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典理论浅析国医大师伍炳彩教授辨治湿热病经验

学术   2024-11-18 17:17   北京  

摘要:因湿热病涉及临床病种过多,且目前对该病的辨治尚无统一方法,给临床教学带来不便。伍炳彩教授活用经典,善用经方。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伍师对于湿热病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此文从病因病机、发病特点、辨证要点三方面对湿热病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临床大夫对该病证的诊断和辨治提供参考,同时对临床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伍炳彩;学术特点;湿热病;名医经验

国医大师伍炳彩教授从事中医临床60余载,善用经典理论诊治疑难杂病,尤其是湿热病。伍师常说,不会治湿热病的医生很难成为一名好医生。事实上,湿热病涉及广泛,且目前对湿热病的辨治尚无统一方法,给临床教学带来不便。因此,正确辨治湿热病绝非易事。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了其治疗湿热病的经验,现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病因病机

据笔者近4年的临床跟诊统计,伍师诊治的湿热病广泛涉及临床各科,如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便秘、泄泻等脾胃系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黄疸等肝胆系疾病,糖尿病、痛风等代谢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焦虑症、躁狂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高血压、癌症等慢性病,以及不明原因低热、顽固性皮肤病等。此主要考虑跟笔者所处的地域环境有关。正如当年的朱丹溪也是身居东南,他所描述的湿热病发病率甚高,甚则在其《格致余论·自序》中写道:“见河间、戴人、东垣、海藏诸书,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

现今因湿热导致的杂病日见增多,伍师认为原因主要有四点:其一最为重要,即与地域环境有关,南方地土卑湿加之长夏季节,湿热为病的患者最为常见。《黄帝内经》中描述湿热病的发生大多与时令节气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疸而为胕肿”。清代叶天士也提到:“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安身处江南湿热之乡”,均说明湿热病的形成与外因有关。其二与饮食习惯有关,现代人时常恣食肥甘、嗜食生冷、饮酒如浆,久而久之便导致脾胃功能损伤,故湿热内生加之与外邪相合,导致各种病证的发生。此与叶天士重视内湿———“酒客里湿素盛”“酒肉之湿助热,内蒸酿痰”的认识又不谋而合。其三冒雨涉水,或浴后发湿而就寝,感受湿邪,郁久化热,湿热相搏。《黄帝内经》中曾描述过湿热致痿:“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湿热不攘”,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间则明确提出“积湿成热”。四是抗生素、激素、细胞毒等西药的滥用,亦会造成脾胃受损,从而导致湿热内生。

综上所述,湿热病的发生与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密切相关。朱丹溪在《脉因证治·肿胀》中写道:“胀满皆脾土转输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精微,聚而不散,隧道壅塞,清浊相混,湿郁于热,热又生湿,遂成胀满”。脾胃受纳、腐熟、运化水谷功能失职,最易酿生湿邪,日久化火化热。而李东垣又在《脾胃论》中指出:“湿热相合,阳气日以虚。阳气虚则不能上升,而脾胃之气下流,并于肾肝,是有秋冬而无春夏”。此则进一步说明湿热之邪最易影响脾胃之气升降,反而加重湿热病的程度。

2 湿热病的特点

《医原·湿气论》曰:“湿之化气,为阴中之阳,氤氲浊腻,故兼证最多,变迁最幻,愈期最缓”。说明湿热病的特点即病情复杂,病证多样,病势缠绵。此与伍炳彩教授的临证结论一致。

2.1 病情复杂性

伍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进一步解释了疑难杂病多湿热的原因:一是气机闭滞,脉络不畅,血行受阻,瘀血与湿热互结,胶结不解,导致病情的复杂;二是正气受损,易受邪袭,湿热夹风邪、寒邪入侵,虚实夹杂,亦会导致病证的复杂;三是水湿与痰饮之间本身可以互生互化,且湿热可致血瘀,故湿热为患常挟痰、挟瘀,如此便使临床证候变得复杂多端。

2.2 病证多样性

伍教授认为,湿热二邪的阴阳属性不同,故病证多样、形式不一。湿遏热伏,热蒸湿留,湿热蒙上流下、弥漫三焦,病邪往往呈现弥散状态。湿热上可达头咽,下可至二阴,外可阻肌表皮毛,内可壅五脏六腑。湿热留注不同部位,引起相应部位的病变,导致疾病类型呈现多样性。《丹溪治法心要》有:“赤痢自小肠来,白痢自大肠来,皆湿热为本”“疸不必分其五,同是湿热”“浊主湿热”“滑精专主乎湿热”等记载,其中痢疾、黄疸、白浊、滑精、带下、浮肿、淋证及中风等数十种疾病,均多由湿热所致。另有报道指出,岭南地区湿热证可见于各脏腑疾病,脾胃系疾病中的湿热证较多。

2.3 病势缠绵性

湿热致病的缠绵难愈是临床又一特点,即叶天士所说的“氤氲蒙昧”之性,且吴鞠通也提及此病起病缓难速愈,《温病条辨·上焦篇》曰:“湿为阴邪……且其性氤氲黏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伍师则认为此“氤氲”的原因在于:

①与湿邪自身的黏滞之性有关,加之湿与热合,如油入面,难分难解,常常导致病情反复难以速愈。

②湿热之邪为患,脾失健运,水液不化,加重痰湿;纳运失职,化生乏源,正气不足,易受外邪侵袭,且湿热多兼挟痰、瘀,如此则正邪相争相持不下,病机往往虚实错综复杂,这是病证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

3 湿热病辨证要点

伍教授认为,治疗湿热病应当分步骤论治?一是要知道治疗湿热时要分清湿重、热重,湿重的用何方,热重的又用何方;二是要知道不同部位又有不同的选方用药;三是要知道湿热夹虚的调治,如何能做到补益虚损不留邪、袪湿清热不伤正;最后要明白湿热病的病机转化与中气的虚实关系。伍师在临床中擅长调虚实以治湿热,重视理气机以健脾胃。伍师还认为防治湿热病当重视脾胃,且脾胃功能又与饮食、情绪关系密切,故他在遣方用药时常常劝诫患者注意饮食、放松情绪。

3.1 辨湿热偏重

伍教授指出,证属湿热者,首先须分清湿热之偏重。由于湿遏热伏,蕴蒸难解,故留恋时较长,证候变化亦较复杂,但一般不外湿重于热、热重于湿以及湿热并重类型。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注:“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章虚谷先生则进一步注释道:“人身阳气旺,即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即随湿化而归太阴”。这就是说,湿热的偏轻偏重与患者体质因素密切相关。胃为阳土主燥,脾为阴土主湿。素体中阳偏盛者,湿邪易于化燥而为热重于湿,病位多在胃,表现为热重于湿;素体中阳不足者,则邪从湿化而为湿重于热,病位多在脾,表现为湿重于热。

3.2 辨湿热部位

伍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根据湿热伤及病位层次不同,大致可分为伤于肌腠、流于筋脉和深入脏腑三大类,脏腑部位又可进一步分为:上焦心肺之湿热、中焦脾胃胆之湿热、下焦肝肾膀胱大肠之湿热。

3.2.1 伤于肌腠

病机为湿热内蕴,又感外邪,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郁于肌肤而导致。症见:皮肤见湿疹或疔疱,湿盛则浮肿明显、流水清晰,热重则灼热明显、流水黄浊;伴见头痛恶寒,身重酸楚,倦怠乏力,湿较重者麻木沉重明显,热毒甚者则发热较重。若身痒,此属风湿郁热兼入血分,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以宣散表邪、清利湿热。近年来,现代医家根据“异病同治”中医思想,审证取义,逐渐将本方应用于皮肤科疾病的治疗,并均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3.2.2 流于筋脉

病机为感受湿邪,气机阻滞,郁遏生热,湿热相结,气血不布,筋脉失养而导致。症见:四肢痿软,身重或麻木,肢节疼痛或伴红肿、发热,胸痞脘闷,小便短涩,大便不爽,舌胖大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临床若以关节肿大伴灼痛为主,伴发热、汗出,舌红苔腻等,伍老常用四妙散加减。若风寒湿郁热者,症见关节疼痛较剧,甚则肿大变形不能屈伸,局部关节肿大灼热,全身表现虚寒而局部热象,选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另外,部分患者服药后出现短暂疼痛加剧,伍老认为此属治疗过程的正常反应。

3.2.3 困于上焦

湿热之邪郁痹,上焦阳气被遏,水湿停聚则生痰饮,火郁而邪热内生,气滞不畅而碍湿,从而引发心肺及胸咽局部郁滞性的病证。肺为水之上源,湿热于肺,气化失司,水液代谢失职,更可加重湿热之势。症见:头重如裹、胸闷、咳嗽声重浊低沉、痰多色灰暗、喉阻咽痛,或伴身热不扬、甚至神志昏蒙等,舌苔腻。至于脉象则如薛生白所言:“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随症见,不拘一格”。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故治疗上焦湿热,应以辛温宣透、芳香化湿为法,选用辛温芳香药物。湿温初起,湿热邪气侵袭上焦并弥漫于中、下焦,且湿重于热,常用藿朴夏苓汤或三仁汤;若湿热弥漫三焦,以上焦为主,并见湿热伤津,常用杏仁汤。若见咽痛、咽红者,考虑湿温喉阻所致,常用银翘马勃散加祛湿之品。湿热郁闭而致哕或胸闷者,常用上焦宣痹汤。湿热久蕴,气血腐败,成脓停瘀,咳见脓痰者,常用千金苇茎汤加味。若湿热郁蒸,酿生痰浊,蒙蔽心包,症见神志异常者,常用菖蒲郁金汤加减。

3.2.4 阻于中焦

《温病条辨·湿温》曰:“湿在上焦,若中阳不虚者,必始终在上焦,断不内陷;或因中阳本虚,或因误伤于药,其势必致内陷”。此明确指出中焦湿热的产生与脾胃功能失常有关。脾胃居中,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当夏日感受暑湿之邪或喜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亦或是脾胃素虚,导致气机壅滞、湿热盘踞,从而形成脾胃湿热。临床可表现为脘腹胀满、纳呆食少、肢倦乏力、口中黏腻、口渴不多饮、大便不爽、苔腻、脉濡。薛生白在《湿热论》中提到“湿热症,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若湿热郁结少阳胆经,则见寒热往来如疟之象。

治疗中焦湿热,宜湿热分消,不可偏颇,以达到湿去热除、热除湿孤之目的;应以理气运脾、清热除湿为法,选用辛苦淡寒药物。若湿热蕴阻中焦,且湿重于热,伍师常用一加减正气散加减。若阳明经湿热,常用葛根芩连汤。若少阳胆经湿热,常用蒿芩清胆汤或温胆汤加减。温胆汤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伍师善用温胆汤加味治疗不同类型的中焦湿热,若枢机不利、湿热内阻,投柴胡温胆汤以和解少阳枢机、清热利湿化痰;若肝失疏泄、痰湿郁热,投四逆温胆汤以疏肝利胆、和胃化痰、清热除湿。两方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少阳经、尤其是胆经症状明显;而后者是厥阴经、尤其是肝经症状突出,且与情志密切相关。若见痰热互结较甚,患者胸脘痞闷,按之心下痛,伍师多会配合小陷胸汤,以清热化痰、宽胸散结。若湿温时疫之湿热合邪且湿热并重者,常用甘露消毒丹利湿化浊、清热解毒。若脾胃虚弱、气阴两虚兼挟湿热者,常用东垣之清暑益气汤。

3.2.5 碍于下焦

《医方考》云:“下焦之病,责于湿热”。下焦湿热证主要涉及肝、肾、膀胱与大肠。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运输津液,影响脾胃,故而间接参与湿热之形成。肝经湿热多见脾气急躁,两目畏光,颈侧不适,胁肋胀痛,口干口苦,或身目发黄、烦躁不眠,苔腻、脉弦数等。《医原·湿气论》曰:“或湿热伤肝,流入筋脉而为疝”。湿热伤肝,常可沿厥阴之脉下移于人体阴部,故在男性多见阴囊潮湿、瘙痒,甚则性功能下降;在女性多见外阴瘙痒,或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味重,甚至不孕等。膀胱湿热可见小便色黄而混浊、频急涩痛。大肠湿热可见前额胀痛,身热,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大便酱黄臭秽,苔黄腻;若病及血分则见肛门灼热、大便带血。湿热之邪若久客不散,由上焦至中焦,再深入下焦,多耗伤肝肾之阴。

清利肝经湿热,伍师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若女性外阴瘙痒、带下黄稠异味,酌情加易黄汤;若女性情志不遂、小腹或少腹疼痛,酌情加当归芍药散。治小便浑浊不清等膀胱湿热,伍师常用萆薢分清饮;若小便频急涩痛,酌加导赤散;若膀胱湿热日久伤阴,常选用猪苓汤加减,以达到疏泄湿浊而不留瘀、滋润真阴而不枯燥的目的。治手阳明大肠气分湿热多用葛根芩连汤;治手阳明大肠血分湿热多用赤小豆当归散。故湿热日久波及下焦,治以清热除湿兼顾养阴、顾护肝肾为要。对于湿热伤阴之证,若只用滋阴之品则滋腻留邪,若只用燥湿则损伤阴液;故伍老常用甘露饮,可使湿热有去路、阴液可滋生、脾胃得顾护。

4 小结

南方地区,湿热病证十分普遍,涉及到临床各科;湿热病病程较长,难以速愈;加之缺乏统一的辨治方法,为临床带来极大不便。伍师认为,辨治湿热病的关键在于明确湿热偏重和病变部位;把握病变部位重点在于影响到何脏腑及相关经络,涉及到卫气营血哪个层次;症状上要特别区分汗出、饮水、二便及面色、舌苔的不同。尤其是舌象,这是诊断湿热病邪浅深轻重的一个重要环节。据此以准确选用经方加减治疗,临证每每获验。

来源:《光明中医》2023年3月第38卷第6期

作者:章莹,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王飞,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赖俊宇,江西中医药大学院士工作站;孙礼强,江西中医药大学院士工作站;吴千言,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基金 项 目:江 西 省 教 育 厅 科 学 技 术 研 究 项 目 ( No. GJJ190657,GJJ14605);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No. 2020A0309);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 JXYJG⁃2014⁃089);江西省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推荐阅读


国医大师杨春波治疗脾胃湿热阴损证经验

国医大师朱南孙基于动静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证经验

国医大师朱良春运用仙鹤草治疗疑难杂症思路探析

全国名中医毛德西:“姜细味”配伍规律及其应用

理法方药
传播有价值的中医药资讯,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