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委托人在日常的咨询问我:
柳爷,我把钱存银行养老和买养老金,到底有啥不一样?
今天我们用一个35岁姐妹的实际案例,从收益、财产安全、心态三个角度聊聊。
钱的问题,收益是最重要的,我们先来算数:
(国有大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
35岁的小姐姐,有100万,一次性存到银行,按最高的5年期定期存款,不考虑延迟退休,55岁开始领养老金,每个月领8000,一年就是9.6万。
在没领钱之前,一共还有20年,要手动转存4次,假设利率维持1.8%不变:
不到70岁,当初看起来挺大的一笔,100万,花光了。因为存银行这100万也是一次性放进去的,所以同类比较,我们也采用趸交的方式,100万直接一次性买一款顶流养老金,同样55岁开始领取月领8000,账户的余额如下:不管活到多久,都能持续有每年9.5万,或者选择月领的方式,每个月有8075元的进账,一年甚至是96900,还多900块呢,领的绝对比存银行不到15年就领空,要多得多:比如活到80岁,累计领取240万,当初投入的本金直接翻倍!而且即使对长寿没有信心,假如85岁离世,还能给家人留下44.68万的身故金,算上这部分,收益简直吊打存银行了吧?这年头,针对老年人的骗局可太多了,千万别觉得老了我们还能和现在一样不被骗子忽悠。像常见的保健品骗局,随手一搜就是这样的官媒新闻👇🏻更别提年轻人都扛不住的P2P,电信诈骗,被骗的倾家荡产的新闻了,老年人上百万的银行存款,从银行取出来送到骗子手里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或者万一父母其中一人先行离开,苏大强和蔡根花的例子,谁也不保证请来的保姆,会不会盯上家里的单身老头的存款。而放在年金险里,选择月领,每个月发一笔钱,骗子想骗多的也没有,顶多是这个月喝西北风,找子女哭一场,下个月又是一条好汉。怕老年人禁不住诱惑去退保单的现金价值?保单架构设计可是一门大学问,也就是每份储蓄险的投保人、被保人、受益人怎么设置,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哦,具体可以文末扫码,找我详细咨询。比如子女做投保人,父母做被保人,父母想把巨额现金价值退出来送给骗子,抱歉,子女不同意就没办法,父母只能健康活着,多拿几年保险公司的养老金。有人可能会说,我老了花不了你演示的那么多,吃的少了,穿的也不讲究了,不至于存银行那么快就花光。我承认每个人的消费理念不一样,也认可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但是,一个是从一个水池子里取钱,天天得盘算哪天钱会不会花光,仅维持基本的温饱,想去附近旅游一下,都得盘算会不会占用养老池里的水;另一个是抱着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每个月花一颗金蛋,做个开心的“月光族族”,这个月吃大餐,下个月旅行,老年生活丰富多彩。花式省钱法,自己没苦硬吃,子女也可能因为父母抠搜的消费方式,与父母发生争吵,搞得母子/父子不亲近;而变成按月发放的养老金,秉承着”占保险公司便宜“的心态,也会越活越起劲儿:我的一个客户,给父亲买了份养老金,他爸爸知道每个月能多领1000块钱的的时候,烟都戒了,说:“我不能抽烟了,我还得锻炼,可得多活几年,多拿几年钱”。此外,从子女的角度,存银行的钱,用一点少一点,在某些子女眼里的,多少也会觉得父母成了第二个吞金兽;而买成养老金,只要父母活着就有钱,每个月花不了的钱给子女发发红包,给孙子买买买,这子女不得当着会呼吸的财神爷供着嘛。争遗产头破血流的新闻都不算新闻,我们认为人性本善,没有争家产的困扰。但是,不知道已经身故的父母在哪家银行有多少存款,密码是什么,取款金额大的要一堆证明材料,这些手续办起来头大不大?养老年金的身故受益人就很简单了,不仅投保的时候,可以指定,给谁,给多少,中途也能随时更改,谁对我好,我就把身故金指定给谁,不用争不用抢,手续简单,操作便捷。当然了,市场上有几十款养老年金,不是所有的养老金都能达到前面的收益,挑选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同时,养老也是一件个性化很强的事情,如果你对于自己的“养老本”怎么存,有一些焦虑和困惑,欢迎扫码和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