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获客持续尝试,出海看机会,外国友人飞速进步的中文学习| 近期思考

文摘   其他   2024-03-04 08:02   英国  

本期看点:

  • 英国获客持续尝试

  • 机会迷眼保持定力

  • 外国朋友飞速学中文的技巧




近期思考




01

产品



1 小步走,持续走

先完成,再完善,再完美


2 功能开发,产品设计,学会克制

决定不做一个功能,确实比做一个功能其实要难。

因为做都好做,但是想清楚当前的场景和客群,理解清楚市面上已有的方案,克制自己allininone的对掌控感的追求,开放地和其他解决方案共存,其实还是要想得很清楚。

尤其是当一个功能都开发好了的时候,下意识会觉得“有总比没有好呢”。

但其实一个功能堆上去,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未必是值得。


3 英国获客:心智、场景与策略

团队在英国本土获客在尝试各种渠道,其中比较有趣的事两个渠道的对照:Meta(脸书)vs领英

Meta的场景和对应的心智,都不是在整商业上的东西,基本属于闲着没事刷刷社交放松放松,所以在上面投放商业广告,可能会稍微有点出戏;

领英是强toB的场景,在上面非常适合做toB的投放刷存在感。

但是领英的竞争也更激烈,因为大家都在上面投,反倒是Meta上虽然广告多,但是像我们这种投严肃商业场景fortoB企业的不多,所以其实广告倒是反而能脱颖而出给企业主留下深刻印象。

这时候又得回到说,虽然是两个场景,但是可以刷到一个人,即使是在Meta上刷社交放松的,也是可能有我们目标客户的企业主的。

心智上虽然可能会有出离感,所以点击率不高,但是考虑到竞争,Meta这个渠道的整体ROI竟然是比我们的领英渠道高的。

当然也看你怎么去衡量这件事哈,和Fatima讨论说,领英的用法也未必是强for转化,可以是仅仅用于留下印象强化品牌存在感。


02

日常闪念



1 乱花迷眼,保持关注,决然聚焦

如果暂时没有找到下场的点,先尝试成为搭建网络的节点、攒局的倡议者,泡在信息流里,保持敏感度。

以及如果是光看别人的故事,感觉机会数不胜数,乱花迷人眼,真想什么都看看然后都捞一捞。

但是冷静下来想一想,最能突破上限的办法,还是聚焦自己手头的机会和资源,好好做到最好。

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2 后浪起势,中浪心惊

遇到越来越多超厉害的零零后,我在同样的年纪可能根本没有同样水平的认知、行动力。

不过想了想这样的评价我也从比我年长的前辈那里收到过。

可能换个角度,说明我们的世代确实在一代代进步?

一代比一代强,总比一代一代没差,或者一代比一代差要好。

属于是一边思考怎么借助时代红利完成对前辈们的超车,另一边又暗暗心惊好像也早就被后浪们超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3 天空海阔 多走多看

人在海外,心态会莫名开阔,因为会见到太多太不同的可能性和路径。

不会有在国内那种千军万马滚独木桥的狂卷焦虑,同时心态打开之后又会觉得有很多可能性可以尝试。

树挪死人挪活,不同环境的体验有助于找到自己更能发光🌟的环境和路径。





近期日常




1 当年伙伴,如今骨干,金子总会发光

相识于新人时期,曾经一起感慨职场好难混、期待施展机会的朋友们,现在都已经独当一面,成为了当年我们一起羡慕的职场骨干了。

不过我好像走上一条稍有不同的路径,但是新路其实相似。

又忍不住想说,坚持和稳定发挥,拉长周期,我们的成就都会回归自己水平对应的均值。


2 强动力、好方法,一日可千里

两个新认识的外国朋友,学习中文的动力,都是谈了中国对象。

其中一个🇮🇹小哥,LSE本科,因为谈了中国对象,开始学中文,到现在才学了四个月,下载了小红书,自己找着了豆瓣下着玩,最近刚看完《三十而已》,最喜欢的中国电影是《我不是药神》,规划了暑期要去中国玩一个月,去大概六七个中国城市🏙

学习中文主要是付费网站+自学,网站教的一套学习方法是,把偏旁部首、声母韵母每个类别对应一个事物(比如 认识的人、物品、动作)然后这样的话一个汉字在ta脑子就是一个小的电影片段,一开始掌握这个方法花了可能一个月,但是一旦掌握,学中文就会很快,一个几十个汉字都能记住,而且不会忘。

挺有趣的,感觉确实学习各种东西都可以有高效的方法,同时要有长久且强烈的动力。





往期文章:

OpenAI/ChatGPT迎来华人产品老大,斯坦福毕业,硅谷产品大佬,在Facebook、Instagram、Uber负责产品

年营收1亿美金,仅11位全职雇员,其中4位是尚未毕业的本科生 | Midjourney团队成员履历探索

离开大厂,加入创业团队——阿山的思考与心路

写给即将上大学的妹妹

牛津人研究所|“下沉”的牛津人木木山:当我们离开象牙塔

牛村木木山
鹅厂产培\x26amp;VX产品萌新@牛津大学生即刻ID:牛村木木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