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制考级考试与比赛视频时的那些揪心细节(附具体案例分析)

教育   音乐   2022-02-24 09:40  
新冠疫情两年多以来,国内外的音乐考级、考试与比赛基本上都转为以线上远程评估为主,录制并提交视频已成为广大音乐学习者的新常态。从2022年3月开始,就连本来以全面考察综合音乐素养为特色的ABRSM英皇考级,也即将面向中国大陆开展线上纯演奏考试;其中,过去在线下考试中常被专业人士们所推崇的听力、视奏等环节都不再是考核范围,甚至连音阶琶音也不需要了

《北京日报》2021年1月相关报道


另一方面,国内考级以前常为人所诟病的是:考试安排过于紧凑,考官往往只能听一小段就把考生打发了,从而难以体现考级的严肃性与艺术的完整性,也让考生有了蒙混过关的可能。而转为线上以后,参加国内考级的考生也都需要完整录制全部考试内容(考官在评审时是否快进又是另一回事了),再加上各种技术方面的繁琐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考试难度与复杂度,时常让考生、家长与老师们更加纠结。除了考级以外,其它线上音乐类考试与比赛也大致是同样的情况……因此,全球疫情似乎正在促使本来分属于不同类型体系的音乐类考级赛事走向殊途同归,都需要我们从录制形态的音乐表演中最大化地展现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上音线上考级评审界面


虽然在过去几年里,本人以考官、评委、家长与教师等各种身份直接间接地参与了上千场考级赛事,也有不少专业录制经验,但是当自己真的要全权负责为某个考试录一段视频时,还是会碰到很多让人纠结的问题。接下来就以要求相对较为细致且可变因素较多的英皇线上考级为例,来全面梳理一下这些细节

一、准备环节

1. 分辨率与格式

英皇线上考级明确要求视频的分辨率是720p,横屏(landscape,1280x720)或竖屏(portrait,720x1280)皆可。本人推荐用横屏录制,这在各种不同设备上的体验总体上更好。如有可能,建议先用大于720p的分辨率,例如1080p甚至4k的清晰度来录制(宽高比16:9),上传考试平台前再用格式工厂之类的工具把视频采用优化的参数压缩到720p。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
(1)好不容易拍个考试,仅用720p实在太浪费了,如果要发个朋友圈或者上传到b站、油管之类的平台都会清晰度不太够。

b站的默认分辨率通常是1080P起步


(2)民用的手机、摄像机等设备,往往会将视频清晰度与音视频压缩码率傻瓜式捆绑,较高的清晰度通常也会对应较高的声音品质

华为手机的视频分辨率设置


英皇官网上列出的可接受格式包括:MP4, WMV, MOV, MPG。毫无疑问,MP4是目前最主流的视频格式,但不同的录制设备一般都有自己的默认格式,例如苹果设备的默认格式通常是MOV,早期硬盘摄像机的默认格式通常是MPG,专业摄录设备的默认高清格式是MXF等。这些不同的格式都可以在最终上传考试平台前统一压缩转码为MP4。值得一提的是,民用或专业级别的摄像机往往会提供比手机/平板更为丰富的音视频选项,建议在拍摄阶段都尽量设置为最高清的分辨率/码率。另外,尽管很多摄像机都会默认提供诸如杜比5.1环绕声之类的音频选项,但一般不推荐使用这些多声道格式来录制考试或比赛。因为这些格式本身通常都是带有一定压缩的,且在最终采用两声道立体声来编码或回放时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有的编码/解码器会错把后环绕声道当作主声道)。较为理想的音频选项是非压缩的两声道立体声格式:Linear PCM/LPCM,如果摄像机上有这个选项的话强烈推荐。

摄像机上的常见的音频模式与格式设置


2. 拍摄角度与报幕

关于不同类型演奏演唱的拍摄角度,其实只要参考专业媒体录制音乐会节目时的常用主机位摆放即可。英皇考级的具体要求是摄像机位置要能够展现考生、乐器以及可能的伴奏者【Camera position should show candidate and instrument (and accompanist if possible)】。就最常见的钢琴而言,只要从略微俯视的偏左侧拍摄即可,这样既能清晰地看到键盘和踏板,也能看到演奏者的侧颜;如果再加上小提琴,演奏者则通常站在舞台偏左的位置。
很多考试或比赛都会要求考生在演奏前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与报幕。英皇在线考级考前介绍(PRE-EXAM INTRODUCTION)的关键步骤是:
(1)展现考生证件(Show your Candidate ID),原则上只要是带有照片的证件均可(或者不怕麻烦也可以专门填一份身份证明表格),诸如身份证或驾照等,但考虑到考官的国际化背景,建议采用有英文标注的护照。
(2)展现节目单(Show your completed programme form),建议到英皇官网(www.abrsm.org)下载可在电脑上填写的PDF最新版本。曲目信息直接从考纲中复制粘贴即可,考生号/身份证号(Candidate/National ID)估计会被用来辅助查询是否已获乐理5级证书(报考6级以上时),不必与先前展示的证件一致。
(3)展现自选曲目首页(Show the first page of your own-choice piece),虽然自选曲目范围很广,但综合各种因素来说,还是从英皇过往考纲中来选取为佳,因为这些曲目不仅有明确的级别归属,而且也经过了英皇专家的遴选与时间的考验。
(4)介绍自己的姓名、乐器与级别(Announce your name, instrument and grade)。
(5)介绍四首乐曲(当前考纲的ABC列表各选一首,自选一首)的曲名、作曲家以及列表等信息(Announce the title, composer and list information for your four pieces)。
在实际录制中,以上要点可以采用自然合理的顺序来衔接,例如以下案例:


理论上,选手的衣着、录制方式与环境以及报幕中的语音、语调与口误等不会对考试评分产生直接影响。但实际上还是或多或少可能会影响考官的心理状态。建议可以把报幕词打印出来贴在摄像镜头附近,让考生照着去念即可

二、正式表演

各种考级、考试与比赛基本上都会要求选手一镜到底(in one continuous take),中间不允许任何暂停或编辑。这对考生的技巧稳定性与心理素质都是很严峻的考验。例如,上述案例视频中的小朋友在当天录制时,前两遍都在较为靠后的阶段出现了一些差错,导致视频的整体效果不够理想,这种情况在实践中很常见。但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尤其是在复杂的录音编辑技术出现之前),绝大多数优秀的古典音乐录音的试录次数都在3遍以内;超过3遍以后,不仅演奏演唱者的体力很可能吃不消,对音乐的新鲜感也会丧失殆尽。因此,如果在2遍以内不能达到理想录制效果的话,建议这时不要再盲目地反复录,而是可以停下来做一些调整,甚至考虑改日再录。当天,本人先让小朋友吃了点东西,把弹错的地方慢练了几遍,然后再陪他听着录音完整读了一遍谱,才录了第三遍,终于大功告成!尽管其中还有些小瑕疵,但整体效果挺不错,当时我心里预估总分应该不会低于140。上传视频五天后拿到的实际总分为144,这对于只是把钢琴作为业余爱好的第二乐器且投入精力很少的小朋友(他在疫情前已经用小提琴登顶了上音与英皇等国内外考级)来说确实已经很好了。以下是他在这次考级中演奏的四首乐曲,以及评分表与翻译:


1. [意] 佩谢蒂(1704-1766):快板(《C大调第8奏鸣曲》第4乐章)

乐曲开头的触键生动准确,具有清晰的运音法与复调线条的方向感。音符与节奏准确且采用了明确的力度对比。偶尔有些急促,这意味着个别音符的触键有失均匀地重了些, 但总体而言这是令人难忘的娴熟演奏。

2. [波] 肖邦(1810-1849):《G小调玛祖卡》, 作品67之2
你从开始就采用了灵活的自由速度,并且音符与节奏是流畅的。旋律线的形态始终都具有性格,尽管在一些较安静的段落还可以更加细腻一些。延音踏板的使用始终具有效果。虽然左手的和弦还可以更多地在背景中一些,但这是一次非常有乐感的表演

3. [日] 田中佳莲(1961-):《薰衣草田》
你在乐曲开头就恰当地建立了一种安静与放松的情绪,同时,交错的节奏都很到位。触键是温暖且连贯的。左手的旋律或许可以在织体中更突出一些,但这是一次迷人的表演,且带有一个敏锐安置的结尾

4. [中] 王建中(1933-2016):《龙灯调》(《云南民歌五首》之五)

通过清晰且活泼的触键,这首乐曲轻松愉悦的性格从开头就得以成功展现。音符与节奏都很准确且性格对比也很到位。第二段的旋律或许还可以更清晰地呈现,但你对微妙的自由速度的使用很有效果。结尾大气且富有个性

5. 整体表演效果

这是一场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独奏会,完全背谱呈现了富有鲜明对比性的作品。自始自终你都展现了技巧的娴熟与对音乐的投入。除了偶尔几个地方的旋律或许可以更清晰地突出以外,这在六级的标准上已经是非常优异的演奏了。

三、视频压缩及设备环境

1. 压缩转码

以上案例视频采用专业摄像机外接一对立体声小振膜话筒录制,未添加任何效果,录制格式是4k高清MXF(非压缩LPCM音频)+720p代理MP4(128kbps码率AAC音频)双文件。最终上传考试的文件采用4k高清的MXF文件压缩为高品质的720p分辨率MP4,其中视频部分采用较冗余的10000kbps(1280x720,H264)码率,音频部分是256kbps(48kHz,AAC) 码率。无论是画质还是声音,肯定都比摄像机直接录的720p代理文件好很多,虽然文件总大小都在600兆左右。同理,即使采用手机录制,到了最后上传环节再从4k或1080p文件选择大码率的音视频参数压缩到720p,通常也会比一开始就用720p来拍要好

上传考试平台的720p文件属性,可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浏览b站上的4k超高清版本


2. 设备与环境

坦诚地说,近几年出品的顶配手机在录制效果上已经几乎与专业摄录设备相差无几,尤其在民用级的回放设备上能看出或听出的差别更小,因此大家不必过多纠结于自己的摄录设备。只是要特别注意,当把手机或平板拍摄的视频传输到电脑上进行转码与上传时,千万不要经过微信的压缩,否则质量会大打折扣。最新版的微信已经逐步加入了传输原视频的功能,无论发送时是否勾选了“原图”,只有从左下角的“原视频”按钮下载的视频才是非压缩的。如果不能确定,可以尝试采用QQ来原图发送视频文件,通常不会被压缩。

如果通过微信传视频,一定要从“原视频”按钮下载,否则都是压缩的


相对于设备来说,摄录环境与方式可能会更为重要。例如在上述案例视频中,拍摄环境的自然混响较大,且有些不良反射声(还在装修中,等配上窗帘之类的吸音材料就会更好),已经达到甚至略微超过了可以接受的上限。这当然可以通过添加离钢琴更近的辅助话筒等方式来解决。但正如我在一篇旧文(音乐比赛与考级考试音视频录制的那些坑……)中所说,如果画面中出现了太多专业装备,那对于只是小朋友考个级来说未免太兴师动众了,也不一定能起到正面的作用。另外,如果用多个话筒经过调音台等设备来专门录音混音,甚至后期再加点效果什么的,似乎也有些违背了同时录制音视频(Video and audio should be recorded simultaneously),不允许任何编辑与后期制作(Do not edit the video in any way or apply any post-production techniques)等基本要求。
而对于那些需要采用指定app(例如小艺帮、央音考级等)来录制的考级、考试与比赛来说,在设备上的可操作性就基本上只剩下是否外接话筒了。有些考试可能会写明不允许外接音频设备,这时手机本身的内置话筒以及录音功能就变得至关重要,在这方面华为和苹果等主流品牌的高端手机都做得不错,例如上方视频是用华为P30 Pro徒手录制的,效果也尚能接受。如果可以采用外接话筒则特别要注意兼容性风险,以本人多年的编程经验来看,编写app的程序员很容易对外接音频设备的这种小众化场景预估不足,从而产生未知bug,所以自己一定要多次模拟测试。记得本人有一次用外接话筒在某指定app里录比赛,由于采样频率的兼容问题(44.1kHz/48kHz),险些把参赛视频录成比标准音低很多的“巴洛克音高”……

结语
当然,本文中所探讨的这些细节问题主要是录制技术层面的,如果充分留意的话应该可以对整体效果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在考级赛事中起决定意义的往往更在于音乐上的细节(在案例视频的考官评语中有大量触及),本人早在15年前的博士论文《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中就专门分析了录音相对于现场在风格倾向与细节完美度等方面的不同要求。这影响了很多20世纪中后叶以来的专业音乐家,乃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音乐表演的主流风格。2020年至今,受疫情的持续影响,这种在录制形态的演奏演唱中追求完美细节的潜在要求,又有些意外地落在了年轻一代的小音乐家们身上:本来或许可以在现场考试与比赛中蒙混过关的细节瑕疵,在以录音录像的方式进行的展演评审中就可能会让人难以忍受,而不得不通过优化演奏演唱策略并改善录制方式等途径来进行更为精心的打磨……这些都必将对音乐表演在21世纪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音乐表演
有关音乐表演教学、实践与研究等方面的国内外前沿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