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
彭淑牖,1932年11月7日生,从医67年,2024年度吴阶平医学奖获得者,获四次省部级科技一等奖、一次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二次国家科技二等奖、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一项和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杰出贡献奖;获国家专利17项;发表论文780篇,SCI收录1747次;主编手术音像教材7部,主编和参编著作31本,三部英文著作由Springer出版,其中一本为独立著作,属国际首部专著;另一部由AME出版。国际会议特邀报告90余次;2004年,被美国外科学院授予荣誉院士;2006年,被英国皇家外科学院授予荣誉院士;2009年,被欧洲外科学院授予荣誉院士。2015年,被法国外科学院授予荣誉院士。
寄语
彭淑牖:人生只有一次,但是生活生命的形态却有千百种。人的一生中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时光很少。“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珍惜梦想,我努力过了、奋斗过了。我已经把阳光请进生命!我想,我已可以从从容容地看花开花谢,人来人往。
萌发向困扰世界医学70年的难题挑战
1932年,彭淑牖出生于广东梅县一个医生世家。他的父亲彭致达是梅城名医,三位叔叔在当地也均是名医。受家庭熏陶,他们兄弟姐妹四人,对医学均有浓厚的兴趣,后来都成为医生,而且各有成就。
1949年,彭淑牖从梅州中学毕业,考入浙江医学院。1953年,他毕业,刚到附属第二医院做实习医生就目睹了中国第一例胰腺癌切除手术。主刀者余文光老师切除病灶部分后,将小肠和胰腺直接缝合在一起,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行。切除手术很成功。然而,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病人出现了胰肠吻合口漏。原本胰液应该进入肠道,与肠液混合在一起,会成为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消化液。而现在它从肠道和胰腺缝合的地方漏出来,进入到腹腔里了。
这意味着什么?对缺乏肠黏膜保护的腹腔,它就相当于硫酸,流到哪里烂到哪里。病人会因血管壁被腐蚀而大出血死亡。
这时,他才知道:1935年美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胰腺癌切除手术。但胰肠吻合口漏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这是困扰了世界医学达到70年的难题。这激发他从1995年开始,几乎放弃了一直擅长的肝癌切除手术,决心向它发出挑战!
从“缝”到“绑” 世界医坛刮起“彭旋风”
开始,彭淑牖也在“缝”字上下工夫,可很快就发现此路不通:因为要避免空隙,就要增加缝合密度。而增加缝合密度,就增加了针孔。这互相矛盾。
当他终于“转了个弯”时,一个“绑!”字刹那间促使他大胆设想:能不能不用缝合的方法把两个器官接起来。这样就没有针孔问题了。
形象说:胰腺是“实心”的,像软软的肉,而肠子是空心的,就像有衬里的西装袖子,有好几层。从没做过裁缝的他,开始在动物身上尝试各种新的“捆绑”方法:缝合时,先把“袖子”卷起一截,然后把“肉”塞进“袖口”,与“袖子”的“衬里”缝起来。再把“袖子”翻回来时,这样外表那一层就没有针孔了。这时衬里还有些针孔会渗漏,他再在针孔下端,把翻过来的“袖子”和“肉”用线绑在一起。
1995年12月27日。他在萧山县医院第一次使用了这种方法,术后没有发生胰肠吻合口漏。随后,他又在附属第二医院等医院施行了300例胰腺癌手术,也无一例发生胰肠吻合口漏。这种方法迅速在全国内推广开来。
成功了!
从“缝”变成“绑”,一字之差,攻克了世界性的医学难题。美国著名外科教授克莱克评价:这项技术和创造,在世界外科史上具有时代意义。
1999年,他走出国门,向世界推广这项技术。几年时间,美国、英国、德国、中国香港等地各大医院纷纷邀请他去讲学或手术。当时有人形容:世界医坛刮起了“彭旋风”。
美国霍普金斯医院的凯迈隆教授做过1500多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该领域绝无仅有,是世界顶尖的专家。他的手术已臻完美,但胰肠吻合口漏问题发生率却仍达到20%。这个难题一直困惑着他。
2003年3月,彭淑牖在美国肝胆胰外科年会上的报告,引起了凯迈隆的注意。彭淑牖发明的捆绑式胰腺吻合术使他震惊。他邀请彭淑牖去给他们进行指导,并派得力助手沃夫冈到中国向彭淑牖学习最正宗的手术,霍普金斯医院随之也开始这种方法的手术和研究。
“刮吸法”和“神刀”改写了世界医学外科史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些难忘的时刻。而这些难忘的时刻,有时候会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
20多年前的一天,一位年轻特警被送到附属第二医院,病情严重,必须马上手术。作为外科主任,彭淑牖走上手术台。
患者的腹腔打开了,但马上又被缝上——肝尾叶癌,这在世界外科领域属于手术禁区。
肝癌被公认为是癌中之王。死亡率高的原因是手术切除率低。而切除率低的原因是肝脏里胆管、门静脉、肝动脉和肝静脉互相交错并深埋其中,要把血管如蛛网密布的肝脏一切两半,手术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所以,肝癌手术有很多禁区。
当时,巨大的无奈让彭淑牖难受不已。但也从那一刻起,他心中发誓:一定要突破这手术禁区!一定要找既能切除肝组织,又不伤及血管的办法!
“思想仅仅是漫漫长夜中的一个闪光,但这闪光意味着所有一切。”这是亨利庞加莱说的。受超声刀震碎肝组织的启发,彭淑牖出现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采用刮耙的方法,将肝组织刮碎?
在一次次手术中,他因陋就简,用圆珠笔杆、听诊器金属管做成耙样,在肝组织上刮耙。肝组织一层层剥落,果然,一条条血管显露出来了。又成功了!“刮吸手术解剖法”——横空出世!
紧接着,他又思考:肝组织刮下来马上要用吸引器吸走,遇到小血管要更换器械进行电凝,传统外科手术中手术刀、止血钳、镊子有几十把,能否将这些功能集中在一起?
一次次的探索、琢磨,他终于发明将手术台上的电切、电凝、吸引、剥离,这4大功能的“七刀八剪”凝聚成一把刀。终于,多功能手术解剖器的“神刀”也诞生了。手术者只要手持一把刀就能完成除缝合以外的所有操作。
他的发明,使被列为禁区的疑难手术变成常规手术,手术时间缩短40%,出血量减少50%,许多被判死刑的患者得以起死回生。
2002年4月15日,在第十届全国肝胆外科学术会议暨第一届中国国际肝胆外科论坛上,彭淑牖作为嘉宾受邀现场进行“刮吸手术解剖法”的专题讲座和示范。他用他发明的手术刀为一位肝癌晚期病人施行切除手术。
时而切开肝组织、时而电凝出血点、时而吸走肝创面上的血水……手术中的“推”、“剥”、“切”、“凝”、“吸”等操作,他一气呵成。
当肿瘤被干净利落地切除了,而淋巴等软组织碎屑也被彻底扫清时,现场观摩的人说他干净利落得简直就是艺术表演!
美国外科教授克莱克·霍夫曼(H.Clark.Hoffman)对他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彭淑牖,这是继200年前镊钳发明以来外科器械最伟大的发明,在外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01年,《刮吸手术解剖法的建立与多功能手术解剖器的研制》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浙江省医学界当时获得的最高等级的科学大奖;第二年,在“世界新发明新技术展示会”上,荣获医学类唯一的一等奖。
2004年,该器械通过认证,作为中国人的自主创新产品,进入美国医疗器械市场。
[英国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彭淑牖(中)]
“牖”字已昭示了我的人生
多年来,彭淑牖每天中午都是在办公室吃盒饭的。因为这可让他省了不少时间。饭盒一推,马上伏案工作。他的很多论文就是在中午吃饭时间段内完成的。
他每天很早到办公室,开的是一辆老版桑塔纳。有人认为这车太差了,不符合他现在的身份。但他从不在乎,因为车就是用来代步的工具。
他一直住着一套8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有人说他太不善待自己了。他说他们老伴俩住得够宽敞的了。太大了,反而搞卫生太浪费时间。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他最大的享受是从他手术台上走下的病人能康复出院。他还有的梦想就是能够像吴孟超先生那样,90岁时还能站在手术台前。面对需要他的病人站在他的眼前,他无法控制自己不为他做手术。
有位60岁的农妇杨红,肝上长了个脸盆大的血管瘤。由于肝血管丰富,而且还连接着胆管等重要管道,被认作手术禁区,当时,她跑遍国内许多大医院求医,都被婉言拒绝了。血管瘤一天天膨胀,整整7年,她像个怀孕八九个月的孕妇,不仅行动不便,还疼痛难熬。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红抱着一线希望找到彭淑牖。这么大的血管瘤,他也是首次看见。她的肝脏血管瘤占据了整个中上腹部,而且连接着许多重要血管,手术随时可能引起肝功能衰竭或大血管破裂,会死在手术台上。
但是,望着杨红渴望求助的眼神,他毅然接下了这台手术,运用刮吸法断肝术,经过6个小时的手术,终于将体积为45*35厘米的血管瘤顺利切除。
杨红流着泪说彭淑牖教授给了她第二次生命。他静静地微笑着目送她健康出院。这是他最欣慰、幸福的时刻!
“牖”,在古汉语里是“窗户”的意思。他的名字已昭示了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努力多挽救一些病人,为生命多开一扇窗。
深水静流,他需要的是这样的享受!物质的享受是短暂的,唯精神享受永恒!
文字来源 | 《医脉相承:“口述历史”访谈录》(2022年11月出版)
整理|严红枫、方序、章轶明
转载已获得彭淑牗教授授权
肝胆胰外科杂志
扫码关注我们
电话
0577-86699363
电子邮箱
gdywkzz@vip.126.com
官方网站+投稿系统
(官网已开放下载所有已发表论文全文哦~)
https://gdy.wmu.edu.cn
排版 | 王郦莹
校对 | 王郦莹
责编 | 鲁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