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布衣南山客栈的洪章夫老教授要回故乡定居了,他嘱我前去客栈在其几十年积累的书籍中,自取喜爱之书。在书堆中,我发现了一本《郑板桥全集》,喜出望外。翻开郑板桥自题序言一读,此公果然不同凡响:“板桥诗文最不喜求人作叙。求之王公大人,既以借光为可耻;求之湖海名流,必至含讥带讪遭其荼毒,而无可如何,不如不叙为得也。几篇家信原莫属文章,有些好处,大家看看;如无好处,糊墙糊壁,覆瓿覆盎而已,何以叙为? 郑燮 自题 乾隆已巳”
郑公的率真可爱,人品秉性,足见一斑。更有甚者,他在后刻诗序中写道:“板桥诗刻止于此也。死后如有托名翻版,将平日无聊应酬之作,改篡烂入,吾必为厉鬼以击其脑”。哈哈,郑公的版权意识不谓不强也,然未能变为厉鬼击人之脑。他虽然宣称了自己诗文的版权所有,殊不知,其书法和绘画却被临摹和拓印了几百年,书画艺术流芳人间。郑板桥的书法横幅《难得糊涂》不仅体现其“六分半书”独特风格,还蕴含人生哲理。他“字学汉魏,崔蔡钟繇;古碑断碣,刻意搜求”,常以兰竹画法入书,“波磔奇古形翩翻”。郑板桥的书体,横笔由左向右上挑,竖笔不直,气势雄奇,纵横错落,具有孤傲、峻峭的特色。此横幅就是这种傲岸不群,愤世嫉俗的代表作。在这横幅大字下面又有两行小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是他在当时社会的独慎和洁身自好写照。郑板桥工诗文书法,擅长画竹兰石,堪称“三绝诗书画”。他的诗文沉着深刻,如一幅《墨竹画》上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体现了其爱民情怀。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师法自然,胸有造化,认为“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 他在为竹写神写生,颂其品格节操的同时,也体现了个性情操。郑板桥提出画竹时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眼中之竹”是对自然的观察和印象;“胸中之竹”是绘画构图的意象;“手中之竹”是画作的完工。他还提出“胸无成竹”的道理,“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俱足也”。作画时“胸有成竹”,振笔直追,把胸中之竹再现于画上,这是一法;“胸无成竹”则率尔落笔,两笔画出后,趁势写出,势尽而画成。“一竿瘦,两竿够,三竿凑,四竿救。疏疏密密,欹欹侧侧,其中妙理,悟者自得。” 板桥随形赋画,恣意而为,一生画了大量竹子,特别喜爱“写取一枝清瘦竹”,从而形成清新、秀逸、劲健的艺术风格。自古兰花象征君子高洁典雅之风,墨兰也是郑板桥最爱的画题。他画有许多兰竹石图并题诗咏兰,“近处香微远处赊,随风飘渺透烟霞。青山翠竹方为伴,洗净凡心看此花”。在《荆棘兰石图》上题诗“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看到鱼龙都混杂,方知佛法浩漫漫”。他认为棘中之兰,其花更加硕茂。“竹石幽兰合一家,乾坤正气此间赊。任渠霜雪连冰冻,苍翠何曾减一些”。 兰竹成为郑板桥的心灵艺术,从而融汇至书法。郑公画石也有自己的特色。他称,“米元章(米芾)画石,曰瘦,曰绉,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东坡又曰: ‘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 他从前辈画家的作品中汲取营养,熔铸自己的风格,“燮画此石,丑石也,丑石雄,丑而秀。”他所画之石,大多坚峭硬崛,有一股雄强刚直之气。郑板桥的石常与兰竹为伴,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他在一幅《竹石图》上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怪”是一生落拓不羁,诗文无忌,颇得狂名。他的“怪”最为明显的是创造了“六分半书”。由于隶书被称为“八分书”,板桥体既不是隶书,也不是楷书,而将篆隶行草熔铸一起,故自戏称是“六分半书”。他的“怪”还自称“愿为青藤门下狗”,其言亦为齐白石重复。青藤何许人也?晚明一大狂人徐渭。徐渭的笔墨恣肆,满纸狼藉。他在《墨葡萄》画上自题:“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徐渭常以“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自居,从而为郑板桥折服。郑也是以书、诗文、兰竹石闻名的怪才,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古不变之人”。虽然郑板桥的绘画艺术已为世人有目共睹,我却因洪章夫教授赠书的缘故而重温了板桥的竹兰书石艺术。洪教授是美国农业部退休的昆虫学研究员,虽一生致力世界昆虫研究,但对中国古典文化艺术情有独钟。他业余从事《诗经》中提到的二十四种昆虫研究,并从各种诗文中寻求佐证。他告诉我,自己在有生之年还会继续《诗经》的昆虫诗文研究。我写这篇短文介绍郑板桥,正如其自序所言,“如有些好处,大家看看;如无好处,糊窗糊壁”。当然,现代已不需要用纸糊窗糊壁了,那就随着微信的微波一起消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