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上方 蓝字,关注 外企观CHA
大家好,我是麦客!
人生真有意思,没想到,到了这个年纪,居然又收到了人生第二张来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最近一个月,正是高考中考这几个国之大考浩浩荡荡,此起彼伏之际,无数和我一样的中年父母们正焦灼的等待着男孩女孩们的成绩,以换取心中梦寐以求的那张录取书。
我看着手里这张给自己的录取通知书,醒目的红色,一时觉得画风看起来有点黑色幽默。
是的,一个40+岁的中年外企打工人,又要开始上大学了,唯一不同的是:这次读的是研究生。
我想,各位看官此刻大抵心里只有一句话:这么大年纪,折腾个啥呢,念完不都要退休了?
我对此表示完全赞同,确实有点瞎折腾,但是再想想,又似乎没那么简单。
那过去的几百个死磕书本发愤疾书的日日夜夜,总该为了些什么,才能让一个中年人这么发狠的吧,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也没什么,这些事说起来既不高大上,也不复杂。
职业发展,理论和实践始终缺一不可。
打工人,做的一切和学习提升有关的动作,都很难离开职业发展,我也一样。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大学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去太远,可以说大部分的能力,都是在工作里慢慢学习和实践出来的。
比如我从事的精益和六西格玛这块,大学里有这个专业吗,没有的,大学只有一个相对应的专业叫工业工程。
但其实工业工程在国内的企业环境里并不受重视,尤其是过去十几年,很多IE出来的学生,找不到工作,真正从事IE的少之又少。
不过企业里做精益的需求却是非常强烈的,因为赚钱不易,互卷严重,利润既要向市场要,也要向内要,也就是向运营效率要。
我们这些企业里做精益的,最初的学习教材从哪里来的呢,基本上来自各大外企的内部培训PPT,然后再加上自己在工作里的摸爬滚打的实践,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这些实战技能好不好呢,当然好,全都是奔着解决问题而积累的干货。
但是,不管做得怎样好,我始终觉得缺了一条腿,或者一个扎实的底层基础。
所以我决定去补足这条腿,让自己的职业走得更有信心一点。
职业生涯还很长,学习不能停。
我们这一代人,改革开放里成长起来的80后,就像别人说的,是最辛苦的一代,利好都没赶上,改革都有份。
大家都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来解决遇到的人生问题,"小镇做题家"说的就是我们这些人吧。
可以说不断学习的习惯,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成了我们的人生信条。
前20年不断地学习成长,尤其在外企,学习资源很丰富,也接受了很多不同维度的培训的锻炼。
但是到了这个阶段,在企业里能够接触到学习资源也都差不多了,而学不到的,也基本很难再有突破,因为我在制造业,像战略,市场,财务,商业逻辑等是很难接触的。
所以,眼睛向外看,大学提供的在职人士课程,可以算是个比较好的选择,系统的整合以往的经验与理论,提高自我的认知与眼界,同时提升下学历,还是不错的。
这些学习并不一定最终会让你加官进爵,但是一定会让你有很多不同维度的收获。
完成某个梦想吗,就当算是吧。
记得当年高考时,我最喜欢的专业是电子信息类,当时很想上那些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一共四所电子大学,分别是成电/西电/杭电/桂电,当年的电子大学人气极高,竞争激烈。
西电和成电的好专业分太高没够着,杭电好像又不在我们那招生,桂电在广西太远,因此就此与所有电子大学失之交臂,留下一点遗憾。
没想到,20年后,却以这种方式完成了当年的愿望,也算是另一种方式弥补遗憾了。
外企的工作,给了我学习提升和发展自我的机会。
大家知道我这个公众号是讲外企的,不是说我非要给外企加戏,但必须说是真的受益于外企的工作。
到了这个年纪再考研究生,是真折腾,真难,大家如有和我一样想法,建议慎重考虑,因为脑力体力上都会面临极大的挑战。
脑子跟不上学习进度,那么只能通过加倍的时间投入来解决。
作为一个普通打工人,毕竟工作才是最主要的,很多时候工作外的时间也并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何况还有家庭的事情要关心。
但是好在外企的工作能保证这个空间,尤其是我当前所在的这家欧企,工作8小时外几乎都是自己的时间,所以平时下班后,周末时,都能很好的利用起来,保证了学习的投入。
那句话怎么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不在8小时内,而在8小时外。
我并不太赞成这句话的逻辑,8小时内干得好不好其实更重要。
但是如果你希望在8小时外改变一下自己,有这样的愿望,但没有时间,那从何谈起呢。
以上,就是一个40+的外企打工人,为什么又要开启大学生涯的简单介绍。
重要的是,人不要轻易给自己设限,年龄也只是个符号,在你还能学习,还能折腾的时候,不躺平,不服老,积极的做些什么,总不会错。
大概率,我可能是班里年龄最大的那个。
但是,不是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吗,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吗,就当去看看新风景吧。
共勉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你也许感兴趣:
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888,领取价值2999元大礼包:
知名企业面试问题库
23最新高薪岗位指南
名企精选百套PPT模板
MK麦客 : 文字爱好者,自由撰稿人,20年外企老兵。8小时内用数字探索商业与管理,8小时外借文字感悟职场与人生。后外企时代,置身事外,观外企聊职场。
历史文章:
加我微信,共同交流:
欢迎 点赞,转发,在看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