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音乐表演研究与新文科建设专栏

教育   2024-05-29 16:13   奥地利  
在当前时代,高水平的音乐表演实践与教学已经越来越需要建立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之上。例如,二十多年前我在学习演奏巴赫的小提琴无伴奏作品时,由于条件所限,能够掌握的乐谱与音像版本仅在个位数左右,也很难读到相关的论文与书籍,似乎还可以勉强通过简单的聆听对比来帮助自己做出合乎情理的艺术选择。而如今,海量的多媒体资源——从巴赫的亲笔手稿到当代新锐演奏家全新编订的纸质与电子乐谱,从约阿希姆的历史录音到刚刚落幕的音乐会或比赛直播回放,以及用各种语言写成的学术文献等——都在网络上呈指数规律不断增长且唾手可得。此时,我们若想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仅仅依靠感官与直觉就远远不够了,而必然需要引入更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杨 健 于 阳 钱仁平|表演科学的前沿进展与中国音乐院校的新文科建设——从音乐表演研究国际学术论坛暨跨学科系列讲座谈起
这些不断累积的大数据资源也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背景之一。新文科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特别强调采用现代信息科技来推动人文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对于以培养演奏演唱人才为主要目标之一的音乐学院而言,具有跨学科视野的表演研究恰好提供了新文科建设的理想方向。本专栏的第一篇文章全面梳理了表演科学作为基础学科与独立学科近年来的前沿进展,及其对中国音乐院校新文科建设的启示。从学科构架的层面来看,奥地利音乐学家圭多·阿德勒(Guido Adler,1855–1941)在1885年提出的音乐学分类法就已经为表演科学在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埋下了伏笔。在他所定义的体系音乐学类别下不仅孕育出了音乐声学与音乐心理学等特别注重科学实证的学科领域,同时还分化出了更多关注表演行为及其文化属性的民族音乐学方向。从世界顶尖院校的成熟经验来看,这些学科分支都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与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跨学科音乐表演研究的重要依托,也是深度激活音乐学院新文科建设的主要动力来源。
维尔纳·格布尔 大卫·魏格尔 钱达·范德哈特 罗楚然(译)|解析维也纳的标志性声音——数字音乐学与表演科学的FAIR方法
接下来,由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的维尔纳·格布尔(Werner Goebl)教授团队所撰写的第二篇文章便是上述观点的典型体现。该文是奥地利科学基金项目“维也纳的标志性声音:量化分析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的阶段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这个项目就是希望从根本上去解决本文开头所提出的这类大数据难题:如何从海量多媒体文献中提炼出对音乐表演有所帮助的特征信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表演风格是否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属性?这种表演风格是否会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为此,格布尔团队通过可发现、可获取、可互操作与可重复使用的数据管理模式来致力于打造能够无缝整合录音、乐谱与文字资料的超媒体出版物,用以服务音乐家、学者以及广大爱好者,从而不仅对于音乐表演与音乐学研究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同时对于人类音乐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共享以及全球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与借鉴意义。
黄 莺|卡拉斯的薇奥莱塔之诠释特征解析——写在“歌剧女神”诞辰百年与威尔第《茶花女》首演170周年之际
尽管具有十分鲜明的人文关怀与艺术目的,格布尔团队的论文主要还是采用了以技术路线为主导的理工科思维。对于音乐院校的师生来说,将这类科技方法有效运用于表演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而让数据化的图表与传统的音乐史论及分析方法实现贯通整合,这些都具有相当的难度。对此,黄莺博士借助可视化工具,在“歌剧女神”玛利亚·卡拉斯(Maria Callas,1923–1977)诞辰百年之际,对她主演的《茶花女》所进行的专题研究颇有示范意义。卡拉斯被誉为《茶花女》中薇奥莱塔角色的最佳饰演者之一,曾担纲该剧多达六十余次,留下了珍贵的现场录音与多媒体资源,恰好覆盖了她歌剧生涯的黄金八年。如何基于这些音像资料并结合历史背景与音乐分析来阐释她独特的角色塑造特征与歌剧表演理念?这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表演研究课题,黄博士借助目前应用较广的Vmus.net音乐可视化平台对此进行了具有说服力与启示意义的探究。
王 遒|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计算机可视性数字化分析——以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
相对于以演唱(奏)家为中心的课题,以作品(集)为对象的研究在音乐表演教学的日常应用场景中往往更为常见。采用与前一篇文章类似的实证方法,王遒副教授对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集、特别是其中的“热情”第一乐章进行了全面的可视化与数字化分析。该研究基于王教授多年来对相关多媒体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的基础之上,首先对横跨一个世纪、多达六十个录音录像版本进行了演奏时长与速度等信息的统计,并根据录制年代与演奏学派等因素进行了分类排序;随后采用速度、力度、IOI偏离度曲线与演奏蠕虫等方法聚焦于阿劳、巴克豪斯与古尔达的三个代表性版本,力图把主观听感、客观数据以及作品的结构与内在逻辑进行有效关联,清晰呈现了乐曲诠释风格的多种可能性,对于广大钢琴学习者在如今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普遍困惑具有很强的参照价值。
李祖胜|困境  破境  化境——音乐表演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路径探究
专栏的前四篇文章分别从不同侧面勾勒了在新文科背景下,音乐表演研究发展的美好前景与理想范式。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情况是:目前的相关学术领域,特别是音乐表演专业的硕博论文依然存在着较多问题。李祖胜教授所撰的最后一篇文章对此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剖析。从根本上说,这些学位论文中的种种缺憾其实正暴露了音乐表演教学与实践中所存在的误区:不少学生在演奏与演唱方面的所谓“处理”并非扎实地建立在充分掌握乐谱文献与音像资料且进行分析理解的基础之上,而往往是来自于简单的模仿,即C.P.E.巴赫曾挖苦的“一种可以忍受的盗窃”行为。这种习惯若沿用到学位论文方面就可能会导致低水平重复以及学术规范等问题。为此,李教授认为应该通过相关课程教学,让学生把更丰富的研究方法与学术理念融入论文写作及表演实践。
总的说来,通过跨学科的表演研究来全面助力音乐院校的新文科建设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可靠的成功经验与时代的必然性,也是培养中国特色音乐表演实践与理论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相信本专栏文章中的主要观点与建议若能得到落实,必将对新文科背景下的音乐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本文原载《中国音乐》2024年第2期第139-140页

音乐表演
有关音乐表演教学、实践与研究等方面的国内外前沿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