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研究|纵向分层的高等教育系统与人生历程:28年的追踪分析

文摘   2024-10-27 16:23   北京  

Andres, L., & Pullman, A. (2018). Vertically segregated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life course: Comparing patterns over 28 years.Achieving Equity and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Global Perspectives in an Era of Widening Participation, 25-49.

Lesley Andres,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教授

Ashley Pullman ,渥太华大学

摘译:陈紫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在北美,尤其是加拿大,高等教育体系通常遵循竞赛性流动原则(Contest mobility),旨在为大多数人提供教育机会,并保持教育参与的开放性。这体系不同于赞助性流动Sponsored mobility),后者通过严格的追踪和选拔机制,仅允许少数精英进入大学层面的教育。在加拿大,由于各省和地区负责教育事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在高等教育体系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20世纪60年代,安大略省(Ontario)采纳了二元高等教育模式,限制了大学和非大学机构之间的转学;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 Canada,下文简称BC)和阿尔伯塔省被认为是纵向分层的衔接模型(又被称为无缝系统),原则上允许学生从非大学机构逐步进入大学教育,甚至最终可能获得博士学位

    BC省的高等教育体系深受加州高等教育体系的影响,目的是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机会实现教育公平。1962年发布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教育政策报告》(Higher Education in British Columbia)提出,BC省应建立四年制的大学和两年制的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的课程应包括:可终结的学术课程、技术职业课程和继续教育。通过这种纵向分层结构,学生可以从基础教育逐步提升,进入高等教育的不同层次。

    这种纵向分层的高等教育体系不仅在设计上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并且在机构间转学上具有灵活性,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卓越。然而,这种体系对个体的教育和职业成果会产生何种影响,仍需要进一步考察。学者们定义了两种教育体系分层的轴线:第一种是机构之间按声望和选择性划分的纵向分层(vertical Stratification),第二种是学科领域的水平分层(Horizontal stratification)。本研究重点关注纵向分层,采用全面的社会分层视角,探讨这一体系中教育和职业结果在多大程度上会受到先赋性特征(如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种族和地理位置)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人生之路项目(Paths on Life’s Way Study)的数据,这项纵向调查覆盖19882016年间的28年时间跨度。研究通过序列分析、聚类分析和多项式回归分析等方法,考察不同高等教育路径对教育和职业结果的影响。样本包括485名参与所有调查阶段的个体,收集了他们在教育、职业和社会经济背景方面的详细信息。研究使用多个关键变量来分析教育和职业轨迹,包括性别、父母教育水平、高中毕业地区的类型、高中绩点(GPA)、是否具备直接进入大学的资格、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全日制或兼职学习的时间、是否获得学士学位或更高级别的学位、职业成就(包括就业状况、收入水平和管理职责等)。

    研究发现,BC省的纵向分层高等教育体系对个体的教育和职业轨迹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序列和聚类分析,确定五种典型的教育路径,如下:

  1. 1.      大学路径(University Only):约18.1%的学生选择大学路径。该群体的学生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并在20多岁期间持续深造,部分人甚至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该路径的学生大多为男性,父母中有较高比例拥有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此外,这一群体在高中阶段的成绩表现优异,约88%的人符合大学入学要求,GPA的中位数达到5.7。至2016年,有93%的学生获得学士或更高学位。这群体的职业发展也较为突出,2016年的家庭收入中位数达到10万加元,50%的人担任管理职务,职业声望得分最高。

  2. 2.      逆向转移路径(Reverse Transfer):约16.1%的学生在大学学习一段时间后转入非大学机构,或在大学和其他类型教育机构之间多次转换。选择这种转学模式可能与个体的经济状况、教育期望变化或其他个人因素有关。

  3. 3.      学院到大学转移路径(College to University Transfer:约16.3%的学生选择了从社区学院或大学学院转入大学的路径。该群体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先进入社区学院或大学学院学习一至两年,然后转入大学。这类学生以女性为主,且多来自偏远地区。群体中约77.2%的学生最终获得学士或更高学位。职业方面,虽然该群体的全职工作年限相对较短,但职业声望得分较高。然而,这一群体的家庭收入中位数仅为7万加元,低于大学路径和逆向转移路径。

  4. 4.      混合路径(Mixed Bag):近30%的学生选择了混合路径,是人数最多的一类。该群体学生在不同类型的非大学机构间流动,少数人进入大学。该群体父母中拥有学士或更高学位的比例仅为16.3%,大多数在高中毕业时不符合大学入学要求。在教育成就方面,该群体表现较低,仅有29.1%的学生最终获得学士或更高学位。尽管大多数人拥有全职工作,但其家庭收入的中位数仅为6.38万加元,职业声望得分也相对较低。

  5. 5.      学院为主的延迟转移路径(Mainly College, Delayed Transfer):约20.4%的学生选择了以学院为主的延迟转移路径,大部分学生在社区学院开始学习,并通常在几年后才转入大学。该路径的学生以女性为主,且多来自城市。约45.4%的学生获得学士学位或更高学历。在职业方面,这类学生的管理职位比例为44%,职业地位得分接近样本平均水平。家庭收入的中位数约为6.5万加元,略高于混合路径。

    除此之外,研究还揭示一些关键发现。首先,性别和地理位置对教育路径选择有显著影响。整体来看,女性和偏远地区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非大学的教育路径,尤其是在混合路径和学院为主的延迟转移路径中,这表明性别和地域在教育不平等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次,教育路径显著影响职业成就。大学路径的学生不仅更可能获得高学历,也更可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和职业声望,而选择其他路径的学生整体收入和职业地位相对较低,这反映了教育路径对职业发展的累积影响。最后,家庭背景对教育选择有深远影响。父母拥有高学历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大学路径,而父母学历较低的学生则更可能选择社区学院或混合路径,这表明家庭背景在教育选择和成就上有持续性影响。

    文章最后指出,尽管BC省的纵向分层高等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育机会,但先赋性特征对教育结果的影响依然显著。该体系在为学生提供多样教育路径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等教育中的不平等。这提示未来的教育政策应更加关注性别和地域差异,以进一步减少制度性不平等。


博士生培养
本号为北京大学中国博士生教育研究中心的公众号。发布国内外有关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方面的研究论文、实践动态、学术资讯等,为高等教育管理人员、高等教育研究者和研究生提供信息共享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