属,和员工对拍桌子的事情都发生过,完全不像美国外企。整个公司弥漫着典型的北京本土创业公司的风格。

领英中国的员工薪资并不算特别高——肯定没法对标其他美国硅谷公司的中国分公司——但和北京那时候很多创业公司一样,员工是有期权的。

也在这种氛围下,LinkedIn中国搞出了赤兔这个新鲜事物。

虽然Derek Shen老师在其中搞小动作,让每一个赤兔新用户都来加自己为好友。但总体来说,赤兔给了LinkedIn一个本土落地的方案,万一遇到反全球化趋势,至少有一个本地App,可以承接LinkedIn失去的流量。

当然,最糟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LinkedIn因为国际社交属性而最终不得不退出中国。之前写了很多,我就不赘述核心原因了:《领英再见!很高兴认识你

但很快,随着里德霍夫曼的创始团队变现退出,微软收购LinkedIn,领英中国的独立上市梦终结——LinkedIn本身都退市了。

造富梦一旦终结,你可以看出公司的是如何变化的。

肉眼可见,原先的创业团队中喜欢创业氛围的,逐渐拿钱退出,留下的员工以及新来的团队,再次活出欧美外企的感觉:
  1. 正常工作时间,偶有加班但没有常态性大小周;
  2. 团队薪资,尤其是一线员工的薪资涨起来了;
  3. 外企的福利和制度回归:居家办公、办公室咖啡、点心、午餐晚餐都回来了

作为他们的特约作者,我完整围观了领英中国整个过程,我理解这才是正常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匹配。

当你啥都不是的时候,为了争取巨大的财富,整个创业团队殚精竭虑,全力以赴,因为确实如马斯克所说:没有人是通过朝九晚五改变世界的

当你已经功成名就的时候,你没法再给员工巨额的财富作为回报时,就无法要求员工为你996,为你创造新的财富,匹配市场水平和公司水平的薪资福利,只能对应获得市场水平的员工的能力和投入度

员工的投入度,取决于员工潜在获得蛋糕的大小。你不能要求员工拿着高于市场水平50%的薪资,然后给你创造几百倍上万倍的盈利产出。

人但凡有这个能力,人为什么不自己干?

同样的话,也送给董阿姨,当你的助理有几百万粉的社媒大号的时候,你很难指望用月薪1万,连续直播工作16个小时来留住她。

施密特拿远程办公来锤谷歌的失败,是典型的拿着锤子找钉子的做法——他看远程办公不顺眼,而谷歌最近在AI上风头被抢了,两者一结合,于是,一切责任都在远程办公。

这个逻辑,和有些爸妈觉得子女生活不健康一样——你之所以牙疼/感冒/二阳/过敏/上班被领导批评,就是你因为方便面吃太多了。

2

蛋糕大小决定拼搏程度


互联网的小伙伴们往往能记得,2018年之前,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加班很厉害,但从业者基本都不太闹。

因为大家会算账,加班多拿更多薪水,跳槽涨薪;拿到期权,甚至有财富自由的可能性。

多干多拿钱,这是当时的互联网从业者看在眼里的真理。以至于当年不搞大小周的知乎还被认为是慢公司,没前途——我记得当年周源还专门接受采访解释:
我们虽然不搞大小周,但我们不是慢公司。

996.ICU这类控诉什么时候出来的呢?忘记的同学可以翻翻我的往年文章,基本上都是2019年开始的。

一部分起因,就是2018年年末的互联网寒冬。

从此,互联网从业者突然发现,上市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而薪资也不再疯狂上涨,但工作量老板们可是一点都不肯减少。马云甚至说996是福报。

马云的996福报论和东哥的8116否则不是兄弟论,在当年被喷了很久,但坦率说,很多类似的观点,在2016年2017年,反而是被叫好的。

为啥呢?

因为996不再是福报了,回头看2019年以后上市的公司里,除了小米,没几个真正让一线的员工都实现中小型财务自由的:

B站巅峰市值500亿美金,如今市值57亿,我朋友在上海封城前拿着接近50%的涨薪去了B站,但因为B站股票一路狂泄,等人解封出来一看,还没有原东家薪资高……

快手不遑多让,上市时1.2万亿港币的市值,如今1700亿。

美团三年前市值高达2.4万亿港币,成为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风光无限。如今6500亿。

这些还算好的,如果你要是服务于滴滴蚂蚁金服,拿了这两家公司的大把期权,那大概率你是哭都哭不出来。

我还有一个朋友,在盒马,前些年说的是独立上市,财富自由之路;今天风声鹤唳,据说要被集团甩卖,接手的金主爸爸大概率是央企,第一件事是裁员降薪。

在施密特的嘴里,马斯克能够PUA推特的团队12点钟上班,但这也阻挡不了最近一次调研发现,推特的真实价值已经不足马斯克收购价的1/3——事实上,尽管马斯克能折腾,推特的收入是不如之前的,参考《从马斯克说起:优秀的创业者,会是靠谱的上司吗?

3

管理团队是公司成功/失败的核心原因


如果远程办公,薪酬福利以及工作生活平衡,不是谷歌在AI竞争中落后的原因。

那么,罪魁祸首是谁呢?谁应该为公司的失败负责?

在我看来,蜘蛛侠他叔的那句话是对的:能力/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权力在管理层的手里,管理层做出了错误的选择,那么企业就会走下坡路。

同样是大型企业,同样是逐渐失去创新文化,为什么微软现在活得好?因为人家眼光准,选中了OpenAI合作。

如施密特自己所言,在当时他的眼里,微软把AI主导权让渡给OpenAI这个创业团队的做法是他听过的最愚蠢的想法,简直太疯狂了,除了微软没有人会这么做。

然而,事实啪啪打脸。

同样在讨论为什么英伟达如此成功时,施密特强调了CUDA的关键作用,然后他补了一句,我一直觉得它是一种糟糕的编程语言,然后它却成为了市场主导。

如果我们听完他的完整分享。

施密特自己虽然痛批了谷歌给员工提供的宽松环境,但同时他也坦诚了自己的错误观点,他觉得不靠谱的投资,成就了微软;他觉得垃圾的语言,成为了英伟达的重要壁垒。

就像他自己所说:
创始人是特殊的一个,他需要掌控全局——如果创始人们都看不清趋势,都找不准未来的方向,公司怎么能走向胜利?

你怎么能指望一线的员工通过加班,通过996,来力挽狂澜,拯救走错方向的公司?

觉得有帮助的朋友,请点赞、在看,也欢迎评论区和我聊聊,说说你的观点。


瞎说职场(HRInsight):是Sean分享多年职场从业感悟的地方,主要内容涉及:职业规划个人职场提升以及求职面试建议。


Sean拥有16多年的人力资源行业经验,先后供职于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Randstad和咨询公司Mercer。


工作之余,Sean的身份还包括第一财经/南都周刊/36氪/时尚Como/领英专栏作家,知乎职业规划 & 人力资源优秀答主。


瞎说职场
时代变了,职场的规则也在变,但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却没有变。 知乎80万人关注的职场话题优秀回答者,人力资源行业浸淫10年+,先后服务于顶级人力资源招聘和咨询公司,Sean和你一起破除职场毒鸡汤,把最真实的职场展现出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