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表演体系研究》
项目成果简介
◈ 杨健
本项目系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编号16BD052),研究最终成果为《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表演研究》(Musical Performance Studies: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包括专著1本,约25万字,图表170余张,以及配套多媒体在线教学资源,预计于2022 - 2023年出版。
一、项目背景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音乐表演研究(Musical Performance Studies)在西方逐渐成为热门领域,产生了大量学术成果并积极影响到实践与教学。西方的音乐表演研究主要在历史表演、音乐分析与科学实证的三重支撑下发展而成,与生俱来基于“跨学科视野”并具有较强的体系性思维,且更加强调学术研究与现实音乐生活的联系,以及表演者本人的视角。在本项目中,“跨学科视野”至少有两个层面:首先是音乐相关子学科诸如音乐表演、作曲技术理论和音乐学等之间的贯通;其次是音乐学科作为整体与心理学、媒体科技等之间的交汇。在如今国家大力支持交叉学科与“新文科”的人工智能时代,本项目最主要的目的与意义便是在引介国际学术前沿的基础上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方法,逐步打通从底层演奏(唱)技法直至顶层思辨之间的种种隔阂,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贯通(见图0)。
图0:跨学科融合的概念化草图(“新文科”倾向)
二、主要内容
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对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进行梳理,而后再把它们落实到教学与实践的语境中。因此,本项目最终成果的主体分为基础篇、教学篇与舞台篇三个板块(见表1)。其中,基础篇围绕着“风格”与“实证”这两个关键词展开为四个章节,从中西音乐的风格发展引入,着重介绍了历史知情表演(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HIP)作为一种时代风尚,在当今音乐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见图1);而后涉及了基于Vmus.net等原创软件生成波形图、声谱图、速度 - 力度曲线、IOI偏离度与身体运动轨迹等各种音乐表演的实证分析手段,以及将它们与传统史论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路径(见视频1)。接下来,在教学篇的四个章节中,笔者首先从社会历史语境、经典论著与民族学派的角度简要梳理了音乐表演教学的历史,并引出风格诠释与学科融合等概念;而根据“天资”与“才能”的DMGT分化模型(Differentiated Model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见图2)等热门理论框架,从“天才”到“大师”的发展有一定规律可循,其中分析诠释相对于技巧训练的优先关系、科学的练习方法、综合性的记忆策略以及多元化才能发展,都是值得关注的要素。最后的舞台篇则首先介绍了能够贯穿记谱、音响与身体的形态/姿态(shape/gesture)理论(见图3),而后涉及了在古今中外影响面很广的舞台焦虑现象,以及在当前时代越来越重要的录制与评价、评测问题。这些评价标准与评分规则往往都是对音乐表演研究核心理念的落实与应用。
表1:《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表演体系研究》最终成果
书稿主体结构
图1:音乐表演风格与巴赫BWV1041典型录音归类
视频1:巴赫《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BWV1041)
第一乐章速度曲线与曲式结构
图2:“天资”与“才能”的DMGT分化模型
图3:音乐表演研究中的形态/姿态理论框架
此外,按照申报书的约定,项目负责人还主持开发了中英双语的音乐表演研究课程网站(www.MusicalPerformance.net)以及“音乐表演”微信公众号与视频号,提供多媒体课件与相关音视频的浏览下载,并采用二维码等方式与书稿内容无缝整合,全面支持电脑、手机与平板等各种终端设备。
三、重要观点与对策建议
总的说来,在当今复杂多元的快节奏社会中,由于音乐表演风格趣味的持续转变以及心理学与媒体科技等领域的不断进展,音乐表演很难再单一依赖于直觉天赋与重复练习。一方面在专业院校中,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逐年提高,教学层次普遍提升,硕博研究生大量涌现;另一方面在社会音乐教育中,中小学生虽课业负担居高不下,但对参与业余考级与各类赛事的热情却有增无减。这些都挑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着具有跨学科亲和力与普适性的音乐表演研究。因此,构建有利于音乐表演实践、教学与理论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及课程体系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此共识的基础上,本项目提出了如下具体观点与对策建议:
四、主要创新与突出特色
1. 主要创新
……
本研究特别强调通过大量经典案例分析来促成传统与实证方法的无缝整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贯通,这正是先前研究所缺:例如,针对历史背景与乐谱版本的考证,针对谱面的纵横结构性分析(和声、曲式等),针对表演音响的历时性分析(速度、力度等),以及演奏(唱)者的身体姿态(纵横方向运动轨迹等)之间,可以通过由原创分析平台Vmus.net生成图谱等实证方法来建立紧密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理论研究与演奏、演唱以及教学实践的相互贯通等等(见视频2)。从学科基础、教学过程、舞台表演与录制评价等几个角度切入,基于对中外学术前沿的充分掌握以及对当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本项目包括论文、译著、专著、网络平台与课程网站在内的多样化、多语种研究成果,已经基本形成了关于音乐表演创新理念与方法的体系化著述与现代化、国际化呈现。
视频2:笔者在英国剑桥大学演奏埃尔加《爱的致意》的IOI偏离度、演奏蠕虫与运动轨迹
2. 突出特色
……
(1)理论与实践双向无缝贯通:本研究的阶段成果引起了广大音乐表演专业师生的普遍关注,并进一步促成了多项跨学科合作;项目负责人近年来也指导业余小提琴学生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奖项,这些实践成果已反映在了相关论述中。
(2)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项目负责人近年来在多所高校开设了《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表演研究》等相关课程(见视频3),并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项目最终成果中的课程网站以及书稿中的延伸阅读与思考题等,都来自于日常教学的积累。
(3)前沿科技的运用与顶尖国际化团队:项目阶段成果与最终成果中都运用了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前沿科技手段;团队成员中包括多位国际顶尖专家,他们都通过来华讲学与撰写部分内容的方式,实实在在地推动了项目的进展(参见图4及附录)。
视频3:中国大学MOOC“音乐表演的量化分析”片头
五、学术价值、应用价值
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在国内外音乐学术研究纷纷聚焦表演的大背景下,本项目成果的学术价值主要在于探索性地采用跨学科视野以及前沿科技手段,对高度复杂的音乐表演实践及教学进行了体系化的理论梳理,在研究方法、教学理念与舞台经验等方面都提出了创新观点,为音乐表演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与进一步构建中国音乐表演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本项目阶段成果Vmus.net截至2022年8月已有两千两百余名注册用户,一万一千余首分析曲目在数百篇学术论述中被应用;“音乐表演”公众号与视频号已有七千余名粉丝;阶段成果《剑桥音乐表演理解指南》为热销书籍,另有《可视化分析在音乐表演研究中的综合运用》等20余篇高被引论文。项目成果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本研究的部分成果,例如Vmus.net音乐表演在线分析平台以及MusicalPeformance.net音乐表演研究课程网站等,本身就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已经成为了音乐表演相关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平台;其次,本项目的研究思路显著偏向实践应用,最终成果计划以教材体例进行编订出版,将有望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以及“双减”等政策的大背景下,在从少儿启蒙到硕博研究生的各层次音乐表演教学中,发挥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
图4:《剑桥音乐表演理解指南》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年)
附录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
《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表演体系研究》相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