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皆苦:双十一电商平台众生相

职场   2024-10-22 17:32   中国香港  
第 516 篇原创文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全文 4500 字,建议阅读时间 14 分钟

 写在前面



本文首发于知乎,应知乎邀约写一点双十一各家平台的策略。

坦率说,双十一怎么拼手速,怎么抢红包,我是不擅长的。我擅长的是从企业动向里反推他们的战略意图。

每年的双十一大促,从本质上来说,是平台根据自己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判断制定规则,通过规则来激励商家的行为。而商家跟进平台,按规则玩,拿到更好更多的流量,卖出更多的货。

人是激励的动物,商家也是。

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我认为,与其在双 11 做平台出的题,不如搞清出题人的真实意图。

平台的玩法和宗旨的背后,就是企业的认知;看清平台运营背后的逻辑的人,才能从平台之战获益



企业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我尝试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反推各家平台今年双十一的主要玩法。
目前主流的电商平台有 4 家,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以及抖音直播。

我先说京东,这家公司过去一年的操作,完全体现了「用人力资源策略来改变组织方向,解决组织困境」的典型案例。


1

京东


京东曾经是唯一能和行业老大淘宝天猫竞争的角色。


当年,刘强东带领京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杀出一条血路,从阿里的魔爪下活了下来。


但刘强东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滞留美国「学习」了很久。


结果,东哥回家一看,家被偷了——如今的JD不但没能力挑战老大的地位,自己老二的位置,也已经被抢走了。


责任是谁的呢?


电商老兵,原先的 CEO 徐雷下课了,当年得到东哥重用,接任 CEO,结果你把队伍带成这样,不管是不是亲信,都得下课了。


刘强东回归时做了一场演讲,其中有一句经典:

只有那些长期业绩优秀、愿意拼搏的员工,才是真正的「兄弟」。


媒体一听,懂了,上标题:《他不开除兄弟,但他重新定义兄弟》。


但事实上,这次内部演讲,很受员工的欢迎,在演讲过程中,还能听到有员工的欢呼声,为啥呢?


因为大幅度涨薪,东哥回归后,在人力资源上的主要措施包括:

  • 高管降薪;

  • 采销全员涨薪,从 16 薪涨到 20 薪

  • 去年涨了一波后,今年再次调薪


值得注意的是,涨薪针对的主要是采销员工(类目运营,相当于阿里的小二)。


在过去1年左右的时间里,京东密集安排了两波涨薪,两波涨薪合拢在一起,一线运营的薪水最少涨 50%,最高能涨到 200%。


这意味着啥呢?

公司在用人力资源的激励手段,实现组织的战略转型。


须知,东哥之前最看重的兄弟是谁呢?


是快递,是配送小哥。


京东是唯一自建物流体系的平台,也是能给快递小哥们全员上社保的快递公司。


在这里送快递,不但薪水高,而且有机会住 2 人一间的宿舍,时不时,老大还会下基层和配送小哥们把酒言欢。


这待遇,放在6-7年前,是其他物流公司根本给不出的。


这也是当年京东的差异化竞争路线思路——当年的行业老大淘宝,给了京东太大的竞争压力,京东想要生存,必须要做出一点不同之处,打造自己的护城河。


于是,物流服务就成为了京东的突破口,早年在淘宝下单可能要等 3 天才能收货,但京东隔天一早就到了。


在当时那个经济起飞的年代,很多消费者愿意拿出额外的钱,去享受更好快捷也更体贴的物流服务。


但是到了 2024 年的今天,环境变了。


京东物流的优势逐渐消失,原因有三:

  • 基建好了,其他家的自营超市也能实现部分产品的当日达/次日达了;

  • 外卖成为了京东意外的竞争对手,原先追求速度买个鼠标,次日达的京东是最快的,现在外卖小哥 30 分钟给你送来了。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消费降级成为了主旋律,京东的核心地盘是 3C 数码,这种标品也是其他平台「百亿补贴」的重点项目,真金白银的补贴,消费者只会喊真香。


所以回归的刘强东一看,这不行啊,于是重拳出击,全面拥抱「低价战略」。


实操做法非常直接,也是很高明的人力资源手段:高管降薪,一线采销员工涨薪。


你可能会问:

为啥给采销涨薪,不给快递小哥涨薪?


一方面,京东的快递小哥本来薪资福利待遇在行业里已经算很不错的。另一方面,给采销(类目运营)加薪,才能真正打赢低价战。


这些采销员工,在这轮战略转型中,成为了东哥的新兄弟,只有他们在采销两端下功夫,才能真正给到消费者最低价。毕竟,诸位采销兄弟薪水涨了100%了,GMV(商品交易总额)目标涨50%不过分吧。


和pdd打价格战,这个决策对吗?


我不知道。


刘强东出身贫寒,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打价格战是最坚决的。


事实上,从财报来看,618 大搞价格战之后,京东并没有提升自己的营收增速。


但他不在乎,铁了心要拿利润换流量,还在低价战争中,进一步加码了:

京东推出了「超级 18」的全新促销日,在每个月的 18 日为用户提供低价和秒杀产品,又强势推进「买贵双倍赔」服务,扩大了比价的平台范围以及放宽“同款产品”的门槛。


JD如今在比价屠夫这条路上已经越走越远。


我这几天买东西,在个别单品上做了对比,的确是JD最为便宜。似乎是验证了我的结论。


感谢东哥提供了这么一个典型的通过人力资源和激励手段,刺激组织转型的案例。


JD这家足足有50万+打工人的大厂,在新的激励政策上线后迅速转型。转型速度之快远超传统企业。


2

淘宝天猫


再回来说行业老大淘宝天猫,至今为止,它还是目前市场的 No.1。


但是这些年,他们的统治地位已经受到了严重挑战,异军突起的PDD不断缩小差距。


不仅如此,资本市场上广泛认为,淘宝天猫很快就会被超越。


淘宝天猫也感受到了寒意。


今年上半年,在一次播客采访中,阿里集团董事长蔡崇信,坦承「过去我们可能没有关注用户体验」。


他的原话是:

我们忘了真正的客户是谁……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有点自食其果
We have fallen behind because we forgot about who our real customers are our customers are. We kind of stepped on our own foot.

管理层的正面认错,算是给这几年淘宝天猫的失败找到了问题根源。


蔡崇信还补充提到了他眼中的纠错方式:

  • 第一步:承认错误;

  • 第二步:调整组织架构,适应新的战略。


他认为淘宝天猫的问题是大企业病:

大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固定的,不会改变,因为人们不喜欢改变。他们不想换工作,他们害怕被解雇,然后你开始将公司的方向融入到你的组织结构中……
但事实不应该是这样。恰恰相反,你应该先定义方向,然后再设置公司的架构。


如今的淘宝天猫有了全新的管理层面貌,新的 CEO,新的组织架构,80 后全面掌控管理层。


在随后的 618 里,淘宝天猫照抄了友商的两大绝活「低价」和「仅退款」,突出一个打不过就加入的战略。


但 618 过后,低价战略在淘宝天猫内部受到了质疑,毕竟二季度财报也不好看。



近期,淘宝天猫密集调整商家规则,对高体验分的商家松绑「仅退款」。

不仅如此,在最新的商家闭门会上再次放出消息,搜索权重不再以「五星价格力」作为评估标准,明确以「体验分」为流量分配的核心依据——简单说,淘宝天猫不再会因为商品低价,就给更多流量


在我看来这未必是错的。


从放弃白牌商家,走品牌战略开始,「低价」已经不再是淘宝天猫在用户心智中的形象,现在强硬去打价格战,不但打不过;也会影响品牌形象。


毕竟自身的品牌形象以及客群特质与打极致低价的平台,是完全不同的。


官方资料显示,淘宝天猫的 VIP 会员人数达 3627 万,平均每位 VIP 会员贡献的收入超 6 万元,VIP 会员,为平台贡献超 25% 的 GMV。反观竞对,平均客单价仅为 40 元。


在这种大背景下,淘宝天猫大概率不愿意接着在双十一继续大打价格战,弱化低价战略,接下来最关注的大概率是消费者和商家的服务。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如果只看重低价,淘宝天猫未必会给到你全网最低的价格,但在淘宝天猫的重点商家核心类目里,在这里购物,大概率还是能给我们保证更稳妥的服务和产品质量。



3

拼多多


拼多多是过去几年的弄潮儿,今年增速放缓,依然有80%+的业绩增速,令人咂舌。

但如今,pdd也在求变。

拼多多当年开始干的时候,难度是地狱级的。


市场上已经有两大竞争对手,作为行业新军,他们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


所幸他们赌对了赛道,第一阶段,通过低价战略和社交电商模式(对,就是「砍一刀」),专注竞争较小的下沉市场,抓住了微信流量红利,俘获了大量低线城市的用户。


随后第二阶段,他们通过给数码 3C 标品的百亿补贴项目,向上破圈,又在用户心目中逐渐树立了「低价正品、高性价比」的心智,再赶上疫情后的消费降级大趋势,拼多多如今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宠儿。


但随着今年 618,各家平台疯狂卷低价,拼多多突然发现,自己也没有那么出众了。


为了做好长期苦战的准备,在2024年二季度的财报会议上,拼多多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接连丢下重磅炸弹:

1. 收入增长会放缓

2. 利润会逐渐下降

3. 未来几年公司不会考虑回购或者分红


拼多多相应的也在调整方向,二季度财报会议上,公司管理层提出了战略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即便是我们普通人也懂,「高质量」和「低价」「极致性价比」多多少少是有些冲突的。

要想有高质量发展,供应链的效率要提升,商家的服务也需要提升,产品的质量也需要有显著改善。这些都是针对商家侧的,也都需要钱,这钱不能只由平台拿,消费者也是需要掏腰包的。

众所周知,拼多多的商家基础并不牢靠,早年薅羊毛机制,其实给商家卖的是一个确定性——肯定有单,但价格得极致压缩。

但拼多多和商家的矛盾向来严重,严厉的罚款政策,模糊的惩罚标准让商家无法接受,很多商家是一边合作一边骂,今年更是一度出现了商家围攻平台广州办公室的神奇现象。


为了缓和和商家的关系,拼多多近期一反常态的展现出对商家前所未有的关怀与支持,希望减轻商家的负担。
最为典型的就是「技术服务费退还」政策,若订单发生退款,将能按退款比例享受基础技术服务费的返还。
在目前状况下,增长乏力,拼多多也逐渐陷入苦战,
管理层也意识到,要在竞争中有所突破,仅仅靠「低价」和「极致性价比」,不够。所以搞出来一个「高质量发展」,还直接投入上游开搞「百亿研发加码农业科研」。
拼多多未来是否还能坚持自己赖以成名的低价策略,不好说。
对于pdd的判断,仅供参考。因为职场价值观不同,我看pdd可能有点有色眼镜。仅供参考。


4

抖音电商


pdd之外,增速超快的另一家电商就是抖音电商。作为一家电商直播平台,在上线短短几年时间内,抖音电商一路狂奔,增速显著。


抖音正式对外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 年抖音电商的GMV是2020年的3.2倍;2022年抖音电商GMV同比增长80%,其中抖音商城GMV同比增长277%


今年618的主旋律是低价+仅退款,抖音自然不能免俗。价格力」是平台的战略关键词。但在618之后,抖音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


据说,抖音电商2024年的GMV 目标很高,4 万亿,比上一年增长 50%。如果真的能实现,很有可能会反超京东。


但现在看下来,挺难的。


今年前两个月,抖音电商的累计同比增速高达 60%,不过低价策略施行后,三月的同比增速下滑到了40%以下,二季度后,增速进一步跌至30%以内。


抖音电商:以价换量,臣妾做不到啊。


你看吧,人还是激励的动物,公司激励员工实现GMV目标,而经过618低价竞争后,公司从上到下突然意识到,低价战略会影响GMV,会影响我自己的KPI。

商家也很郁闷,有商家就明确表示:做抖音电商,有量,但没利润。


一个家居类目头部新消费品牌,在抖音上在持续亏损。这家企业的创始人的原话是:

抖音直播的最大优势,是可以迅速起量——给你量、给你希望、但不给你利润

甚至有一些品牌商家,因为低价竞争干不过同类型低劣商品,不得不在抖音关店了。


这个我也是很疑惑,你成名是内容(广告)平台,卖货多少也要考虑带着 KOL 玩,广告流量抽一点,达人们在生态中再抽一点,你再强调一下价格力,品牌商家算是给抖音做奉献了……


据《晚点 LatePost 》爆料称,经过重新定位,抖音电商内部已于近期调整经营目标优先级,不再把 「价格力」放在首位,2024 年下半年将重点追求 GMV 增长。


在最近的大会上,抖音分享了他们最新的增长数据,同比去年增长46%,放弃了低价,抖音电商还在争取实现50%的业绩目标。


公司激励咱完成GMV目标,那么,我当然全力为实现这个目标去拼命了。毕竟,这事关电商团队上下上万人的年终奖。


 写在最后

之前听了孟岩老师的播客《无人知晓》,他提到了一个案例,说有些投资人在选基金的时候,要重仓小鲜肉,因为年轻的基金经理比老将更大胆……


但孟岩老师也补充了,光看年龄选基金经理,不够。基金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基金公司如何激励基金经理,这些都应该是我们需要去了解的。


在我看来,打工人选工作也是一样的,表面上看,各个平台都在做不同样的事情;但背地里,这些行为是由公司的战略驱动的,公司的战略是由企业文化驱动的。


拼多多起头卷起来的低价战略,如今淘宝天猫和抖音电商已经不愿意跟进了,或因为品牌调性或因为企业战略目标不一致。


唯独还在 all in 低价的,居然不是以此起家的拼多多,而是创始人重新回归的京东。

平台的行为,其实也可以指导我们的采购行为。


举个例子,重要的商品,你期待更好服务的,可以选择传统意义上服务更好的品牌商家下单,他们多在淘宝天猫和京东;而农产品相关可以关注正在关注高质量发展的拼多多。


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中也有正品值得关注,但为了防止买错,我有个小技巧,在购买时追问提醒商家一句,我要带着商品去线下店延保的,你们的产品能在线下门店成功延保吗?


这句就是在提醒商家,如果不是新货,不是正品,你就不要卖给我了。



瞎说职场
时代变了,职场的规则也在变,但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却没有变。 知乎80万人关注的职场话题优秀回答者,人力资源行业浸淫10年+,先后服务于顶级人力资源招聘和咨询公司,Sean和你一起破除职场毒鸡汤,把最真实的职场展现出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