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好学生决定做真实的自己,拒绝贩卖焦虑的“精英成功学”,走快乐自洽的“普通人上进法”| 近期思考

文摘   其他   2024-02-04 22:19   英国  

本期看点:

  • 拒绝虚假,做真实的自己

  • 拒绝兜售焦虑的精英成功学,走适合自己的路

  • 大胆借力,轻松迈步




近期思考




01

自省/成长



1 拒绝虚假 做真实的自己

这些年,有一个声音在内心深处越来越强:“做真实的自己”。


从小就感觉自己过得很虚假,因为成绩好老师家长就默认合理化美化你的所有行为,好像因此你的品性、意志、做法理所当然都是好的。

其实我明明很懒惰、也很佛系,相较于班上很多同学并不刻苦也没啥方法,而且很多成绩不好的同学也比我善良。


但是因为别人给你套上的这层“光亮”的,你下意识就莫名要扮演这种形象。

长此以往,会感觉自己必须“各方面都优秀都完美”。

其实扮演得还算成功,至少很多人都说你看着就像学习好、爱读书的,之前朋友看到我刷夜玩火炬之光,还脱口而出,怎么你还玩游戏的。

一度我对自己喜欢看网络小说都不好意思说,因为大家都默认你要看世界名著。

我和我妹说我平时喜欢看小说,她一直以为是什么茶花女、雾都孤儿、悲惨世界🫠


但是怎么可能呢,我就是有不会的东西、就是有脑子转不过来的时候、就是有内心阴暗的时刻、就是有各种缺点。

以前总觉得想要藏着掖着,现在觉得这些都是真实的自己,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真实地做自己会快乐很多。


不要为别人眼中的那个“你应该是xx样的”模板而活,

你没有责任和义务要“活给别人看”。



2 摆脱兜售焦虑的“精英成功学”,走适合自己的路

相较于令人厌烦但又很容易挑拨情绪的“贩卖焦虑”“精英成功学”,我更喜欢贩卖“快乐自洽”“普通人上进法”。


拒绝一切自我PUA:

“我成不了事都是因为我懒、笨、不上进、不够卷、不够付出、有种种缺点”。

进而拒绝所谓“正确但是其实很难实施”的成功学:

“只要你对自己狠、克服内心贪嗔痴、每天坚持xxx3小时,你就能成功”。


这种成功学把“正常的状态”这个“及格线”设定到一个“正常人其实很难达到”的水平。

所以虽然听起来都对,但是大部分正常人就是很难坚持,然后就只会怪自己“是我不够努力、不够狠啊”。


我从小就很不喜欢这种“正确无用的X话”。

比如“坚持一万小时做一件事你就可以行业顶尖”,很有道理,但然后就莫名开始说要有“忍受重复做枯燥事情一万小时的意志”。

可是正常人谁会有这种恐怖非人类的意志力啊,明明换个方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乐在其中的事情,就能快乐地投入一万小时。

相较于费心力逼自己做枯燥的事情,不如花点时间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


很多时候所谓的“成功学”只是给了你一个看似正确有意义的很高的台阶,然后让你“一步迈出去”

迈不出去的人就会下意识怪自己腿有问题,进而觉得“我就是无能,我就是实现不了这个高度”从而放弃自己原本可以实现的高度

可明明是人家给的方法不对,这个台阶太高了,我就分两个台阶、三个台阶、N个台阶去迈,谁说非得一步迈过去的,只要最后登上去了,怎么不是迈。


其实“正常人”需要的并不是这些“成功学”给你指明的“一步登天的最终态的大台阶”,

而是怎么拾阶而上一步一步稳定可行地走上去的路子


后面再听到各种“大道理”,我都要问一句“说得很好,现在告诉我最后一步之前,怎么迈出第一、二、三、四……步吧”


换个思路:

“生命总有自己的出路,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路,接纳自己的缺点,走适合自己的路。”


觉得自己很懒,没法坚持读书?

“不要觉得自己有问题,人性就是懒惰的,换本你感兴趣的书,或者降低收获预期走马观花看一看”


觉得借助外力不对。想要靠自己的意志力突破,但是卡住迈不了步?

“人不能自己把自己提起来,意志力短期就那样了,大胆借助外力,用拐杖先把第一步迈出去。”


觉得别人每一步都走得同龄人最优先,自己焦急如焚?

“步步最优,并非全局最优,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路上,相互没有可比性,看好自己的目标和进度”


……


有人说,你这不就是鸡汤和安慰剂吗?

我觉得不是。

如何“定义问题”本身就会影响你如何“解决问题”


你现在是60分,你想要达到100分。

我不是在告诉你,达到80分就好了。


我是在告诉你:

1 60分已经是及格线了,不要觉得自己60分是不及格,因而错误认知自己,觉得自己“垃圾”甚至因此放弃;

不要想着一下子从60分跳到100分,可以先80再100,甚至可以先61 62 63 64 ……然后一路到100



3 大胆借力,轻松去迈步

当内心缺乏能量,或者觉得独立难以解决问题的时候,大胆地、无需羞耻地求助、借助外力。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当我靠自己的双腿难以迈步的时候,就坦然地借副拐杖,不用担心自己会依赖,走着走着你双腿就有自己可以立得住的力量了。


其实我对自己咨询的定位就是“拐杖”,所有的咨询者,其实当愿意去主动咨询的时候,解决问题的意愿都是足够的,就是缺个“拐杖”“援手”,一个借力,过了坎儿,接下来就会走得顺一些。


关键是不要有包袱,我在最近的咨询里特地拿自己举了例子,我就是一个特别“懒”的人,但我不会为此感到羞愧,懒也有“懒着成事”的办法,关键是认知自己,接纳自己,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我就是很喜欢借力用外力的人,写文章很难,我就公开写,靠大家的点赞和肯定这些“外生”的激励作为我坚持的动力;

写产品文档很烦,我就写个大概,然后让研发遇到问题问我走实时沟通的模式;

反正怎么简单怎么来,能不上难度就不上难度。


不是指降低目标,是在实现目标的时候找最简单的办法,用尽能用到的资源。

小时候喜欢数学就是因为数学老师说了一句“数学和其他科目不一样,它允许偷懒,就是要让你偷懒,就是要你用巧劲找捷径。



4 羡慕别人,是在期待自己不同的可能性

日常羡慕的人会有很多,其中最“羡慕”的是两位,分别代表着某种自己求而不得(是向往的状态,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行)的某种可能性:

跟着项飙在牛津读博然后项飙去普朗克ta又跟着去工作的同学

喜欢的方向、有意义可以关照自身的研究、难得的导师,算是当时给自己规划的学术之路的完美版。

自己当时可能的两个方向:

国际战略——中国海权/南海,觉得不够接地气解决不了问题,至少素人学者做不了什么;

中国政治——威权主义韧性,害怕研究着研究着把自己人给研究没了;

所以就都作罢了,不过最后硕论写的关于天生国际化born global的中国初创企业,倒是意外地和现在做的事情有呼应。

现在想想如果是人类学的话,确实是很有意思,又也许能够产生一些“影响”的方向,不过我可能也没这个同学这么优秀,当时项飙好几年都没招博士了,ta录了,除了师生投缘,ta自身的优秀是毋庸置疑的。


嬉笑怒骂皆由心的学弟

就属于那种看到不爽不喜欢的事情就直接开怼开喷不惯着也不犹豫。

其实觉得这样活着会非常快乐,不用想这想那,想着各种“我应该”“作为一个君子要XX”“忍一时风平浪静”,反正让我不爽就拜拜,极致的任性但也极致的快乐;

我这个人就是顾忌这顾忌那,有包袱、好面子,很多时候明明就很不爽,还觉得自己要大度不能轻易生气,就自己吃闷亏憋着不开心。

很多时候就挺想像这个学弟一样不管,三七二十一,主打一个自己快乐最重要,其他的都闪一边去。

这两个人基本上一个对应着我在个人追求上的方向,一个对应着我在为人处世上的风格,都代表着某种我至少短期不具备或者无法实践的可能性。


挺有趣的,有时候能想明白,自己究竟最羡慕谁,到底在羡慕什么,也是在认知自我的过程。


我们在人生过程中的每次选择,都是在放弃很多可能性

对我来说,交友的作用相较于“人脉”“互助”,

更在于让我能够有不同的支点去畅想走上另一条道路的自己可能的模样

然后尤其喜欢帮助那些走在我曾经想过的方向上的学弟学妹,有种他们在替我前行的感觉。


02

日常闪念



1 注意力稀缺 壮士断腕般聚焦

注意力越来越稀缺,要有“壮士断腕”般的聚焦决心

前沿的话题、经典的书籍、优质的文章、热点的话题etc 每一个都感觉很值得看一看,而且每分每秒都有新的内容涌入,目不暇接。

每天早上想好的,今天要学习掉xxxx。到了晚上都发现好像因为各种塞进来的新的注意力钩子在完成度上有偏差。

尤其对于我这种在阅读和学习上喜欢“信马由缰”“随机漫步”的人,在高频的信息冲击下,几乎可以说是“随波逐流”的流水席了。

要努力“聚焦”,给自己特定周期的摄入和学习规定主题,尽量聚焦在主题范围内的输入。

一方面是会少掉很多“啊 怎么还有那么多没读”的焦虑,另一方面,有限时间,确实在特定主题内集中输入建立框架在学习效率上其实是会更加高效,因为知识更容易串联。


2 读书看缘分,缘未至,莫强求

读书看缘分,该分就分

遇到别人都说好,但是你各种坚持就是看不进去的书📖

就先放下搁置吧,缘分没到,也不用强求,搞不好过段时间再来看就又对眼了。






近期日常




1 都不容易,多多理解

京东App有个很蠢的逻辑,就很生气,投诉了一下。

结果快递小哥电话我让我不要再投诉了,京东会给他罚单。

我说 怎么会呢,我投诉的是京东的功能,和你完全没有关系的啊。

小哥说 是,没错,但是京东就是会给快递小哥罚单。

我:……

最后虽然对京东还是生气,但是还是和京东说 我不投诉了,让它不要给快递小哥搞罚单了。

莫名有种京东拿快递小哥当人质逼我就范的不爽感。


顺便又在想,这些近乎无关的投诉都落到快递小哥的头上,那他们平时压力得有多大,还是态度尊敬点。

不然你以为自己只是正常抱怨下,结果人家可能早就濒临爆发,你恰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就尴尬了。





往期文章:

OpenAI/ChatGPT迎来华人产品老大,斯坦福毕业,硅谷产品大佬,在Facebook、Instagram、Uber负责产品

年营收1亿美金,仅11位全职雇员,其中4位是尚未毕业的本科生 | Midjourney团队成员履历探索

离开大厂,加入创业团队——阿山的思考与心路

写给即将上大学的妹妹

牛津人研究所|“下沉”的牛津人木木山:当我们离开象牙塔

牛村木木山
鹅厂产培\x26amp;VX产品萌新@牛津大学生即刻ID:牛村木木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