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准 | 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文化   2024-12-16 23:06   北京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任务作出系统部署,依托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汇聚力量、完善制度、推动高质量发展、应对新的挑战。落足于文化领域,党的二十大确立的战略任务是要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建设文化强国;《决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要“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以“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一、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世界面临四个历史性变局:全球关系变局,大国关系面临重大重构;人机关系变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改变了人机间旧有的平衡关系,并对文化的生成、影响、传播、互动机制产生重大影响;产业重构变局,文化领域面临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气候环境变局,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发展格局的重要变量,国务院制订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要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这有待文化领域的响应。诸多变化,形成我国文化发展的复杂形势,要在这样的变局下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必须依托于问题导向的系统性改革。

与四个变局相对应,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面临四种重塑,即格局重塑、内核重塑、逻辑重塑、可持续重塑,唯有改革能够提供应对各种重塑的源动力。一是格局重塑,文化产业将加速打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以欧美为核心的区域产业格局,新兴国家将成为驱动文化产业增长的核心力量;二是内核重塑,文化领域将在新一轮创新中,逐步探索、发展、确定技术的使用边界和规模,在对产品、服务、管理、人力等多方面创新的探索中确定市场中的人机关系,并以此为中心探索重塑增长内核;三是逻辑重塑,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框架下,文化市场面临发展逻辑的全面重塑,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跨国公司与本土公司的关系、生产要素的新组织形式、产品形态的再突破,都有待完成;四是可持续重塑,文化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又具有塑造气候经济形态的作用,文化和旅游产业将进一步强化可持续发展的形态,重新构建市场的成本和效益模式。

二、直面文化产业发展的矛盾问题

在新形势新变局下,文化产业发展面临诸多矛盾与挑战。

第一,发展与安全的矛盾。在全球格局大调整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安全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体现在:其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加剧了文化传播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其二,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国家文化安全的不确定性;其三,国际文化市场振荡加剧,国家间在文化软实力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给我国文化安全带来挑战。
第二,秩序与活力的矛盾。文化产业的发展,构筑在文化市场活力与秩序的平衡关系上。市场活力是市场治理的重要目标,但也可能带来无序竞争和商业欺诈等问题;秩序和管理是确保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但过度的监管和限制可能抑制市场活力和创新精神。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把握这种平衡的挑战与日俱增。
第三,全国统一化监管与调动地方积极性的矛盾。建设全国统一文化大市场是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重要方面,然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将面临统一化监管与发挥地方积极性之间的矛盾。统一化监管旨在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消除区域壁垒,促进文化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但过于严格的统一化监管可能会限制地方的自主权和创造力,导致地方发展积极性下降,进而影响全国文化大市场的整体繁荣。

第四,兼容原有发展环境与适应新技术需要的矛盾。文化产业已形成特定的市场环境和经营模式,这些模式为市场的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既有市场带来了变革压力和动力,一方面要引导并支持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升其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要尊重原有市场基础,避免过激的改革措施带来的市场动荡。需要在改革与稳定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

三、以提升治理能力为中心,

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应对《决定》提出的使命任务,文化领域要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提升治理能力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构建文化的统一大市场、活力大市场、安全大市场、品质大市场和智慧大市场。第一,构建统一大市场,要努力建设全国统一的文化大市场,形成标准统一、治理统一、市场融合、信息共享的发展格局。第二,促进活力大市场,要通过市场治理,激发创新,推动开放合作,推进文旅融合,促进市场活力。第三,确保安全大市场,应将市场治理置于安全的原则下进行,确保更稳健的内容监管、更扎实的文化传承、更完善的法律保障、更有效的文化供给。第四,提升品质大市场,要通过市场治理,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第五,建设智能大市场,要依托人工智能等新的科技手段,推动治理的智慧化和智能化。

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形成文化产业和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体系。第一,营造现代有活力的营商环境体系,要构建更为规范的准入准营退出制度,更加便捷的投资创业环境,推动形成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进一步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完善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政策,令文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各类文化市场主体迅速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大量涌现,文旅融合不断深化。第二,规范公平的市场运行体系,要通过改革巩固提升市场有序性,增强竞争规制能力,优化线上线下市场竞争生态,解决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健全市场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文化市场环境。第三,统一畅通的市场循环体系,要不断完善文化发展的统一大市场,进一步强化公平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令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更加协调,市场基础制度规则逐步统一,地方保护、行业分割、市场壁垒有效破除,市场要素在更大范围自由流动。第四,安全有力的保障体系,要不断健全发展和安全的统筹监管机制,构建有效防范文化领域安全风险和市场运行风险的体制机制,有力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消费者权益。第五,不断提升质量的服务体系,要加快推进文化服务的品质化建设,大幅增加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形成更具质量竞争优势的大市场。第六,智慧有力的监管体系,要建立更趋完善的综合监管制度机制,进一步发挥信用监管的基础性作用,广泛应用智慧监管手段,加快构建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推动构建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

作者:金准,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

原文刊载于《财经智库》2024年第4期
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创建于1999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从事旅游研究的学术机构。中心多年来秉承“博采众长,精益求精”的宗旨,与学界、业界、政府和相关机构广泛联系,承担研究课题,组织学术活动,开展行业交流,参与国际合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