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周信有论治肝硬化腹水经验总结

学术   2024-11-12 17:24   北京  

摘要:国医大师周信有教授认为,肝硬化腹水病因乃肝气郁滞日久,致脾肾俱损,气、血、水互结于腹中,肝络瘀阻,津行不畅,发为腹水。强调其病机多属虚实夹杂,具有虚、瘀互为交错、互为因果的病理特征。周教授谨守病机,采用复方多法、综合运用、整体调节的辨治原则,治疗上强调气、血、水同治,以疏肝消积、化瘀利水、扶正培本三法并重,攻补兼施,缓中补虚。临证遣方坚持方从法出、守法守方的特点,疗效显著,发挥了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多靶点、多途径综合作用的优势。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周信有;本虚标实;名医经验

国医大师周信有先生,甘肃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临证研医70余载,师从名医,精究医理,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周老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内科疑难杂病,辨治肝硬化腹水临证经验丰富,疗效显著。今有幸收集整理周老众多著作、笔录及医案等资料,受益匪浅,深受启发。现将周老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01

病因病机-正虚邪实,虚瘀交错

肝硬化是以弥漫性肝细胞损害为主,伴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形成的慢性肝病,腹水是肝功能失代偿期最常见的并发症。肝硬化腹水以腹部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显露、尿量减少为主症,可归属中医学“臌胀”“胁痛”“癥积”等范畴,被列为“风、痨、臌、膈”四大难症之一。臌胀病因种类繁多,病机错综复杂,多与邪毒感染、酒食不节、情志失调、久病过劳等因素有关。《医门法律·胀病论》记载“胀病不外乎水裹、气结、血瘀,皆因脾虚不能运化水谷,聚而不散而成胀满”,指出气滞、血瘀、水湿是臌胀发病的重要因素。《金匮要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赤水玄珠·鼓胀》记载“肿满之极,起于下元虚寒也”,均说明臌胀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肝为病则疏泄失常,导致气血瘀滞,肝木横逆乘犯脾土,脾为病则失其运化之功,气机升降失调,水湿痰饮内停,脾土反侮肝木,相互为因,以致肝脾俱病。此外,湿热之邪在伤及肝脏的同时,常累及于肾,肾虚气化不利,无以蒸化水湿,则胀满更甚。故肝郁致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湿为臌胀的重要病理因素。周老强调,本病病程缓慢,应根据病情发展特点,动态认识疾病每个阶段的变化。初期以气滞、血瘀、水停为致病因素的实证为主,肝气郁滞,肝脾不调,水湿停聚不化,气血瘀滞不畅,郁滞化热,或湿从寒化,阻滞中焦气机,经络闭塞,三焦水道不通,津液不行,遂生臌胀。后期肝病日久,正气亏虚,出现以虚证为主兼邪实的病证。肝病传脾,脾虚无力,水液运化失调,气血生化不足,不能滋养先天,久延及肾,肾阳衰微,三焦水液气化不利,导致症状加重,水湿泛溢于肌肤。

基于中医久病必瘀、久病必虚理论,周老将臌胀分为肝郁血瘀型、脾肾阳虚型、虚瘀癥积型,其中虚、瘀互为交错、互为因果的特点贯穿疾病全过程。一方面肝病后期正气虚损,湿热邪毒碍脾,致脾虚失于运化水液,日久累及于肾,肾阳虚衰导致三焦气化功能失司,水液停聚中焦形成腹水,此因虚而致;另一方面肝郁不舒,气血瘀滞不畅,肝络阻塞,血不循经,津液外渗形成腹水,此因瘀而致。同时,肝络离经之瘀血不祛,气血生化不足,恶性循环,加重虚、瘀互为交错、互为因果的病理特征。此外,周老还认为,现代中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应与西医理论互参,中医“脾”运化水谷功能与西医“肝脏”的消化功能具有高度同一性。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运化饮食水谷的生理功能,与现代医学认为肝脏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最大消化器官,其代谢合成功能、分泌胆汁、生物转化、解毒排毒等功能不谋而合。肝脏是人体物质代谢、能量合成的重要脏器,其微观指标所反映的肝细胞损害程度与肝病为主症的“乏力”一致,这是由于受损的肝细胞导致机体代谢功能障碍,从而引起能量供应不足。《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指出臌胀“血不利则为水”的津血理论,与西医学血浆蛋白减少、门静脉高压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腹水潴留的机制吻合。

02

治则治法

肝硬化腹水病机属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上多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立法,以逐渐改善肝脏结构和功能。周老临证谨守病机,采用复方多法、综合运用、整体调节的辨治原则,确立以疏肝消积、化瘀利水、扶正培本三法为重的治疗要点,攻补兼施,缓中补虚。临证遣方坚持方从法出、守法守方的特点,用药精当,认为“药有个性之长,方有合群之妙”,不仅发挥药物特性,还能起到遣方用药的绝妙之用。

2.1 初期多郁:治肝软肝,疏肝消积

本法重在治肝,强调疏肝、柔肝、清肝、软肝。根据肝脏体阴用阳的特性,治肝以阴为体,以阳为用,用药当补肝益阴血,恢复其柔和之性,不宜攻伐之品,避免损伤肝阴。因肝病郁滞日久,脾失运化,痰、湿、瘀等有形产物积聚不散,导致胁下癥积,肝脾肿大,是肝硬化患者病情反复、缠绵难愈的重要原因。《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有“土得木而达”,若能恢复肝胆疏泄之性,促进脾胃运化功能,使清气得升、浊气得降,才能调和人体脏腑功能平衡。故病初周老注重调理肝脾,治疗多以柴胡、香附、陈皮、半夏等疏肝健脾之品,与白芍、当归相伍,共奏养肝柔肝、活血补血之效。《临证指南医案》有“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故和胃降气以助肝气条畅,辅以厚朴、枳实、白术等理气和胃。此外,肝硬化多因乙型肝炎迁延不愈而成,为湿热邪毒留恋,故以虎杖、茵陈、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整体调节。根据肝纤维化病理特征,周老认为,肝微循环障碍与中医学气血理论密切相关,化瘀散结、活血软肝、疏肝消积等治肝之法是改善肝脏血液微循环、降低门静脉高压的重要法则,故常以三棱、莪术破血行气、通畅血脉,鳖甲软坚散结、回缩肝脾。鳖甲味咸而微寒,滋阴潜阳、软坚散结,擅消血积与癥瘕而不伤阴,长于治疗癥瘕积聚。药理研究表明,鳖甲能够抗肝硬化、逆转肝纤维化,软化肝脾的药理作用可能与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抑制肝细胞外基质形成有关,是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的特色用药。三棱-莪术配伍既可增强活血行气、散瘀消癥功效,又有抗炎、抗肝纤维化等作用,目前广泛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周老认为,肝硬化患者前期多有湿热瘀黄表现,必从肝胆论治。茵陈-虎杖味苦性微寒,清利湿热、疏肝利胆,为保护肝脏要药。药理研究表明,虎杖苷、茵陈有保肝、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能明显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本法重在治肝,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治疗上应当顺其性,采用疏肝之法因势利导。初期病情较轻,以肝郁脾虚证多见,当以肝脾同调而论,其病情进展变化快,治肝之法众多,临证应谨查病机,灵活施治。

2.2 中期多实:气血水同治,化瘀行气利水

本法是根据“津血同源”理论,在活血化瘀之品基础上,加用理气利水之品。根据中医学“血不利则为水”理论,周老强调肝硬化腹水因瘀血内停,肝络阻塞,血脉不通,导致津液外渗引起腹水潴留,此因瘀而致,故治疗以祛瘀利水为主。本法中活血化瘀针对“瘀”而治,包括肝络阻塞、血液微循环障碍、肝纤维化等形成。通过活血祛瘀,改变肝脏血液微环境,防止肝细胞变性、坏死和抑制肝纤维化形成,起到软化肝脾、降低门静脉高压的作用。行气利水针对臌胀之气、血、水三大因素而治,意在健脾补肾、化瘀利水的同时以行气和血,共奏活血散结、通经利水之效。因此,周老在培土制水基础上,强调气、血、水同治,常以赤芍、丹参、三棱、水蛭、益母草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辅以理气利水之品大腹皮、藿香、茯苓、泽泻等消除腹水。其中,水蛭味苦性咸平,入肝经血分,破血逐瘀力强,通畅血脉、利水消肿作用明显,且有利胆退黄之功,治疗肝系病证之水瘀互结者效佳。药理研究表明,水蛭具有抗凝血、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肝纤维化等作用,治疗肝硬化腹水有良好的作用。丹参、赤芍入肝经血分,活血祛瘀,养血调肝,可调节肝脏气血状况,二药合用,活血通络、祛瘀生新,具有攻补兼施、标本兼顾的优势。本法之活血祛瘀法主张轻重并用,气血水同治,轻者以当归、赤芍、丹参等养血活血、通畅血脉,重者以三棱、莪术、水蛭等行气破血,通利水道,根据不同证型特点,各有侧重,灵活掌握。周老选方用药精准,充分发挥药物个性之长,通过补虚与祛瘀综合运用,攻补兼施,既促进肝细胞修复,调整肝脏代谢功能,又可攻坚破积,达到利水消肿的目的。

2.3 后期多虚:扶正培本,健脾补肾

本法以补益肝肾、健脾渗湿、温阳利水为主,通过培补正气,振奋人体一身阳气以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做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周老认为,肝硬化腹水后期多肝、脾、肾同病,表现为正虚邪实、虚瘀交错的病机特点,乃肝病日久,脏腑功能虚损,脾气虚弱,肾阳虚衰的结果。周老临证尤擅运用药对治疗肝硬化腹水,故常以三仙汤(淫羊藿、仙茅、仙鹤草)、党参、白术、黄芪、五味子、女贞子扶正培本、补益肝肾、健脾渗湿、温阳化水。其中淫羊藿虽甘温偏平,但温而不燥,入肝、肾经,有补肾壮阳之效,可用于肝硬化腹水一切虚实夹杂之证且效果显著。五味子、女贞子补益肝肾,促进肝细胞功能修复,其中五味子酸收入肝,能明显降低肝细胞损伤导致的转氨酶升高,促进胆汁正常分泌。此外,周老临证擅用黄芪,不仅有利水消肿之功,尚可补气活血,为补益脾气之要药,与党参、白术相伍健脾益气,共奏补气利水之功,改善肝脏血液微循环,治疗肝腹水潴留作用持久。本法从整体着手,扶正祛邪,培补肝、脾、肾为先,配合祛瘀利水、活血消癥,体现补虚与祛瘀之法是中医药治疗肝病的重要特点,利水祛邪不伤正、扶正培本不留邪,综合运用、整体调节。

0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5岁,2008年10月15日初诊。10年前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曾多次因乏力、纳差住院治疗。刻下:面色晦黯,右侧胁肋部隐痛不适,腹部胀满,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口干,自觉腹围增大,四肢畏寒怕冷,大便稀溏。舌质紫黯,苔微黄,脉弦细。查体:肝病面容,肝颈静脉回流征+,腹部膨隆,腹壁脉络显露,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水肿。查生化全项:胆碱酯酶3765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56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24U/L,总胆红素151.8μmol/L,总蛋白48.3g/L,白蛋白28.3g/L。肝纤维化四项:Ⅳ型胶原178.54ng/mL,Ⅲ型前胶原N端肽24.52ng/mL,透明质酸酶>1000ng/mL。乙肝三系统提示“小三阳”,血常规、凝血系统、肿瘤标志物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示:肝脏弥漫性病变(肝硬化)、脾大、腹腔积液。胃镜检查示:食管静脉曲张(重度)。

西医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腔积液;脾大。中医诊断:胁痛;臌胀;脾肾阳虚、瘀结水留证。治法:补益脾肾,行气化瘀,利水消肿。

处方:柴胡9g,茵陈20g,枳壳20g,丹参20g,赤芍20g,莪术12g,水蛭粉(冲服)10g,党参15g,麸炒白术20g,炙黄芪20g,淫羊藿20g,仙鹤草20g,五味子15g,醋鳖甲30g,大腹皮20g,猪苓20g,茯苓20g,泽泻20g。14剂,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另配化瘀软肝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西药予抗病毒、保肝降酶、利尿、降低门脉压等对症治疗。

2008年11月1日二诊:患者精神好转,腹胀减轻,无明显胁肋不适,食欲增加,小便正常,大便略稀。辨证仍为脾肾失运、血瘀肝硬、水湿停聚,治疗以攻为补,缓用补虚,化瘀、利水、祛湿、清热等多法调节,效不更方,继予上方14剂,服法同前。西医治疗同前。

2008年11月15日三诊:患者精神可,腹胀明显减轻,伴口干不适,余症均较前好转,复查肝功能示ALT68.5U/L、AST78.2U/L、白蛋白30g/L、总胆红素57.6μmol/L,腹部B超提示腹水明显减少。辨证为肝肾阴虚,治疗以攻为补、缓用补虚。上方猪苓、茯苓、泽泻减半,加沙参、麦冬、生地黄各10g,砂仁9g,焦山楂9g,焦神曲9g,焦麦芽9g。14剂,服法同前。西医减少利尿剂服用量,余方案不变。

2008年12月1日四诊: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腹胀、腹水消除,复查肝功能示ALT22.8U/L,AST36.5U/L,腹部B超提示脾脏明显缩小,腹水消失。肝纤维化是病情反复的关键病理因素,此为虚瘀癥积证,故仅予化瘀软肝胶囊,服法同前,并停用西医治疗方案。1个月后随访,患者未见病情复发,嘱长期服用化瘀软肝胶囊,定期监测肝功能、腹部彩超、胃镜等。

按:患者初诊时,因肝气不舒,气血瘀滞不畅,肝络阻塞,脾肾功能失运,血瘀肝硬,水湿停聚所致。故治疗当以补虚培本、化瘀散结、利水消肿为重,辅以疏肝理气、清利湿热。患者病程持久,病情进展复杂多变,周老认为当以“缓中补虚”理论辨治。即缓用补虚、攻中有补,使病邪得以祛,正虚得以补,达到缓图以为功的效果,体现慢性病“缓缓图之”的治疗特色。故一方面以丹参、赤芍、莪术养血活血,化瘀利水,配伍水蛭粉、醋鳖甲破血消癥、软坚散结、回缩肝脾,以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逆转肝纤维化进程,大腹皮、猪苓、茯苓、泽泻行气利水消肿,减轻肝硬化腹水;另一方面以党参、白术、炙黄芪健脾益气,淫羊藿、仙鹤草、五味子补益肝肾,保肝降酶,促进肝功能恢复。在大量攻逐瘀血、行气利水药中加健脾补肾之品以行补益之功,使攻中有补,意图缓攻而达缓中补虚之效。因乙肝病毒为湿热之邪,病位在肝体,肝气郁结,故方以柴胡条达肝气,茵陈、枳壳清热利湿,疏肝行气,降低血清胆红素,有效抑制肝炎病毒,减轻肝脏炎症。纵观全方,体现了缓中补虚、综合运用、整体调节的特点。二诊时患者服药后效果明显,周老谨守病机,认为证同治亦同,法随证立,应继续守法守方。三诊时因大量利水消肿之品使阴虚津伤,故见口干不适,以沙参、麦冬、生地黄滋阴生津,又因肝气犯胃引起脘腹痞闷不舒,以砂仁、焦三仙理气和胃、健脾消食。四诊时患者腹水消退,考虑血瘀肝硬之肝纤维化形成是腹水反复发作的主要病理因素,故继续以软肝化积法巩固疗效。化瘀软肝胶囊是周老研制专用于治疗肝病的复方制剂,具有疏肝解郁、活血消癥、补益脾肾功效,攻不伤正、补不留瘀,意图缓攻,肝病患者长期服用,能够有效预防肝腹水复发,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周老临证统观全局,标本兼顾,虚实并举,最终达到整体调节的目的。

04

结语

目前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复发率高,易形成顽固性腹水,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方面尚不满意。周老采用复方多法、综合运用、整体调节的辨治思路,以疏肝消积、化瘀利水、扶正培本三法并重,坚持方从法出、守法守方的遣方理念,用药善寒温并用、肝脾同调、攻补兼施、缓中补虚等诸法集于一方,体现了整体观、系统观、辨证观的学术思想,发挥了中医药多方向、多途径综合起效的优势。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3年7月第30卷第7期

作者:李林蔓,甘肃中医药大学;刘俊宏,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淼蕾,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赖学倩,甘肃中医药大学;方慧,甘肃中医药大学;李欣瑜,甘肃中医药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届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7年);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甘肃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21JR7RA682)



推荐阅读


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乳腺癌临证医案经验

国医大师徐景藩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探析

国医大师张大宁从虚、瘀、毒论治慢性肾脏病4期经验

理法方药
传播有价值的中医药资讯,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