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有种好教研叫“懒师傅带教”|陈绍清

政务   2025-02-05 07:20   湖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有种好教研叫“懒师傅带教”

——我最喜爱的36个教研小妙招之三十三

❏ 陈绍清



有一种教研方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那便是“师傅带教”。它不仅承载着知识的传递,更蕴含着智慧的传承与情感的交流。


而今天,我们要特别聚焦于一种别具特色的带教形式——“懒师傅带教”。这里的“懒”,并非真的懒惰,而是一种智慧的带教策略,唯有聪明的“懒师傅”,方能带出更加聪明的徒弟。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懒师傅”带教的那些事儿。

01“懒师傅带教”:智慧之懒,乐在其中

“懒师傅带教”如同学校里一抹亮丽的色彩,它连接着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满怀憧憬的新教师。在这段共同成长的旅程中,新教师在老教师的悉心指导下茁壮成长,而老教师也在传授经验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提升。但“懒师傅带教”并非毫无章法,它的智慧之处在于懂得如何“偷懒”,即抓住带教的核心,让带教内容变得有体系、有逻辑。


传统带教中,师傅们常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来教,导致新教师如同进了迷宫,找不到出路。但“懒师傅”则不同,他们懂得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明确带教目标、内容、方式和时间。这份计划就像一张导航图,引领新教师一步步地往前走,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框架。


“懒师傅”在带教方式上也有着独到的智慧。他们不会一味地进行单向传授,而是让带教方式变得活泼起来,激发新教师的热情和创造力。比如,通过听课评课、共同备课、教学示范等活动,让新教师有机会上台唱戏,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仅让新教师受益匪浅,也让“懒师傅”在带教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升。


在激发新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方面,“懒师傅”更是独具匠心。他们鼓励新教师主动探索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比如,在备课过程中,“懒师傅”会引导新教师独立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创意,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同时,“懒师傅”还会组织教学研讨会,让新教师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与其他教师分享交流,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带教结束后,效果如何?“懒师傅”不会任由这个神秘宝箱无人问津。他们会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对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成长情况进行定期评估。教学考核、学生评价、同行评议等多维度的评估方式,让带教效果一目了然。这不仅让新教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也为后续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02“懒师傅带教”:教研价值大揭秘


“懒师傅带教”,蕴藏着无尽的教研价值。


1.传承教学精髓


“懒师傅”,宛如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手握数十年积淀的教学秘籍与独门绝技。而新教师,则如同初入江湖的稚嫩学子,满怀好奇与渴望。在“懒师傅”的悉心带教下,这些秘籍与绝技如同甘霖般滋润着新教师的心田。“懒师傅”以其独有的智慧,将教学路上的坎坷与挑战化为生动的故事,如同一本本活生生的教学实战指南,让新教师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懒师傅”的带教,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智慧的启迪与经验的传承。他以一种看似“懒”实则深思熟虑的方式,引导新教师领悟教学的真谛,让智慧之火在师徒间熊熊燃烧,生生不息。


2.助力专业腾飞


新教师初入教坛,往往迷茫无助。而“懒师傅”,则如同一位慈爱的引路人,以他那看似不经意实则匠心独运的带教方式,引领新教师走出迷雾,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在“懒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新教师逐渐掌握了教学的窍门与技巧,学会了如何管理班级、如何与学生沟通。他们如同雏鹰在懒师傅的呵护下,逐渐展翅高飞,在课堂上挥洒自如,用热情与智慧感染着每一个学生。这一切的成长与进步,都凝聚着懒师傅的智慧与心血。


3.深化师徒情谊

“懒师傅带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行为,更是一种情感的交融与共鸣。在带教的过程中,“懒师傅”与新教师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共同分享教学的喜悦与成就,共同面对教学中的挑战与困难。


这种情谊,如同并肩作战的战友之情,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在“懒师傅”的带领下,新教师不仅学到了教学技能,更感受到了“懒师傅”的关怀与温暖。这种情谊如同一棵根深叶茂的友谊之树,无论风雨变换,都屹立不倒。


4.引领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懒师傅带教”这一传统教研形式,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懒师傅们”不仅传承着教学的智慧与经验,更以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勇气,不断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观念。

他们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将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带教过程中。通过引导新教师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同时,“懒师傅”还注重培养新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懒师傅带教”还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在带教过程中,“懒师傅”会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资源与新教师分享,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教学岗位。同时,新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新鲜观点也会给“懒师傅”带来新的启示和灵感,实现师徒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共同成长。这种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带教模式,有助于提升整个教育系统的质量和效益。


总而言之,“懒师傅带教”这一教研瑰宝,其价值无法估量。它以独特的智慧与方式,传承着教学的精髓与经验,助力着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腾飞,深化着师徒之间的情谊与友谊,引领着教育改革的创新与进步。它如同一股温暖的力量,在教学道路上不断传递着智慧与爱心。


03“懒师傅带教”:一场智慧引领的双向奔赴成长之旅


师傅带教,绝非师傅独唱、新教师旁听的单调剧目,而是一场智慧交融、共同成长的华丽盛宴。


那么,“懒师傅”究竟如何运用其聪明才智,让这场带教之旅成为一场真正的双向奔赴呢?


1.定制个性化带教计划,让成长之路清晰可见


“懒师傅”宛如一位睿智的导游,他深知每位新教师的独特之处,因此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精心策划出一份详尽的带教计划。这份计划如同精准的导航仪,明确指出了带教的目标、内容、方式以及时间节点,让带教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懒师傅”会根据新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巧妙地规划出一条为期一年的成长路径。第一个月,他带领新教师深入探索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的奥秘;第二个月,则挑战课堂管理的艺术和学生评价的技巧……每周或每月,都有精心设计的带教任务和活动,如同一场场教学探险,引领新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前行,成长之路清晰可见。


2.实战演练倾囊相授,让教学技能飞速提升


“懒师傅”深谙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他亲自上阵,与新教师并肩作战,共同经历听课评课、备课研讨、教学示范等实战演练。这些“独门秘籍”,他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教师,助力他们在教学道路上越走越远。


想象一下,每周一次的听课评课,就像是一场教学版的“智慧碰撞会”。“懒师傅”与新教师围坐一堂,共同剖析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新教师的疑问和困惑,在“懒师傅”的引导下迎刃而解,师徒二人携手并进,共同探寻教学的真谛。


3.互动交流激发灵感,让思想火花绚丽绽放


“懒师傅”明白,带教不是单向的传授,而是双向的交流。他化身为一位睿智的主持人,引导新教师积极发言,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教学研讨、案例分析、经验分享……这些师徒交流的“黄金时段”,在“懒师傅”的巧妙安排下,变得生动有趣。


每个月一次的教学研讨,总是围绕一个热点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懒师傅”巧妙地引导新教师畅所欲言,还邀请其他教师加入交流圈,让思想火花在碰撞中绚丽绽放。这样的场景,怎能不让人心驰神往?


4.情感关怀温暖人心,让师徒情谊更加深厚


“懒师傅”深知,带教不仅是教学上的传帮带,更是情感上的交流和关怀。他像一位慈爱的大家长,时刻关心着新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支持和温暖。


“懒师傅”经常找新教师谈心聊天,了解他们的近况和困扰,为他们排忧解难。新教师生日或节日时,“懒师傅”总是第一时间送上祝福和礼物,让徒弟们感受到师傅的关爱和贴心。这份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正是“懒师傅”智慧带教的又一体现。


5.评估机制科学合理,让成长有目共睹


“懒师傅”明白,评估是检验带教效果的“试金石”。他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对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成长情况进行定期“体检”。


每学期末,“懒师傅”都会为新教师进行一次全面的教学考核,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从学生评价到同行反馈,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估他们的表现。他还邀请其他教师担任评委,为新教师提出宝贵意见。在“懒师傅”的精心安排下,新教师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成长之路指明方向。


总之,“懒师傅带教”就像是一场智慧引领的双向奔赴成长之旅。“懒师傅”以其独特的智慧和聪明才智,引领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突破自我;新教师则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回应着“懒师傅”的期望与嘱托。师徒携手共进,共同书写着教学路上的精彩篇章!


04“懒师傅带教”:鲜活案例赏鉴


案例一:
高中篇——“青蓝之约,共绘教育蓝图”
★张金华


九月,收获与启程并存的季节。


在凤鸣中学那片古木参天、书香四溢的校园里,新学期的序幕已悄然拉开。

潘星圆老师,一位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佼佼者,怀揣着对教育的无限憧憬,踏进了这所梦寐以求的学府。然而,面对即将展开的教学挑战和班级管理重任,她的心中难免忐忑不安。


就在这时,学校的“青蓝工程”师徒帮扶结对活动如同一缕春风,拂去了潘老师心中的焦虑。活动倡导师徒自愿结对,潘老师有幸与经验丰富的王鑫老师结下了不解之缘。王老师,一位在高中教学界耕耘数十载的资深教师,教学风格独特,班级管理井然有序,被誉为校内的“教学智囊”。


结对仪式上,王鑫老师笑容可掬地对潘老师说:“小潘,以后咱们就是一条船上的战友了!教学这条路,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别急,有啥不懂的咱们一起探讨,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潘老师听着王老师亲切的话语,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激地点了点头。


为了指导新老师,王老师精心制定了“多管齐下,齐头共进”的带教计划。他鼓励潘老师利用空余时间深耕图书馆、阅览室,广泛阅读,深入钻研,不仅限于专业知识,更要涉猎其他领域。王老师深知,课外知识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因此,他强调教师的个人文化深度是不可或缺的。


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潘老师聆听了各种类型的课程,从新课到复习课,从试卷评价课到班会课,甚至其他学科的课堂,她都认真记录,仔细琢磨。课后,她与王老师分享心得,共同探讨。王老师成了潘老师的“私人教练”,从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到课堂实施的每个细节,都耐心点拨。


当潘老师第一次站上讲台时,紧张得手心冒汗。王老师在一旁鼓励道:“别怕,就当是和我唠嗑呢,放轻松!”课后,王老师还与潘老师一起回看课堂录像,指出她的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更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师还引导潘老师开启了“三专行动”:专业阅读、专业研究、专业写作。他们一起啃读教育书籍,探讨教学难题,合作撰写教学心得。在王老师的悉心栽培下,潘老师的专业素养不知不觉间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班级管理方面,王老师更是倾囊相授。他要求潘老师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对待学生要公正、公平、博爱。他带着潘老师一起制定班级规矩,处理学生间的“小摩擦”。有一次,班里两个学生因为小事拌嘴,潘老师手足无措时,王老师几句话就化解了尴尬,让潘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


学校还为师徒二人定制了详细的带教计划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展示和总结。每隔一周,师徒二人就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分享心得;每隔一个月,学校还组织师徒汇报课,展示成果。记得第一次汇报课时,潘老师紧张得差点忘词,但王老师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让她逐渐找回了自信。


在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潘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都迈上了新台阶。她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对她的评价也越来越高。而王老师也在带教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升,他感慨地说:“带徒弟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小潘的活力和创新思维让我看到了年轻教师的无限潜力!”


就这样,在“青蓝工程”的引领下,潘星圆老师和王鑫老师携手并进,共同绘制着教育的美好蓝图……


赏鉴


“懒师傅”巧点睛,共绘教坛新风景

——赏鉴《青蓝之约,共绘教育新蓝图》


在《青蓝之约,共绘教育新蓝图》一案例中,王鑫老师作为“懒师傅”,其智慧引领价值凸显无疑,对潘星圆老师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一,王老师的“懒”体现在他善于放手,鼓励潘老师自主探索。他精心制定带教计划,却非事事包办,而是引导潘老师广泛阅读、深入钻研,这种“懒”实则是对潘老师自主学习能力的信任与培养,让潘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其二,王老师的“懒”还体现在他善于点拨,而非直接告知答案。在潘老师第一次站上讲台紧张不已时,王老师用轻松的话语化解她的紧张;在课后回看录像时,指出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这种“懒”是启发式教学的体现,让潘老师在反思中进步。


其三,王老师的“懒”更体现在他注重培养潘老师的综合素质。他引导潘老师开启“三专行动”,一起啃读教育书籍、探讨教学难题、合作撰写教学心得,这种“懒”是对潘老师专业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视,让潘老师在多领域的知识融合中拓宽视野,提升教学深度。


王鑫老师的“懒”实则是一种智慧的教育方式,他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引领着潘星圆老师一步步成长,共同绘制着教育的美好蓝图。


案例二:
      幼教篇——“师徒共成长,童心筑梦行”

★徐 丹

在一所充满欢声笑语、色彩斑斓的幼儿园里,小张老师刚刚加入这个爱的大家庭。她热爱孩子,对幼教事业满怀热情,但面对一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的小宝贝,初出茅庐的她常常感到手忙脚乱。


幸运的是,幼儿园开展了“师徒共成长”教研活动,为小张老师配备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赵老师作为师傅。赵老师在幼教界享有盛誉,她深知孩子的心思,懂得如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她的脸上总是挂着温柔的笑容,眼里闪烁着母爱的光芒。


结对的第一天,赵老师拉着小张老师的手,亲切地说:“小张,以后咱俩就是搭档啦!幼教这条路,得用心去爱,用智慧去引导。有啥不懂的尽管问,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帮你!”小张老师听着赵老师温暖的话语,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幼儿园的日常琐碎而繁忙,洗手、穿衣、吃饭、游戏、上课等构成了孩子们的一日生活。赵老师说:“幼儿园里每天的快乐都源自新鲜,每天都会有很多新鲜事发生,这些新鲜事里藏着每个孩子的成长。当你看见的时候,也就成长了,这是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必修课。”刚来到幼儿园的小张老师,有些懵懂,有些手足无措。面对孩子们的抗拒和哭喊,她感到无力与挫败。


这时,赵老师总会温柔地鼓励她,利用中午和放学时间带她梳理一日活动的环节,常说:“不着急,慢慢来,下次一定比这次好。”于是,赵老师带着她从孩子的穿衣吃饭、如厕盥洗这些日常小事做起,了解他们、赏识他们,在点滴日常中鼓励他们、肯定他们。这份浓浓的善意和爱意也渐渐地流淌进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在带教过程中,赵老师可是下足了功夫。她带着小张老师一起设计教学活动,给予专业上的指导。在一次公开展示课的准备中,赵老师从挑选素材、指导教学到修改课件,一遍又一遍地为小张老师分析教学过程,纠正她的教态、语态,亲身做示范。同一个问题,赵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甚至每一句话都会教小张老师如何表达。当小张老师感到疲惫、迷茫时,赵老师还会耐心地安慰、鼓励她。终于,在展示课上,小张老师大放异彩,赢得了同行的肯定与好评。


除了教学上的指导,赵老师还特别注重与小张老师的互动交流。她经常组织教学研讨和经验分享会,让师徒二人有机会一起探讨幼教中的热点问题和解决方案。在这些活动中,小张老师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技巧和管理妙招。

有一次,班里有一个小孩子哭闹不止,小张老师正焦急万分时,赵老师走过来,轻轻地抱起孩子,哼唱起一首摇篮曲,双手温柔地抚摸着孩子的背。孩子很快就安静了下来。这一幕让小张老师深受触动,她明白了幼教工作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智慧和耐心。


更有趣的是,赵老师还引入了湖北省的“3×时光成长计划”:发现、实现、呈现。她们一起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一起设计活动,实现孩子的成长目标;一起展示成果,呈现孩子的进步和变化。这种新颖的带教形式和内容让小张老师受益匪浅。


在赵老师的悉心带教下,小张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全面提升。她的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孩子们对她的喜爱程度也越来越高。她学会了如何用孩子的语言与他们交流,如何用游戏的方式引导他们学习。而赵老师也在带教过程中不断学习和进步,她感慨地说:“带徒弟让我感受到了年轻教师的活力和创造力,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天。小张,你就像是我的小助手一样,和我一起为孩子们的梦想筑路!”


就这样,在“师徒共成长”的教研活动中,小张老师和赵老师携手同行。她们用爱心和智慧为孩子们筑起了一个充满梦想的童年乐园。在这个乐园里,孩子们快乐地成长着,而小张老师和赵老师也在不断地成长、进步着……


赏鉴:


“懒”中藏智慧,童心共筑梦之旅

——赏鉴《师徒共成长,童心筑梦行》

在《师徒共成长,童心筑梦行》案例中,赵老师作为“懒师傅”,其“懒”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智慧与价值,对小张老师的成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一,赵老师的“懒”体现在她善于放手让小张老师实践。面对幼儿园的日常琐碎,赵老师没有事事包办,而是鼓励小张老师从穿衣吃饭、如厕盥洗等日常小事做起,让孩子们在点滴中感受到爱意,也让小张老师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与孩子相处的之道。这种“懒”实则是对小张老师实践能力的信任与培养。


其二,赵老师的“懒”还体现在她注重引导小张老师自主思考。在教学设计和公开展示课的准备中,赵老师虽然给予了专业指导,但更多时候是让小张老师自己思考、自己尝试。她不厌其烦地讲解问题,却鼓励小张老师自己找出解决方案。这种“懒”是启发式教学的体现,激发了小张老师的创新思维和教学潜力。


其三,赵老师的“懒”更体现在她善于创造成长机会。她引入了“3×时光成长计划”,让小张老师在发现、实现、呈现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这种“懒”是对小张老师全面发展的重视,让她在带教过程中不仅提升了教学能力,还学会了如何观察孩子、设计活动、展示成果。


总之,“懒师傅带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研形式,它能够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老教师的不断反思与提升。在带教过程中,“懒师傅”应该注重制定带教计划、注重实践指导、强调互动交流、关注情感关怀以及建立评估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让带教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同时,新教师也应该珍惜学习机会,积极参与带教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师徒之间的双向奔赴和共同成长。


说明:文中案例1、2和赏鉴文章分别由重庆市云阳凤鸣中学校张金华老师、云阳县杏家湾幼儿园徐丹老师提供,特别鸣谢!


(作者单位:重庆市云阳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推荐阅读:
1.【影评】当全世界都说“不可能”,她偏要开出花来|山栀子
2.“文化”离孩子有多远
3.山水故乡
4.又是一年橘红时
5.【时评】你心中的“年”是什么模样|山栀子
6.【拜年祝词】灵蛇衔珠启新岁,虬龙焕彩绘华章|山栀子
7.【散文】忍   冬|山栀子
8.【年度叙事】我的“2024”:给自己颁奖,待时光嘉许|山栀子








乐乡树人
讲好教育好故事,分享树人好经验;崇尚人间真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