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
文 | 海舟
尽管不是第一次阅读女性的生命故事,可合上《最好朝南》的那一刻,我依然陷入一种复杂的情绪中,很难用言语去形容。它太真实,因为它就是由一个个生命片段组成的,她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碰到的事,她们的命运,和我们息息相关,无法忽视。
感谢22位写作者,她们用足够的勇气写下了自己的故事。她们的身份不一,所在的地域各有差异,并不以写作为生的她们,反而跳出了职业写作者惯常的写作逻辑,更加面向自我的世界,将自然的生命状态付诸文字。
今天的女性想要在文字的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仍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就像编辑依蔓在序言中所写的,“我们所在的环境已经有太多过分快速的粗暴归类,缺乏对这个世界复杂性的共情和理解”。
《坡道上的家》剧照
确实,生命体验本身就是连续的,单一的叙事逻辑会窄化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为此,我们更需要一种回归生命本真的写作状态,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也许文字看上去没那么成熟,但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24个生命故事,分成了“问题”和“境况”两个部分,像是一部女性主题的纪录片,真实到有些残酷。身体的疼痛信号、难以言说的性生活、可怖的性侵案件,接连不断的生育烦恼、阴晴不定的亲密关系、紧张的职场环境……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可见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多少困境,即便是女性群体内部,也未必知晓彼此。
“为什么没有人早点告诉我们这些?”面对生育后受损的盆底肌,沈平林无奈地感慨着。医院检查室墙上的招贴画写着,“平均每三个女人中就有一个会遭遇盆底肌障碍”。可为什么她们不说,又不被听见呢?平林感到疑惑。护士告诉她,这个疾病不危及生命,但很影响生活质量。
平林在药店买了一盒阴道哑铃,这种学名为“盆底肌肉康复器”的医疗器械,可以帮助女性找到盆底肌肉发力的感觉。平林努力地学习使用康复器,或许她是第一次好好地与自己的身体相处。用她的话说,“那块被我忽略多年的肌肉,终于彻底苏醒了”。她的乐观和幽默,让人会心一笑,又觉得心疼。如果我们的社会,能够更加敞亮地去讨论女性的身体困境,或许那些平时被人忽略的疾病,能够更早地被发现,得到有效的治疗。
女性的身体是独特的,可因为不了解,带来的是误解甚至是污名化,诸如月经羞耻、“处女情结”等等,像是一把把枷锁,将女性的天性禁锢起来,而这些指责、偏见,却要让女性自身去承受。
《坡道上的家》剧照
这背后的根源有父权制的影响。在传统的观念里,女性身体是向内的、封闭的,带有诸多的禁忌。来自男性凝视的“关心”,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多数时候,女性是失语的,她们对于自我的真诚表达,被视为是对父权制的挑战,而这会让不少男性感到不适。所谓的不适,轻则是言语的嘲笑,重则是暴力的实施。
阿离经历了长期的家庭暴力。身在孕期的她,本应得到另一半的理解和关照,然而丈夫却让她一次次感到失望。宿醉、言语攻击、丧偶式育儿、无节制的消费……一个个问题叠加起来,最终造成了婚姻的破碎。阿离的家人对他们之间的矛盾知之甚少,家里人的观念是,只要结了婚,无论过得多么痛苦都必须忍受对方。这是如此的不公平,甚至可以说是人身绑架。
阿离在忍无可忍之后,拿起了法律武器,坚决走离婚程序,尽管她仍害怕离婚后独自生活的艰难处境,但她要是不离婚,会更加感到痛苦。在文章的后记中,阿离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写下这些文字,是因为我特别想告诉和我有过相似经历的人,一定一定要放过自己,对自己说,无论现在的你是什么状态,都是可以的。”
阿离并没有回避自己的不安情绪,她有过彷徨的时刻,甚至反过来苛责自己。她努力地在和心碎的过去说再见,但发现有些记忆是刻骨铭心的,最后她选择把自己交给时间,在漫长的日子里一点点疗愈自己。
这种真实情感的流露,是十分难得的,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将自己的内心展现给别人,这需要有很大的勇气,能够感受到她对读者的信任感,也会感觉是写作,把我们柔软的心连在了一起。
《勃朗特姐妹》剧照
波伏瓦在《第二性》中认为,社会规训的作用,让女性成为“女性”。后者是社会意义上的性别角色,包括内在气质和社会行为,都带有一种隐性的客体意识,而女性主体意识的萌发,则是要打破原有的规训,将女性从压迫中解放出来。在后半部分的“境况”中,作者们叙述的视角,更多地投向了社会层面,从更公共的领域呈现女性所处的困境。
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Viola是一位三十六岁的普通员工,她有着不到三岁的儿子和同在大厂工作的爱人。在高强度的职场环境中,她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他们的孩子被称作“互联网孤儿”,在需要得到母亲关爱的日子里,因为职场的需要,母亲成了缺席的角色。Viola在文章中不时袒露自己的遗憾与纠结,一头是完不成的工作指标,一头是亲子教育的弥补。这也是相当多的职业女性所面临的问题。在那些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是难以言说的付出,她们在努力扮演妻子、女儿或是妈妈的角色,但内心的波澜,却少人问津。
Viola说,只有当她独处的时候,才感觉到一种自我价值的存在。静默而专注地度过一整天,变得如此珍贵,而多数的日常,她又将投入到忙碌的女性角色中,如何平衡工作、家庭与自我,像是一道无解的难题。
《坡道上的家》剧照
问题的提出与境况的呈现,借助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收录到《最好朝南》这本作品集里。阅读故事的过程并不轻松,它体现出了女性遇见的很多困境。而且写作本身也是艰难的。
作为三十五岁的未婚女性,木子玥坦言,“我不仅是在回忆曾经的经历,而且正在经历所有的挣扎。然而当我完成的时候,我也随之理清了很多想法,这让我感到释然。”
写作激发出了女性作者的勇气,也在某种程度上和她们的内心达成和解,或许改不了现状多少,但只要有人还在写,还在真实地呈现和记录,女性写作仍然拥有她们的读者,也带着勇气与爱,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关注女性,思考女性的处境。
《时时刻刻》剧照
《最好朝南》的终篇,是书名的来源。百年前的伍尔夫说,女人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作者佳钰说,那么这间房最好朝南。北半球的房子,向南可以获取更多的阳光,它带来的不仅是温暖,也暗含着一种生活的希望,在一次次的和解中,女性挣扎着,做出牺牲,也赋予力量,一种不向现实屈服的力量,和对未来的想象。
文字是会说话的,写下来,继续写,总会有希望的。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好朝南》
三明治 著
ISBN:9787532792481
定价:58元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女性在生育之前,知晓身体可能受到的伤害吗?
养育了3个孩子的22年婚姻,要因为惯性而延续吗?
长期遭遇家庭暴力,靠自己能离得成婚吗?
随先生搬到陌生城市,事业停滞,顺势成为“家庭主妇”是应该的吗?
一个母亲说不爱自己的孩子是被允许的吗?
做试管婴儿是因为想要一个孩子,还是不愿意接受自己是“生殖无能”?
作为一名女性,不想来月经,可以吗?
送给妈妈一个跳蛋作礼物,会怎么样?
22位女性作者,24个真实的生命故事。
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说:“女人如果打算写小说,她必须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在《最好朝南》里,这些女性写作者用文字构建自己的 “朝南房间”。她们大都不以写作为生,把故事写下来的目的,是理解自己。
这些故事是非常私人的个体遭遇,是对个人而言有重大意义的生命片段,是在日常生活中不会轻易对别人提起,甚至连最亲密的家人朋友也不知晓的经历。
通过写作,她们向身处的境况提问:作为女性,“我”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我”会经历这些?这些经历对“我”意味着什么?它们如何构成了“我”的一部分?
她们写自己的生命,也用生命写作。
作者简介
想要描述时代变迁里中国人的多元生活状态,“三明治”是一个丰富的意象。成立于2011年的三明治,是一个帮助大众记录自己生活的非虚构写作平台,更是将生命成长叙事运用于个体探寻的Life Writing实验。
我们目前开展了这些实验:每日书、短故事写作社群、出版策展、播客电台,以及位于上海的线下文化空间。微信公众号:china30s。
延伸阅读
点击关注“非虚构时间”👇
👇👇 戳“阅读原文”·进入“译文纪实“专题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