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业:苟下去、广积粮、等风来| 近期思考

文摘   其他   2024-01-21 20:58   英国  

本期看点:

  • 泛AI创业的现状与应对

  • 创业日常的挑战

  • 个人产品工作的感悟




近期思考




01

创业/产品



1 AI创业:苟下去、广积粮、等风来

共识是AI一定会带来变革的浪潮;非共识是AI带来的变革究竟是以怎样的形式、何时的节点到来

投资人也是一样的,知道AI有潜力,但是目之所及的项目似乎又很难投的出手,所以最后又回到了投“人”的逻辑,也就是以最安全的方式浅浅入局。

对于当前在泛AI赛道从业的创业者,最关键的是:

1 不要期待AI native直接颠覆carry,而是把AI包进自己当前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当中,解决特定环节的问题,不用让客户直面暂时还没ready的AI

2 想办法自造血,提升搞钱的能力,不下牌桌,苟到AI风起的那一刻

3 放开心态,当前的产品大概率不会是AI创业的最终形态,会成为炮灰,但是背后的团队可能可以一直活下去摘到果实(拼多多、小红书团队的例子)

4 技术为王,但是最后还是要靠“产品”去定义技术的边界,我个人觉得核心还是说AI技术的实用有价值的应用

想了想我们的历程:

1 可以说国内较早一批意识到AI浪潮的,2022年10月;而且还是出海直接基于OpenAI的基建去实践

2 短期高估然后不断校准认知,对AI的期待:AI native直接颠覆→AI为主,BI等工程手段辅助→BI等工程手段为主,AI辅助→人工专家兜底,积累认知,AI伺机介入

3 尝试形式:全员AI hackthon天马行空→乖乖低头全员做账接客

AI应用,按理生成式要比分析式其实要难,但是现在的应用好像更多还是在生成式。

因为生成式对应用场景容错性更高,分析式尤其是涉及到toB企服场景,极度要求精确可控的,其实还没到可用可靠的地步,需要给AI插管子,即各种BI、软件工程的手段去把不确定性降下来,但是又不能降到太低以至于AI优势又没了,一方面考验团队对垂类场景和AI的理解从而去把握合适的度,另一方面只能是“等等党”期待AI基建水平发展把这个“度”的水平线往上抬。

4 现状:躬身入局认识行业+不断等待AI进化和尝试AI应用,两者之间的gap存在,看到一些符合逻辑的应用和潜力,尚未找到足够刚的结合点直接作为整个创业的立足点

所以对于Pinvo和正常工场:

1 短期AI只能是我们解决方案的一环,没法有所谓AI native的形态完全carry我们

2 要创业,也要“做生意”,必须要努力搞钱,自造血,不下牌桌

3 “做生意”,也要始终“在创业”,持续积累垂类场景的knowledge和数据,并且思考AI最新进展和业务的结合点,等风来

说是不幸,因为大风迟迟未至,还是得努力先活下去;

但也蛮幸运,至少AI浪潮的到来几乎必定,我们终究还是能乘风破浪一次。

2 创业之路:挑战、策略与实践

客户选择的智慧:

重要的是精挑细选付费的企业客户。对那些付费意愿和能力不足的客户,勉强合作后往往会带来更多麻烦,比如不断论证价格和服务价值。因此,我们采取了明确的筛选策略,比如对复杂问题收取咨询费,以提高效率并确保商业回报。

聚焦的艺术:

在创业中,极致的聚焦是成功的关键。虽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可能吸引更多客户,但过度分散注意力会降低效率。团队尤其是初创企业,需要专注于最小可行的业务范围。当然,市场的现实情况有时迫使我们扩展业务范围以满足更多客户需求。

创业壁垒的建立:

技术或模式上的创新不是所有创业公司的选择。许多时候,创业壁垒是在特定垂直场景中,通过持续而辛苦的努力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方法虽然艰辛,但在某些行业中却能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行业新物种的挑战:

作为行业的新参与者,我们深入研究财务数据和服务承诺,力求提高利润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学会了敬畏那些看似过时但实际上利润丰厚的传统业务模式。

创业与做生意:

创业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理想,更是一种生意实践。成功的生意需要创新,而创业则要求在实现梦想的同时确保经济可持续性。在投资愈加谨慎的当下,创业团队必须学会自力更生,创造自己的经济基础。

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在创业过程中,我们不断尝试、推演、试错和迭代。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最优解,并根据实际操作中的反馈不断调整战略。


3 产品工作与团队协作

产品定义的重新思考:

探索业内领先的Bench Polit后,我开始意识到产品远不止是软件本身,而是服务交付和客户体验的整体。

在无法完全软件化的场景下,将专家知识与软件结合,即技术支持服务,成为了我们的关键路径。

这一策略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客户的需求:他们并不关心解决方案的形式,而是关注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上述这些很多都已经不是“产品”的范畴,但是你又觉得其实自己是在参与研发/实现更大意义上的“产品”。

不过暂时还没到红派的境界,他们觉得最大的产品,是大家努力磨合搭建起来的这个“团队”。

团队内部流程的重要性:

我们开始审视和优化团队内部的工作流程,发现角色的明确分工和流程的再造对商业模式的影响巨大。

软件在各个环节的介入需要慎重考虑,避免效率提升的假象。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努力平衡单个环节的效率与整体流程的协调。

组织管理的深刻理解:

逐渐认识到,组织系统的合理性不能仅仅基于成员的完美表现。

人非圣贤,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长期高负荷容易出错。

因此,在发现问题时,要更注重于如何优化组织结构、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并建立有效的容错机制。


02

日常闪念



1 衡量水平 如何助人

衡量自己有多厉害,与其看自己有多少“厉害的资源/朋友/人脉可以炫耀”,

不如想一想自己现在究竟有能力帮到多少朋友解决困难、解决到什么程度。


2 我非骄子 要留痕迹

小红书上刷到这种真·天之骄子

第一反应是觉得,真优秀啊,感觉自己怎么这么弱鸡,好像在这世间是在凑数

第二反应是那就更不能随波逐流,只是为了生计就如行尸一般机械劳作,一定要至少活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质,多少留下一些自己的色彩。


3 天长夜凉 报团取暖

越来越喜欢水群,大概是渐渐觉得努力上进也很难得到黄金时代那种回报的窘迫凉意,所以想要抱团取暖,获取浅层情感联结的需求由此上升。

接下来应该有意识地留意下,自己喜欢水的群具备什么特征,大概应该是:

1 某个角度上的同类有话聊

2 有些共同背景和潜在共识,交流低摩擦

3 观点不必相近,甚至最好多元,但是底层的思维框架和认同的智识信念相同(阴谋论vs摆事实讲道理 etc)






近期日常




1 多年惯性 要做难题

这么多年,感觉自己都没有摆脱“喜欢做难题”的惯性。

从小就是,考试里只要是有大难题,自己就能把分数甩开,遥遥领先,但是如果题目简单,自己又属于那种比较惫懒的人,不仅显不出优势、拉不开差距,而且还容易因为粗心在别人都能做出来的简单题丢分。

其实感觉现在创业也是,如果条件还算友好,胜算还有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没有出全劲,然后反而会容易挑三拣四觉得各种条件不ready了,然后也就是把很多使力放在所谓自己的角色定位中;

但是如果是说一下子遇到大难关很难跨的那种,自己倒是反而支棱起来,觉得说有啥大不了,休想难倒我,你就看我在这上下翻飞起舞弄清影吧,什么角色定位、通常套路准则,我也无所谓了,主打一个放飞野路子,反正就是要把这事儿搞定,什么方法什么脑洞我都试。

从21年出来创业到现在,历程中的高光时刻基本都是这么来的。

有点遇强则强,需要环境激一下的那种。

所以其实之前在大厂友好环境待着的时候,心里就隐隐知道,那个时候的自己不是“做难题”的状态,优势其实是没出来的。

但是说主动“挑战难题”吧,我又是比较被动比较懒的人,通常都是需要环境和机会找过来,我被动应战那种。

所以其实觉得红雪和Patrick是我的“贵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资历老、咖位高,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带着我链接各种资源,我觉得对我这个特质,他们对我最关键的帮助是,“打消了我的顾虑、把我从被动中激活,让难题走到我面前不得不应战”。





往期文章:

OpenAI/ChatGPT迎来华人产品老大,斯坦福毕业,硅谷产品大佬,在Facebook、Instagram、Uber负责产品

年营收1亿美金,仅11位全职雇员,其中4位是尚未毕业的本科生 | Midjourney团队成员履历探索

离开大厂,加入创业团队——阿山的思考与心路

写给即将上大学的妹妹

牛津人研究所|“下沉”的牛津人木木山:当我们离开象牙塔

牛村木木山
鹅厂产培\x26amp;VX产品萌新@牛津大学生即刻ID:牛村木木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