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论道】有种好教研叫“懒师傅带教”|陈绍清
政务
2025-02-05 07:20
湖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有种好教研叫
“懒师傅带教”
——我最喜爱的36个教研小妙招之三十三
❏ 陈绍清
有一种教研方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那便是“师傅带教”。它不仅承载着知识的传递,更蕴含着智慧的传承与情感的交流。
而今天,我们要特别聚焦于一种别具特色的带教形式——“懒师傅带教”。这里的“懒”,并非真的懒惰,而是一种智慧的带教策略,唯有聪明的“懒师傅”,方能带出更加聪明的徒弟。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懒师傅”带教的那些事儿。
01“懒师傅带教”:智慧之懒,乐在其中
“懒师傅带教”如同学校里一抹亮丽的色彩,它连接着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满怀憧憬的新教师。在这段共同成长的旅程中,新教师在老教师的悉心指导下茁壮成长,而老教师也在传授经验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提升。但“懒师傅带教”并非毫无章法,它的智慧之处在于懂得如何“偷懒”,即抓住带教的核心,让带教内容变得有体系、有逻辑。
传统带教中,师傅们常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来教,导致新教师如同进了迷宫,找不到出路。但“懒师傅”则不同,他们懂得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明确带教目标、内容、方式和时间。这份计划就像一张导航图,引领新教师一步步地往前走,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框架。
“懒师傅”在带教方式上也有着独到的智慧。他们不会一味地进行单向传授,而是让带教方式变得活泼起来,激发新教师的热情和创造力。比如,通过听课评课、共同备课、教学示范等活动,让新教师有机会上台唱戏,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仅让新教师受益匪浅,也让“懒师傅”在带教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升。
在激发新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方面,“懒师傅”更是独具匠心。他们鼓励新教师主动探索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比如,在备课过程中,“懒师傅”会引导新教师独立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创意,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同时,“懒师傅”还会组织教学研讨会,让新教师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与其他教师分享交流,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带教结束后,效果如何?“懒师傅”不会任由这个神秘宝箱无人问津。他们会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对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成长情况进行定期评估。教学考核、学生评价、同行评议等多维度的评估方式,让带教效果一目了然。这不仅让新教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也为后续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02“懒师傅带教”:教研价值大揭秘
“懒师傅带教”,蕴藏着无尽的教研价值。
1.
传承教学精髓
“懒师傅”,宛如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手握数十年积淀的教学秘籍与独门绝技。而新教师,则如同初入江湖的稚嫩学子,满怀好奇与渴望。在“懒师傅”的悉心带教下,这些秘籍与绝技如同甘霖般滋润着新教师的心田。“懒师傅”以其独有的智慧,将教学路上的坎坷与挑战化为生动的故事,如同一本本活生生的教学实战指南,让新教师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懒师傅”的带教,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智慧的启迪与经验的传承。他以一种看似“懒”实则深思熟虑的方式,引导新教师领悟教学的真谛,让智慧之火在师徒间熊熊燃烧,生生不息。
2.
助力专业腾飞
新教师初入教坛,往往迷茫无助。而“懒师傅”,则如同一位慈爱的引路人,以他那看似不经意实则匠心独运的带教方式,引领新教师走出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在“懒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新教师逐渐掌握了教学的窍门与技巧,学会了如何管理班级、如何与学生沟通。他们如同雏鹰在懒师傅的呵护下,逐渐展翅高飞,在课堂上挥洒自如,用热情与智慧感染着每一个学生。这一切的成长与进步,都凝聚着懒师傅的智慧与心血。
3.
深化师徒情谊
“懒师傅带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行为,更是一种情感的交融与共鸣。在带教的过程中,“懒师傅”与新教师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共同分享教学的喜悦与成就,共同面对教学中的挑战与困难。
这种情谊,如同并肩作战的战友之情,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在“懒师傅”的带领下,新教师不仅学到了教学技能,更感受到了“懒师傅”的关怀与温暖。这种情谊如同一棵根深叶茂的友谊之树,无论风雨变换,都屹立不倒。
4.
引领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懒师傅带教”这一传统教研形式,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懒师傅们”不仅传承着教学的智慧与经验,更以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勇气,不断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观念。
他们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将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带教过程中。通过引导新教师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同时,“懒师傅”还注重培养新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懒师傅带教”还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在带教过程中,“懒师傅”会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资源与新教师分享,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教学岗位。同时,新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新鲜观点也会给“懒师傅”带来新的启示和灵感,实现师徒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共同成长。这种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带教模式,有助于提升整个教育系统的质量和效益。
总而言之,“懒师傅带教”这一教研瑰宝,其价值无法估量。它以独特的智慧与方式,传承着教学的精髓与经验,助力着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腾飞,深化着师徒之间的情谊与友谊,引领着教育改革的创新与进步。它如同一股温暖的力量,在教学道路上不断传递着智慧与爱心。
03“懒师傅带教”:一场智慧引领的双向奔赴成长之旅
师傅带教,绝非师傅独唱、新教师旁听的单调剧目,而是一场智慧交融、共同成长的华丽盛宴。
那么,“懒师傅”究竟如何运用其聪明才智,让这场带教之旅成为一场真正的双向奔赴呢?
1.
定制个性化带教计划,让成长之路清晰可见
“懒师傅”宛如一位睿智的导游,他深知每位新教师的独特之处,因此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精心策划出一份详尽的带教计划。这份计划如同精准的导航仪,明确指出了带教的目标、内容、方式以及时间节点,让带教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懒师傅”会根据新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巧妙地规划出一条为期一年的成长路径。第一个月,他带领新教师深入探索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的奥秘;第二个月,则挑战课堂管理的艺术和学生评价的技巧……每周或每月,都有精心设计的带教任务和活动,如同一场场教学探险,引领新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前行,成长之路清晰可见。
2.
实战演练倾囊相授,让教学技能飞速提升
“懒师傅”深谙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他亲自上阵,与新教师并肩作战,共同经历听课评课、备课研讨、教学示范等实战演练。这些“独门秘籍”,他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教师,助力他们在教学道路上越走越远。
想象一下,每周一次的听课评课,就像是一场教学版的“智慧碰撞会”。“懒师傅”与新教师围坐一堂,共同剖析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新教师的疑问和困惑,在“懒师傅”的引导下迎刃而解,师徒二人携手并进,共同探寻教学的真谛。
3.
互动交流激发灵感,让思想火花绚丽绽放
“懒师傅”明白,带教不是单向的传授,而是双向的交流。他化身为一位睿智的主持人,引导新教师积极发言,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教学研讨、案例分析、经验分享……这些师徒交流的“黄金时段”,在“懒师傅”的巧妙安排下,变得生动有趣。
每个月一次的教学研讨,总是围绕一个热点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懒师傅”巧妙地引导新教师畅所欲言,还邀请其他教师加入交流圈,让思想火花在碰撞中绚丽绽放。这样的场景,怎能不让人心驰神往?
4.
情感关怀温暖人心,让师徒情谊更加深厚
“懒师傅”深知,带教不仅是教学上的传帮带,更是情感上的交流和关怀。他像一位慈爱的大家长,时刻关心着新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支持和温暖。
“懒师傅”经常找新教师谈心聊天,了解他们的近况和困扰,为他们排忧解难。新教师生日或节日时,“懒师傅”总是第一时间送上祝福和礼物,让徒弟们感受到师傅的关爱和贴心。这份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正是“懒师傅”智慧带教的又一体现。
5.
评估机制科学合理,让成长有目共睹
“懒师傅”明白,评估是检验带教效果的“试金石”。他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对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成长情况进行定期“体检”。
每学期末,“懒师傅”都会为新教师进行一次全面的教学考核,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从学生评价到同行反馈,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估他们的表现。他还邀请其他教师担任评委,为新教师提出宝贵意见。在“懒师傅”的精心安排下,新教师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成长之路指明方向。
总之,“懒师傅带教”就像是一场智慧引领的双向奔赴成长之旅。“懒师傅”以其独特的智慧和聪明才智,引领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突破自我;新教师则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回应着“懒师傅”的期望与嘱托。师徒携手共进,共同书写着教学路上的精彩篇章!
04“懒师傅带教”:鲜活案例赏鉴
案例一:
高中篇——“青蓝之约,共绘教育
新
蓝图”
★张金华
九月,收获与启程并存的季节。
在凤鸣中学那片古木参天、书香四溢的校园里,新学期的序幕已悄然拉开。
潘星圆老师,一位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佼佼者,怀揣着对教育的无限憧憬,踏进了这所梦寐以求的学府。然而,面对即将展开的教学挑战和班级管理重任,她的心中难免忐忑不安。
就在这时,学校的“青蓝工程”师徒帮扶结对活动如同一缕春风,拂去了潘老师心中的焦虑。活动倡导师徒自愿结对,潘老师有幸与经验丰富的王鑫老师结下了不解之缘。王老师,一位在高中教学界耕耘数十载的资深教师,教学风格独特,班级管理井然有序,被誉为校内的“教学智囊”。
结对仪式上,王鑫老师笑容可掬地对潘老师说:“小潘,以后咱们就是一条船上的战友了!教学这条路,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别急,有啥不懂的咱们一起探讨,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潘老师听着王老师亲切的话语,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激地点了点头。
为了指导新老师,王老师精心制定了“多管齐下,齐头共进”的带教计划。他鼓励潘老师利用空余时间深耕图书馆、阅览室,广泛阅读,深入钻研,不仅限于专业知识,更要涉猎其他领域。王老师深知,课外知识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因此,他强调教师的个人文化深度是不可或缺的。
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潘老师聆听了各种类型的课程,从新课到复习课,从试卷评价课到班会课,甚至其他学科的课堂,她都认真记录,仔细琢磨。课后,她与王老师分享心得,共同探讨。王老师成了潘老师的“私人教练”,从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到课堂实施的每个细节,都耐心点拨。
当潘老师第一次站上讲台时,紧张得手心冒汗。王老师在一旁鼓励道:“别怕,就当是和我唠嗑呢,放轻松!”课后,王老师还与潘老师一起回看课堂录像,指出她的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更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师还引导潘老师开启了“三专行动”:专业阅读、专业研究、专业写作。他们一起啃读教育书籍,探讨教学难题,合作撰写教学心得。在王老师的悉心栽培下,潘老师的专业素养不知不觉间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班级管理方面,王老师更是倾囊相授。他要求潘老师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对待学生要公正、公平、博爱。他带着潘老师一起制定班级规矩,处理学生间的“小摩擦”。有一次,班里两个学生因为小事拌嘴,潘老师手足无措时,王老师几句话就化解了尴尬,让潘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
学校还为师徒二人定制了详细的带教计划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展示和总结。每隔一周,师徒二人就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分享心得;每隔一个月,学校还组织师徒汇报课,展示成果。记得第一次汇报课时,潘老师紧张得差点忘词,但王老师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让她逐渐找回了自信。
在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潘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都迈上了新台阶。她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对她的评价也越来越高。而王老师也在带教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升,他感慨地说:“带徒弟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小潘的活力和创新思维让我看到了年轻教师的无限潜力!”
就这样,在“青蓝工程”的引领下,潘星圆老师和王鑫老师携手并进,共同绘制着教育的美好蓝图……
赏鉴
:
“懒师傅”巧点睛,共绘教坛新风景
——赏鉴《青蓝之约,共绘教育新蓝图》
在《青蓝之约,共绘教育新蓝图》一案例中,王鑫老师作为“懒师傅”,其智慧引领价值凸显无疑,对潘星圆老师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一,王老师的“懒”体现在他善于放手,鼓励潘老师自主探索
。他精心制定带教计划,却非事事包办,而是引导潘老师广泛阅读、深入钻研,这种“懒”实则是对潘老师自主学习能力的信任与培养,让潘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其二,王老师的“懒”还体现在他善于点拨,而非直接告知答案。
在潘老师第一次站上讲台紧张不已时,王老师用轻松的话语化解她的紧张;在课后回看录像时,指出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这种“懒”是启发式教学的体现,让潘老师在反思中进步。
其三,王老师的“懒”更体现在他注重培养潘老师的综合素质。
他引导潘老师开启“三专行动”,一起啃读教育书籍、探讨教学难题、合作撰写教学心得,这种“懒”是对潘老师专业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视,让潘老师在多领域的知识融合中拓宽视野,提升教学深度。
王鑫老师的“懒”实则是一种智慧的教育方式,他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引领着潘星圆老师一步步成长,共同绘制着教育的美好蓝图。
案例二:
幼教篇——“师徒共成长,童心筑梦行”
★徐 丹
在一所充满欢声笑语、色彩斑斓的幼儿园里,小张老师刚刚加入这个爱的大家庭。她热爱孩子,对幼教事业满怀热情,但面对一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的小宝贝,初出茅庐的她常常感到手忙脚乱。
幸运的是,幼儿园开展了“师徒共成长”教研活动,为小张老师配备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赵老师作为师傅。赵老师在幼教界享有盛誉,她深知孩子的心思,懂得如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她的脸上总是挂着温柔的笑容,眼里闪烁着母爱的光芒。
结对的第一天,赵老师拉着小张老师的手,亲切地说:“小张,以后咱俩就是搭档啦!幼教这条路,得用心去爱,用智慧去引导。有啥不懂的尽管问,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帮你!”小张老师听着赵老师温暖的话语,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幼儿园的日常琐碎而繁忙,洗手、穿衣、吃饭、游戏、上课等构成了孩子们的一日生活。赵老师说:“幼儿园里每天的快乐都源自新鲜,每天都会有很多新鲜事发生,这些新鲜事里藏着每个孩子的成长。当你看见的时候,也就成长了,这是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必修课。”刚来到幼儿园的小张老师,有些懵懂,有些手足无措。面对孩子们的抗拒和哭喊,她感到无力与挫败。
这时,赵老师总会温柔地鼓励她,利用中午和放学时间带她梳理一日活动的环节,常说:“不着急,慢慢来,下次一定比这次好。”于是,赵老师带着她从孩子的穿衣吃饭、如厕盥洗这些日常小事做起,了解他们、赏识他们,在点滴日常中鼓励他们、肯定他们。这份浓浓的善意和爱意也渐渐地流淌进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在带教过程中,赵老师可是下足了功夫。她带着小张老师一起设计教学活动,给予专业上的指导。在一次公开展示课的准备中,赵老师从挑选素材、指导教学到修改课件,一遍又一遍地为小张老师分析教学过程,纠正她的教态、语态,亲身做示范。同一个问题,赵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甚至每一句话都会教小张老师如何表达。当小张老师感到疲惫、迷茫时,赵老师还会耐心地安慰、鼓励她。终于,在展示课上,小张老师大放异彩,赢得了同行的肯定与好评。
除了教学上的指导,赵老师还特别注重与小张老师的互动交流。她经常组织教学研讨和经验分享会,让师徒二人有机会一起探讨幼教中的热点问题和解决方案。在这些活动中,小张老师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技巧和管理妙招。
有一次,班里有一个小孩子哭闹不止,小张老师正焦急万分时,赵老师走过来,轻轻地抱起孩子,哼唱起一首摇篮曲,双手温柔地抚摸着孩子的背。孩子很快就安静了下来。这一幕让小张老师深受触动,她明白了幼教工作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智慧和耐心。
更有趣的是,赵老师还引入了湖北省的“3×时光成长计划”:发现、实现、呈现。她们一起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一起设计活动,实现孩子的成长目标;一起展示成果,呈现孩子的进步和变化。这种新颖的带教形式和内容让小张老师受益匪浅。
在赵老师的悉心带教下,小张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全面提升。她的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孩子们对她的喜爱程度也越来越高。她学会了如何用孩子的语言与他们交流,如何用游戏的方式引导他们学习。而赵老师也在带教过程中不断学习和进步,她感慨地说:“带徒弟让我感受到了年轻教师的活力和创造力,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天。小张,你就像是我的小助手一样,和我一起为孩子们的梦想筑路!”
就这样,在“师徒共成长”的教研活动中,小张老师和赵老师携手同行。她们用爱心和智慧为孩子们筑起了一个充满梦想的童年乐园。在这个乐园里,孩子们快乐地成长着,而小张老师和赵老师也在不断地成长、进步着……
赏鉴:
“懒”中藏智慧,童心共筑梦之旅
——赏鉴《师徒共成长,童心筑梦行》
在《师徒共成长,童心筑梦行》案例中,赵老师作为“懒师傅”,其“懒”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智慧与价值,对小张老师的成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一,赵老师的“懒”体现在她善于放手让小张老师实践。
面对幼儿园的日常琐碎,赵老师没有事事包办,而是鼓励小张老师从穿衣吃饭、如厕盥洗等日常小事做起,让孩子们在点滴中感受到爱意,也让小张老师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与孩子相处的之道。这种“懒”实则是对小张老师实践能力的信任与培养。
其二,赵老师的“懒”还体现在她注重引导小张老师自主思考
。在教学设计和公开展示课的准备中,赵老师虽然给予了专业指导,但更多时候是让小张老师自己思考、自己尝试。她不厌其烦地讲解问题,却鼓励小张老师自己找出解决方案。这种“懒”是启发式教学的体现,激发了小张老师的创新思维和教学潜力。
其三,赵老师的“懒”更体现在她善于创造成长机会
。她引入了“3×时光成长计划”,让小张老师在发现、实现、呈现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这种“懒”是对小张老师全面发展的重视,让她在带教过程中不仅提升了教学能力,还学会了如何观察孩子、设计活动、展示成果。
总之,“懒师傅带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研形式,它能够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老教师的不断反思与提升。在带教过程中,“懒师傅”应该注重制定带教计划、注重实践指导、强调互动交流、关注情感关怀以及建立评估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让带教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同时,新教师也应该珍惜学习机会,积极参与带教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师徒之间的双向奔赴和共同成长。
说明:
文中案例1、2和赏鉴文章分别由重庆市云阳凤鸣中学校张金华老师、云阳县杏家湾幼儿园徐丹老师提供,特别鸣谢!
(作者单位:重庆市云阳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推荐阅读:
1.
【影评】当全世界都说“不可能”,她偏要开出花来|山栀子
2.
“文化”离孩子有多远
3.
山水故乡
4.
又是一年橘红时
5.
【时评】你心中的“年”是什么模样|山栀子
6.
【拜年祝词】灵蛇衔珠启新岁,虬龙焕彩绘华章|山栀子
7.
【散文】忍 冬|山栀子
8.
【年度叙事】我的“2024”:给自己颁奖,待时光嘉许|山栀子
乐乡树人
讲好教育好故事,分享树人好经验;崇尚人间真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
最新文章
【论道】有种好教研叫“懒师傅带教”|陈绍清
【东明之声】追光逐梦向未来|李红艳
【影评】当全世界都说“不可能”,她偏要开出花来|山栀子
【上清走笔693】哭,是因为我怕我们输| 谢元红
【散文】父亲,给予我所有的精神底色|张丽梅
【上清走笔692】温馨的“班级烦恼盒”|谢梅影
【散文】新年散想|吴琳倩
【推荐】人,为什么要走亲戚?
【时评】你心中的“年”是什么模样|山栀子
【上清走笔691】学生给我戴“帽子”|周 雪
【论道】一流学科建设的13个微创点之“题卷资料管理”|陈绍清
【上清走笔690】“跳”出成长|杨 茜
【推荐】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除夕夜回应冯骥“国运论”
【上清走笔689】“路队”整改记|邹 蕾
【拜年祝词】灵蛇衔珠启新岁,虬龙焕彩绘华章|山栀子
【上清走笔688】寒冬里的温暖|赵 梦
【散文】忍 冬|山栀子
【散文】年,岁月的温柔归巢|紫 苏
【年度叙事】把“奋斗”的故事写在当下|王丽君
【上清走笔687】发现“小美好”|任希茜
【年度叙事】我的“2024”:给自己颁奖,待时光嘉许|山栀子
【上清走笔685】我在理发店里取“真经”|唐玉婷
【3X时光记忆】0125:“深入”才能“深刻”|山栀子
【3X时光记忆】0124:“评价”变一变,童年不同样|山栀子
【随笔】用爱点亮希望之光|雷晶晶
【论道】有种好教研叫“教学后记研究”|陈绍清
【上清走笔684】“懒惰”的老师|任美霜
【年度叙事】教育之路漫漫,育人之心灼灼|刘晓艳
【推荐】读书是人生最好的投资|李希贵
【报告】回眸2024:深化“共享”,擦亮“名片”|山栀子
【悦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点亮体育教学之路|吴克勇
【随笔】“青苗”成长的四个“关键词”|山栀子
【悦读】想都是困难,做才有办法—《大概念教学》心得|胡 洁
【年度叙事】唱响我的“生命之歌”|余航璇
【悦读】从小学语文教学视角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刘 蕾
【上清走笔683】跨越时空的语文课:当诗人遇上朋友圈|牟恋秋
【推荐】给老师的2025年寒假书单
【随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教育史诗”|山栀子
【上清走笔682】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裴 婷
【3X时光记忆】0116:“被成全”的惊喜|山栀子
【小说】连载小说之九:月光下的凤尾竹|邓巧明
【上清走笔681】有趣的“竹节人”|任希茜
【论道】一流学科建设的13个微创点之“记忆清单与检测”|陈绍清
【随笔】可以“看见”的成长|山栀子
【上清走笔680】“调皮鬼”变形记|赵 梦
【随笔】薪火相传,文化赓续,共创未来|山栀子
【上清走笔679】2024,我这样“带班”|裴春晖
【故事】送教路上的温暖救赎|杜 娟
【上清走笔678】在思维和表达在“支架”中精彩生成|万鑫悦
【3X时光记忆】0111:什么是“教养”|山栀子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