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新的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如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下简称“三新一高”)做出了系统性的决策部署。“三新一高”成为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方向,也为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准确理解“三新一高”的内涵、逻辑及其相关关系对促进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
(1)新发展阶段
阶段性认识与判定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变迁和现代化进程影响深远的重大问题。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龚刚使用“两阶段理论”为新发展阶段提供了学理解析。根据其解释,经济学中存在按所有制和生产力区分的各种阶段论,同时也存在各种不同的陷阱理论,两阶段理论将生产力资源禀赋和陷阱理论二者结合。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脱离贫困陷阱后向发达国家发展必须经历两个阶段(其各自特征如表7-1所示),而拐点和陷阱是两个阶段的分水岭。龚刚、杨兰、刘铭进一步强调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趋势,即在新发展阶段下,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供给侧的约束已越来越明显,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见图7-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科学与技术,从根本上提升整个经济社会的供给(生产)能力,建设更高质量的经济社会的供给结构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新发展理念
立足新发展阶段通过对现实环境进行深刻剖析,明确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而贯彻新发展理念则通过体系化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新发展理念是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哲学意义上的逻辑体系表现为开放发展理念是世界观,创新、协调、绿色三大发展理念是方法论,共享发展理念是价值观;实践层面上的逻辑关系表现为创新发展是不竭动力、协调发展是平衡机制、绿色发展是基本支撑、开放发展是外部条件、共享发展是根本目的。
(3)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为适应新发展阶段特征而做出的主动选择。对于经济新发展格局的理解,涉及诸多层面和角度。黄群慧提出“阶段—模式—动力”的三维体系,对新发展格局做出了理论解释,这一解释框架得到广泛关注(见图7-2)。他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路径而探索的、以自立自强为本质特征的、突破“依附性”、具有“替代性”的一种经济现代化模式,是与现代化新阶段相适应的经济现代化路径,是一种充分利用大国经济优势、围绕着自主创新驱动经济循环畅通无阻的经济现代化战略。
总体来看,新发展格局最突出的特征有二。一是坚持扩大内需,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我国内需市场的总量规模甚为庞大,并有巨大拓展空间。一方面,在GDP“三驾马车”中,消费(最终消费)已逐步取代投资(资本形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已成为实施内需战略的基石。另一方面,相对而言,我国国内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居民需求占国内需求的比重依然不高,生产结构、供给结构的质量、数量与需求结构、消费结构的质量和数量仍不匹配,如何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进一步提升国内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在经济中的地位,仍有广阔空间。二是坚持扩大开放,使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超大规模市场绝非封闭的国内市场,而是开放、包容、联通的国际国内双市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也不是不开放,而是不断扩大开放的领域、范围和深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构建“双循环”格局,就是要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开放。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当前发展状况的全面判断。新发展阶段是事物发展内外因的反映,新发展理念是对新发展阶段的统筹思考,新发展格局则是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达。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就三者关系而言,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总之,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三者紧密关联。
(4)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的重要判断。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将“高质量发展”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将经济发展的主题确定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根据张占斌、毕照卿的观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多重内涵。高质量发展致力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增长转变。高质量发展包含经济、民生、生态、安全等多方面的发展内容。高质量发展具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重发展结构:在宏观层面,意味着稳定、均衡、协调、公平的发展;在中观层面,体现在产业和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协调方面;在微观层面,高质量发展表现在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产品质量的提升、企业和品牌的培育、人民的幸福感的提升等方面。此外,高质量发展要求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增加新的生产要素。
王一鸣认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存在几个显著的转变过程和方向,包括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分配失衡”转向“共同富裕”,从“高碳增长”转向“绿色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实践路径内在涵盖多个方面,核心是“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堵点和梗阻,关键在改革,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生产环节重在畅通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分配环节重在解决居民收入分配和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流通环节重在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和畅通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循环,消费环节重在扩大居民消费和推动消费升级。也有学者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加注重人民参与感与获得感、更加注重补齐短板、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更加注重推动社会公平、更加注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内涵。因此,需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重视推动分配领域的公平与正义、构建合理劳动力结构、发挥人民首创精神、重视高质量需求的培育。总体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其内在的学理逻辑,其内涵丰富,具有多维性、质量性、动态性、人民性等特征,评价方式主要有单一指标论和多维指标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途径包括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新发展格局为循环互动、以企业产品质量为基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导向、以数字经济为助推力量及以绿色消费联动内外等方面。
高培勇等则构建了“四个转向”和“四个机制”的逻辑框架(见表7-2和图7-3),并借此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决定了资源配置方式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化;而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化,则决定了我国产业体系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从低端主导向中高端主导的转化;产业体系特征与经济增长阶段的一致性,意味着中国必须从依靠高投资、劳动参与率等要素驱动的高速增长,转化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效率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也就是说,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转型、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明确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杨镒泽、魏修建分析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的三维逻辑。总体上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存在制约(见图7-4)。具体而言:在微观上企业创新缺乏动力;在中观上产业结构存在迟滞;在宏观上绿色发展存在短板。向晓梅、胡晓珍、吴伟萍也持相同观点,认为破解之道在于加强营商环境、结构升级和绿色效率,以动力变革转换增长动力、以效率变革优化经济结构、以质量变革转变发展方式。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以高科技主导下的要素融合创新作为内生动力,以市场主体多元化和产业体系高端化作为重要抓手,以高品质供给作为主要目标,形成“动力—效率—质量”耦合机制(见图7-5)。
综上可见,“高质量发展”一词可适用于诸多领域,然而就其提出的本意与核心意涵而言,主要还是侧重于经济方面。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多重内涵,至少涉及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从发展目标来看,高质量发展致力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以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第二,从发展方式来看,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增长转变,需要将由要素投入和驱动的粗放型高速增长转变为以科技进步、管理水平提高和劳动者素质能力提高为主的集约型增长。第三,从发展内容来看,高质量发展内在包含经济、民生、生态、安全等多方面内容。第四,从发展结构来看,高质量发展具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重视角。宏观视角下,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实现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意味着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发展的均衡性、环境的协调性、社会的公平性;中观视角下,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产业和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协调方面;微观视角下,高质量发展不仅表现在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产品质量的提升方面,也包括一流企业的培育、品牌影响力的打造等方面,还体现在人民的幸福感的提升等方面。第五,从发展要素来看,高质量发展对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增加新的生产要素提出了新的要求。第六,从发展变化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往往涉及几个方面的显著转变,即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分配失衡”转向“共同富裕”、从“高碳增长”转向“绿色发展”等。总体而言,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丰富,有其内在的学理逻辑,并具有多维性、动态性、人民性等特征,其评价方式以多维指标为主。
(5)“三新一高”
总体来看,“三新”高度凝练了当下我国发展的思路和原则,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和重要现实指导。
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复苏良好趋势,并着力实现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发展,关键在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目前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复杂多变,而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且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拥有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蕴含巨大投资潜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应对公共卫生风险的显著优势。因此,发挥阶段性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够使我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需要以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为战略基点,推进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2. “三新一高”背景下的旅游发展
(1)旅游业与构建新发展格局
“十四五”时期的旅游发展在实现共同富裕、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驱动发展、建设文化强国、强化系统观念等方面需要承担新的社会责任。具体而言:进入新发展阶段,旅游业要发挥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作用,成为迈向共同富裕道路上具有时代特征的幸福产业;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旅游业发挥独特优势,也要求旅游业承担扩大内需的重要任务;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旅游业赋予新动能,也要求其实现创新发展;建设文化强国为旅游业明确了方向,也需要其更加主动地发挥作用;强化系统观念有利于旅游业全面协调发展,也对其提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新任务。
一方面,旅游发展要围绕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旅游业要把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作为行业复苏支点,不断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适配性,才能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形成休闲需求牵引市场供给、行业供给创造旅游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均衡。另一方面,旅游发展要融入国家各项重大战略。在新的形势下,旅游业要更加深入地融入并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促进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打通阻碍消费潜力释放的痛点和堵点。同时,要把握数字经济、智慧旅游、文旅融合等创新契机,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性作用,促进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提升,通过技术革新和产品革命加强前沿探索与前瞻布局,形成新的技术应用场景,打造旅游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2)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从发展结果来看,我国旅游业在过去40余年里实现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影响的提升,也存在产品创新不足、产业效率偏低、供求矛盾突出、市场机制不完善、环境可持续有待加强等问题。从发展驱动来看,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大量的要素投入,包括政策、土地、基础设施、劳动力、资本等资源要素的持续投入;二是旺盛的国民旅游需求。时至今日,我国旅游业快速增长的两个因素都受到挑战,例如需要重新审视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的投入在当前我国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我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不复存在,在旅游企业用人成本提高、人才流动率升高、高技能人才匮乏的同时,大量旅游相关行业待业人口依旧存在,形成结构性的失业;就资本要素而言,旅游投资在推动旅游业增长的同时,也在投资环境、投资质量、投资效率等方面面临着多重风险。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命题。
李书昊、魏敏区分了狭义和广义视角下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认为前者要求升级旅游产品质量、提高旅游经济效率、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和增强旅游可持续性;后者则要求完善旅游功能效益,发挥正向外部效应。为此,既要依赖于创新驱动和数字赋能的外在驱动路径,又要走产业融合和品牌塑造的内在突破路径,还要构建科学有效的“两手”协同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等。宋瑞指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包含多个维度,其中以下四个维度至关重要。一是产业效率的维度,即高质量发展就是更高效率的发展,同样的资源、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能够带来更高的产出。二是综合效益的维度,即高质量发展不仅追求经济收益,也追求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收益,实现更绿色、更环保、更包容、更公平的发展。三是区域平衡的维度,即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不管是旅游经济规模、旅游设施条件,还是旅游管理水平、旅游服务能力,以及当地居民的出游情况,均实现更加均衡的发展。四是游客满意的维度,即高质量的发展一定是让游客更加满意,旅游舒适度更高,更能够体验到旅游本身的乐趣,更能够放松身心、开阔视野等。
王兆峰等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分析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认为应从更高品质满足大众需求、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和平桥梁纽带作用等方面把握其内容,其中更高品质满足大众需求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宗旨,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责任,发挥和平桥梁纽带作用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为了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应利用科技赋能以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绿色发展以筑牢旅游产业生态基底、深化交流互鉴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旅游力量。
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维理解,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包含多个维度。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效率维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应是更高效率的发展,即同样的资源、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可带来更高的产出。二是综合效益维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追求经济收益,也要获得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收益,实现更绿色、更环保、更包容、更公平的发展。三是区域平衡维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不管是在旅游经济规模、旅游设施条件方面,还是在旅游管理水平、旅游服务能力以及当地居民的出游情况等方面,都能实现更加均衡的发展。四是产业生态维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要形成衔接良好、运行高效、良性竞争、协同共生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五是市场主体维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依赖于多元市场主体的经营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全面提升。六是人民满意维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游客更加满意、旅游舒适度更高,使更广泛的人民群众更深刻地体验到旅游本身的乐趣并开阔视野、提高素养。七是国家软实力维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入境旅游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在提升国家形象、传播国家文化、展现国家成就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从上述维度来看,我国旅游业距离高质量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旅游产业整体效率不高。就全要素生产率(TFP)而言,我国与世界旅游强国仍有差距,且内在结构有待优化。二是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有待增强。2021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548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3.96%,不仅低于诸多世界旅游强国,而且低于亚太地区和新兴经济体的平均值。三是旅游企业总体效益仍不理想。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企业平均净利润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一直相对较低,存在“散小弱差”的现象,而2020~2022年个别企业面临着更加困难的生存处境。四是游客人均消费有较大提升空间。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与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发布的《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0)》的相关数据可测出,在国内游客人均消费和入境游客人均消费方面,我国在世界旅游总收入排名前20位国家中居末位。五是区域旅游发展仍不平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在居民出游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育、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且某些方面的差距还在持续扩大。六是旅游贸易不平衡。我国出境旅游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发展相对缓慢,旅游贸易逆差较大,且呈现持续扩大之势。七是旅游国际竞争力仍有较多短板。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报告(2021年)》,我国在环境可持续性、旅游商业环境、旅游基础设施、安全防范、旅游健康与卫生、旅游开放度等方面排名靠后。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并从实现共同富裕、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驱动发展等层面对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业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就需要围绕实现旅游创新驱动发展、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构建科学保护利用体系、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拓展大众旅游消费体系、建立现代旅游治理体系、完善旅游开放合作体系等进行系统部署。第八章将围绕如何构建旅游新格局、如何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论述。
(未完待续)
本文节选自《与时偕行:中国旅游业的新趋势与新格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出版
作者:宋瑞,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琴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
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