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点:
追逐热点流量创作的自省
AI落地业务的产研纪实
五一旅途见闻
近期日常
关于内容输出的“定力”与“初心”
其实之前 小红书有个说openai最年轻的华人工程师小哥背景+上次公众号分享Midjourney团队成员的内容意外获得很多阅读量之后。
心里还是有点浮躁的,因为突然意识到,其实自己每天看到的一些一手的东西,只要自己勤快点,对于可能热点的东西,第一时间翻译分享出来,加点梳理,起个“夺人眼球”的标题,好像我也可以比之前自己哼哧哼哧写个人思考要“划算”得多。
心里多少有点不平衡,就觉得“我也可以啊”。
于是前阵子,就是会把日常看到的一些觉得不错的内容,可能会“热”、有“话题”的,特意第一时间就再整理分享出来。
一开始蛮开心的,觉得四两拨千斤、省时省力还有阅读量。
后面慢慢觉得不对味:
1 一个是觉得这样“累”,因为之前自己就是本能思考,然后定期随缘整理分享出来,主打一个“公开笔记本”的概念,有人看很开心,没人看也关系的;但是当你开始下意识“高效追逐流量”的时候,会累,你会心态失衡,想着“啊 为啥上条火了,这条不火”、“怎么同样的内容,别人有很多阅读,我就一般般”。
2 其实1这种状态也谈不上“不对”,因为如果你的目的就是最高效地追逐流量,那么你确实就需要相应地承担“患得患失”的负担。
但是回想自己的初心,我在意的不是“阅读量”,而是这背后“对我自己思考的关注与认可”。
或者转发分享一手优质信源是“利人利己”的,但是如果变成“高效追逐流量”而忘了其实做“信源的二道贩子”带来的关注并不意味着对自己本身的“关注”与“认可”,也不能成为衡量“我自己”进步的标尺。而通过和大家的互动与反馈从而获得对自身思考进步的标尺与动力,才是我追求的。
所以也就慢慢心火熄了,回到自己正常的节奏。
当然不是说自己心境修为就高了,只是说再想清楚了自己要什么而已。
不过前阵子的“用力”还是有价值的,感觉人的心态和思想,就这样不断地在“被激发的浑浊”和“慢慢沉淀的清澈”之间摇摆,在这其中慢慢修行,直到愈发清楚和坚定自己的追求。
也许接下来可能自己还是会又“眼红”别人的流量,那也没啥,大不了就自己再去“用力”一阵子,尝到味了,品出味了,又淡了,就再回来。
1 AI产研 不同以往
最近在和团队一起琢磨AI在我们产品里的应用以及由此对产研流程带来的影响:
1 对于核心的AI部分,由于AI本身的不确定性(不像之前rule-base产品可穷举所有场景分支)以及大家对AI应用还知之甚少。
导致:没有办法基于最终的理想输出,去倒拆节奏,明确每个小时间节点上的状态;必须站在当前节点,基于已有认知,先明确最近的一个节点的输出,尽快实现体验后,再基于更新的认知去定再下一个节点的输出;每个小节点的输出都需要是“可用可体验”的版本,让大家上手体验。
2 对于支持核心AI部分的周边“传统工程”,因为可以根据最终方案轻易评估工作量与明确拆解,还是按照过往的项目管理经验,拆解任务到周,按计划推进并监控节奏。
3 产品设计和研发的配合上,不再是产品设计ready后研发进场的串行,而是并行,产品/设计基于每次里程碑“可体验”的版本去进行尽可能的设计(同时cover传统的界面交互设计),可以顺带去研究下当前相关的AI产品的已有case。
现在AI的应用,因为有了大模型的基础,所以甚至可以第一天就搭一个“智障版”体验起来,然后开发同学每天迭代,产品同学每天上手体验,双方过程中密切交互,不断优化调试。
用好AI的自白自检自修的能力。
产品同学可以直接查看AI的Chain of thoughts,确认AI输出的结果背后是否真的有按照设想的逻辑去执行。
一是因为现在AI的表现可能不是之前产研流程里和PRD文档里的设想逻辑的“yes”or“no”的两极判断,而可能是“80分”“90分”还是“100分”的判断,这样的话,如果去找开发同学来回对可能就比较麻烦;
二个是,在特定场景下,即使“输出”符合预期,也需要去看黑盒里面的逻辑,比如客户问一个问题,AI给的答案,既有可能是真正“理解”了问题之后的回答,也有可能是“关键词触发自动回复”这样的无脑反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打开盒子”看看内部的逻辑;
三个是,基于第二点的一个思考,可能在一些简单场景的任务下,其实AI这种“理解后给出的答案”和“关键词触发的无脑回复”其实效果可能是一样的,产品同学也需要进一步思考AI擅长和能够差异化的地方。最起码,对用户来说,即使输出效果一样,如果你就简单把“chain of thought”展示出来,可能给用户的感觉也会很不一样。同样的回复,ta可能会觉得“啊 ta确实懂,那我可以再交流交流”
1 远程工作 重新审视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说,WFH(work from home远程办公)是个错误。“科技行业最大的错误之一是认为“初创公司不需要员工在一起工作”。”(fortune.com)
以下是文中一些企业高层的观点:
许多首席执行官已经要求远程员工在办公室花更多时间,其中包括迪士尼的鲍勃·艾格,星巴克的霍华德·舒尔茨和新闻集团的罗伯特·汤姆森。在疫情期间,远程工作或混合工作时间表是许多办公室工作者唯一的选择——许多人更喜欢它而不是每工作日都在办公室。
风险投资公司Founders Fund的总合伙人Keith Rabois上周对《罗根·巴特莱特秀》说:“我不相信初创公司的远程工作。”他补充说,他和他的公司不会因此投资任何企业。他指出,年轻工人“通过渗透学习”,这需要面对面互动,主管通过观察他们发现隐藏的天赋。
与此同时,在陷入困境的优步竞争对手Lyft的新CEO大卫·里舍尔上周下令远程工作人员回办公室,就在解雇超过1000名员工,约26%的员工之后的一天。员工现在必须每周一、三和四来办公室,周二推荐来。
许多远程工作者认为在家工作就好,他们不急于返回疫情前的办公室和通勤习惯。据皮尤研究中心上个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说远程工作帮助他们完成工作和截止日期,而37%说它对此无助也无害。
另一位CEO詹姆斯·克拉克担心员工可能正在暗中进行多份工作,同时进行远程工作。他还担心有些人可能正在利用OpenAI的ChatGPT和GPT-4等人工智能工具节省时间——这段时间他的公司没有利用。
挺有趣的,上周和英国本土的候选人交流,ta们还提到现在在英国招人,如果你要求雇员要一周5天都在办公室工作的话,那你几乎不可能招到人。
一方面是因为求职者会把通勤的成本和时间算进去,另一方面是因为求职者觉得自己在家办公也可以完全搞定工作。
个人感觉其实还是得具体分析,比如有些销售角色,可能主要工作形式是电话、邮件、营销活动,这种其实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哪里不太有所谓。
当然可能也涉及到绩效考核,但是我觉得如果觉得放在眼皮子底下才能对雇员的工作产出有概念的话,那其实真放你眼皮子底下你可能也未必能有准确把握。关键可能在于做好产出衡量和目标规划。
不过都待办公室的一个好处在于,有利于团队同学之间的磨合协调,这个虽然听起来有点虚,但是确实是一个对生产效率蛮重要的影响因素。
2 组织人才 别有惊喜
“人才招聘和组织建设在创业中的重要性”
愈发感觉我们在招人上有些眼光和运气,团队的每个同学都比招聘时期待的岗位职责要有超水平和超边界的表现。
比如我们的一位前端同学,之前感觉就是非常熟练有经验的前端开发,做事比较快,然后比较认真严谨。
但是在团队开始琢磨AI在我们的业务场景可能性的时候,呼吁大家放下岗位边界,一起探索。突然发现这位同学对AI相关应用有极大热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对于相关方案和前沿动态上有非常靠谱的认知,持续给到团队输出。
另一位后台同学,之前感觉也是非常熟练有经验,然后相当严谨。但是对于团队最近探索的方向,对于整体工程问题的理解、拆解,也是相当厉害,主要就是能够很快地把大家探索的内容框架化地呈现出来,然后帮助大家放飞之余不脱锚。
“三人行,必有我师”。
1 AI沟通 有其局限
关于AI帮助跨语言沟通的实践:“大概其可以,涉及到细节沟通和比较精确的业务需求,还是不太行”。
这周试着让我们的设计小姐姐,在没有我参与的情况下,直接通过slack里的claude机器人翻译来和英国的同事用英语进行业务沟通。
确实比我全程参与协助要快很多,但是涉及到比较细节的业务沟通,其实里面还是需要能够“更精确理解”的沟通,这里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解语义”,还需要“理解背景(context)”,就像是你有随身的高级翻译,如果ta不理解你的业务背景,即使快速无缝翻译“语义”,也还是不能让沟通顺畅。
因为业务沟通,即使是在同语言的场景下,也还是会有很多微妙的东西需要对齐,这个AI暂时没办法帮你上阵,需要你自己“真的理解”和“多轮次沟通”。
所以其实,后续在企业沟通的场景,可能通用的AI翻译助手,也还是需要补齐“理解背景”这一部分。
好像和AI落地垂类赛道的关卡,是一样的,比如我们现在想在产品里落地AI的应用,一方面是要理解“AI能干什么”,另一方面,还是让AI能够理解这个赛道和产品的业务场景/背景,从而让AI针对性地把自己的“通用智能”用得更专。
2 AI挑战 取代释放
和英国的财务候选人聊到自动化、AI解决方案这块。
ta说虽然AI是最近才火的,但是很多公司几年前就有在尝试在财务这里通过自动化的软件解决方案去替代人工流程。
ta说一开始还是觉得很恐慌的,一直在想,如果软件把这些工作都给自动化掉了,那是不是自己就失业了。
ta当时也一直在和自己的主管聊这个事情,主管说:
“难道你自己也喜欢一直做这种一成不变没有价值的工作吗,自动化的意义不就是把我们从这些工作中解放出来,然后去做比如 management finance这类更有价值的工作上去吗”。
1 旅途风景 偶遇畅聊
旅途中最有趣的不是风景,是和偶遇的各种人展开的对话。
每个人都是一扇窗,可以让你看到不同的人生和风土人情。
不过能遇到愿意畅谈的人,其实也看运气,有些人谈兴高,简单的开头就能开启长长的对话,有些人可能就内敛些,简单聊两句,也就寂寂无言。
旅途闲聊
1 地产承建大哥
旅途回程时邻座大哥是做房地产承建,一路上聊了聊:
生意没有那么好做了,即使是温州的团队,也得全国接单,大哥这次是去安徽接单,上周刚从四川回来。如果谈成了,骨干工人👷是从温州过去,差不多要搞一年。
承建也有很多块,前期地下基建、交通、后期绿化等等。
项目方案都要提前报备政府,承建也会提前聊好内容,合同之后再想要求承建团队降本偷工比较难。
施工的时候,承建方有现场监工,开发商有监理,督促进度、把关质量。
工人会给上意外险,应对事故赔付。
以绿化为例,合作的绿化提供商会综合考虑成本、运输和历史合作。
接单第一关看关系,比如这次能接安徽的单,是一位绍兴的同行介绍(同行朋友自己做得好,单子多接不过来,帮帮朋友),后面看双方的实力、口碑和合作意愿。其中介绍人也是有提成的,因为靠人情不长久,需要利益分享才能长久。
近两年房地产整体受挫,上下游接项目对资金回款周期都比较关注。大哥在温州接的项目就是总包商倒闭了,只拿到80%的款,勉强回本但略亏。行业惯例似乎是接二付一,就是上个月的款项,下个月底付给你,所以按这个来的话,一般最后不会全亏。
里面也有“机智”的操作,比如上面那个倒闭的总包商,其实是当地相当有实力的开发商控股的,但是在法律上做了切割,然后法人给了一个月薪三四千的司机,所以直接让总包商的实体倒闭,使得在法律层面追讨欠款难度极大,当然似乎大多数欠款都已经付了八成。这其中最后受伤的主要是底层工人的薪酬,所以政府层面也有关注,在持续和相关企业沟通,但是流程比较长。
大哥最早是做it部署(打卡、门禁、监控、打印机etc),虽然利润率不错,但是量上不去。后面转做地产承建,虽然利润率低,但是量大,千万级的项目,两成也能到手百万。能转行是早年做it运维部署认识了地产行业的朋友。
谈不上有假期,全年四处跑,昨晚搞到11点多,今早五点起,坐高铁前还去另一个项目量了地,安徽项目的行程也是前天才定,所以买的六个小时的站票。但是挺乐观,觉得全国各地跑还能避开假期顺势体会各地风土人情。
最近还在琢磨搞抖音外卖,觉得是个风口,貌似刚刚弄到官方认证的服务商资质,办公室也弄好了,打算轻资产,联合有线下餐饮实体的朋友们一起做。说现在每天都在挤时间学这方面的知识,表示下一趟行程就是去杭州聊这个。
顺便提了下付费培训割韭菜的事,说现在抖音外卖的政策政策刚刚出来,还没啥实践,市面上就有付费课培训你如何通过这个搞钱了。
配图是加微信之后大哥推荐我看的一篇ta写的小短文,蛮有思考。
2 按摩师傅
旅途中和朋友一起去按摩放松,和按摩师傅聊了聊:
1 收入上,全靠每单的提成,没有保底工资,五一这样的高峰期,一天能有9-10单,平均每单大概能赚70;正常一个月大概能收入七八千的样子,月入一两万的,可能就是提供了一些奇怪的服务;
2 非常辛苦,然后忙起来很难有休息的时间,因为忙完一单,负责分配的经理不想让接下来的客户久等,会催你立马去接下一单;一天下来只喝几口水/吃一顿饭的是很正常的事情(遇到善意的顾客,会帮忙叫水和吃的给他们,比如今晚我们就给他们叫了柠檬茶,因为他们不饿就没帮忙叫吃的,但是只能在房间里悄悄吃,不能被经理知道);全年365天无休,当然你可以自己请假,但是请一天假就少挣一天的钱,以及发薪日是固定的,如果你请假时间和发薪日冲突了,那默认发薪往后顺延一个月。
3 可以被“点钟”,就是客户指定这位技师来服务,如果是特别套餐又被点钟,就有额外奖励,但是如果是普通套餐的话,“点钟”并没有额外奖励;
4 会非常累,但是不会相互按摩,因为彼此都很累,可以自己付费叫按摩服务,按内部成本价来算;
5 会有些遇到奇怪且尴尬的场景,比如今晚的技师说ta经常遇到一帮客户按摩,客户就会放屁,有时候可能自己正好在帮客户按摩臀腿,那就直冲自己的脸部来了;
6 如果遇到夜班,基本到家上床睡觉就是5点多了,长期下来会导致气色额外差,不化妆完全不能看的那种
7 都是外地人,河南的、贵州的,然后很忙也没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看小说、刷剧。不过有个倒是抽时间把陈情令看完了,按摩时朋友看魔道祖师动画,ta还一起参与讨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