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张茂:补齐乡村医疗急救短板,畅通急救“最后一公里”

文摘   2025-01-16 06:01   浙江  



近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浙江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杭州开幕,农工党中央委员、浙江省政协委员、浙大二院副院长张茂参加大会,并递交了关于基层急救能力提升的提案。

张茂委员一直关注乡村急救的状况,乡村卫生院和卫生室作为最基层的医疗单元,是急救网络的“最后一公里”,其效能直接影响到整个急救体系的运行。他提到,通过调研发现,当前乡村卫生室在急救功能上存在较明显短板,如急救设备配置不足、医护队伍急救能力不足以及村民自救意识不强等问题。

针对这些短板,张茂提出,首先要补足基层急救硬件短板,保障“救得及时”,增加乡卫生院尤其是村卫生室的急救设备配置,如呼吸球囊面罩、氧疗设备、吸引器、AED等,同时加强急救药品的配备,推进县域村卫生室“心电一张网”。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张茂认为,要夯实基层队伍建设,保障“救得专业”。他建议,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急救培训纳入县域医共体医务人员职称晋升、晋级及年度学分内容,同时定向培养年轻人扎根基层医疗卫生,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此外,他强调要通过政府配置和社会捐赠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AED配置的科学性,推动急救科普和技能培训课程走入社区、校园,将重点对象纳入培训范围,实现“人人学急救”向“人人会急救”转变。

“医疗急救保障是整个社会的体系,需要政府、医疗行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要通过强化基层、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共同筑起生命的安全防线。”张茂表示。

(文字图片来源:潮新闻,记者 孙燕)



 

背景资料

《浙江省基层急救能力提升系列工作》

基层医疗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基础,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急救服务是基层医疗工作不可缺失的重点内容,国家和省政府发布了系列文件以大力促进基层综合急救能力的提升。浙江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浙江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等急诊急救相关组织积极响应,从2020年开始聚焦基层急救能力的提升,开展了系列的工作。

2021年8月,《浙江省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的急诊医疗服务状况调查》正式发表。

2021年12月,《浙江省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急诊医疗服务状况的调查研究》正式发表。

 2024年9月,基层急救能力培训(PEAT)课程在浙江省义乌市首次举行。

 2024年11月,《浙江省村与社区医疗机构急救服务状况的调查研究》正式发表。

2024年11月,《乡村与社区医疗急救能力建设浙江共识》正式发表







【END】

浙二急诊
浙大二院急诊医学科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