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点:
职场团队管理的思考
AI飞速发展带来的焦虑症
如果人生能重启的遐想
近期闪念、日常
1 产品官网 国外门脸
关于产品「官网」,对于做国外业务,至少是欧美这边,感觉简直是主阵地。
和国内近乎摆设的地位截然不同,完全就是你的门脸。
我们之前尝试着说快速搭建一个极简官网投放出去验证看idea是否能够匹配市场需求。
然后就会发现,对于一个过于简单的官网,用户会天然的不信任,这种情况你其实非常难测试idea本身是否可行。
所以你可能必须得好好捯饬你的官网,才能去进一步验证idea的可行性。
当然可能也和行业有关系,比如你是做和金融、数据这些非常高安全性和隐私性的东西,「信任」就是非常大的挑战,但是如果其他的比较C端的业务,也许简单点不会是太大问题。
1 适当兜底 学会放手
关于“放手”和“兜底”
之前感觉设计同学和英国那边的CMO沟通有点儿不顺畅,后面想了想,可能一方面是语言的障碍,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沟通”少了。
和英国CMO聊了下,发现其实有个问题自己之前没有意识到。因为之前讨论设计需求,都是我居中去翻译中转,在CMO看来,就感觉好像设计同学不是特别积极主动,永远只是旁观的感觉。
这时候的问题,其实更多是“实打实互动交流缺失带来的不信任感”,人是社交动物,有时候即使只是真的开口聊几句,同样的意思,给人的感觉也会截然不同。
和founder讨论了下,方法就是我尽量放手,让设计同学自己硬着头皮开口沟通,我们在旁边兜底。
结果发现其实设计同学的英语比大家想象的都要好很多,大概很多时候人都是需要逼一下自己,迈出第一步之后,其实会发现很多障碍只存在于想象中。
于我自己的反思就是,有时候不放手一直托着看起来足够nice,但是其实可能会让其他同学错失自己独立的机会。
这里要学习founder们,当年也是虽然我各种磕磕绊绊,但是硬是能忍着只是在一旁看着给我兜底,而不是一直在旁边干预,这样虽然一开始非常艰难,但是后面确实自己立住了,对团队运作其实长期更好。
2 柔性管理 无冕之王
关于“管理”的思考:
“管理”是什么?
让「别人」实现你想要达到的「目标」
「别人」可以是你的上级、下级、同侪,「目标」可以是具体的某个状态、条件、环境。
你可以怎么做?
本质上是去填平现有的状态和预期目标之间的gap。
个人的意愿,可能对方已经有了能力,但是意愿不足,你需要激励(威逼,做不好扣绩效;利诱,加绩效加奖金;共情唤醒,做好了是巨大的成就,咱们在做伟大的事);
个人的能力,可能对方暂时能力上还有差距,帮助ta,看看当前ta缺什么,长期帮ta提升,短期给ta拐杖;
整体的协作:「对方」为负数的时候,情况会更复杂,想办法让单体ok的情况下,单体叠加不要内耗,顺畅协作,发挥整体优势。分工明确、察觉摩擦、及时介入、重点解决、持续观察。
个人喜欢的实践:
看到厉害的「管理者」,很少是,“我是XX,你必须听我的”。
而是:
“咱们的目标是这样,现状是这样,中间还差XXX,我们需要做XXX,我可以在这里提供XXX”,通过积极的贡献来推动事情的顺畅发展,看起来是更低的姿态,实际上无形中已经发挥了巨大的影响。
“无冕之王”
1 AI飞天 产品焦虑
关于“AI焦虑症”
一面是AI日新月异,各种demo产品层出不穷,还有各种获客起飞被收购的故事;
一面是自己似乎停留在围观,迟迟没有上手,这种gap带来的焦虑会不断累计。
想了想该如何应对:
回归底层,沉下心多啃啃AI的底层技术原理,理解更本质的东西,然后可能再去看应用层会有少些眼花缭乱;
回归业务,踏踏实实理解自己的业务场景和用户需求,琢磨合适妥当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从而聚焦自己对AI的关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2 有力工具 更看用者
“能做出copilot的人自己得是pilot”
说得太对了hhh 这些天搞AI最大的感受:AI很牛、AI很棒、AI划时代。但是客户不会为“AI”付费,客户只会为“解决我问题的方案”付费。
在这个层面上,AI依旧是“能力”是“工具”,不是“万灵药”,把它用好依旧取决于不对市场对场景对业务的理解和精通。
尤其因为AI的强大之处是没有壁垒的,谁付费了都可以调用,最后的壁垒一定还是你沉淀的业务知识。
时代变了,但是时代也没变。
1 能力人品 分开衡量
能力和人品真的是两码事,看到大佬的能力强,去羡慕去学习是ok的,但是最好不要因此补全,默认人品什么的都是OK的。
能力用能力的事项去衡量,人品用人品的事项去衡量。
清楚地认知到自己看到的、判断的局限性。
2 眼里揉沙 肚里撑船
眼睛里揉得进沙子,感觉很多胸怀和肚量是撑出来的。
比如有些事,就是没法立即解决,你做了你能做的之后,就是得如鲠在喉的忍着。
然后慢慢就消化了,后面再经历类似的事情,就会更平静些。
所以很多道理,听是没有用的,还得实打实的实践。
3 活在当下 欲望降低
“五一的爆火,可能不是因为经济回暖,而是大家想开了,活在当下,不要为了买房掏空六个钱包,把钱花在当下的享乐上”
日本当年的泡沫破灭,改变了日本一代人的思维。日本也自此进入了低欲望社会。
我感觉我现在就有点“低欲望”了。
上学的时候,我说我拿了工资,要一直用最新的苹果产品,享受科技带来的快乐。
现在:这个iphone12我还能再用两三年的样子呢,甚至最近用当年的iphoneXR竟然觉得也挺好。。。
17年的mac也觉得似乎没啥大毛病可以挑
近期日常
1 微信问一问:如果人生能重启
在微信问一问里刷到了这个问题:
“如果人生能一键重启,你会选择如何度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