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副组长
翟振国教授
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
更新循证指南、推进技术进步、强化患者管理
近年来,在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肺栓塞、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CTEPH)及其他肺动脉高压等领域,开展了系列临床和研究工作,发布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制定和更新系列VTE质控、新冠合并VTE预防和抗凝管理相关指南,依托全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防治协作组,持续推进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肺动脉高压标准化体系建设项目,全方位推动了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的综合防治和管理能力。
未来一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前期的防治能力建设、全国和区域协作组工作、教育培训、临床研究、合作交流等工作,学组还将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①循证指南更新:基于最新研究和循证医学数据,组织学科专家更新肺栓塞和VTE指南,制定CTEPH指南,并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通过各学术平台进行普及和推广;
②介入技术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肺血管介入诊疗单修基地”评审,推广肺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加快肺血管介入人才的规范化培养,进一步提升我国肺血管病的整体诊疗能力;
③患者管理和科普宣传:强化患者的全流程管理,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通过世界血栓日、肺动脉高压日等疾病日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及社会公众对于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的认知,提升健康照护水平。
经过多学科同道的极力推动,加强对肺栓塞和肺血管病的防治已经成为政府、医院管理者、临床专家和公众的共同意志。希望与多学科同道一起,同心勤力,全面推动我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的防治工作。
从规范诊疗到深化研究:
国际背景下中国20年肺栓塞照护发展历程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的致死性疾病。我国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PTE诊治和综合临床管理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诊断意识显著提升,病死率显著下降,防治能力与欧美逐渐接轨。
早期阶段早在2001年,在王辰院士、程显声教授引领下开展的溶栓治疗的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明确了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50mg溶栓方案为临床适用方案,证明尿激酶2小时溶栓方案与12小时方案有相同的效力及安全性,这些研究结论具有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发展阶段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肺栓塞协作组共同努力下,基于中国肺血栓栓塞症注册登记研究(CURES)构建了国内最大的肺栓塞真实世界专病队列,获得了病人长期随访的数据,填补了国际肺栓塞队列研究中大样本的东亚人群数据。
深化阶段从2016年开始,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肺栓塞精准医学课题,通过CURES研究来源的样本数据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探究中国人群易感基因,为未来病因探寻及机制研究开拓道路。
近年,我国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领域有了新突破,明确我国CTEPH流行病学和诊治现状,在临床、病理、影像、生物标志物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CTEPH综合管理提供了重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