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中午,《音乐分析与表演》期末汇报在腾讯会议线上会议室进行。本课程由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开设,授课教师为上海音乐学院杨健教授,主要面向上师大音乐表演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此次汇报共有6组同学(其余同学选择采用无现场汇报的论文形式结课),通过精心制作的PPT文稿形式进行展示。
1. 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第一组曲之第一首“前奏曲”
汇报人:张远佳、丁继皓
汇报从创作背景、原稿版本、作品内容以及演奏版本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汇报人首先展示了几版乐谱与手稿,并对这几份乐谱的准确性进行了解释。其次,介绍了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前奏曲的四大要点:前奏曲的写作目的及规范;前奏曲创作者的区别,前奏曲调性的布局,开始和结束都在主调上;出现的主要是调性中的音程。汇报人结合乐谱进行了细致的作品分析,主要从和声方面入手,分析得出这首作品在和声上是主属关系的对比,从G大调开始,在曲子的中段进入完全意义上的属调,最后结尾在主调上,首尾呼应。
最后,两位汇报同学分别选取了罗斯特罗波维奇、古特曼、毕斯玛和郭婷娜四位大提琴演奏家对于这首作品的演奏视频进行了分析研究,从速度、使用乐器、弓法及对手稿谱遵从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另听众从中得到不一样的音乐体验。
2. 普罗科菲耶夫《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演奏分析
汇报人:吴晨吉
汇报从创作背景、基本结构、主题变奏、演奏版本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汇报人首先介绍了普罗科菲耶夫的整体创作风格,是民俗性与复调手法的结合,是易被人所接受的。其次对作品的基本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选取了三位演奏家的演奏版本进行对比赏析,分别是朗朗、阿格里奇以及王羽佳。对于这一乐章的演奏,汇报人指出朗朗的演奏速度在三人中是最慢的,阿格里奇与王羽佳的演奏速度较为一致。阿格里奇的版本演奏时钢琴部分较为凸显,音色也较为突出,保留了作曲家原有的性格。
3. 莫扎特《鞭打我吧》分析
汇报人:陆佳音
汇报从创作背景、剧情构造、曲式结构和演绎方法进行展开。
首先,汇报人对作曲家以及这首歌剧《唐璜》的整个创作背景进行了大致介绍,对歌剧的每一幕剧情都进行了梗概介绍。汇报人结合作品中的歌词及语气,形象生动地向大家展现了歌剧主人公采莲娜的心理变化与角色分析。通过谱例展示,细致分析了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及速度控制,最后对该作品进行了赏析总结。
4. 巴赫法国组曲BWV816的分析
汇报人:陶燕妮
汇报从创作背景、国常见乐谱版本、音乐分析和音响对比进行展开。
汇报人首先介绍了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并对国内常见的乐谱版本进行了介绍。2005年7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版本汇报人指出常用于启蒙阶段或是业余学习中,2002年1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版本是引进亨乐出版社出版的乐谱,适用于专业院校的学生使用。接着,汇报人通过表格的形式对作品进行了乐段、乐句、小节、调性等分析,对作品的曲式结构也进行了分析。
最后,通过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希夫、佩拉西亚和阿什肯纳齐的演奏版本进行了音响对比,呈现出几个版本较为直观的不同点与区别。
5.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分析与演奏
汇报人:沈鸿滟
汇报人通过对三个版本的宏观速度、弹性速度的处理、微观速度处理、力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比较。
汇报选择了基辛与柏林爱乐乐团、朗朗与德累斯顿国立管弦乐团和卡蒂娅与爱沙尼亚国家交响乐团三个版本,汇报人通过自身的听觉以及使用节拍器,对这几个版本进行了宏观速度、微观速度的对比。对于弹性速度rubato部分的处理,三个版本也有不同。运用可视化工具对三个版本的力度进行了比较,有较为直观的结果。在最后,汇报人就三个版本中钢琴和乐团的契合度进行了总结,也提出疑问:在演奏作品时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遵从作曲家的意愿,引人深思。
6.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分析与演奏
汇报人:陈艳
汇报从作品结构、作品分析、不同版本的演奏对比、可视化分析以及乐谱版本问题对该首作品进行分析讲解。
该首作品共有三个乐章,而不同于莫扎特其他作品的是第二乐章,其被称之为“天鹅之歌”。汇报人通过表格:单簧管主旋律出现时乐队参与全奏的小节量与独奏的小节量的对比变化,直观地向大家展示了莫扎特采用最后的道别的形式。并对Sabine Meyer和Arngunnur Arnadottir两个版本的演奏进行了赏析,通过可视化工具的分析,直观展现出两个版本的速度、力度差异。
以上六组同学的汇报结束后,授课教师杨健教授进行了关于本次课程的总结。他希望各位同学在未来的学习与职业发展道路上能够时刻保持敏锐的探究精神,在面向音乐表演的分析构思中,尽量把历史背景、乐谱版本、作曲技术理论与音像版本(可视化)比较等方面贯通整合起来,以提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次《音乐分析与表演》课程期末汇报历时两个多小时,获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