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该不该打?
老规矩,要判断一件事该不该做,首先应分析利弊:
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对于儿童实验室确诊流感的保护效力为 43%~91%。
2012年Meta分析显示,6月龄~7岁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为83%。
中国香港特区2017年至2018年季节研究中纳入1078名6月龄~17岁儿童,研究对象接种的大多为四价灭活流感疫苗,结果显示流感疫苗对确诊流感住院总的保护效果为65.6%,对甲型流感的保护效果为66.0%,对乙型流感的保护效果为 65.3%。
美国开展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了2010年至2014年间流感疫苗对儿童的免疫保护作用,发现流感疫苗可以减少65%的流感确诊病例的死亡,且对健康儿童的保护效果高于伴有基础疾患的儿童。
因此,流感疫苗肯定是有效的,但效力并非100%。对其夸大或否定的,不是蠢就是坏!
2、弊
任何疫苗都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这一点无需避讳。
但是,流感疫苗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事实证明,它的安全性非常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多为接种部位疼痛、低热等比较轻微的反应。
流感疫苗可分为注射及鼻喷两种,鼻喷疫苗在我国是个新事物,但国外已应用多年,安全性同样很高。这两种类型的疫苗的主要区别是剂型不同,鼻喷型无需打针,孩子容易接受,但并无孰优孰劣之分。
02
谁更该打?
两类人,一类是患上流感后病情可能更严重的人;另一类是更容易被传染上的人。
第一类包括儿童(特别是5岁以内),老年人(特别是65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人(如心肺疾病等),孕妇(可能影响胎儿)。
第二类有哪些人群呢?
医务人员肯定是,因为他们容易接触到患者,更易被感染;另外,学生群体也很危险,原因很简单,学校的集体环境更利于病毒的传播。
以下内容同样来自《共识》:
一项关于流感罹患率(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感染)的系统性回顾性研究提示,18岁以下儿童流感罹患率约为22.5%,而成人流感罹患率约为10.7%。
与其他人群相比,学龄儿童的流感感染率最高,尤其在流感流行初期,多数流感病例发生于学龄儿童,而且儿童感染流感后排泄病毒时间较长,因此,流感在社区、学校和家庭的持续流行和传播中,儿童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每年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中,90%以上均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
03
打哪一种?
前面说过了,流感疫苗可分为注射及鼻喷两种,两种并无优劣之分。
另外,流感疫苗还分有三价与四价的区别。因为流感病毒容易变异,所以血清型很多,所谓三价,就是防三种血清型,当然,四价就防四种。
那么,是不是放得越多越好呢?
不一定。
世界卫生组织会根据其对流感病毒的监测情况,每年推荐当年的流感疫苗应防哪几种血清型的流感病毒,今年的推荐就是三价,防这三种就行了,四价中多出的哪一种没必要,多余了。
但是,我们家小孩刚刚去打了,没有三价,只有四价。
可以在当地疾控部门的官方公众号上预约,但不同地区的预约方式可能不同,上网搜搜,很容易找到的。我们在预约时发现只能约3岁以下孩子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3岁以上儿童无法预约,幸好预约平台上留了接种机构的电话,打电话问,说直接去就行,人少,完全不用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