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唯一真实指标:持续稳定的副业营收| 近期思考

文摘   其他   2024-10-27 22:05   英国  


01

副业


1 衡量自我成长的实用标尺

最近认真盘了下目前积累的资源,发现如果自己 allin 去做小生意的话,半年之内实现持续月入 3 万+应该还是很稳的,节奏也相对不会那么肝。

测算逻辑:

产品交付和销售增长都跑通了,直接算自己的销售速度和交付上限就好。

不过这样也几乎到顶了,想要有更多收入的话,就得更肝或者遇到小概率契机了。

然后模式上不会是自己心里最舒适的状态,因为不太会有成长性。

不过至少这个还是能实打实地说明自己的成长,后面不管在哪里有什么机会,都要告诉自己不要被外界的评判标准带歪,非要衡量的话,就用这个实用标准好了:

自己全职出去做独立项目,没有平台势能,可持续的月收入上限

牢记这个标准,能知道自己真实的斤两,将来如果或主动或被动出走大厂,不至于眼高手低或者一下子步子迈空。

当然大厂专用的技能和经验并非无用哈,前提是你能且想一直待在大厂。


2 具体机会选择

众人皆知皆可入的领域和市场卷起来还是太累了,最好是小众冷门但有认知和资源壁垒的作为自己的项目基石更靠谱。

比如现在的大厂离职赛道这种还是太卷而且很难有差异性出来,长期可持续性感觉也不太够。


吃资源差和市场差真的是好快乐的生意模式。

所以出海🚢确实是值得探索的机会,但最好是肉身到当地市场,深入链接资源,进入到本土网络里去。


同时让自己成为商业流转的核心节点,资源/信息/人脉会自然在你这链接和积蓄。

尤其是那种冷门小众但是刚需的节点,想进去很难,但是真的进去了还是很值的。


3 超级个体 vs 团队作战

怎么做副业呢,以前觉得想要做“超级个体”。

现在感觉还是要找靠谱的能打的队友团队作战,虽然前期可能收入均分到手也没多少没法支撑能打的大家投入太多时间精力。

但是一起协作能够更高效地成更大的事,前提是找到了靠谱队友的话。

也看自己的所求。


4 付费是王道

最近在小红书上刷到特别多因为微信读书开始把一些好用的功能(导入书籍、AI 听书等)放进付费权益而感到愤怒的用户的吐槽。

然后有个似乎在旅行记录领域很有口碑的 exping app也因为收入没法覆盖成本而难以维系不得不关停。


真的感觉大家独立做产品/服务的话,尽早收费或者尽早明确收费,提前双向筛选下,不然一直叫好但是不叫座最后也难。

我觉得就是上来就立住了,我提供价值你付钱,公平交易,热爱理想等一切美好都先建立在让开发者吃饱饭的基础上。

免费的产品大家说你好是很正常的事,也不用感动,我都免费提供产品了,你还能要啥自行车。

或者大家做海外市场,就是咨询几分钟也要收费的,大家都理所当然。你不收费还觉得你不靠谱怕你倒了。

也不抨击想要免费优质服务的朋友哈,那就自己费点心费点力多找找多折腾也行。

海外这边企业主找我咨询,我都上来说清楚都是付费咨询。

觉得咨询的问题很简单很快就能答完?

哦那就不用付费咨询了,自己 DIY 上网搜搜就好 o(^▽^)o

真的请大家爱自己,爱自己的时间,我就是几分钟的时间我去泡碗面我也快乐啊。

我们愿意免费花时间分享做公益是自己快乐自己乐意,但别人要是绑架我们默认我们作为好人就得免费提供各种价值和服务,那去找圣人哈,我们都是俗人普通人,要吃饭要生活要快乐的。




02

职场



1  意义驱动

感觉我是意义驱动型的人。

如果做的事情或者团队是自己认可的,不需要你激活我,我自己会在那里狂飙突进,而且主打一个“无所不用其极”以及“极速拿结果”,属于那种各种路子有的没的开脑洞的都会疯狂去尝试,脑子里想法一个接一个,而且要最快拿到结果疯狂迭代那种。

可如果是觉得没意义的事情,可能就是“活人微死”的状态,拿一份工资还一份产出,大家公平交易/童叟无欺,但也享受不了 plus 版本的我。

主打一个区别对待,分套餐订阅,plus 或者 premium 版的我,必须要用“意义”来订阅解锁。


2 伯乐不常有

创业这几年,是职场上最舒服和闪光的状态,是因为选对了事,还是找对了人?

下意识以为是“创业”这件事,

仔细想想还是因为“找对了人”。

想清楚这个的话,有些答案会更清楚。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如果确定自己是千里马的话,尽量找到好伯乐。

而且关键要是和你匹配合适的伯乐,客观很好但是就是和你不是一路的,不会是你的伯乐,强凑上也难受。


3 就事论事

“就事论事”真的是职场工作稳定情绪的不二法门。

有时候真的是能遇到很多离谱的人和事,但是就心中默念“就事论事,解决问题”,也就过去了。

情绪是宝贵的东西,不随便挥霍,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过程就是手段而已。





往期文章:

当小镇做题家遇上权贵二代们:三观冲击、借力对冲与最终自洽

OpenAI/ChatGPT迎来华人产品老大,斯坦福毕业,硅谷产品大佬,在Facebook、Instagram、Uber负责产品

年营收1亿美金,仅11位全职雇员,其中4位是尚未毕业的本科生 | Midjourney团队成员履历探索

离开大厂,加入创业团队——阿山的思考与心路

写给即将上大学的妹妹

牛津人研究所|“下沉”的牛津人木木山:当我们离开象牙塔


牛村木木山
鹅厂产培\x26amp;VX产品萌新@牛津大学生即刻ID:牛村木木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