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月经病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治肝之法是前贤留下的治疗月经病的宝贵经验,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继承和发扬前贤经验,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辨证施法,以“疏肝”“柔肝”为主,即“疏其气血,令其条达”或“柔养其精,恢复肝阴”,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月经病;疏肝;柔肝
班秀文,广西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七十余年,为全国首届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临证善治妇科、内科、儿科疾患,尤以诊治妇科疾病造诣为深。
月经病是指月经的期、色、质、量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疾病。各医家论治月经病,多从气郁、寒邪、瘀滞入手。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观点,常被后世医家借鉴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所以,在月经病的治疗中“治肝之法”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班秀文对前贤的学术思想进行继承和发扬,在月经病的治疗中注重调理肝脏,认为七情过极,最易伤肝,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治之当用调肝之法,起到“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作用。如治疗不当或延误时机,则肝郁化火,治之当用柔养之法,令其恢复阴精,保持“敷和”的功能。所以,在“治肝之法”中“疏肝”和“柔肝”尤为最为重要。笔者在整理班秀文学术经验书籍过程中,对其诊治月经病运用“疏肝”“柔肝”法的经验进行了系统学习与梳理,将其经验整理如下。
“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与月经病关系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言:“女科病,多倍于男子,而胎产调经为主要。淋滞瘕泄,奇脉空虚,腰背脊膂,牵掣似坠,而热气反升于上。从左而起,女人以肝为先天也。”明确提出了“女子以肝为先天”的思想。主要阐述了肝与女性的生理、病理关系很密切。明·张景岳认为冲脉为月经之本,主张月经病以治血为主,肝藏血,冲脉亦隶属于肝,月经和肝不可分割,强调肝与月经病关系紧密。肝的病变对月经病影响错综复杂,但总的来说,主要与肝经的循行和肝肾功能相关。
1.1 从肝经循行方面来看
足厥阴肝经起于大敦,止于百会(巅顶),“肝脉绕阴器,抵少腹,夹胃贯膈布胸胁,经乳头循喉咙,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从肝经循行部位可见肝与前阴、少腹、乳房等有着密切的生理联系。肝经与冲、任、督3条经脉均有交会,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谓“一源三岐”。肝气失调,可引起女子经、带、胎、产等疾病,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任脉主胞胎,督脉入络于脑,调节情志,因此,肝与情志及经、带、胎、产密切相关。
1.2 肝肾功能与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之所过,主要是肝肾之所属。肝肾与奇经八脉息息相关,因而肝肾功能失常必然会影响奇经八脉,导致妇女经、带、胎诸病的发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骨髓,髓生肝。”肝肾同源,乙癸互生,肾主封藏、肝主疏泄,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互化,肝肾不可分割,肝通过肾进一步作用于女子。《妇人大全良方》中记载:“夫妇人崩中者,由脏腑伤损,冲脉、任脉血气俱虚故也”,认为气血运行,荣养脏腑经络,气血调和则冲任二脉功能正常。如肝失疏泄太过,肾失封藏,冲任固摄无能,则月经提前,量多或崩漏不止;肝阴不足,肝血亏少,血海空虚,则经行错后,量少,甚或闭经不行;七情过极,肝气横逆,致脾失健运,则月经不下时下,经色、质改变,或带下绵绵,色黄或赤。肝火旺盛,疏泄太过,肾开阖失职,督脉失其统摄,带脉不能约束,则月经量多,甚或堕胎、小产。
肝郁不疏,当以达之,而致平和
《丹溪心法·六郁》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生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之病,多生于郁。”指出气机郁滞,肝气郁结,是人体致病的重要因素。又因肝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体阴而用阳,主藏血、疏泄,性喜条达,恶抑郁,主升发阳气,为将军之官,易动易升,为刚强之脏。所以七情过极,最易伤肝,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治之当用调肝气之法,以达到“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目的。
班秀文对于月经病的治疗,症见月经将行时胸胁、乳房、少腹胀痛,经行前后不定,量或多或少,此属性情抑郁,或愤怒过度,导致肝气逆乱之变,治宜《和剂局方》之逍遥散治之。《傅青主女科》谓:“逍遥散最能解肝之郁与逆。”以当归、芍药养血平肝,茯苓、白术、甘草和中培土,柴胡、薄荷疏肝解郁,陈皮、煨姜暖振胃气,遵“木郁达之”之旨。如以疏肝解郁为主,则加玫瑰花、玉兰花;以柔养肝阴为主则加黄精、熟地黄、枸杞子,则疏解而不伤阴,柔养而补呆滞;也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当归、黄精治之,以疏为主,兼以养之。如有肝郁乘脾,症见经行量少或多,色淡质稀,平时带下色白,四肢不温,宜用《金匮要略》之当归芍药散以养血疏肝,健脾祛湿;有血块者,加延胡索、香附、莪术、益母草以理气化瘀;腰脊胀痛者,则加桑寄生、续断、杜仲以壮腰补肾;由于肝阴易亏,肝阳易亢,因此,在疏调肝气之时,必须注意“疏中有养”,防其损伤阴血。
班秀文治疗月经病,善用花类药物疏肝,并遵《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若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之旨,选用辛平香淡之品,如素馨花、合欢花、佛手花、玉兰花之属,既能顾及妇女多郁、阴血偏虚的特点,又能解郁行气而不伤阴分。花类药乃本草之精华,其中素馨花常用治疗肝郁之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闭经、痛经、经行乳房胀痛等证;合欢花性平,可疏肝、理气、安神、和中,为肝脾同治之品,可用以治疗月经不调、经行情志异常、绝经前后诸证等表现为肝郁胸闷、忧郁、失眠健忘者。佛手花辛苦微温,辛开苦降,故能疏肝理气、和中化痰,可用于肝郁气滞的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少、痛经、闭经、经行乳房胀痛、经行情志异常等证,还可疏理脾胃气滞;玉兰花微温芳香,《良方集要》以其治疗痛经不孕,班秀文取其芳香解郁行气之性,治疗肝郁气滞之痛经及月经不调等证。除此之外,还有凌霄花、玫瑰花等。总之,花类药疏解之功,调肝用而补伤肝体,药性轻清平和,宜用于妇科之月经病。
郁久伤肝,当以柔养,以达“敷和”
《济阴纲目·卷之六·求子门》云:“女性多气多郁,气多则为火,郁多则血滞,故经脉不行,诸病交作。”肝气郁久则化热,热扰冲任,扰及血海,迫血妄行,可出现月经过多。如治不及时或不当,则郁久化火伤阴,治之当用柔养之法,才能使其阴精恢复,保持“敷和”的功能。肝木以“敷和”为荣,但肝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体阴而用阳,主藏血,司疏泄,性喜条达,恶抑郁,主生发阳气,以升为用。又为将军之官,主动主升,有刚脏之称,在病变上,肝阴易亏,肝阳易亢。“治病必求其本”,必须根据肝阴易亏、肝阳易亢的特点,以柔养为法。所谓“治肝不难,难在肝阴不足”,即是指此,以柔养之剂,木得之则荣。此外,肝肾同居于下焦,二者为子母之脏,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肝肾同源,肝病及肾,肾病及肝,肝肾俱虚,精血匮乏致肝阴不足,木失涵养;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失濡养,阳气偏亢,可见月经不调、崩漏、闭经,并见头晕目眩、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临床中,症见妇女经行淋沥,量少色红,头晕耳鸣,夜难入寐,脉象细数,苔少舌红着,此属肝肾阴虚、冲任亏损之变。班秀文认为肝阴亏损,精血大伤,宜用滋润柔养之法,但必须“养中有疏”,防其滞腻。常用两地汤加当归、素馨花、合欢花、生谷芽治之,以柔养为主,兼以疏解。经净后少腹、小腹隐痛,得温痛减,得按则舒,经行前后不一,量少色淡,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虚迟,治拟调肝补肾汤法,养血调经,方用调肝汤加减。此方既有滋补肝肾、养血柔肝之功,又能温肾而调冲任,乃治肝肾亏损之良方。如腰酸痛甚者,加制附子、川杜仲、川续断、艾叶以温肾暖宫;少腹、两胁胀痛者,加小茴香、佛手花、川楝子、柴胡以疏肝理气;夜尿多而清长者,则加益智仁、桑螵蛸以温肾固涩。
总之,柔肝多补肝体,疏肝则为调肝用,旨在使肝气条达,气血和谐,经血疏泄有度而无紊乱失调之虞。不论柔养还是疏解,都要注意“肝阴易亏,肝阳易亢”的特点,用药甘润而不宜刚燥,宜平和而不宜攻伐,柔之则木荣,和之则肝阳不亢,肝血充足,阴精盈满,气机舒畅。
病案举例
利某,女,30岁,1991年1月11日初诊。患者半年来经前一二天出现头痛,以前额部及双颞侧为甚,经潮则痛自止。月经周期尚准,现为经行第3天,头痛已止,经量中等,色暗红,胸闷乏力。平素常觉右胁胀痛,情绪变化时尤甚,纳可便溏,舌尖红,苔薄白,脉细弦略滑。辨证为肝气郁结,气机阻滞,经气不利。治拟疏肝解郁,理气行滞,用逍遥散加味。处方:柴胡6g,当归身10g,白芍10g,茯苓10g,白术10g,薄荷5g(后下),合欢花6g,素馨花6g,益母草10g,炙甘草6g。4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1991年1月18日):药后胸闷、乏力症减,右胁仍胀,舌偏红,苔薄微黄,脉细弦。治守前法,处方:柴胡6g,当归身10g,白芍10g,茯苓10g,合欢花6g,素馨花6g,益母草10g,田基黄20g,麦冬10g,郁金10g,薄荷5g(后下),炙甘草6g。4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1991年2月9日):2月5日经潮,头痛未作,经色、经量正常,现月经未净,舌稍红,苔薄黄,脉弦细。改用养血调经之法,处方:当归身10g,川芎6g,白芍10g,熟地黄15g,鸡血藤20g,丹参15g,续断10g,益母草10g,炙甘草6g。4剂,每日1剂,水煎服。按上法再调理1个月经周期,头痛不再发作。1991年10月随访,亦无反复。
按:肝为风木之脏,司藏血而主疏泄,肝经络阴器,布胸胁上额。本病例素有右胁胀痛,为肝郁气滞之证。肝气不舒,气机郁滞,郁久化火,在经将行之时,相火内动,气火上逆,故经前头痛。初用柴胡疏肝解郁,开枢清热,配辛凉之薄荷,辛平香淡之素馨花、合欢花,则其疏解之力更佳;治经不离血,用当归、白芍养血敛阴以柔肝;益母草活血调经,微寒又可平上炎之相火;更以茯苓、白术、炙甘草健脾和中。三诊经血正潮,肝气已舒,遂予以养血调经之药,使经来顺畅,则相火潜藏,诸症告瘥。
来源:《杏林中医药》2023年4月第43卷第4期
作者:张亚萍、陈百晓、钟莹、李永亮,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基金项目:广西中医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项目(K201255807);广西中医药管理局壮瑶医药专项课题(GZLC16-18);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派杏林青年英才”资助项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