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有一份权威的医学文献是关于如何照护小屁孩的!我把它写入了自己的新书中

文摘   健康   2024-10-17 20:40   四川  


最近微博上有一条热搜,讲的是某地公立幼儿园开始尝试6月龄到12月龄婴幼儿的托育服务,对此做法,媒体的宣传语看起来非常高大上:解锁官方带娃新模式

其实以前也有类似的新闻,中心思想差不多:创造条件让孩子早早进入幼儿园,以便父母摆脱这一累赘,好好上班、安心工作

表明我的态度先------举双手反对。

孩子什么时候该入院,还有一点因素或许更加值得我们考量,即是否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为什么通常让3岁的孩子去上幼儿园呢?


因为3岁的孩子基本可以自己吃饭、自己拉屎;他们能够简单表达自己的想法;分离焦虑也明显减轻,可以耐受暂时离开妈妈或其他照顾者。


3岁的孩子还需要与同龄孩子们交往,毕竟,太小的孩子这种需求不强,偶尔去别的孩子家做做客,在小区里一起玩玩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让孩子2岁上幼儿园呢?


因为爸爸妈妈要上班,没人带娃。


所以,结论是:


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孩子的利益?还是优先考虑如何让打工者们放开束缚、好好工作?


两者相权衡,孰轻孰重?在现实的困难面前,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

能不能考虑一下延长产假、育儿假并进行强有力的监督与实施?


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提前入园这事儿竟然变本加厉了,搞出让6月宝宝也能上幼儿园这种操作,这样做究竟该不该、行不行?

在儿科学领域,有几本权威的学术期刊,其中一本是儿童保健方向的,即《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年9月,该期刊发表了一篇专家共识,名为《婴幼儿养育照护专家共识》:

该《共识》从生活起居、睡眠、运动、喂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操作指导,不过,长期浏览本公众号的亲都知道,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老生常谈,我已写过不少。但是,《共识》中专门提及了一点,回应性照顾,这个概念大家或许感到陌生。

那么,什么是回应性照护,如何进行回应性照护?

《共识》对此问题给出了解答,不过,学术文章通常比较难读,我的这本新书将此解答通俗且简要地表达出来,摘录如下(稍有修改):



良好的回应性照护可以刺激婴幼儿的大脑发育,促进其认知、语言、运动、学习、情绪等方面的发展; 而回应性照护不足,则可能阻碍儿童实现其发展的潜能。

那么,该怎么进行回应性照护呢?关键是做好以下4点:

(1)建立良好、积极的亲子关系


这需要照护者做到热情接纳真诚共情尊重


热情,意味着要对孩子表现出真正的兴趣、对他们非常友好并且能够及时与他们互动;


接纳,指无条件地接受孩子,无论他具有怎样的气质、性格或行为表现,都要在意他、关心他;


真诚,要求成年人在孩子面前既坦诚又讲道理,并且总是鼓励他们;


共情,这需要照护者学习、理解婴幼儿的行为,对婴幼儿做出回应时能假设自己也经历过同样的情绪;


尊重,就是相信婴幼儿有着与其年龄相符的学习和行动的能力,允许他们自己探索和行动、进行独立思考、做出决定,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2)敏感观察


回应性照护的前提是读懂宝宝的信号,了解宝宝需要什么或想要什么。


例如宝宝哭闹时,你应该先搞清楚他哭闹的原因,是饿了、困了、拉粑粑了,或者想要抱抱?


如果不具备“婴语”六级的水平,这会很难。不过别担心,过来人应该都知道,虽然无人传授,但在与宝宝的日常互动中,妈妈很快就能达到专业的“婴语”八级,相信我,你也完全可以做到。


(3)恰当回应


回应需要有感情且可预测。


例如,当宝宝对着你嫣然一笑时你该怎么做?一脸严肃、耍酷,还是热烈地回应他?如果照护者只是机械地执行照料任务,面无表情,对宝宝耍酷,相信我,用不了多久,宝宝就能学会冷漠与无情!


(4)互动沟通


照护者不仅需要了解婴幼儿独特的沟通方式:哭声、语言、动作、手势、面部表情以及身体姿势,还应该使用合适的身体姿势、表情、眼神、肢体动作及语言、声音传递易为婴幼儿观察到、注意到、适合其理解的有效信息,以维持良好的互动。


也就是说,照护者在照护过程中是有感情的,是充满爱的,而不是把照护宝宝当做一项工作来完成。


最后还必须指出,回应性照护应渗透进婴幼儿家庭养育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如喂奶、洗澡、穿衣服等过程中给予孩子充分的眼神交流、拥抱、微笑、语言回应以及手势交流等,另外,还要与宝宝一起玩,和他聊天、给他唱歌、进行亲子阅读以及做各种互动性游戏。


回到本文前面指出的提前入园这个事儿,我想说的是:回应性照顾该由谁来做?显而易见,无论幼儿园的阿姨具有多好的爱心与耐心,她能和孩子的父母相比吗?更何况,阿姨面对的可是一大堆孩子啊!



如需购书可长按识别图片右下方二维码进入当当小程序。


Dr老爸的育儿经
儿科医生奶爸的直男式育儿日常 \x26amp; 专业严谨的医学类育儿科普,你值得拥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