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来自CCTV1的视频中指出了一种我从未听说过的止咳方法,收集鸡蛋壳里面的那层膜(凤凰衣),用于治疗儿童久咳不愈。
这完全超出了本人的认知范围,本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我立即打开“中国知网”搜索相关研究,想看看鸡蛋壳里面的那层膜是否真的具有该功效。
查完发现,凤凰衣的功效看起来还挺多,有一篇论文对其进行了总结:
该文指出,凤凰衣能够治疗诸如骨关节炎、慢性咳嗽、烧伤、鼓膜穿孔、褥疮等多种病症,但是,总结不等于证据,前人的传承或古书上的记载都不是100%正确!要判断凤凰衣是否真的具备这些功效,最重要的依据是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那么,有实践证据吗?
有一些。
例如,在凤凰衣治疗褥疮这个方面,就有不少实践:
虽然这些实践也存在问题,例如案例数量太少等,但至少人家做了,将凤凰衣真真正正地用在了患者身上,亲眼看看它究竟有没有效果,而不是口口相传。
但是,其它某些方面,如凤凰衣治疗慢性咳嗽这一点,我没有找到相关论文,一篇也没有。
能找到的只有两种东东:
一是直接拿出一个包含凤凰衣的药方,然后告诉你它是有效的。然而,这个方子用过没有?用在多少人身上?如何观察它有效?没有,什么都没有。
二是拿出某一个案例,该案例使用了包含凤凰衣的药方,然后咳嗽缓解。但是,一个案例能说明问题吗?没有比较,你怎么知道起效的成分就是凤凰衣?毕竟药方里还有别的药物。至少你得选两名相似的患者,一位在其药方中加入凤凰衣,另一位不加,看看他们用药后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别?
其实,现代医学对于比较的要求更严格,结果更可信,但最基本的比较你们都不做……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仅从理论上(无论是中医理论还是西医理论)得出某某药物具有某种效果的结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具备实践的证据,通过实践来证明它真的有效。所以,开发一种新药才会那么难,才会经过那么多试验!
只是依据传言,或者几本古书的记载,不加验证,偏听偏信,甚至还在央视这种媒体上播出……
或许有的亲会说,既然古书上有记载,那就说明古人是实践过、验证过的,还经过了上千年的实践与验证,怎么不作数?
拉倒吧,古人的认知能力有限,古书上记载的不靠谱之处多了去了!
例如,让屠呦呦老师获得抗疟线索的《肘后备急方》中,对于疟疾的治疗还记载了以下方法:
破一大豆,书一片作“日”字,一片作“月”字,左手持“日”,右手持“月”,吞之立愈。向日服之,勿令人知也。
翻译:剖开一片大豆,在一片上写个“日”字,另一片写个“月”字,用左手拿着写了“日”字的一片,右手拿着写了“月”字的一片,再一起吞下去,疟疾立刻就好了。不过,要对着太阳吃,而且不能让别人看到。
未发,头向南卧,五心及额舌七处,闭气书“鬼”字。
翻译:在疟疾没有发作的时候,头向南躺下,屏住呼吸,在双手心、双足心、胸口、额头和舌头七处书写“鬼”字。
这都是些什么骚操作?
还有著名的《本草纲目》,上面有些记载也错得离谱!
最后,得出结论:
要识别哪些言论是胡说八道并不容易,不过,我们应该知道,知识虽然无边无际,但逻辑却是贯穿一切的,运用逻辑,多动脑子,还是能分辨出网络上的不少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