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防控防疫的要求,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表演研究”2022年秋季课程通过线上完成了全部教学内容。音乐工程系杨健教授作为授课教师,将课程分为三个板块,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分别对“音乐表演风格”、“音乐表演教学”、“音乐表演实践”等方面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选修本课程的均是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不同专业的硕博研究生,14位同学立足各自的专业领域,结合本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做了期末汇报(另有杨慧玲等同学在此前的单元讨论环节已完成了汇报,还有部分同学因为身体健康原因临时请假)。应彬烨
艺术管理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舞台焦虑:论一名演员的基本素养?》
应彬烨同学联系自身专业对“舞台焦虑”展开探讨,汇报先就行为主义疗法、药物疗法、精神疗法等已有治疗方法进行了简述与对比讨论。接着从教学环节、练习及排练、演出准备、上台演出四个方面对表演者给出应对策略。应同学认为艺术管理者在开展一系列观众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可选择较为轻松的方式和观众交流表演者的舞台焦虑及演出失误的故事。最后联系当下热点话题“阳与不阳”引发的焦虑给出建议。第二
面对可能产生的恐慌,提前做好充足的练习和准备;杨老师点评:发言的条理比较清晰。有关舞台焦虑的文献是非常丰富的,文献的工作要充分体现出来。还有汇报还需注意对时间的掌握。
韩兰茜 音乐人类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音乐表演与舞台焦虑——以京剧“三块三叫小番”为例》
韩兰茜同学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探讨引发表演者舞台焦虑的原因。汇报先介绍了京剧名家谭福音并就其《四郎探母·坐宫》中的唱腔失误(“嘎”调)做了音高分析,后通过记录片《粉墨春秋》中戏曲专家吴同宾和天津市民毛菊贞等人的口述材料,解释了“三块三叫小番”这一名梗的由来。骆玉笙认为“叫小番”更多使用的是假声,真假声结合的唱法或许可以解决“嘎调”上不去的问题。韩同学认为该案例体现出表演情境对表演者的影响。谭福音的舞台焦虑受到天津戏曲文化的影响,票友对表演的极高要求和戏迷的“叫好”文化让演员在天津的舞台上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杨老师点评:把西方音乐表演研究已经充分探讨过的舞台焦虑问题,运用到中国语境中很有意思。但会议发言需要非常精炼,通常要在十分钟左右讲明白讲清楚。
王茜
西方音乐研究(西方音乐史)/2021级硕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背谱训练的五道工序》
王茜同学的汇报共分为二个部分(背谱的五道工序和背谱过程中的集中力注意)基于人脑的记忆运作机制和以往练琴的经历。王茜同学认为音乐记忆或许可分为五类,即视觉记忆、听觉记忆、肌肉记忆、分析记忆和情绪记忆。她认为五种音乐记忆要求表演者在进入练琴阶段,就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否则开始的漫不经心,经过惯性练习,错误的东西也练到记忆中去了,后面的分析记忆和情绪记忆也就无从谈起。表演者比赛和考试出错的原因,不应将其直接归咎于对舞台的紧张和恐惧。背谱与平时的练习习惯也有很大关系,练习的过程实质是记忆形成的过程。如果能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表演者的舞台状态是在音乐中的,而不太会顾虑到音乐以外的其他事情。第二部分王茜同学对背谱过程中的集中力训练进行了探讨,认为可采取“有效重复”和“打破惯性”两种方式。并用拆分法和具体谱例对其进行说明。杨老师点评:背谱也是我们课程中有专门章节讲解的内容,发言总结得很好。这里还是要强调对时间的把控,按照较快的语速,十分钟也就是大约两千个字,一页A4纸的篇幅。一般十五分钟内的演讲,建议最好写出稿子。所以接下来的同学一定要清楚自己到底要讲哪些内容。如果没有写出稿子,也要很清楚自己就是在讲大约两千字的篇幅。
刘婉铃
音乐戏剧研究/2021级硕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运用音乐可视化分析方法对比分析音乐剧歌剧魅影唱段〈think
of me〉的三个英文版录音》
刘婉玲同学关注到观众对歌剧魅影<think
of
me>版本的争议与讨论。刘同学选择了传播最广的三个版本进行分析(首版的莎拉布莱曼版本、电影版艾米罗森版本、希拉版本)汇报先就三个版本的乐谱、花腔及唱词上的差异进行了讨论。接着使用Vmus平台(速度—力度曲线图和频谱图)对歌剧魅影唱段<think
of
me>的三个录音版本的异同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和对比。刘同学对造成三位演员音色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思考,认为与三位演员的教育背景和从事的领域有关。最后就观众审美偏向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刘同学认为吉希拉的版本在戏剧性和音乐性上表现的更好,而观众的审美偏好受到戏剧派审美或音乐派审美的影响。杨老师点评:刘婉岭同学的汇报对时间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做演奏演唱版本比较案例分析的文章,如果用纯粹的文字方式,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并提炼出观点几乎是不可能的。运用可视化的方法挺好的,但如何让可视化的方法与你的观点能够更好地整合起来,这个也是需要逐渐加强的方面。
习通阳 民族管弦乐表演(古筝)/2022级硕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新曲目的学习与演奏——以古筝重奏曲<鱼戏>为例》
习通阳同学以古筝重奏曲《鱼戏》为例,介绍自己学习新曲目的四个步骤。了解曲目的创作背景
习同学的古筝重奏曲《鱼戏》基于传统音乐元素,注入现代创作技法。作品的创作灵感体现了古筝丰富的表现力及多元创作的可能性。第二部
对乐曲曲目结构的分析 乐曲《鱼戏》由散板、中慢板、行板、快板、小广板五部分组成
第三部是按部分摸谱 对乐曲难易度进行划分,将更多的练习时间分配在快板上。第四部
关注对细节的修改与加花。习通阳同学以《鱼戏》为例对摇指和分解和弦进行了演奏技巧分析。最后引用杨健老师《一万小时规律的背后:关于练琴的质与量》认为丰富多彩的生活要求成年习琴者,在练琴上需更注重效率而非一味的用时间堆砌。杨老师点评:靠堆砌时间练去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无论对于业余练琴者来说,还是专业附中附小的学生,一天能花六到八个小时砸在音乐上的日子都不多了,因为考大学都要达到同样的分数线,这方面与类似衡水中学里那些起早贪黑、争分夺秒的莘莘学子们几乎没有差别。因此,做这方面课题的必要性又进一步提升了,我们需要通过更多的研究来大幅度提升练习的效率与效果。
徐格 西方音乐研究(西方音乐史)/2021级硕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琴童反馈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徐格同学由琴行兼职过程中遇到的琴童意见反馈缺失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徐同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那些主动感受音乐并思考学琴过程的学生的教学进度快,而大部分学生在不断诱导互动中仍保持沉默。徐格同学认为琴童“保持沉默”的原因可能受其学校教学方式的影响。对此徐同学曾在实习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将音乐转化成语言文字的习惯。徐同学认为“严厉型家长”和“包办型家长”对学生失去表达机会“保持沉默”也有一定影响。由此对教学进行反思。徐同学认为教师身份自带的“威严感”、教师指令是否清晰,师生间的信任度、以及学生“大海捞针”式猜答案
、词汇量和表达不足都可能影响师生间的互动效果。对此徐同学提出应对策略:1
.用“悄悄话”的方式拉进师生间距离2.提问方式更具答案导向3.让小朋友课后用动作或绘画的方式将感受记录下来杨老师点评:我还是很能理解你的发言,目前学校教育的文化课压力,包括教学方式,对小朋友的创造性与自信心还是有一些负面影响。音乐学院生源有两大类,一类是从艺术类招生进来的;还有一类像音乐科技、艺术管理专业,从本科线上直接招上来。相比之下,经过艺术类考试的同学,往往受文化课的“摧残”相对少一点,状态更“原生态”一些;而从一本线上招收进来的学生,虽然文化基础(理应)更扎实一些,但精神状态(特别是刚进校时)往往与艺术生有明显差别。如何能够让小朋友在学习各类课程的过程中,尽量不受到太严重的精神打压确实是个蛮大的问题。
7. 王馨迪 艺术管理/2021级硕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元宇宙之声及虚拟现实音乐表演浅析》
线上演艺和虚拟投影技术的发展除了带动经济、文化并促进消费升级。流行音乐也参与到这种新技术带来的娱乐选择的激增里。王馨迪对虚拟现实技术给音乐表演带来的改变进行思考。一个物体甚至空间本身也有可能成为一种乐器,王同学设想在未来,声音的空间排布也可能会成为一种音乐记谱方式?观众在音乐厅的座位排布也受到声波扩散的影响,当代艺术家需要呈现怎样的效果都需要与技术团队去协作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已出现的VRMI技术正在试图通过技术与真正的乐器链接。在线的音乐合成软件就是通过模拟源宇宙的概念来建立音乐和共创的空间。元宇宙的不断延伸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直接传播,即将展示和表演同步进行。王同学认为未来音乐人如何保护作品版权是值得讨论的问题。王同学引用虚拟空间的案例进行了正反两面的比较。如symphony就是通过虚拟现实电影的方式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并且认识乐器等。王同学介绍VR技术确实能够让现场的效果更佳接近真实的处境。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减轻舞台焦虑。研究人员正对如何扩展无感层面的还原真实性,另一方面就如何呈现并对自主设定的范围进行创新如开发让演奏者和用户自主设定适应的环境和场合的程序。最后王同学认为虚拟现实能够很好的帮助音乐NFT作品的形成。杨老师点评:这个10分钟的时间限制确实是对大家一个很大的挑战啊,刚才这个时间把握的还是是挺好的。内容也挺有意思的,深度体现音乐表演规律的科技应用目前还比较少。建议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这样一个宏观话题的发言,还可以把内容设计得更精良一些。
樊一润 音乐表演理论研究/2022级硕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被看见的音乐:从羽生结弦花滑表演中看身体姿态与音乐的关系》
音乐不仅为花滑表演渲染氛围制造出戏剧冲突,也为花滑加入了生动的元素。樊一润同学在羽生结弦花滑表演中看到了用舞蹈姿态诠释音乐的可能性。汇报先对花滑项目的艺术要求进行了介绍。后分别截取了齐默尔曼演奏《g小调第一叙事曲》中(引子、主题段、尾声)时呈现的身体姿态,与羽生结弦花滑表演中身体姿态肉眼比较发现,齐默尔曼的表演姿态与羽生结弦的舞蹈姿态多处呈现高度的相似性。对此樊同学大胆猜测这种高度的相似性是否来自编舞时的有意为之。樊同学对2014年与2018年羽生选手都表演过的短节目《g小调第一叙事曲》同一片段进行对比,发现2018年羽生结弦选手的动作编排有所改变。即使将2018年羽生结弦的表演配以2014年同片段的音乐,也能发现其进行重编过的舞蹈动作更契合音乐的律动。樊同学对短节目中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几个典型片段做了速度力度蠕虫图的可视化分析,并将之与羽生结弦的编舞动作多处比对后,发现其身体姿态与音乐的走向(速度-力度)呈现出较高的契合度。杨老师点评:这个选题很好,最好再找花滑方面专业性的文献来做支撑。比如我最近做的一个关于维也纳圆舞曲的课题,其中也涉及到关于舞蹈的内容,我也参考了一些舞蹈方面的文献。就是一旦你牵扯到另外一个领域。你必须也要按照另外一个领域的专业文献来做支撑,用专业的方式来探讨。虽然你可能主要是在讲音乐,但是既然你讲到他这个滑冰的动作编排,包括他整个动作的完成度,这个层面其实还是要参考一些专业知识与专业文献。
9. 黄洁 音乐人类学/2022级博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隐藏在身体姿态中的"音乐感"》
黄洁的汇报以楚剧表演中的身体律动为例,探究隐藏在身体姿态中的“音乐感”。汇报先对楚剧进行了介绍。说明楚剧在排练及创腔和编排动作的过程中。编创者大致的动作需符合剧情动作进行编排,而一些小肢节的动作不会事先进行编排。如在一个字上脱腔的时,一般不会对该具体动作进行编排。黄同学认为身体姿态中的“音乐感”与润腔中的小细节是息息相关。黄同学将《送友》导入Vmus平台,分析“海”字与“台”字在拖腔时表演者身体姿态的走向与频谱图的关系,发现频谱图上的高点其力度与旋律的高点及力度是成正比。黄同学以“好送下山”为例,认为身体姿态会受到词义的影响,但总体与旋律走向保持一致。黄同学认为通过频谱图可以非常直观的反映旋律走向。根据楚剧演唱者的身体姿态中“音乐感”的细节分析,认为力度处理不仅仅是受到了一两个因素的影响,可能还会受到情绪、吐字,以及旋律整体的影响。
10. 王珂玥 民族管弦乐表演(琵琶)/2022级访问学者
汇报题目:《关于音乐表演研究学习体会的几点漫谈》
王同学的汇报内容来自于课后思考题,汇报分为三个部分“缘起”“若干漫谈”“期待”展开。王同学先分享其走上音乐道路受其音乐家庭的影响,也与自身对艺术领域感兴趣有关。王同学谈到大学时才发现琵琶是如此动人优美,其学习心理也是在此时由家人让其学转变到自己主动学王同学又由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思考乐器启蒙从几岁开始最合适?而不同乐器的最佳启蒙年龄及儿童发育指标与乐器启蒙的关联性同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接着王同学就解决音乐素养先于技术的问题进行探讨。在乐器训练过程中音乐素养是否提高?而培养音乐素养又能否增益于习琴者的演奏技巧?王同学分享其为话剧做即兴配乐的经历就录播和现场的效果进行对比,认为二者可因时因地因人进行选择,互相补益,不可代替。杨老师点评:汇报中所涉及的问题体现了丰富的思考。我们在课上也有所讨论,例如有一章专门关于音乐表演才能的发展,从胎儿到成人,在这方面近年来有引用率很高的DMGT模型等新理论框架。
11. 齐欢 钢琴表演艺术研究/2021级博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针对舞台表演的练习策略:以钢琴独奏会为例》
齐欢同学本次的汇报主要依托课程中的内容,同时结合自己在2022年度的演奏和教学的活动,对于钢琴独奏会这一话题的摸索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他从舞台表演与练习策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他表示,日常的练习与舞台表演对应了不同的目标场景,同时对应了不同的焦虑等级,对于一场独奏会而言,两大难题分别为演奏本身以及心理抗压能力的提升。随后总结了四个练习策略特征:目的性、针对性、仿真性、个性化。目的性方面,他表示舞台表演形式主要包括表演活态、线上即时表演、以及录播表演和音响制品,其中对于传统的活态表演来说,属于一次性呈现,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舞台表演的难度不仅来自于曲目本身,更是来自于一些客观存在的干扰和主观心理活动的影响。同时在练习时也要注意权衡完形与细节之间的比例关系;针对性方面,他认为要进行“大”尺度内的练习、多档位速度练习以及将体力、脑力等方面的常规训练纳入到情感力和灵感力的训练中,还应注意结合一些音乐分析的理性工具以及所谓的死记硬背式的精确练习。随后他利用三个例子进行了深度阐述;他将仿真性分为心理和行为两个层面。首先在心理层面,可以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稍微小型或不那么正式正规的拟真环境当中去做系统性脱敏等等方式。行为层面,应以大琴、大场地的这种大尺度的想象作为思维的出发点;他表示探索练习方法与优化不意味着放弃个性,恰恰应该提倡个性,对于新曲目的练习应有意识地避免对某一版本先入为主的模仿。最后,他将舞台表演的练习策略总结为16个字:系统脱敏,注重拟真,提倡多样,接受意外。杨健老师点评:齐欢汇报的信息量比较大,包含了大部分课程的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探讨的这个领域其实是音乐表演专业学习过程中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性价比”最低的范围,古尔德后半辈子放弃现场演奏与此有关,但这又是绝大多数音乐表演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整个探讨非常好,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创新的总结。
12. 赵晶 民族管弦乐表演(琵琶)/2022级硕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音乐表演与舞台焦虑》
赵晶同学首先对音乐表演和舞台焦虑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她表示并不是所有的舞台焦虑都是一种消极影响,而一定程度的紧张可以促进舞台的发挥。音乐表演质量的最佳水平往往是生理兴奋度适中的时候,生理兴奋度偏高或偏低都会造成表演质量的下降。她表示影响舞台焦虑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专业练习因素、表演环境等。她通过分享两个表演失误的视频表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因为焦虑、紧张产生一定程度的失误。随后她从自身的琵琶专业演出经验出发进行了总结。第一,要以正确、冷静的心态看待舞台失误,同时也要学会随机应变以防更多的失误;第二,做好演出前的准备工作,检查乐器并适当进行活手练习。同时她总结了三点避免舞台焦虑的策略。首先,要加强对于舞台表演的训练,丰富舞台表演经验;其次,要加强对于表演曲目的一个熟悉度;最后,要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锻炼。杨健老师点评:舞台焦虑是当下热门的话题,之前齐欢博士的发言也包含了一些舞台焦虑的问题。因为疫情的原因让我们有舞台焦虑的机会变少。未来等疫情结束,我们应该要更加珍惜在现场,在舞台上表演的机会。到了后疫情时代,我们面对舞台焦虑的心态也会些不一样的变化。
13. 陈雯净电子音乐设计/2022级硕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阿卡贝拉音乐表演中的姿态与协作》
陈雯净同学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对阿卡贝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表示自己也有着相应的实践经验。她对阿卡贝拉作品案例《Lalaltch》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有三部分,分别是可辨认的身体姿态或表情、姿态功能性分类以及所属声部以及小节数。陈雯净结合表格数据结果与乐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演唱者的姿态跟乐谱的旋律线的走向有一致性,演唱者用身体姿态强化歌曲与情绪的分句,演唱者借助头部摆动辅助稳定短小密集的节奏型,姿态从小到逐渐放大是作品效果的连带反应。随后她对教会音乐风格与爵士风格的姿态特征进行了介绍。教会音乐风格(或称为古典派):站姿一般为弧形,身体姿态比较固定,面部表情接近美声唱法姿态。爵士风格:身体姿态更加自由随性,多为交流性姿态、音响伴随姿态。杨健老师点评:关于身体姿态的研究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而且无伴奏的合唱,身体即乐器。从这个角度来探讨姿态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果要作为一个可以发表的成果的话,还可以参考一些比较经典研究,比如澳大利亚女学者Jane
Davidson最近20年左右的论著。
14. 曹好好/方文 音乐人类学 2022级/西方音乐史 2021级/博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身体姿态与声音形态及个人风格——以京族独弦琴演奏为例》
曹好好与方文同学的汇报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表演中的个人演奏风格,第二部分是个人演奏风格与身体姿态的关系。首先他们介绍了独弦琴的五个基本构成部分(摇杆、共鸣匏、琴体、琴弦、弦轴),其演奏方式主要为左手摇杆右手弹琴弦。通过对比两个演奏个案,他们分析出独弦琴的演奏风格的个体差异非常大,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右手的演奏形式可以分为竹片弹拨、指套弹拨和指甲弹拨三种,二是摇杆又可以分为“中指挽杆”与“拇、食指、中指控杆”两种方式。在第二部分演奏风格与身体姿态的关系部分表示,摇杆的用力方式不同会造成不同的风格。杨健老师点评:大家对于身体姿态的研究思路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可以与各个学科相交叉融合。从我们三个单元汇报的踊跃度和选题来看,对于比较偏实践的研究内容大家会更关注一些,而且也都是一些比较接地气的题目,非常好。
杨健老师总结:国内整个音乐表演的学术氛围有所转变,希望各个专业的同学把不同的思路代入到音乐表演研究领域中,继续推动这个领域的发展,这个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领域。即便不去发表成果,对自己在艺术上与教学的进步也会帮助很大。包括我写论文也是如此,主要是为了共享研究成果给他人,但实际上这些研究成果我自己也十分受用。最后祝大家将来在这个领域无论是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都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