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生命在于临床,临床之重点不外乎疗效,方剂作为中医临床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在临床疗效的发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经方,即《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载之方,自张仲景之后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传承至今仍熠熠生辉。笔者团队对古代中医名家运用经方的2000余则医案作了整理归类,发现他们对于经方的运用可谓得心应手,涉及临床各科,而经方作为历经千年并验之有效的经典方剂,也成为中医临床的源头活水,使中医学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历久弥坚。
群方之祖
经方作为群方之祖,用药十分精简,配伍极为严谨,根据中药各自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用量等元素,进行配伍融合。药味上,或加减有法,一药变化而成新方;或药量严格,而现“同药异方”之象。配伍上,或相互辅佐,药专力宏;或相反相成,协调统一。
加减有法
经方中通过变化一味药而成新方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桂枝汤就可以演化出许多方剂,加大黄变为治疗“大实痛”的桂枝加大黄汤,加附子则成为治疗“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的桂枝加附子汤;小青龙汤加石膏则成为治疗肺胀的小青龙加石膏汤;麻黄细辛附子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两方亦仅一味药之别;还有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和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等苓桂剂,栀子豉汤及其类方,白虎汤及其类方,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等。变化一药而成新方,反映了方剂功效与其针对病机的紧密联系,体现了经方在病机诊断要求上的严谨性。
同药异方
“同药异方”是指两首方剂的药物组成相同,但是剂量不同。最为典型的是《伤寒论》的小承气汤与《金匮要略》的厚朴三物汤,两方均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但因药物剂量的比例不同,功效以及所针对的病机与证候亦有差别。这种现象单在《伤寒论》中就有不少。例如,桂枝汤与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桂汤,桂枝麻黄各半汤与桂枝二麻黄一汤,半夏泻心汤与甘草泻心汤等。除此之外,在剂型上变化的“同药异方”也有体现,剂型的不同亦使全方药物剂量有所改变,如抵当汤与抵当丸,二者除大黄用量相同外,水蛭、虻虫和桃仁的用量均有差别。经方对于剂量要求的严格,再次反映其对于病机诊断要求的严谨性。
药专力宏
此为经方的一大特点,对于病机相对单一的疾病,用药专一,效力宏大。例如,白虎汤原为伤寒阳明经热证的主方,后为治疗温病气分热盛的代表方。方中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除阳明气分之热,故重用为君药;知母苦寒质润,助石膏清肺胃热;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四逆汤是治疗少阴寒化证的主方,亦是扶阳第一要方。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发阳气,祛散寒邪,为主药;辅以干姜温中散寒,协助附子回阳;佐以甘草温养阳气,并缓和姜附之过于燥烈。扶阳名家郑钦安言其“专主回阳以祛阴……凡世之一切阳虚阴盛为病者,皆可服也”。
相反相成
经方在配伍上还十分注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经常将看似“相反”的药物进行搭配,以获得“相成”之功。例如桂枝汤,清代医家柯琴赞本方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之总方也”。《医宗金鉴》谓“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桂枝汤中,桂枝温卫阳、通经络,解肌祛邪于外;芍药敛营阴、固腠理,缓中和里于内。两药剂量相同,看功效似彼此对立,但一阳一阴,一动一静,一开一合,一散一敛,互相配合,药虽“相反”而实能“相成”。犹如太极阴阳鱼之关系,看似相互对立,但又因对方存在而发挥自身作用,达到协调统一。又如小青龙汤,方中以温性之干姜、细辛、半夏燥湿化痰,温肺化饮,祛除内寒。因方中辛散温燥之品较多,容易耗散正气,伤及阴津,故少佐芍药、五味子等酸寒之品,收敛肺气,制约温燥之药,以达相反相成之功。
经久不衰
通过对古代名家运用经方医案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出,名家熟稔经方是不言而喻的,他们不仅精通经方的组方原理,更是身体力行,在临床上予以广泛运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以苓桂术甘汤为例,该方重用茯苓为君,甘淡益脾利水。白术苦温,健脾燥湿以杜生痰之源;桂枝辛甘,温阳化气以消水饮,两药共为辅佐。佐以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相伍,温阳化饮,健脾利水,温而不热,利而不峻,是温化痰饮的和剂。古代名家对其多有运用,如清代医家陈念祖用其治疗哮喘,《南雅堂医案》载“诊得虚脉细无力,气促而喘,呼气短不能接济,是为虚候,师长沙法,拟用苓桂术甘汤治之。白茯苓四钱,白术二钱,川桂枝二钱,炙甘草一钱五分”;清代医家叶天士用其治疗脘痞,《临证指南医案》载“林,五二。中年清阳日薄,忽然脘中痞闷,乃清阳不自转旋,酒肉湿浊之气,得以凝聚矣。过饮溏泻,湿伤脾胃,胃阳微,仲景法,以轻剂宣通其阳。若投破气开降,最伤阳气,有格拒之害。苓桂术甘汤”;清代医家林珮琴用其治疗胸痹,《类证治裁》载“赵。脉缓胸痹,阳气不舒。用苓桂术甘汤加砂仁壳,数服效”;清代医家薛雪用其治虚劳,《扫叶庄一瓢老人医案》载“脉濡食少,腹鸣烦倦无力,此属劳伤阳气,当与甘温补其营卫。苓桂术甘汤中加入姜、枣”;清代医家张士骧用其治痰饮,《雪雅堂医案》载“何议臣。脉弦软,咳逆痰多,眩悸虚痞,痰饮盘踞中道,阻抑清阳之气。仲景云:饮家而咳,当治饮,不当治咳。又云当以温药和之。遵其意以消息之。茯苓四钱,桂枝三钱,白术二钱,炙草一钱,半夏二钱,生姜二钱。又劳伤阳气,胸中虚痞,地气冒明,清阳不运,欲期离照当空,须进辛甘之旨。茯苓三钱,桂枝二钱,白术二钱,炙草一钱”;清代医家沈又彭用其治腹胀,《沈俞医案合钞》载“詹,三十二。疟愈,脘下胀闷,既而失血盈碗,是营血既受伤。据云服地黄病剧,非滞腻沉阴之药可调。议以转运脾阳。茯苓,甘草,桂枝,南枣,蜜煮热老姜。复诊:桂苓术甘汤”。
从以上医案可以看出,古代医家在运用苓桂术甘汤时,不论病证如何,大多着眼于阳气不足,而非痰饮水湿。医案中常有“清阳日薄”“阳气不舒”“劳伤阳气”“阻抑清阳之气”“清阳不运”等字眼,此点或可作为苓桂术甘汤临床用方的辨证要点,提示我们不要只关注痰饮水湿之表象,而应看透阳气不足、运化乏力之本质,这也为现代临床正确运用苓桂术甘汤提供了用方思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功泽百科
临床疾病,科类众多,复杂易变,治疗时难免会有束手无策之感。经方配伍有理有法,疗效久经考验,运用不论何科,注重辨证论治,可以为临床诊疗开阔思路,启发灵感。同一首经方可以应用在不同系统的疾病,而同一系统的疾病也可以应用不同的经方,法随证出,方依法变,圆机活法,功泽百科。
异病同治案
五苓散为治疗太阳蓄水证的代表方,方中以泽泻为君,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助君药利水渗湿;佐以白术健脾化湿,桂枝温阳化气。古代医家中有用五苓散治疗蓄水证的,如清代陈念祖的《南雅堂医案》中记载:“太阳表邪不去,入于膀胱之腑,口渴,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水入即吐。此乃蓄水之症,宜用五苓散法。桂枝八分,白茯苓二钱,猪苓二钱,泽泻三钱,白术二钱。水同煎服。”许多医家则将其运用到临床各科,内科如治疗伤风泄泻,《续名医类案》记载明代医家张三锡治“一人泻而左脉浮急,自汗鼻塞,乃伤风作泻也”,故“与五苓散加防风、白芷、升麻、葛根,姜、葱煎服”;治疗疟疾,薛雪《扫叶庄一瓢老人医案》中记载“今年患疟最多,皆因大地湿邪,湿伤阳气不旋,肛坠痔血,小便不利,宜旋转太阳之气。五苓散”;治疗淋证,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某。遗由精窍,淋在溺窍,异出同门,最宜分别,久遗不摄,是精关不摄为虚,但点滴茎中痛痒,久腹坚满,此属淋闭,乃隧道不通,未可便认为虚,况夏令足趾湿腐,其下焦先蕴湿热,热阻气不流行,将膀胱撑满,故令胀坚,议理足太阳经。五苓散”。
此外,还有医家用五苓散治疗妇科和儿科疾病的。清代医家邵兰荪用五苓散来治痛经,《邵氏医案》中记载“血虚气滞,每癸来腹痛作泻,脉细涩心惕,宜五苓散主治”;明代医家薛己用五苓散来治疗交肠病,《校注妇人良方·妇人遗尿失禁方论第四》载“一妇人病愈后,小便出屎。此阴阳失于传送,名大小肠交也。先用五苓散二剂而愈,又用补中益气而安”。明代医家薛铠用五苓散来治疗伤食作泻,《保婴撮要》载“一小儿伤食,作泻腹胀,四肢浮肿,小便不利,先用五苓散加木香,旬余诸症渐退;又用五味异功散为主,佐以加减肾气丸,又旬日,二便调和,饮食渐进,浮肿旋消;乃以异功散调理而愈”;元代医家曾世荣用五苓散来治疗惊风,《续名医类案》载“衡州同知官胡省斋,因其子惊风,曾治之愈。问曰:五苓散何以愈斯疾乎?曰:此剂内用茯苓,可以安此心之神,用泽泻导小便,小肠利而心气通,木得桂而枯,是能抑肝之气,而风自止,所以多主惊风。施之他症,亦皆有说。胡深然之。此其善用五苓散者欤”。
五苓散在现代临床各科中亦应用广泛,尤其在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代谢系统等疾病,以及风湿免疫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皮肤科等疾病中运用较多,如肝内胆汁淤积症、肝纤维化、肝硬化腹水、病毒性肝炎、特发性水肿、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性关节炎、各类术后尿潴留、慢性尿路感染、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顽固性头痛、湿疹、丘疹性荨麻疹、腹痛、腹泻、黄斑水肿等疾病。
同病异治案
同一系统的疾病,以胃脘痛而言,也可以用不同的经方来治疗。如明代医家虞恒德用桃仁承气汤治胃脘痛,《名医类案》载其“治一男子,年三十五,胃脘作痛久矣,人形黄瘦,食少,胸中常若食饱。求治,与加味枳术丸,不效,而日渐大痛,叫号声彻四邻,自分死矣。与桃仁承气汤作大剂与之,连二服,大下瘀血四五碗许,困倦不能言者三日,教以少食稀粥,渐次将理而安”;明代医家孙文垣用小建中汤生姜易香附治愈胃脘痛,其所著《孙文垣医案》载“张一尹近川翁。始以内伤外感,过服发散消导之剂,致胃脘当心而痛,六脉皆弦而弱,此法当补而敛之也。白芍药(酒炒)五钱,炙甘草三钱,桂枝一钱半,香附一钱,大枣三枚,饴糖一合,煎服一帖而瘳”;明代医家张三锡则用理中汤治中气虚而火郁胃脘痛,其医案被收录在《续名医类案》中,“一妪胃痛久,诸药不应。六脉微小,按之痛稍定,知中气虚而火郁为患也。投理中汤,一服随愈”;清代医家钱艺用桂枝汤加减治胃脘痛喜按脉微,其所著《慎五堂治验录》中如此记载“周,左。脘痛喜按,脉微,治以桂枝汤加味。白芍,甘草,当归身,香附,肉桂,大枣,金铃子,茯苓。痛止,加西黄芪、潞党参”。可见,胃脘痛一病,不论瘀血内结,还是中气虚寒,抑或营卫不和,均有相应的经方予以治疗,体现了经方圆机活法的普遍性。
引领未来
中医之传承在于赓续传统,中医之发展在于引领未来。经方作为中医治疗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承担着继往开来的使命。一方面,在临床治疗疾病时能够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今后中医药守正创新、发展壮大,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临床方面
当今社会,疾病谱正在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而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IHME)等机构的学者,联合对中国的疾病负担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表明,现代人的疾病谱发生了根本改变,临床上逐步以慢性疾病、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占主导地位,影响人群的健康状况,并且这种情况会持续很长的时间。此类疾病一般病因病机复杂,临床症状多样,治疗较为棘手,导致临床处方药味日趋繁多、配伍比较杂乱,不仅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而且也令中药资源有浪费之虞。经方以其精简的药味、严谨的配伍、确切的疗效,在疾病的治疗上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不仅对于临床各科常见病证的治疗能够游刃有余,而且在治疗病因多样、病机复杂、病程缠绵的疑难杂症时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临床运用经方治疗疾病,一者可以帮助患者早日脱离疾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二者对于减少医疗费用,践行绿色中药理念,以及促进中医药可持续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产业方面
传统医药在国内外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国内已有部分经方被制成中成药,如大黄䗪虫丸、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小柴胡冲剂、小建中颗粒、小青龙合剂、葛根芩连片、肾气丸、乌梅丸、麻子仁丸等,这些均由经方原方组成,疗效确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另外,尚有一些中成药是在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亦有着不错的疗效。为了推动包括经方在内的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稳步发展,2018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100首经典名方中,经方有28首,占比超过四分之一,由此可见经方之重要性,经方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科技研发创新方面
其一,对经方整方的研究,可以揭示其治疗机理,拓展其应用范围。如鳖甲煎丸在临床常用于治疗肝硬化、肝癌等,有学者对其治疗肝癌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可以通过降低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抑制新生微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和转移。又如下瘀血汤,《金匮要略》中用其治疗瘀血阻滞引起的产后腹痛、经水不利等,现代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其对急性放射性肠炎亦有较好疗效,可以保护肠黏膜,减轻临床症状。
其二,对经方组成中药的研究,有助于新药的开发。例如,2010年8月,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公布报告,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试验显示,经方黄芩汤可减轻化疗对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造成的肠道损伤。之后,学者们对黄芩汤的主药黄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芩的主要成分黄芩苷可以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引起的上皮间质转化、抑制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的生长和转化,进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和迁移/侵袭,为将黄芩苷开发为新药来治疗结直肠癌提供了可靠依据。(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陈永灿、马凤岐,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白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