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影评】当全世界都说“不可能”,她偏要开出花来|山栀子
政务
2025-02-04 07:20
湖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当全世界都说“不可能”,
她偏要开出花来!
——
《垫底辣妹》观后
■
山栀子
看完日本2015年励志影片《垫底辣妹》时,我从影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沙耶加、她的妈妈明理、补习班老师坪田的身上,看到关于教育和成长的四个关键词——
无尽的爱和无限信任、可能性和价值感
。
主人公沙耶加是一个成绩“垫底辣妹”的角色,类似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的“双差生”形象。一个在他的老师眼里完全没有希望,“不可能”上大学,高中“容不下”的孩子,却在坪田老师的培训班里找到了“可能性”,并以一年的努力最终考取日本名校。影片深刻展现了青年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挣扎与蜕变。
影片传递的价值,远不止于“奋斗”和“逆袭”,而是
重构了一个关于教育本质的寓言——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在“
无尽的
爱”
和“无限信任”
的滋养下,让生命重新发现“
一切可能
”
和“
自我价值”的觉醒仪式
。
面对异化的
教育困境,
唯有“无尽的爱”和“无限信任”方能实现突围。
面对老师的一次次“约谈”,直到学校要将沙耶加劝退,作为母亲,她从没有对女儿失去耐心和信心,她把女儿能和她愉悦的交流视为一种幸福。她无限相信女儿会变好,一次次给女儿争取学习的机会。
没有母亲释放的爱和信任,她
绝无
人生逆袭的“可能性”,也注定会像常人一样在考试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具有反面意义的是,她的父亲将自己的“棒球梦”复制到儿子身上,倾其所有,一起练球,专车接送,寄予厚望。当这种“爱”异化为一种“压力”,当弟弟在棒球场上崩溃时,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个人的挫败,更是整个教育体系对生命的摧残。教育本该是“点燃火种”,而非“填满容器”。父子俩“棒球梦”的破灭,映照着当下普遍的教育现象——
打着“爱”和“理想”旗帜的教育,变成了一种无意识的“教育
暴力”,让无数青春尚未绽放就已
在风浪中
枯萎
。
坪田老师的出现犹如照进废墟的阳光。
他面对成绩“垫底”、满身“问题”、性格“叛逆”的沙耶加,没有放弃,也无责难。他摒弃传统教育中的刻板权威,以平等的姿态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他巧妙运用游戏术语、流行文化拉近距离,以“历史漫画”帮助她走近历史学科,激发学习兴趣,从“跛”到“强”。他将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展现出敏锐的共情能力。
他深谙“教育即点燃”的真谛,始终以鼓励替代否定,用"可能性"的信念对抗世俗偏见,在沙耶加自我怀疑时化身精神支柱。
他既有因材施教的智慧,又有守护学生尊严的温柔,更具备对抗教育功利化的勇气(学校老师和他在咖啡厅的对话)。
审视坪田老师成全学生沙耶加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无限相信学生,设定人生目标,催生学习意义,唤醒内生
动力”
的哲学和智慧。
面对沦陷的人生困境,只要找到“可能性”和“价值感”就能自我救赎
。
一个几乎是零起点的沙耶加何以在高二开始实现人生逆袭?
关键在人的“认知觉醒”——从“不可能”的惰性思维到“有可能”的积极思维,从“目标感”到“价值感”直到“成就感”的意义建构
。坪田老师的点燃和一次次鼓励下,尝试努力,看到进步;挑战夜战,找到短板。当她看到自己与“目标”渐行渐近时,听到原班主任的“不可能”的定义时,看到弟弟在“棒球梦”破灭后的茫然堕落和反讥时,看到闺蜜们的鼓励和期待时,看到妈妈和她在庆应大学校园描述未来的美好模样时,她终于理解了目标的美好、人生的价值、奋斗的意义
。原来,成长的蜕变,
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个灵魂挣脱枷锁的轨迹。
这启示我们,
教育真正的价值,正在于
点燃和唤醒学生对
自我认知的觉醒。
在
今天依然“
习惯用分数丈量
人生”
的
新
时代,《垫底辣妹》
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教育不是优胜劣汰的丛林,而是让每个生命都能自由栖息和蓬勃生长的森林。
新教育主张“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和“只有行动,才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当沙耶加骑着自行车冲过朝阳下的坡道,她身后的车辙里生长出的,是无数被爱的信念浇灌的“可能性”。诚如影片的主题曲《可能性》所表达的意蕴——
人生没有绝对的“不可能”,努力与信念能打破固有标签;每个人都可能被低估,但每个人都有潜力突破困境;人生的可能性永不终结。
也正如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教育表达——“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沙耶加,当全世界都在说“不可能”,在“爱”与“偏见”之间,她偏要开出花来。
教育最美好而伟大的地方,正在于“无限相信”和“
激发潜能”
。
(作者单位:松滋市实验小学)
推荐阅读:
1.
【时评】你心中的“年”是什么模样|山栀子
2.
【影评】何谓“人生大事”|山栀子
3.
【散文】忍 冬|山栀子
4.
【年度叙事】我的“2024”:给自己颁奖,待时光嘉许|山栀子
5.
【随笔】愿孩子的生命旅途,能遇到这样一位“船长” | 山栀子
6.
【影评】接纳不完美,是教育最美的姿态|山栀子
7.
【影评】“天才”何以成“人才”?—从《心灵捕手》看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 | 山栀子
8.
【影评】《草房子》的“儿童”教育学 | 山栀子
乐乡树人
讲好教育好故事,分享树人好经验;崇尚人间真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
最新文章
【论道】有种好教研叫“懒师傅带教”|陈绍清
【东明之声】追光逐梦向未来|李红艳
【影评】当全世界都说“不可能”,她偏要开出花来|山栀子
【上清走笔693】哭,是因为我怕我们输| 谢元红
【散文】父亲,给予我所有的精神底色|张丽梅
【上清走笔692】温馨的“班级烦恼盒”|谢梅影
【散文】新年散想|吴琳倩
【推荐】人,为什么要走亲戚?
【时评】你心中的“年”是什么模样|山栀子
【上清走笔691】学生给我戴“帽子”|周 雪
【论道】一流学科建设的13个微创点之“题卷资料管理”|陈绍清
【上清走笔690】“跳”出成长|杨 茜
【推荐】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除夕夜回应冯骥“国运论”
【上清走笔689】“路队”整改记|邹 蕾
【拜年祝词】灵蛇衔珠启新岁,虬龙焕彩绘华章|山栀子
【上清走笔688】寒冬里的温暖|赵 梦
【散文】忍 冬|山栀子
【散文】年,岁月的温柔归巢|紫 苏
【年度叙事】把“奋斗”的故事写在当下|王丽君
【上清走笔687】发现“小美好”|任希茜
【年度叙事】我的“2024”:给自己颁奖,待时光嘉许|山栀子
【上清走笔685】我在理发店里取“真经”|唐玉婷
【3X时光记忆】0125:“深入”才能“深刻”|山栀子
【3X时光记忆】0124:“评价”变一变,童年不同样|山栀子
【随笔】用爱点亮希望之光|雷晶晶
【论道】有种好教研叫“教学后记研究”|陈绍清
【上清走笔684】“懒惰”的老师|任美霜
【年度叙事】教育之路漫漫,育人之心灼灼|刘晓艳
【推荐】读书是人生最好的投资|李希贵
【报告】回眸2024:深化“共享”,擦亮“名片”|山栀子
【悦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点亮体育教学之路|吴克勇
【随笔】“青苗”成长的四个“关键词”|山栀子
【悦读】想都是困难,做才有办法—《大概念教学》心得|胡 洁
【年度叙事】唱响我的“生命之歌”|余航璇
【悦读】从小学语文教学视角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刘 蕾
【上清走笔683】跨越时空的语文课:当诗人遇上朋友圈|牟恋秋
【推荐】给老师的2025年寒假书单
【随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教育史诗”|山栀子
【上清走笔682】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裴 婷
【3X时光记忆】0116:“被成全”的惊喜|山栀子
【小说】连载小说之九:月光下的凤尾竹|邓巧明
【上清走笔681】有趣的“竹节人”|任希茜
【论道】一流学科建设的13个微创点之“记忆清单与检测”|陈绍清
【随笔】可以“看见”的成长|山栀子
【上清走笔680】“调皮鬼”变形记|赵 梦
【随笔】薪火相传,文化赓续,共创未来|山栀子
【上清走笔679】2024,我这样“带班”|裴春晖
【故事】送教路上的温暖救赎|杜 娟
【上清走笔678】在思维和表达在“支架”中精彩生成|万鑫悦
【3X时光记忆】0111:什么是“教养”|山栀子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