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外企到底怎么了?

职场   2024-09-23 18:31   上海  
第 512 篇原创文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全文 4200 字,建议阅读时间 12 分钟

 写在前面



上周写了《为什么企业应该优先招聘35+的外企人》。

被一位小伙伴追问了一系列灵魂问题。

我很喜欢这种互动的态度,我也愿意和大家在评论区里接着聊,往往我自己也会得到更多灵感。

今天就写写外企的问题,外企这么好,为啥不招人了?



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又传来了外企的裁员消息。

思科全球裁员,祸及大连,300多位打工人拿到了 n+7 的赔偿款。虽然赔得很多,作为围观者只有羡慕的份,但依然感到了寒意。

今年以来,听到看到的外企裁员不少,从年初的戴尔亚马逊爱立信,到希望整体迁移团队的微软,再到裁完又把人捞回去的特斯拉,到前不久的pwc英特尔佳能,再到最近的思科和IBM。

今年外企撤离或者裁员的新闻络绎不绝。

为什么?

我想大概是这几个主要原因。
  • 业务风险;
  • 非业务风险;比如:政治风险。


1

业务风险:没有信心

先说核心原因:信心。

我看到有大把的人在说中美脱钩,反全球化……

但是在企业层面,企业的目标是盈利,为客户服务,拿到自己的收入才是关键。

如果在中国市场能赚到钱,或者未来赚钱的潜力大,外企还是会愿意继续投资,继续招聘,扩大规模的。

事实上,企业这笔账肯定是算了,但结果未必理想。


明眼人都能看到,大家享受了30年的高增长的经济蛋糕,现在已经涨不动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3-5年,蛋糕大概都是如此,不会有明显增加。

当我们吃存量蛋糕的时候,我们会发现:

蛋糕就这么大,分的人越来越多了,每人吃得少了,但为了维持原有分到的量,企业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说通俗一点,卷起来了。

但无论是卷加班,拼体力;还是卷底线,在灰色地带探索;还是卷本土化,外企无论是合规要求,还是反应速度,都不如民企。

今年年初,中国日本商会公布了一项调查报告:大多数在中日企对2024年的中国经济前景并不乐观。

48%的受訪日企表示,2023年不在中国投资或减少投资的首要原因,是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和需求疲软的悲观情绪

信心不足,投资就不足;
投资不足,岗位就不足。

有网友表达过这样的态度:
离开中国的都是IBM,Linkedin,盖洛普这些在国内混不下去的企业;星巴克、宝洁、摩根斯坦利哪家离开中国了?

对的,真正选择离开的外企,不算是大规模企业,欧美中小企业跑得多,也正常。

本身企业小,容错率低,承担风险的能力低,早年中国经济腾飞的时候进来,还能分到一杯羹,现在肯定不行了。

很多知名外企并没有撤离中国。诸如巴斯夫这种化工企业,疫情前一直是重资本投资建厂,在中国市场规划了未来20-30年的业务。

下了血本的大企业,掉头要跑的可能性很小。

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他们没有动力扩招,甚至有动力裁员。

所以,回到开篇截图里问我的问题:
既然外企没有明显歧视35+职场人的现象,为啥打工人找不到工作了呢?

因为市场上没有岗位,没有机会。

这让打工人的感受很差。

我身边大把35-45岁优质的打工人丢掉了自己的外企工作。

他们曾是民企和外企的中坚力量,现在成为了灵活就业的中坚力量。


2

业务风险:封控

另一个业务风险,来自于22年的一段往事。

招聘行业有一句话,用熟不用生。企业也是如此,很多外企做事是有惯性的,我们经历的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腾飞,他们经历的是,这个工业国产能真的厉害,我们要和中国深度绑定……

如果看数据,你会发现,即便在疫情爆发在武汉的2020年,我们的外资引入也是在增加的。

没办法,中国的制造业强得可怕——我们有吃苦耐劳,高性价比的工人,也有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工程师。

但这个情况在2022年之后急转直下。

外资企业会逐步撤走,开始把供应链搬到其他国家,一个核心原因是:
22年上海的封控把外企搞破防了。

很多企业在之前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尤其是依赖搭建在中国市场的供应链。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Jens Eskelund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了两个数字:
全球 1/3 的出口来自于中国,中国 1/3 的出口,来自长三角地区

他们或许也知道不应该把鸡蛋都放在中国这个篮子里,但这么多年来都没出过什么问题。人是有惰性的。

谁在董事会上提供应链调整,我就质疑,到底哪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按质按量交付产品?

大家都没有动力。

然而2022年上海一封,全球遭殃,给了所有外企一个充分的理由和动力。

外企的管事人也不得不在董事会上回答投资人的质疑:
你们的供应链韧性在哪里?你们都把蛋放在这一个篮子里?

潘多拉的盒子一打开,就关不上了。

很多外企回顾这个阶段,开展战略「反思」,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看到了果链部分迁移到了印度,部分欧洲企业也开始把供应链往欧洲移。

比较官方的说法,是改善公司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和韧性。

这个政策在国外被称为:「1+中国」策略

中国依然是重要的供应链,但为了降低风险,外企现在需要在其他国家建立一个新的供应链,将部分产能挪出中国。

不仅如此,上海曾经是很多500强外企的亚洲区域总部,因为这80天封控,不少外企直接把总部搬到了新加坡。

从企业中心化管理的角度来说,上海是更有优势的,毕竟东亚东南亚的确最重要的经济体是中国、日本和韩国,不是新马泰……

能说什么,新加坡躺赢了第二波。

很多本属于区域总部的岗位,流向了新加坡。这也意味着有些中国打工人就需要重新找工作了。


3

政治风险:中美脱钩

对于部分敏感行业来说,政策会实实在在影响自己的在华业务。


部分是美帝的锅。


比如,我认识的朋友,在美国芯片公司。他就提到过,公司之所以裁员,是因为很多产品不让卖中国市场,他们也没办法。赚不到钱,只好裁员。


当然,咱这里,也有锅。


总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甚至也找不到来源的国内消息,比如我在咨询公司的时候,就明确听到过「国企央企不能使用外资咨询公司」的消息,传得整个市场都知道。


再比如今年传出的内部文件,要求公务员不得购买特斯拉,也是全网讨论。


但要问准确信息来源何处,似乎从来没有官方发布过。


说是谣言……


你要是央企采购/公务员,你信不信呢?



4

民族情绪

最后说一下民族情绪问题。


很多人说,这是外企撤离的主要原因。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因素,但重要性远不及前面提到的三点。


外企其实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套PR经验——国内说一套国外说一套。


这种大劈叉,早年是很难被发现的,毕竟当时不是每个人都能上网,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上外网,就算能上,也不会专门跑到外企官网上,盯着中文和外文官网,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


H&M应该懂我的意思。


但这套劈叉经验,现在越来越不行了。


一方面因为中国网友上网经验越来越丰富了,如今就算是我在你这下单点选区域时发现某小岛也和我们一起并列,那肯定是伤害我们民族感情的。


事实上,很多外企分区域是按照市场分的,但管网络的人没政治经验,总是忘记用标准的语言:中国大陆、中国台北,中国香港。


另一方面,也因为中国网友的乳化敏感点越来越低了。


外企这种大劈叉,变成了刀尖劈叉,劈得不好,档就没了。


当然,这可能不能怪有着「朴素爱国主义情怀」的网友,只能怪外企做事不精,草台班子(当然也有确实垃圾人占住了外企核心岗位的,比如一向和我们不对付的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


中国美国商会(AmCham China)2023年发布的《2023年在美中资企业年度商业调查报告》显示:

49%的会员企业认为,相较前一年,他们在中国更“不受欢迎”,该比例在消费行业更高达56%。

但有些事情,让我感觉逐渐离谱。

举个大家可能还记得的消费品案例:苹果官网的印第安人。

一个生活在加利福利亚的印第安人,居然成为了苹果乳化的证据……

这是正宗的莫须有哦。

这个事情,多少有点绷不住。

但如果真的停留在网络上吵吵闹闹,对外企的影响可能也没有那么大。估计PR和营销的同事会比较苦一点,但业务还是照做的。

但今年两次持刀袭击日本孩子,我是非常恐惧的。

这种行为真的是有可能改变企业选择的。

企业虽然逐利,但企业也是由人组成的;人虽然是逐利的,但也是有情感的,也是要命的。

自身员工的忧虑、媒介的压力,企业是不可能全然不顾的。

这种消息,对我们在外企打工的打工人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写在最后

当然,外企的衰落不仅是我提到的这几个问题。

在几年前我写过的外企衰落11周年祭里,我也提到过:薪资红利的消失,外企合规成本太高,竞争不过本地民企……

但外企的衰落,对于打工人来说,不是好事。


我们是普通打工人,我们需要的是工作机会,是有尊严的工作机会


在如今的大环境下,真正有信心去创业,去扩大投资,制造更多就业机会的企业主是非常有限的。


无论是外资,还是民营企业,只要他们合法经营,我都真诚的希望他们能够运作下去。


国有企业养不了全体中国人,无论是民营倒闭,还是外资撤离,这就意味着有人要灵活就业了。


《大空头》有一句话我人记忆犹新:

失业率上升1%,就会有4万人丧命。


回过来说,当年封控的时候,我没少批评上海的应对措施。


但在我看来,上海依然是中国文化最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也是最敢于直面问题的城市。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8月份做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及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建议时,提到了四个问题,我原封不动抄下来给大家再看看。


  1. 稳外资稳外贸面临挑战。“上海开放型经济特征明显,贸易摩擦、脱钩断链、地缘政治风险等对外资外贸持续造成影响,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速低于全国和周边省市。”顾军坦言,贸易摩擦升级制约优势产品出口,“新三样”产品出口今年上半年出现下降。“果链”等部分跨国公司产能向外转移,红海危机造成国际航运价格大涨,跨国投资活动收缩导致上海市合同外资和实到外资下降。


  2. 工业经济在结构升级中承压运行。新旧动能转换接续不畅问题较为突出,产业转型升级面临挑战,上半年上海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国。汽车、电子等重点行业竞争力有所减弱,新兴产业集群尚未成势。工业企业营收和利润双降,特别是小微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3. 消费偏弱问题仍较突出。上半年上海市消费市场表现弱于全国。居民消费行为更趋谨慎,更加注重性价比和情绪消费,平均消费倾向仍低于疫情前水平。汽车、金银珠宝、家电等大宗消费出现下滑,餐饮业营业额下降,特别是正餐消费明显下降。跨境消费面临出境客流快速增长、入境客流恢复偏弱的双重挑战,部分高端消费出现外流。


  4. 重点民生问题仍需持续用力。稳就业面临需求不振和结构性问题,部分行业出现用工缩减,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压力较大。低收入群体就业和收入问题需关注,生态环境治理仍需加强,部分民生项目要加快工作进度。


有问题,没关系,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


最怕的是明明有问题,还不承认,一提问题,就说这些企业是垃圾,走了不足为虑。

睁开眼,看看身边吧。


瞎说职场
时代变了,职场的规则也在变,但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却没有变。 知乎80万人关注的职场话题优秀回答者,人力资源行业浸淫10年+,先后服务于顶级人力资源招聘和咨询公司,Sean和你一起破除职场毒鸡汤,把最真实的职场展现出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