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上方 蓝字,关注 外企观CHA
Morning,我是麦客!
有多少像我这样的中年人,现在对外企是又爱又恨?
记得当年我们找工作时,总会有过来人说,找个外企吧,因为外企的工作,意味着更先进的工作理念,更完善的流程与制度,更多工作之外的诗与远方。
而我们这些35+的外企人,可以说在多年的外企工作里,充分感受了外企人性化的职场环境,把工作生活平衡的理念深深刻在了职业基因里。
但是,若干年后,当年鲜衣怒马的少年们,早已变成如今四平八稳的中年人,身在外企,常伴左右的更多可能是纠结与彷徨。
有时候看着外企之外的世界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好像一场场华丽的电影,电影里的主人公通过各种方式最终实现个人梦想,走上人生巅峰,让人心生向往。
感慨之余,回到现实,外企里的中年人们在考虑的问题却是:外企的时代还会回来吗,会被裁员吗,哪里还有机会能苟到退休?
坦白说,我们在外企得到了很多,但是,回头一看,今日的纠结与彷徨,其实早就在不经意处悄然发生了。
茨威格有句经典名言: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外企纵有千般好,但并非完美无缺,只不过外企的问题有点像钝刀子割肉,到了最后才会发现失去了很多,比如:
1. 节奏慢,效率低:外企提倡宽松的工作氛围,很多工作要与国外进行沟通协调,但老外比我们更WLB,所以慢慢的工作节奏就变长。
时间一久,这种慢节奏就成了外企人的风格,这种风格在外企内可能不会有什么感觉,但到了外面世界,尤其在民企和大厂里,可能变成了低效的代名词。
2. 距离核心技术远,错把平台当成自己的能力:外企的业务平台往往布局全球,在这个平台上,各个职能都有各自的部署,只是很多产品和核心技术会放在国外研发,国内只进行项目配套和国产化。
所以里面的人可能无法接触真正的核心技术,个人能力提升也有限。
要命的是,背靠大平台,很多人会产生错觉,认为平台能力是个人能力,有朝一日到了外面才发现,离开平台自己什么都不会。
3. 晋升机会少,过程复杂:在外企里,很多时候要增加职位,是需要有来自总部的人员计划HC的,如果没有HC,增加岗位会很难。
而外企的人员整体离职率是比较低的,特别是管理层的离职率更低,经常很难空出坑给下面的人补位。
晋升的流程很清楚,但是,在外企,晋升往往涉及多方博弈,你的晋升决定,可能不只是你的上司的意见,还要综合HR和其他相关部门领导人的意见。
任何一个人的反对,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所以难度反而更大。
4. 天花板低,突破范围有限:外企的管理在不断扁平化,但是从全球到各大区/国家,再到事业部,里面的管理关系仍然层层叠叠。
虽然这几年外企的本地化越来越多,但是国人的整体天花板依然比老外低,大部分华人高层都是在中国区内周转腾挪,很少看到有突破到总部的华人。
5. 福利好,但是也只有福利好:在外企,只要劳动法规定的五险一金,基本都给你交齐,再好一点的还会配置年金,忠诚奖励,全家的商业保险等福利,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
但是,外企的福利边界也大多只到这里,那些在创业公司/民企等听到的期权,股票等能让员工财务自由的福利机会几乎是没有的。
当年的外企浓眉大眼,一身金装,光彩夺目。
每一个对职场有追求的年轻人,都想进外企,去实现工作与生活平衡,在想休就休的年假里,去寻找令众人羡慕的诗与远方。
在工作里,节奏慢或效率低了,会觉得对不起公司发的薪水,有种没有尽职的负罪感。
但是,这样的感觉终在日复一日的流程里慢慢消散,你会重新思考并接受这样的节奏,习惯这样的工作方式,最终成为这座城的一块砖头。
但是多年以后,潮水退去,你才会发现自己是沙滩上浅踩的那几个人,一些人已经一个猛子扎进了海里,他们或许呛水,或许挣扎,但是游得更远了。
这时的外企,就像一座围城,一座中年人的围城。
只是想出城的中年人,可能会发现自己双腿早已沉重,无法迈出那一步了。
共勉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你也许感兴趣:
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888,领取价值2999元大礼包:
知名企业面试问题库
23最新高薪岗位指南
名企精选百套PPT模板
MK麦客 : 文字爱好者,自由撰稿人,20年外企老兵。8小时内用数字探索商业与管理,8小时外借文字感悟职场与人生。后外企时代,置身事外,观外企聊职场。
历史文章:
加我微信,共同交流:
欢迎 点赞,转发,在看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