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米|一周

乐活   2024-12-21 13:13   山东  









2024.12.13—2024.12.20



走离得越远,故乡的范畴变得越大。它一直在追赶与扩张,好让外乡人回忆的落点更精准一些。

关耳立曰心央皿







爹傍晚回来说不用去菜场了,有个北山亲戚送了我们自己种的青菜、萝卜和番薯。然后炖了萝卜丝带鱼,用笋片炒了青菜,计划明天中午吃粥和番薯。

他很骄傲地把青菜先拿出来看,翠白的一株,过油炒后肥糯细软。北山青菜霜打以后每年在县内是有名的好吃,还有北山猪肉、北山笋,由这样古老勤快的亲眷带到山脚,变成生意或人情。

对这样突然且偶然的捎一袋很感动,与之伴随的,还有一种确凿的身份认同。我们永远是北山的后代,我奶奶的小孩。

月亮果子酒







领导说女儿在申请留学,选专业时她和丈夫本想出于世俗实用功利的角度引导干预她,没想到有一天女儿非常开心又坚定地说自己想学言语治疗,因为喜欢,因为有意义,或许最后不会从事相关行业,但很想去读一读。她跟丈夫详细了解专业情况和就业前景后,彼此互劝了几天,就对女儿表达了支持。我听着高兴又感动,想起之前读过的那本韩江《失语者》。

林地胭脂







《观察套件:写作工具包》的作者认为,作家散步时也在工作,并不算浪费时间。换言之,散步是行走中的写作。所以我非常注重散步时间,绝不在工作时间结束之前回去。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多谢不阅》







透过窗帘缝落在天花板上的光好像一只只蝴蝶,窗帘被风吹动的时候,蝴蝶也扇起了翅膀。

用户乌青







说起来我一直很擅于对他人祛魅,比较好用的方法就是:当你给他人赋予光环时,你自己成为光环。

里絵







从女记者那里学来的采访技巧影响了我,假如不能采访到A(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一件事情),那我可以采访与A相关的人;假如不能肉身到达A所在的现场,那我可以尽可能还原和描述A在的地方发生着怎样的故事;假如不能观察到A的表情,那我就可以写A做出表情后其他人的反应。

一种不在场的“在场”,不一定准确,不一定客观,但我们先有这个共识。

过细雨







2024年有意识地在做信息减法,很多网络事件我都不知道,不关心。新的一年,坚持information diet,百分之九十的热点实际上都不重要,未经过过滤和筛选的百分之九十的信息也都不重要。我的情绪,能量都是有限的,令人愉悦,或引起思考的内容才值得看,我要保护我有限的脑容量。

-WHWDFRI-







文学始于个人,但我们越深入,就越能成为每个人。
唐纳德·霍尔







在阴天回顾前天的阳光,散步地点是共青森林公园。
鹊鸲比较隐秘,需要寻找。灰背鸫正在快乐吃蚯蚓,可惜没抓拍到。
那天的黄昏仍然充满乌鸫和灰喜鹊的嘈杂,感觉它们似乎在交流一天过得如何。

默默默音







夜深时,接着读《炉边的风声》。“ 関西にいた頃、仕事場に使っていた家は百年ほど経った古民家で、拙著『家守綺譚』を育んだ家だった。ある時障子が閉まりにくくなり、大工さんに来てもらった。帰りがけ、大工さんがポツンと、「この家、生きてますよ」と言った。え?と聞き直すと「かんなかけすると、まだ、ヒノキの匂いが立つんです」。木のように生きたい。”碰巧白天刚收到了《家守绮谭》,是顺藤摸瓜找到的喜欢的译者作品,这一连串的微小细节,好像是捡起一根闪闪的丝线开始编织,扣扣相连让人内心有所依傍也会通向远方。

Taohuiyuan







傍晚返家,迎着升得低低的、刮垢磨光的鹅黄月亮,想起刚才跟朋友小谈。

她说,“看到黎戈写武田百合子爱着生命的全貌而不去修剪它,我心想你就是这样的人啊,你很容易辨识出黑的丑的不好的,但还是会不遗余力地热爱。”我说,“今天在读之前你推荐过的《布鲁克林有棵树》,我心想你就是弗朗茜本人啊,不由自主会被她热爱生活甚至热爱脏污角落的天赋感染,是像你一样的天使女孩。”

望着足够让人热泪盈眶的毛茸茸月亮,思念着我的好朋友。

林地胭脂







一个小发现,吸烟的实际操作行为和吸烟的美学意义多少有些割裂。电影镜头里的抽烟美就美在是一种假装,烟雾从两片唇瓣之间淌出来,人便像是吐出了一缕放空的魂魄,人脸被烟雾遮挡的角度刚好有种虚实之间的美丽,暧昧松弛的烟雾是给人的胜券在握打掩护,这便是它带给人的美学体验。但是所谓正确的抽烟姿势并不会这样性感,问题的关键在于烟是从人的两个鼻孔冒出来的,更加显示出鼻孔在全脸的扼要位置,人脸也变得更加呆滞朴拙,像是喷着两股粗气的老牛。尤其文明社会里抽烟还要避开公众场合,如果说假想里的非善类感是被烟雾打造的神秘,实际上的非善类感则来源于行动上的偷偷摸摸。

韩堵堵已疏通







对我而言,如果你回顾一年前的自己,而没有为自己所做的傻事感到震惊,就说明你还没有吸取足够多的教训。但仍然很少有人能够拥抱自己的错误。
瑞·达利欧《原则》







早晨骑车到洱海边上,想要读读诗,这里被宁静包围,所有生物都不会感到不适。
看着水面将蓝色抚过,又将它递到人们面前,一波一波,不吝啬的。水杉也开始搅动,土地的信息杂糅,又建造出明晰。这里生出风、阳光、植物的气息,丝毫不惆怅。
我的目光就像一条长长的钓线,垂钓在缓缓的湖水中。

碌碌的blue







你们不觉得微信显示共友点赞这个功能很恐怖吗?我经常被迫发现自以为两个毫无交集的人竟然认识,而我作为一个三角闭合交汇的点夹在中间很无措,这种把潜在的隐形社会网络显性化的时刻太暴力了,就像几个人半熟不熟的人不得不挤在一个电梯里打招呼:我突然意识到我被迫进入了一个共享的隐私空间,并且因为未预期到这些非对称性的关系会这么突兀地曝光,反而会产生一种被“窥视”的恐惧。更不要说这个机制在现代都市里会给各位带来多少关乎关系竞争的隐形压力。

我当然知道微信这个技术的介入本来是为了强化社会关系,但我还是微微地感受到了和平台之间的权力不对等,我无权选择是否可以隐藏这个关系链条,还要被迫卷入被算法勾连的公共场域,个体心理的边界就这么不断地一点一点地交割出去了。我真正关心的就是在这个布满算法陷阱的社会怎么夺回对关系的掌控权,怎么可以轻盈地在人网之间穿梭和跳跃,当然这是天方夜谭。

软角鲨烯







七点钟下班路过停车场,微弱的猫叫,敏感停下。像呼应又像躲避,最后确认在一辆车里。一直叫,偶尔大声偶尔小。像去年也在这附近发现,没留住的拉奇。打114,用挪车的理由把车主叫来。掀开引擎,一只小橘。跑掉了,还是叫。就在附近,想用手擒,跟不上它。诱捕笼好晚才叫到,和朋友们夜风冻得手笨头疼,不知道它这么小这么饿怎么办。装好机关快九点了,猫叫声却也没了。笼子空空的,天黑得好深,小橘你在哪呢,怎么办呢?为什么流浪有那么多造化的苦要吃呢?

月亮果子酒







我常常将齐邦媛那句「相逢是了不得的事」挂在嘴边,是因为我清楚它是求而不得的险事,却又屡屡降临在我身上。过早地接受一种物质的、功利的家庭教育,导致我在幼年便已学会察言观色和鞍前马后,可是我逐渐明白那是偏狭的、危险的。现在想来,在每个阶段我都有幸遇到一位对我影响深远的老师或朋友,他们教会我更为质朴的理念,以及如何想象生活的可能性,而那也恰恰拯救了逐渐清醒、渴求变革但又无所适从的我。谢谢他们。

drakettsuii







如果相互靠得太近,总使我认不出你

请让我们成为两个不同肤色的女孩,

在地球相距最遥远的地方,

透过望远镜庆祝彼此的诞生。

可仔《单读39·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







关于在土耳其的一些咔擦咔擦

-渔窑







我生平有三次读书流泪的经历:一次是读高启怀念女儿的诗,里边回忆他早年牵着女儿(不幸夭亡)的手在树下散步,女儿让他折一条树枝:“牵我行树下,令我折好枝。”一次是读余华的《活着》,有庆去世的那天晚上,福贵埋葬了他,回头看了看回来的那条路,再也听不到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余华用了一句非常残忍的话:“月光照在路上,像洒满了盐。”还有一次是在大学图书馆读耿占春老师的书,那是一本非常薄的、怀念祖母的书,里边写到他在处理完祖母的后事之后回到家里,看到祖母亲手擀的面条儿还在厨房的案板上,他写到:“说吧,悲哀,嚎啕痛哭吧,你什么也改变不了啦。”读到这里,我的眼泪就再也止不住了。有时候我总是想,我已经明白了人世间所有事情的原因,但是我们未必能够给自己一个从中抽离并冷静下来的理由。我们以爱的名义而来,但我们一旦认识了爱,就被打上了胎记,就注定无法脱身。

树下有玉







最近在公寓,和管家阿姨交换起了种菜的心得,花圃里中的番茄小苗长势正好,于是掏了两棵赠给阿姨。今天回家,发现门口多了一袋翠生生的绿菜苗,才想起阿姨总说,等她种的生菜长好了,就给我拿点。我们平时的交流不多,也没有对方的联系方式,总是碰上面了,能寒暄几下。

想起在《礼物》中读到的一段:


“就毛利人的法律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法律关联,亦即由事物形成的关联,乃是灵魂的关联,因为事物本身即有灵魂,而且出自灵魂。……馈赠某物给某人,即是呈现某种自我。”


这绿色穿过了我与阿姨的灵魂,我们将它视为珍贵的馈赠,诉诸自我,不存在遥远的探讯。如此珍贵啊……

碌碌







昨天坏狗说,她很长一段时间用来鼓励自己写作的话是《伦敦生活》编剧写的,像不要怕那样去写作(大概!),今天回想起了几年前我常常用来鼓励自己写和生活的一句话,是张怡微说的,“我们要对爱有兴趣,才会走得远。”这句话真的鼓励了我好久。

过细雨







说到底,衣物就是个牢笼,是最小最贴身的环境,人以之为手段,处置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自己与世界的关系:需要选择的不是美与丑,而是开与闭,是防守与出击。以此为界,把自己封存在一个得到普遍认定的身份里,常常是一个现实的需要。

黎幺《次要人物》







胶卷记忆

用户乌青







后来我才意识到,年终总结并非是一份高屋建瓴、高度概括的材料,也并非要在年末的最后一天才能动笔书写。而是在几百个日日夜夜的某一瞬间,即我们在某一时空条件下对某一事物的瞬间顿悟,这个事物作为我们一年时段的精妙隐喻,从被屡屡忽视突然变得透明和可解。

关耳立曰心央皿







在当下最重要的技能,一定是会上网,会检索,会英语。这三个每一个都可以展开一篇千字长文,但重中之重,即获得真信息,有用信息,一手信息的能力。信息茧房是舒适的,顺畅的,打破它的过程是麻烦的,困难的,但打破信息茧房从未如此重要,这是必经之路。

-WHWDFRI-







在寒山路上停下来看月亮,旁边伴了一颗小星。天气冷得世界变空变大,想刚才巷子里一闪而过的小猫。有没有人为它绝育,有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蜷曲,能过这个冬。

月亮果子酒







留心观察周遭的现实,时常感到一种令人惊异的单面性。我们所目睹的恶,往往是毫不犹豫、首尾一贯、简捷高效的。绝无良心的纠结。所有决定,皆明确无误地出发于自利自保自我膜拜之心。

李静《戎夷之衣》







客厅有三扇窗户 

一扇可以看到 香樟树 龟掌叶  榆树

一扇可以看到水杉树 槐树 皮树 四季青 女贞子 柿子树 滴水观音

厨房的窗户可以看到法国梧桐 榉木 红花榉木 桑树

夏天都是绿色的 冬天水杉和梧桐变成了黄色 香樟四季常青 梧桐的黄色倒映在钢琴上

Nai







在古城的市场,“打开生活的褶皱”。
以游客的身份走入,这种走入会被其“在地性”吸引,居民与非居民都在这里融合,只为了打开生活。
这里日日明媚,没有什么比阳光草地更为重要的了。被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喂饱,心满意足,每日安睡。

碌碌的blue











拣米,古代酒名。

只取字面意思,把散落的米粒拣到碗里。

本栏目用来收集酒友有趣的言论,禁二次商用。






撰稿:酒友

整理:林地胭脂
图源:林地胭脂
喜欢请点赞&在看|ω・)و ̑̑༉

隔墙对饮
林地胭脂,正在与人生相互试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