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仲瑛教授临证用药属类丰富,并擅长运用全草类中药,此类药物多质地轻脆,气味甘香淡雅。收集整理周老常用全草类中药22味,以功效为经,分为清热药、活血药、止血药、祛风湿药、化痰止咳药及补益药;以临证应用为纬,汇总归纳周老对全草类中药的使用特色及配伍经验,彰显周老临证用药“药随法取、法应病机、机中症情”的原则。
[关键词]全草类中药;周仲瑛;清热药;活血药;止血药;祛风湿药;化痰止咳药;补益药
不同类别属性的中药有其自身形态特征及性味特点,如全草类中药,主要来源于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或全株植物体,其饮片多质地轻脆,气味甘香淡雅。
首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临证常用中药超过500种,善于从类药中摘味制方配伍。近年来,我们在整理及学习周老亲诊的医案时,统计其常用中药并分类汇总以进行名医经验传承研究,发现药材基原为全草、药名含有“草”字的中药有50余味,其中多数药物蕴藏着周老独到的用药经验。现选取其中22味使用频次较高者,分类别介绍其功用及配伍特点,供同道参考。
草类中药多具苦寒之性,苦能清泄火热,寒能制热,因而此类中药具有清热的功效。依据清热及次级功用特点,将其分为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清热散结四个亚类。
1.1 疏散风热类
此类中药除味苦性寒外,尚兼辛味,辛主发散,与风同气,故能疏散风热。周老主要将此类药物用于外感目疾、过敏及免疫反应性疾病。代表药物为谷精草、木贼草。
谷精草,味辛、甘,性平,归肝、肺经。具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的功效。《审视瑶函》载谷精草汤,用于治疗风热较甚、肝火偏旺之目赤肿痛;《证治准绳》载谷精草散,用治痘后目翳。周老临证将其用于外感风热或肝肾阴虚、气郁化火所出现的眼科病症。常用量15g。制方时与菊花、密蒙花、青葙子等相须配伍,用于病毒性角膜炎、充血性葡萄膜炎、飞蚊症的辨治。
木贼草,味甘、苦,性平,归肺、肝经。具有散风热、退目翳的功效。《嘉祐本草》载:“木贼草主目疾,退翳膜,又消积块,益肝胆”。周老临证用其治疗肝郁化火、湿热瘀毒上扰头面诸证。常用量6~15g。用于眼科病症时,白睛红赤翳膜配夏枯草、龙胆草、益母草,两眼干涩疼痛配栀子、石决明、决明子,双目痒甚合苍耳草、桑叶、菊花。此外,治疗湿热黄疸之目黄,亦可选用木贼草疏散目中湿热疸毒。用于面部皮肤过敏,若两颧密集疣疮斑点,瘙痒间作,酌用牡丹皮、赤芍、苦参、大青叶、地肤子、白鲜皮、露蜂房;面部痤疮散发,有小脓头硬结,酌用炒黄芩、土茯苓、白芷、炙桑白皮。
1.2 清热解毒类
此类中药苦寒之性显著,以清热解毒为主要功效特点。周老主要将此类药物用于肝炎、泌尿系感染、肿瘤性疾病。代表药物为白毛夏枯草、冬凌草、葎草等。
白毛夏枯草,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养筋和血的功效。周老常将其用于痰瘀久郁肝肺,继则酿毒走注而流窜多脏,终致气阴两伤的病证,如肿瘤性疾病的治疗。常用量10~30g。如风痰瘀毒结聚颅脑之脑膜瘤、结聚颐颔之腮腺淋巴瘤,癌毒走注流窜而发的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痰火郁结上焦的甲状腺瘤、肺癌、乳腺癌,湿热瘀毒蕴结中焦的肝癌、胆管癌,湿热瘀毒流浸下焦的直肠癌、膀胱癌、子宫肌瘤,临证时常与泽漆、半枝莲、山慈菇、红豆杉等配伍以发挥清热解毒抗癌之力。
冬凌草,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周老常以口腔咽喉不适作为选用指征,又取咽喉为肺胃门户之意,推广应用于颈、胸、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对癌毒走注的血液系统肿瘤亦常运用,多与猫爪草、泽漆、羊乳、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配伍而用。常用量10~20g。如用于痰瘀郁肺之咽痛咽痒咳嗽,或风邪上受、热郁津伤、肺气不清的新近感冒所致的咽喉疼痛,以及声带麻痹或肺癌久病引起的声音嘶哑。取其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痰毒郁肺之肺癌咳嗽咳痰带血,痰火瘀毒互结于舌的舌癌,癌毒走注、气阴两伤的纵隔淋巴瘤、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霍奇金淋巴瘤、下肢横纹肌肉瘤。癌毒走注,易耗气伤阴,周老常配伍炙鳖甲、南沙参、北沙参等益气养阴之味,以标本兼顾。
葎草,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周老多将其应用于邪毒郁遏少阳、枢机不利、湿热稽留的病证。常用量10~30g。如用于以虚劳性低热为特征,邪郁少阳、枢机不和为病机本质的结核性低热、肿瘤性发热、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热以及无名热的始末,常于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或柴前梅连散等方基础上合用本品以加强疏解少阳郁热之功;再如用于湿热稽留、透发不畅、营络受损为病机本质的湿疮、癞疮、痔疮、痈毒、瘰疬等,使用时以本品合苍耳草、黄柏适量,煎汤外用熏洗患处。
荔枝草,味苦、辛,性凉,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利水消肿的功效。周老常将其用于湿热瘀毒不尽诸证,尤其是下焦湿热瘀毒者。常用量12~20g。如用于泌尿系诸病,以血尿、尿中泡沫、阴囊湿疹或尿检示隐血、尿蛋白阳性者为指征,确诊为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前列腺炎或尿路感染的疾病。酌选地锦草、一枝黄花、六月雪、土茯苓、荠菜花、虎杖、川萆薢中的一至数味合用清利下焦湿浊;对于风温热毒之扁桃体炎,痰瘀郁结之脑胶质瘤、乳腺癌亦可选用。
马鞭草,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利水消肿、截疟的功效。周老多将其用于湿热郁遏肝脾,疏泄失司,邪恋成毒诸证。常用量10~25g。以面目周身黄染或肝功能异常为选用指征,治疗各型病毒性及酒精性肝炎、肝硬化代偿及失代偿期,常配伍桃仁、水红花子、莪术化瘀利水、活血消癥。另用于因湿起中焦继则下注膀胱而成的尿路感染,或下注胞宫的妇科盆腔炎症性疾病,与猪苓、萹蓄、瞿麦、黄柏、栀子配伍以清利下焦湿热。
1.3 清热利湿类
此类中药苦寒,苦能燥湿、寒可清热,以清热燥湿为主要功效。周老主要将此类药物用于肝胆系湿热性疾病及乳腺、消化道肿瘤性疾病。代表药物为凤尾草、酢浆草、河白草等。
凤尾草,味淡、微苦,性寒,归大肠、肝、心经。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生草药性备要》曰:“凤尾草洗疳、疔、痔,散毒,敷疮。”周老常将其用于病位在肝脾,湿热瘀郁的病证。常用量5~20g。与垂盆草、田基黄、败酱草、老鹳草合用,治湿热瘀郁、肝脾两伤的肝炎类疾病;配土茯苓、半枝莲、半边莲、蒲公英等用于乳腺癌;配败酱草、椿皮用于肠风便血、赤白下痢;配生薏苡仁、败酱草、赤石脂、禹余粮用于结肠癌;配川萆薢、车前草(子)用于泌尿系感染;配墓头回、土茯苓、苦参、红藤、川萆薢用于下焦湿热瘀郁所致的子宫肌瘤、附件囊肿、宫颈炎性疾病。
酢浆草,味酸,性寒,归肝、肺、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解毒消肿的功效。《医林纂要·药性》曰:“酢浆草补肺,泻肝,除热气,去瘀血,敛阴出治节。治吐血,衄血,去一切逆血、瘀血及血热痈毒。”周老以病在胁肋肝胆,湿热为标作为临证选用指征。常用量10~20g。如用于肝郁脾虚、湿热痰瘀互结之肝炎、肝硬化及慢性结肠炎,常于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的基础上,配伍酢浆草、凤尾草、茵陈、金钱草、马齿苋、生薏苡仁、莪术;又如用于肝胆同病之肝炎合并胆囊炎、胆结石时,常以四金汤加酢浆草清化胆热痈毒;再如用于肝肾亏虚、湿热郁瘀下焦,肝肾同病之盆腔肿瘤,常与半枝莲、龙葵、土茯苓合用。
河白草,味酸、苦,性平,归肺、小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瘀止血的功效。周老将其用于湿热内郁、痰毒透发不畅之湿疹,症见痘疹分泌水液,色黄味腥。每摘地肤子、苍耳草、蝉蜕、菝葜、浮萍、萆薢、苦参中一二味同用。常用量15g。煎汤口服配合药渣熏洗,或单取鲜品20~45g适量捣渣外敷。
鸡骨草,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胃经。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止痛的功效。《岭南草药志》曰:“鸡骨草清郁热,舒肝和脾,续折伤。”周老临证多将其用于肝经湿热郁火瘀结诸证。常用量10~25g。以湿热黄疸、两胁热痛为用药指征,多在慢性乙型肝炎、EB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出现肝功能异常时选用,常配合龙胆草、夏枯草、茵陈、栀子以加强清利肝胆湿热之力;对于湿热瘀毒之胃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癌病亦可选用。干燥综合征虽以肝肾亏虚、阴津亏耗为基本病理改变,但病变中不可忽视湿阻热郁,周老常选本品配以鸡骨草、藿香、佩兰等以清利湿热。
1.4 清热散结类
此类中药主清热凉血,化痰散结。热可炼津成痰,煎血成瘀,痰瘀久结不得消散可成癌毒癖块,机体呈现气阴两伤的证候。周老主要将此类药物用于癌病肿块不消的病症。代表药物为蒲草、猫爪草。
蒲草,是中药蒲黄的植株部分,味甘,性凉,入肝、心经。具有散痰结、益气阴的功效。《本草汇言》曰:“蒲草润燥凉血,去脾胃伏火。”周老临证将其用于热毒郁结,气阴两伤之证。常用量10g。如临证用于治疗乳腺癌放化疗后,症见腋下淋巴结肿大、咽喉肿痛欲饮、食少善饥者,配伍天冬、山慈菇、天花粉、川楝子、露蜂房。
猫爪草,味甘、辛,性平,归肝、肺经。具有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广西中药志》:“猫爪草去火化痰结,治痰火瘰疬。”周老多将其用于肿瘤性疾病的制方之中,常用量10~25g。临证对于腮腺癌、鼻咽癌、甲状腺瘤等面颈部肿瘤,肺癌、胸腺瘤、乳腺癌等胸肺部肿瘤,食管癌、胃癌、肝癌、直肠癌等消化系肿瘤,子宫及宫颈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肾癌、膀胱癌等泌尿系肿瘤,以及肋软骨肉瘤、恶性淋巴瘤、下肢平滑肌肉瘤均有使用。周老临证时运用本品,酌与山慈菇、生薏苡仁、红豆衫、龙葵、泽漆等配伍以增强清热解毒抗癌之功。
此类中药辛散苦泄,主入血分,归心、肝经,行血散瘀。周老主要将此类药物用于血液、风湿免疫、皮肤、妇科类疾病。代表药物为紫草。
紫草,味苦,性寒,归心、肝经。《本草纲目》曰:“紫草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周老将其用于湿热瘀毒久郁,肝脾两伤,气阴不足的病证。常用量3~20g。如用于瘀热遏表、湿毒内蕴、血热风燥、肝肾阴伤所致的荨麻疹、皮肌炎、银屑病、鱼鳞病及皮肤扁平疣;用于肝经湿热郁火瘀毒互结而成的肝血管瘤;用于营血热毒而成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贝赫切特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制方时酌配青蒿透营转阴,牡丹皮、赤芍、栀子、白茅根、狗舌草、玄参、连翘等清热凉血解毒。
此类中药苦寒涩,具有凉血散瘀、收敛止血的功效。周老主要将此类药物用于出血性疾病,并取其清热化瘀功效用于瘀热互结的肿瘤类疾病。代表药物为茜草、紫珠草。
茜草,味苦,性寒,归肝、心经。具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周老习用其同基原药茜草根,或径用茜草炭,常用量10~20g。如用于痰瘀郁毒互结、气阴两伤的肺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湿热瘀郁、肝脾两伤的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畸胎瘤;湿热瘀毒久郁、肝脾两伤的乳腺癌、慢性乙型肝炎、肝血管瘤;癌毒走注、痰瘀郁肺、肺气不利、气阴两伤的纵隔肿瘤;血虚肝郁、冲任失调的崩漏下血。酌配益母草、茺蔚子活血利湿,炙乌贼骨收敛止血,生地黄凉血散瘀,炒延胡索、川楝子、乌药温下元止痛。此外,下焦虚寒凝结者加肉桂,血瘀者配失笑散。
紫珠草,味苦、涩,性平,归肺、胃、肝经。具有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中国药用植物图鉴》载:“紫珠草对食道静脉出血,肠胃溃疡出血,鼻出血,创伤出血,肺出血以及拔牙出血均有良效。”周老将其用于湿热瘀毒久郁、热伤血络的血液病、骨髓瘤、支气管扩张、肺癌及月经病等。常用量15~20g。如常以犀角地黄汤为基本方凉血散瘀,酌配紫珠草、煅花蕊石、煅人中白、茜草炭、大黄炭、降香、白及等止血。
此类中药味辛苦,性温或平。辛温能散,驱散风邪;苦能燥湿,防湿邪稽留。周老主要将此类药物用于风湿性疾病、中下焦湿热性疾病。代表药物为天仙草、凉草、伸筋草等。
天仙草,味辛、苦,性微温,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活血消肿的功效。《福建药物志》曰:“天仙草祛风行气,除湿杀虫。”周老将其用于肝郁气滞、风湿乘客、湿郁于头目肌表或周身不舒的病证。常用量10g。如用于头目晕眩配天麻、法半夏、炒苍术;若湿滞中焦,胸闷胃脘不适、口中黏腻,配焦白术、藿香、紫苏梗、陈皮、穞豆衣;胁肋不舒配醋柴胡、炒白芍、赤芍、制香附;周身不适伴二便不爽取用升降散意,继加路路通、鸡血藤、丝瓜络、焦白术、炒枳壳。
凉草,味辛、苦,性温。具有祛风湿、消肿毒、行气血、止痛痒的功效。《广东中药》曰:“凉草祛风止痛,治山岚瘴气,水土不服,产后肝风口渴,并治皮肤瘙痒。”常用量10g。周老将其用于肝经湿热瘀郁诸证,症见口干、身心灼热、下肢时有浮肿、手掌隐红等,酌配虎杖、芡实、土茯苓。
伸筋草,味苦、辛,性平,归肝、脾、肾经。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咳、解毒的功效。《本草拾遗》曰:“伸筋草主人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周老将本品用于本虚湿盛,热郁血瘀之证。常用量10g。如用于下肢皮炎、足跗浮肿、足底及跟部僵硬不和但疼痛尚轻的病症,每与千年健、牛膝等同用以改善肢体疼痛及活动不利。
老鹳草,味苦、微辛,性平,归肝、大肠经。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清热利湿的功效。《滇南本草》曰:“老鹳草祛诸风皮肤发痒,通行十二经络。”常用量10~25g。周老取其活血消癥清利之效用于肝炎、肝硬化、胃癌、肝癌、乳腺癌、肺结核等病的治疗,每配伍丹参、赤芍、叶下珠、鸡血藤;取其清热利湿之效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肠炎、肾炎、膀胱炎及妇科盆腔炎,每配伍茵陈、蒲公英、炒神曲;取其祛风通络之效用于腰背痛、类风湿类疾病,多配伍桑寄生、肿节风、狗脊、川续断等补肾强腰;此外,亦取其清热利湿之效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结石,多配伍虎杖、郁金、金钱草、炙鸡内金、土茯苓。
此类中药苦、辛,与化痰类中药性味一致,因而具备化痰止咳的功效。周老主要将此类药物用于痰饮瘀毒性疾病。代表药物为金沸草。
金沸草,味咸,性温,归肺、大肠经。具有散风寒、化痰饮、消肿毒、祛风湿的功效。《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载:“金沸草止咳化痰,定喘除饮。治心脾伏饮,胁下胀痛,肺中痰结,唾如胶漆”。周老临证灵活运用其宣散痰饮肿毒的功效。常用量10~30g。如用于脾胃运化不利,胃脘闷涩不适,饮停胃肠的痰饮咳嗽;用于痰饮伏肺、新感引发之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用于痰瘀癌毒郁肺、气阴两伤的癌病久咳。周老善于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加用本品,如风寒袭肺选三拗汤,增本味散风寒、化痰饮;痰热郁肺选清金化痰汤,增本味以清肺化痰。
草类中药,清新甘雅,除苦味外,或具甘味,甘能补虚,周老主要将此类药物用于大病体虚,正虚邪恋的疾患。代表药物为鹿衔草。
鹿衔草,味甘、苦,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强骨、祛风除湿、止咳、止血的功效。周老将其用于久病湿毒不尽、正虚邪恋的病证。常用量10~30g。子宫肌瘤术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风湿性疾病、虚体感冒或汗证均可选用。汗证属营卫不和者,以桂枝汤类方为首;风湿久痹,酌配老鹳草、青风藤、雷公藤、路路通;阴虚热郁,酌配功劳叶、白薇、川石斛;肾虚阴伤,另配生地黄、南沙参、北沙参、麦冬、山萸肉、桑寄生、知母;脾弱不健,合用山药;肺虚热郁伴下焦湿热,加黄柏、土茯苓、川萆薢、地锦草、墨旱莲。
中药的治疗作用体现为以药性之偏纠病性之偏,最终使病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正如徐灵胎云:“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以上所列全草类中药不具大热之性,亦不过于寒凉,在平和之中具有各自的作用特点及适用病证,临证使用缓和安全。近年来,周老倡导以病性为核心构建病机辨证新体系,其中病性即病理性质,是病理变化的属性。病理变化以病理因素、虚损状态为呈现形式,是中药祛邪及扶正作用的对象。周老临证选方用药紧扣病理变化前后各环节,在药随证转中体现病机的动态变化,处方时始终遵循“药随法取,法应病机,机中症情”的原则,成为其治验频奇的基石。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第42卷第2期
作者:王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盼盼,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黄栋芳,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吴婉琳,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婷婷,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叶放,南京中医药大学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发展重点研发计划(编号:BE201972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医大师周仲瑛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批文号:国中医药人教发〔2010〕59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