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旷野:互联网从业创业十三年;战略合作新尝试;干脆做人敢爱敢恨;本土视角下的英国| 近期思考

文摘   其他   2024-04-01 06:51   英国  

本期看点:

  • 互联网从业创业十三年的分享

  • 战略合作新尝试

  • 干脆做人,爱恨分明的社交期待

  • 本土视角下的英国观察




近期思考




01

产品




1 人生是旷野 互联网跌宕十三年

还是去年认识的朋友的故事,听他说自己的产品工作和创业经历,感觉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11年毕业拿到了势头正盛的新浪微博和当时的产品理想乡豆瓣的offer,在工作的时候,见证了社交媒体强大力量的迸发最早的时候,因为是全新的东西,快速通过自己的琢磨和学习成为这个新兴领域相当懂行的。

然后行业也开始逐渐认识到社交媒体的强大力量,他也因为在微博的工作经历成为抢手的人。

先是跟着当时的微博大V创业公司,在时代洪流中快速的起落最后转型互联网流量+卖课的玩法(那个时候算不算互联网卖课鼻祖了?)。做得很好,也运气好有抽成,所以在职业早期就有了不菲的薪酬。

然后怀着产品经理想法去创业,带着自己之前经历中对社交媒体流量的敏锐和社交关系的思考,借着当时友好的投融资环境,轻松拿到天使投资,最早搭上微信服务号和H5做产品的东风,第一款产品就做到了千万级的用户量,不过一直没有跑通最关键的一环。

但是凭借第一波微信生态的流量红利,继续转型用这个产品形态做当时最热的fintech,有小成且在行业暴雷前及时抽身。

后面又出海做产品创业,又是拿到了一笔不菲的融资,前期数据表现也可以,不过后面增长不够快也没有跑通商业化,倒在了资本寒冬里。

然后遇到了疫情,开始停下来思考,那种过去十年在互联网黄金时期乘风带来的不努力就会落后的惯性思维被打破,开始意识到世事无常以及大势和环境的重要,花更多时间在不同国家生活,找到自己第二故乡,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

这两年在欧洲看到一个相当大的机会,和自己之前的经验也有匹配,如果做成应该又是一个不错的经历,无奈疫情后金融市场突如其来的变化,没完全启动就按下了暂停键。

现在就是继续蛰伏和学习,也观察着新一波全球化的机会。对自己的期待就是,坚持学习尽可能保持比同龄人稍微敏锐一点,平和心态,谦卑的用好比年轻人更多一点点的经验,通过这个站位的拿捏,再等一个合适的机会继续冲浪。

2 战略合作 继续突破

继直接获客之后,团队当前的获客策略把重心要转移到战略合作(partnership)的路子上来。

本来觉得这个又是我不擅长的了,这次只能是帮忙打打下手了。

但还是保持开放心态,持续在尝试,没想到竟然又成为团队里第一个在战略合作上有突破的同学。

这个世界是否一个巨大的游戏,对我这种销售新手有新手保护机制的。

之前初初尝试直接获企业客户,也是整了大几十个进来。

也许说明我的学习能力和开放心态真的很不错?

能够持续走出舒适区,不断取得新突破。

以及借着这次尝试,又开始在直接获客之外去理解战略合作的逻辑:

攒局拼接资源搞事情还是更高效,单体做不到吃不下的,联合起来就能做更大的事情。

而且很多时候,不用说一定要短期局部立马有的赚,更重要的是一起培育合作伙伴培育生态,即使短期是我在给你导流帮扶,但是我知道等你起来我们能一起做更大的事情,也是很OK的。




02

日常闪念



1 干脆做人 把握分寸

最近的尝试:如果别人要你帮ta做事,要么一开始就直接拒绝,要么做就尽全力做到最好。

千万不要一开始半推半就答应了,中途帮到实在勉强想要放弃,自己也投入了精力,对方可能也不开心。

一开始拒绝,人家最多于情不爽,于理你无错;全力帮到底超出预期,留下口碑;夹在中间,你费了力,别人有了期待又落空反而容易怨恨。


2 佛系上进 顺应心意

感觉自己好多缺点,但是纠正缺点好累。

所以想着就努力顺势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到极致,让它们抵消我缺点的消极影响,甚至还有盈余。

比如我很不喜欢搞关系,不擅长社交,与其别别扭扭地提升社交技能,不如做到极致的真诚,同样有效。


3 敢爱敢恨 明确边界

想要努力做一个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的人,期待别人拥有良好的边界感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行。

当你不明确表达自己的不适不喜不快不爽的时候,极少数情况是,别人也是一个极有边界感的人,可以给你留下舒适的空间,大多数情况下,别人就会在你的边界上跳舞,让你闷闷生气。

不再想让所有人都感到舒适,也不想因为“正确”就去迁就别人。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你对,但是我就是不喜欢;

不舒服就是不舒服,你很优秀,但是你的性格处事依旧可以让我不舒服。

牢记 世界很大、选择很多,“挑食”就“挑食”,与其为了一个“正确”、“优秀”的选择努力去凑,不如顺心意快乐拜拜,然后花时间去找让自己更舒适的选择。





近期日常




1 本土视角看英国

英国朋友说英国人最烦但是一直迟迟没有改变的就是所有人家里只要有电视的都要给BBC交TV license fee,一个月就得交20➕镑。

占了BBC收入的百分之六十,另外百分之四十是BBC自己的商业收入,完全不从政府拿钱,所以BBC其实不太会被政府立场左右。

但是英国人非常不喜欢BBC,因为觉得它白白从纳税人手里拿钱,大家也就指望它客观点,但是它近些年立场就很偏颇。

BBC的leader有个专门的委员会自己选出来,政府也指定不了,英格兰银行也是一样。好处是政府没法急功近利,坏处是如果政府想做事,也会比较容易被绊住。

最担心的是印巴移民太多,虽然在经济上合理,但是可能会导致大家丢失British identity。好在这些移民的二代在英国受教育,很好地接受了British identity,所以没有那么忧心。还举了现任首相的例子,表示他就是印度移民二代,但是British identity非常OK。

很关心政治,因为父辈有过minister,参加过马岛战争,从小就告诫ta,一定要对自己的投票慎重,要认真弄清楚每个可能被投的人是怎么回事,所以ta不会仅仅靠主流媒体的信息来决策,会认真去了解每个候选人背后的真实故事,因为ta知道选民的投票很重要会决定谁来上台带领大家。

确实感觉蛮懂的,很多观察和我在大学里学到的专业理论框架都有共通之处。

然后觉得美国人很蠢,觉得美国人很多提倡的东西都有毛病。

然后说很喜欢中国人,因为觉得勤劳正直事儿少。


2 首次看剧 戏中戏中戏

第一次在剧院里看剧,绝妙的沉浸式剧中剧。

play套play套play,从一开始观众我啊就是play中的一环。(第一眼还以为自己进错片场了,脑子🧠里一闪而过,咦 怎么还有人在剧院里办婚礼,还好我抬眼看了,再转念一想,不对啊,这就是剧情的一部分吧hh)

最后真正的部长现身和在戏中戏中演着部长的“作者”对峙的那段张力好棒。

主题应该是关于文化审查,但感触更深的是观众/演员,台下人台上人,虚拟和现实之间的边界与关系。

尤其是主人公自己就是一个喜欢“如实记录”的角色,感觉和我有点像哈哈,很喜欢记录📝,同时也会有些自己的取舍和演绎。记得部长最后有嘲讽Adem说你号称自己只是“真实记录”,为什么你特地挑了一个年轻、英俊、健硕的演员来演绎自己和女友的爱情故事,看来你也不能免俗。

剧中有句台词应该是“a mirror is not a painting”。但其实现实中很难有绝对客观的“观察者”,角度一旦选定,观察必然主观,千人眼中就有一个哈姆雷特。也许观察的“主观性”本身就是叙事的一部分,认知它、理解它、剥离它,然后又做出自己的“主观”解读。

顺便戏中戏的部长是年长白人,小作家是年轻黑人;等最后戏中真实揭晓的时候,年长白人才是弱势者,真正掌权者是黑人,感觉也是一重有意的设计,打破大家的固有印象

谢谢我的朋友Abi推荐哈哈,非常棒的首次体验。






往期文章:

OpenAI/ChatGPT迎来华人产品老大,斯坦福毕业,硅谷产品大佬,在Facebook、Instagram、Uber负责产品

年营收1亿美金,仅11位全职雇员,其中4位是尚未毕业的本科生 | Midjourney团队成员履历探索

离开大厂,加入创业团队——阿山的思考与心路

写给即将上大学的妹妹

牛津人研究所|“下沉”的牛津人木木山:当我们离开象牙塔

牛村木木山
鹅厂产培\x26amp;VX产品萌新@牛津大学生即刻ID:牛村木木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