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晁恩祥:咳嗽不停,从“风”论治——以“疏风宣肺、止咳利咽”法治疗病毒感染后咳嗽

学术   2024-10-24 17:24   北京  

咳嗽虽为常见之症,其深邃病机却不容小觑。病毒感染后的咳嗽,常令患者苦不堪言,医者亦需深研细究。吾辈承先贤之遗训,依据“风善行而数变”之理,创新性地提出疏风宣肺、止咳利咽之法,采用苏黄止咳汤之方,针对风咳有独到之效。

无论是之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还是近期感染流感病毒,部分患者在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X线胸片检查却无异。很多患者常反复进行各种检查或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及镇咳药物,不仅收效甚微,还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病因病机

病毒感染后的咳嗽反应是防止病毒从上呼吸道传播到其他部位的保护性策略,但过度咳嗽就成为一种疾病,临床上称为病毒感染后咳嗽,通常持续3~8周,为亚急性咳嗽,部分患者持续时间超过8周,称为慢性咳嗽。在临床治疗中,尽管病毒感染的原因已经明确,但经过多种治疗手段后,咳嗽的疗效可能仍然不理想,有时甚至会发展成为难治性慢性咳嗽。

病毒感染后咳嗽常以咳嗽、干咳、剧咳、顿咳、咽痒即咳为主要表现。一些论著多重视风寒、风热、风燥,常有人习惯于使用一般性治疗咳嗽的方药,如散寒宣肺、清热解毒等方剂,但效果往往不理想。笔者从医几十年,根据“风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胜则动”“风盛挛急”及“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的特点,在不断观察中认为古人曾经提到的“风咳”确有独到之处,它不同于风寒、风热或风燥,而是具有比较平和的一些临床表现,具有风证的独特表现。尊重临床事实,从风论治咳嗽亦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近期针对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后所致的病毒感染后咳嗽亦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关于“风咳”,早在《礼记》中就有“季夏行春令……国多风咳”的记载;《诸病源候论》论述了10种咳,“一曰风咳,欲语因咳,言不得竟是也”,之后才是寒咳、支咳、肝咳、心咳、脾咳、肺咳等,可见“风咳”在中医古籍中早有论述。“风为六淫之首”,外感咳嗽,风为先导而夹寒、热、燥,这些观点具有大量的临床事实作依据。

临证治疗

笔者继承并发展了中医学“风邪致病”的理论,将“风邪为患”运用于咳嗽的辨治中,首次对“风咳”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风咳”正名,阐释了“风咳”发病的重要机制,即“风邪犯肺,气道挛急”。在明确病机的基础上,创立了“疏风宣肺、止咳利咽”的治法,并形成了独特而完整的“从风论治风咳”的辨证论治体系。

病因、病机以及表现皆以“风”为特点,决定了“从风论治”的治疗思路,临床可采用苏黄止咳汤(炙麻黄、蝉蜕、紫苏叶、紫苏子、前胡、五味子、牛蒡子、枇杷叶、地龙)治疗。加减:偏于风寒者,宜加荆芥、防风、生姜以散风寒;偏于风热者,宜加薄荷(后下)、桑叶以散风热;偏于痰热者加黄芩、鱼腥草、金荞麦以清热化痰;偏阴虚者加麦冬、乌梅以养阴生津;久病者,宜加川芎、红花以化瘀通络。

由于“风咳”患者日趋增加,亚急性、慢性咳嗽的治疗往往跟不上病情发展,因而笔者于2001年开始研发专门针对感冒后咳嗽,即属于“从风论治”的中成药“苏黄止咳胶囊”,取得了较好疗效。

将“风咳”与感冒后咳嗽等病名相链接,填补了传统中医教材、行业标准的相关内容;为中药新药复方制剂6类新药的研发,克服低水平重复的局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中成药治疗感冒后咳嗽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基于上述从“风”论治病毒感染后咳嗽的理论探讨,以下将展示笔者临床治疗相关病案,以飨读者。

医 案

郑某,男,62岁,2024年6月26日首诊。

主诉 反复咳嗽6月余。

病史

患者于2023年12月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咳嗽,伴咽痒,曾行肺功能激发试验、诱导痰细胞分类未见异常。

刻下症

时有咳嗽,干咳为主,遇到冷空气易诱发咳嗽,咽痒,纳可,眠可,小便调,大便日2次,质黏。平素体质怕冷。

舌脉

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

诊断 风咳(风邪犯肺,脾失健运证)。

治则 疏风宣肺,止咳利咽,燥湿运脾。

炙麻黄6g,杏仁10g(后下),紫苏子10g,紫苏叶12g(后下),地龙10g,蝉蜕10g,前胡12g,蜜枇杷叶12g,牛蒡子15g,五味子10g,苍术12g,厚朴12g,陈皮12g,桂枝8g,白芍8g,生甘草8g。

7剂,浓煎100ml,日1剂,分两次服(早、晚餐后半小时服)。

服药1剂后,患者即自觉咳嗽较前减轻,服7剂后咳嗽完全缓解。

本案从“风”论治,方用苏黄止咳汤加减。其中,炙麻黄疏风宣肺、散寒平喘;杏仁宣利肺气以平喘咳,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中,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两者合用,一散一降,共奏宣肺止咳之功;前胡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五味子敛肺滋肾、止咳平喘,能防止发散太过,保持肺气平衡;牛蒡子清热解毒利咽;枇杷叶清肺化痰止咳;蝉蜕祛风清热,解痉止咳;地龙祛风清热,解痉止咳,与蝉蜕相伍,加强解痉止咳作用;苍术、厚朴、陈皮燥湿运脾,以绝生痰之源;桂枝、白芍振奋中阳;生甘草调和诸药,兼以止咳。患者服后效如桴鼓,足见此法治疗风咳疗效显著。(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国医大师 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 晁恩祥)



推荐阅读


国医大师伍炳彩教授从肺辨治湿热证临床经验

国医大师洪广祥“治肺不远温”思想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

国医大师徐景藩论治慢性腹泻经验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辨体质治咳嗽经验拾萃

理法方药
传播有价值的中医药资讯,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