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7—2024.6.14
如果说读书这么多年,有什么长进,或许有一点值得讲:即敏锐辨认并笃定这对我而言是“关键表述”的抓要点能力,十分明显地提升了。随心读,随处捕捉对心中文本有所呼应、扩延或生发的字句段落,随之记在心内文本簿上合适的位置。这样,一个阔达丰富的文本库持续生成,这也是我所以为的“阅读”的本义:巡游、端详、吸纳、再造、重生。重生则不急,也急不得,有人要用一辈子,有人永远没有那样一个契机开启。当然了,文本的重生非个体生命独独关切的存在,而关切于整体人类。
普_照
总觉得人来人往的机场和夜晚急诊窗口很适合学习和工作,这种场合总是,自我意志和认同感的抉择最揉杂的地方。混入人群,仿佛使得人追求认同感的本能得到一丝宣泄,但在不断聚合的见不到下一面的人群里保持自我,又仿佛是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孤岛。
vosemesz
一连几天散步,桥对面那幢楼里我喜欢的几盏灯都灭着。今晚也是这样,悄悄叹息了一下,抬头却看见了一弯月亮,仿佛是一种温柔的补偿。在夹竹桃盛开的水边看了很久,回家的路上那月亮又在水杉的掩映和柳梢上静静地悬着,晚风里都是女贞的香气。
xiaomei0707
在加尔各答停留了不到24小时,印象是…居然和刻板印象一模一样。一模一样。气味古怪,脏水横流,订好的车最后一分钟告诉你它来不了了。在这座印度第三大城市的火车站,到处都是骚扰你的桃夫,人群像密密麻麻的无头苍蝇,火车在散步,人在火车道上散步。
精疲力尽躺在开往格雅的卧铺列车上,用手机读宗萨仁波切的《八万四干问》:“心可以被调伏,因为心能够被影响。这或许是我们能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我们被训练成易怒和猜忌的,这是我们如此擅长此道的原因。”说得真好,沉下来才能好好回想过去24小时的感受,觉得对加尔各答的粗浅评判很不公平,这可是特蕾莎修女和泰戈尔生活过的城市。看着看着我就睡着了,小憩醒来后这旅程甚至变得有点甜丝丝的一而这并不是我带的椰子糖所致,人心是多么容易变化啊。
晚餐是咖喱盒饭,吃完问列车员,垃圾桶在哪儿。他没说打开车门,直接把饭盒扔了出去。天光尚在,列车正经过一个巨大的拐弯,一位摄影师探出身子,打算记录下列车优美的弧线,前面车厢飙出来的一泡尿随风浇了他满头满脸。
杨潇《可能的世界》
又是和妈妈逛到邻村的田埂中,风将我们撂倒,草地是一片安睡的温床。
碌碌的blue
我觉得我的人生内驱动力之一,一定是实现一些什么,达成一些我真正渴望的东西。回想我知道被录取的那一瞬间的心情,那种喜极而泣,觉得梦想被实现,一切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的心情,真是千金都不换。啊,那样的瞬间就是因为稀少才珍贵吧,但接下来的人生也很想努力创造那样的瞬间。
-WHWDFRI-
没想到早上到工位第一件事是洗麻布包。一颗桃子被挤出汁水,漫出塑胶袋,在布料上洇出肉粉色团,淡淡的,有点像经血。拿到洗手池揉洗,微热的流水浸出果香。抬头看镜子,想起最近左支右绌拔白发的场景,有点怀念初潮时的心情,遥远又熟悉。
林地胭脂
去年六月的生日四月我就开始订东京湾的邮轮餐厅,甚至特意电话给经理嘱咐蛋糕上要写上什么字样,当天因为东京连绵的阴雨我们在甲板上痴等了好久也没看到闪烁的东京塔。前年生日是花了好多钱去了什么度假海湾的野生露营地,结果蚊虫太多加之篷内湿热最后半夜开车灰溜溜地跑了。往前每一年生日好像都是这样用力过猛最后虎头蛇尾,就好像我妈认真备孕最后只是生出了我这样的小孩,结果就是明天又是生日了我已经不做任何打算,准备回熟悉的地方见见熟悉的朋友,在熟悉的水沟里安安静静地躺一会,像在出生日后漫长的某个轮回里宿命般地回归到最安全的羊水里。我不愿再汲汲于向生命的湖泊里投递斑斓的许愿硬币,我只想直接走进湖泊的核心,让命定的潮水向我涌来,涌来。
软角鲨烯
一次,他的鞋底掉了,他完全没有注意到,打着赤脚还到处跑,直到有人以极其独特的方式提醒他。因此人家都笑话他,不过他对此也毫不在意。后来他妻子随自己的性子跟别人跑了,宾格利也不在乎。他常常耷拉个脑袋,但完全不是因为他在研究什么的缘故。别人可以从他手上把他的戒指夺走,可以将他盘子里的食物拿走,把他头上的帽子摘掉,把他的裤子和靴子从身上脱下来,把他的衬衣脱掉,把他脚下的地板抽掉,把他嘴上叼着的雪茄拿走,把他的孩子、他坐着的那把椅子偷走,他也都不会有所察觉。
罗伯特·瓦尔泽《散步》
如果不是到新疆,不是到伊犁,根本不知道还有个伊犁植物园,更不知道伊犁植物园在新源县境内,离那拉提还这么近。如果你到那拉提,如果有时间的话,一定要来伊犁植物园看看。2014年,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下设植物园正式挂牌,就是伊犁植物园。现在正是芍药、大滨菊、鲁冰花盛开的时候,五彩缤纷,还有天山做背景,尤其美。伊犁植物园把科研和科普结合得比较好,植物旁边都有牌子,便于普通百姓辨认;同时又种有大面积色块般的观赏花卉,可观赏性非常强。
快乐农妇
渐渐你会明白,不是所有灯都会发光的。这没有什么好羞耻的。事实上,只要它一直以为自己会发光,也就够了。这个星球上总有一些角落是绝对黑暗的,但你依然可以想象那里有人在走路、唱歌、酿酒,并因你的想象而不朽。
树下有玉
恭喜高考完了 向着自由迈近了一大步 如果能去大城市的话就去大城市吧 总要体验过更繁华的地方再决定什么更适合自己
突然想聊聊我爸的故事 我爸年轻的时候在部队里工作 工作环境的关系 要镇得住所有人 所以性格非常暴烈 我感觉他有种自己都控制不住的情绪几乎要吞噬他 这种情绪传导给身边每个亲密关系里的人 印象中我和我妈 我姑姑 姑父 都跟他大吵过 每年过年我都巴不得我爸在部队值班 我跟妈妈两个人在家过年就好了 他的工作能力是很强的 但是后来因为政治原因没升上去 就干脆自主择业退伍了 出来以后他尝试过各种创业 都不太成功 从他退伍那一刻起我就能感觉到 他对体制内的留恋和失望 体制内的工作把他这个大山里的穷孩子解放出来 但也让他看到了跨越阶级的痴人说梦
我本科时也不知道以后要怎么办 我爸让我同时准备了国内考研和留学两条路 所以本科在烂学校也努力刷绩点 现在看来是正确的一步 考研时我爸就一直在校外租房陪我 经常早上五六点去图书馆帮我占座 想象寒风中一个小老头跟一群大学生站在一起排队 冲进去抢座 我很感激 那个时候我和我爸的关系已经缓和了很多 他也没之前那么冲动易怒了
再后来 我考研没考上 我爸倒是自学中医开诊所了
他是一生要强的学霸 我这辈子是不可能也学不了一点儿了 他送我登上去英国的飞机 自己就直接拎着行李去了杭州的中医学校 在吃苦这方面没人比他更强 一把年纪了跟一群人住上下铺宿舍 学了半年 成为学校里唯一被留下来做老师的一个学员
我回国之前他就来了上海 跟人合伙开诊所 我搬来市区后 他就把诊所关了 搬到我住的附近 我经常去他那吃饭 其他时间他有自己的事 我也有我的工作 不互相过多打扰
他在五十岁的年纪找到了他觉得可以一直做下去的事业 年纪大了最关心健康问题 他说中医挺好的 可以帮家里人看病 之前帮患者治好了不孕不育 还有患者送他锦旗 也算积德 现在他不对外接诊 只帮亲人朋友施针
他经常跟我夸上海挺好的 走到哪里街道都很干净 哪里都挺好拍照的 昨晚我们一起散步 遇到一个遛狗的外国老太太 他还跟人家说“good boy” 倒是把我一惊
他说找到淮海中路上最便宜的理发店 只要20块钱 那天他遇到一个理发的黑人 说那人是音乐学院的老师 什么乐器都会 他偶尔也会去襄阳公园坐坐 那边晚上有很多外国老年人
这两天端午节假期 我妈从老家来上海看我们 今天我爸突然说起来 刷小红书看到移民去希腊很便宜 以后可以考虑去国外定居 我又被我爸时髦到了 换成以前绝对不敢想我爸会提出这样的想法 可能这就是大城市的魅力吧 让有能力的人更包容 更心平气和地看待国际化 即使是中年人也会被这样的环境改变 但也印证了我爸对这片土地上一些人 一些事的失望 是什么能让从小在山里长大的中年人想去从来没去过的异国他乡呢 可能是小时候吃的苦 贫穷 饥饿 嘲笑 一千次的心碎 总之 离开这里 远远地离开 不只是年轻人的梦想了
Nairobiiiiiiii
去郊外薅了几株艾草 儿子也帮了忙 连根带土 很积极 回到家已经十一点 跟他说你先和你妈进去吧 我把艾草悬在门上 他却牵起我的手要和一起 我答他为什么要干这件事 端午过后 气温升高 蛇虫鼠蚁 病役邪祟 也都要冒出来 艾草可以帮忙把这些挡在门外 跟过年贴的门神差不多 讲这两三句的时候我挺享受 但突然担心 他将来会觉得 此刻是个很老的年代 因为这个旧俗 对我还是新鲜的尝试 我自己还不知道 我这些年的虔诚来自哪里 明明从小到成人 那么讨厌老旧的事物 楼道声控灯一黑 牵我的手紧了一下 这打断了我的自扰思绪……
低枯学
一本书需要反复读,一个人可以反复爱
书读完了,旷野里独留一个人的背影
还要怎样的真诚呢,我想拉住他
还要怎样的沮丧呢,除了放逐他
为了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人
多少人在追逐从骨头里跑出去的野兽
爱需要次序
绝望者一遍遍这样告诫自己
不能把朝霞摁死在河水里,故事就没有结局
于你而言,新生的姑娘是逗号
于我而言,健康的身体是
那些过去的人胸口都塞满了子弹
想爱的人注定遍体鳞伤还要怎样的真诚呢
除了把他拔出我这泥泞的生活,扔到荒野
余秀华《在阳台上,立春之日》
新书稿基本妥了。前两天跟栗子约午饭,吃完她顺便来公司溜达,结果坐了一下午,把书稿看完了。还没出版,书已经有了第一个读者。并怀了一下去年春天三人同爬一座翠绿小山的旧,草草约定今年有机会再一道爬山:因为自己或许也早意识到,相比一起做成点事的体验,爬山和在城市以外的体感,似乎更有意趣也更耐回味,无觉中自然浮起的记忆,总是这些“什么也不为就只随便走走”的时刻。
栗子发广播说:“去年四月第一次爬山,树木与鸟群闪烁,心流发生的时刻,语言无关紧要了起来,三人都相信各自的诚实,并感到对方也是如此相信着的。”这样敏锐的感知和描述,叫我也感动并相信这是意义感伴生的时刻,甚至说出”意义感“这个词,也无法取消这种体验本身的实在性。期待下次一起爬山。
普_照
栀子花还在开,香气氤氲了我所在的空间。黄桷兰也处于盛放期,站在阳台上一低头,便看见满树冠的乳白色细长花朵,散发出比枙子花更盛大的香气。世界这么好,生活就如绿林岛屿,无限生机活力,况且花木交替生长,释放出让人松驰的巨大能量,吸掉生活产生的碎屑残渣。我躺在一本书里,欢喜哀愁,却又无限平静。
-深山居-
上海不愧是文娱生活最丰富的城市,才知道齐豫前几天在上海开了「天籁女声穿越经典」的音乐会。唱了Vincent,和九月的高跟鞋。最近下不完的细雨,一切凉凉的,就会想到齐豫唱的那句:「脱下寂寞的高跟鞋,赤足踏上地球花园的小台阶,这里不是巴黎东京或纽约,我和我的孤独,约在悄悄的悄悄的午夜~」
vosemesz
端午未至,已连吃五天粽子。工作忙到晕眩时,能回家安安静静坐下来,拿起在滚水中煮过的四角心脏,拆白棉线,展箬竹叶,细细咀嚼每一口紧紧拥抱的糯米和蜜枣,是令人心满意足的孤独时刻。湿抹布般的情绪被棒打、涤净、慰劳,就放空专注在这一刻。
林地胭脂
生命像行走在台北街头时塞在背袋里小巧的绿叶厥盆栽:被移植的、浑身寻不到落身处般的不自在。
李宗荣《爱是最温柔的暴动》
在没下雨的闲暇时,和奶奶从山沟边往山上爬,奶奶边走边指着山间的树,这棵是几十年前谁家种的,那一片都是那家种下的。这些年基本没人烧柴火做饭了,原本这条山路是热闹的,早晨大家都上山来挖点草药野菜,砍下碎枝回家做饭,晨练一开歌喉的也有。现今的路被野草遮蔽了好久,有一些路段,因下雨太多,山溪的水从路上流下,也成了一条浅浅的水沟。
我们就一路走,一路都不见有人。
碌碌的blue
今天,在沙滩上啃汉堡然后睡着了。醒来的时候海浪把我的充电宝卷走了,不过朋友都还躺在我身边。
软角鲨烯
一天中最喜欢的时刻:沿着海滨路开车,摇下车窗吹风。太阳已跌入海平面,把整个天空染成粉红色,我听“人们找事情杀时间,却被时间杀死无数遍”,停在路口等红灯,路灯倏尔全部亮起。
不如就叫小金刚石
想起小学和初中时在家门口的青少年宫上钢琴课,上四楼走进被舞蹈垫气味浸没的走廊,敲开一扇棕黑色的门就到了方正狭窄的钢琴房。在炎热的暑假,还没走进青年宫时衣服就会黏在皮肤上,好在钢琴房里的空调总开得很低。老师是一位干瘦,黝黑,中等身高,头发从左边整个梳向右才勉强盖住头皮的中年男人,总是穿着灰色的薄长袜,有时皮鞋里的后脚跟会踩在外面。条纹衬衫上有洗衣粉也盖不过的苦烟草味,和老旧空调吹出的风混合在一起,吸进肺里时总让人有咳嗽的冲动。
他上课时爱端着一个玻璃杯,我弹错或者唱不出音符时他就大力地摁住我的手指,没有在喝茶,但嘴里发出往搪瓷杯里吐出入口的茶叶时那种“啧啧”的声音。
大人们总是有一种错觉,就是在同一个班级里上课的小孩子之间总是亲近的。当时初中班主任的女儿也在这个老师那上钢琴课,爸妈觉得这是好事,老师也这么觉得,于是把我们周末的课时排在一起。我有时早到,或者正常时间到,老师总会让我在她的背后坐一会儿,等一会儿。好像是专门为了我们这对“好友”留出些交叠的时间和空间,实际上我知道,是因为她比我弹得好,主要起到了对比的作用。
大人们也总有另一种错觉,那就是孩子总是天真的没有自尊的,听不出无意的对比,有意的夸赞,以及以为无论如何小孩子都会爱戴师长,同辈之间的矛盾也都只是小打小闹,不会记仇。我也的确从不记仇,但偏偏记性很好。我理解是人总会有偏爱的人事物,但仅仅停留在接受,因为不接受也没有什么办法。
那个有些刻薄的女孩儿,在并不懂得人心多面性复杂性的初中时光里我很单纯畅快地讨厌着她。不仅仅是因为有一次我坐在她背后等她结束上课时,她突然扭过头问“你猜我们之前讨论下次月考最容易被踢出班级前二十的人是谁”“是你诶”,还有她平日里莫名其妙的故作天真。那次是我初中时少有的好名次,刚好是第十九名,我为这样一个成就开心了很久。那天后来上课时我一直在思考她的话,语言变得可视化,我像掉进了一个一个旋转的汉字组成的漩涡,直到接连不断的“啧啧”,好像把茶叶当作子弹一样打进水里的声音让我如梦初醒。
那个时候我不懂得并不是看起来“正确”的实话就一定要说出口,只觉得沮丧。她好像说的没错,可为什么我会那么难过。而如果她有错,不该这么说话,为什么老师也只是笑笑,不说话。
很久之后,我才明白,对和错,事实与否,那个时候并不重要。我觉得不舒服,这很重要。
后来中考时我考了全班第九,全校第十八名,高中后因为学业繁忙我也就不再摸琴了。大学里在乐队,在艺术团,在小组唱,有很多再接触钢琴的机会,我在房间里也一直放着一把便携电钢,有时弹些伴奏,却再也没有实打实系统学过练过。时隔多年,我又开始上钢琴课,在一间属于我的房间。伦敦到了六月气温也很低,可以穿厚度适中的毛衣,我提前点上了檀木气味的香薰,老师是穿着棕色皮衣,进门时会询问要不要脱鞋的姐姐,弹错音时她会轻轻拉长唱着的前一个音符,等我重新做出反应。
感觉自己长长的呼出一口气,长到最后呼吸落定的末尾意识到,原来我已经长大那么久了。
轻轻地唱出来,
do re mi fa sol la si。
允安书
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差异在于,他们不体系化,没有固定模式和知识束缚,依赖感性和直觉。虽然有浅白的一面,但是也有敏锐的一面。因为不受体制的约束,在行动、实践、语言、想象力和对现时的啃噬方面,艺术家比知识分子更有活力。
汪民安《亲密关系的核心是友谊》
陪好友逛珍贝展,琳琅满目,声势浩大。贝壳如心脏,如蝶翼,如建筑,有几何数学题般精密的线条、螺旋、轨迹、序列,让人禁不住感慨一句“海洋美神”。
林地胭脂
她们都回家去了。我站在黑漆漆的阳台,清新的风迎面吹来,风携着雨,雨又夹杂着花的香气,蛐蛐开始叫了。我看见黑夜里树的轮廓,树的颜色要比夜晚的更深一点,沿着荒凉的小路走进去,是两座镶嵌在桉树林里的铁皮房,铁皮房的二楼过道里开了一盏灯,每到南方的雨季,宿舍就潮湿得像被雨水泡过,那么住在铁皮房子里的人呢,盖的被子是不是也有一股霉味,床是不是也潮湿得无法入睡。路灯下,地上满是大小不一的水洼,一只白猫跑了过去,蓝白色的铁皮房传来声响,我看不清他的样子,只见他提着水桶爬上二楼,一步一步迈得那样沉重,似乎听到他的叹息声,铁门吱呀着打开又关上。
雨再一次悄无声息地落下,谁也不知道这场雨下了多久,站在阳台,脑子里不知怎的冒出这么一句话:栖居在陆地上的一尾鱼。独自一人的夜晚,无风无月,熄了灯坐在阳台看树,蛙鸣、蛐蛐,我一直以为树不会老去,直到今天在白天的雨雾中看见它们,树皮脱落,树叶发霉,雨让它们沧桑。他又出现了,在铁皮屋的二楼晾衣服,拧干衣服的时候,我听见水哗啦落下,这个人一定是手洗的衣服,借着昏黄灯光,看见铁皮屋顶上一只橘黄色的猫在散步,我突然就不害怕心里的鬼怪了。
江晚春·
我发现,好的写作往往源自“不得不写”的时刻或境遇。若还有余裕想“为什么不写”或“要不要写”,那或许目光早已聚焦在其他方面了,而非写作。愿望总是先于意识的。
普_照
外面下着大雨,看《我的阿勒泰》,电视剧里也下着大雨,李文秀正在给大草原里的小帐篷补漏雨,奶奶感叹,寂寞哟。问孙女生活有什么意思,文秀说她除了生活世界,还有一个写作的世界。奶奶问,写什么呢?文秀说,写生活。奶奶说,那还不是一样的无聊。
笑死,写作确实是美化了生活,就像现代都市人在看夏牧场的生活,就是一种狭隘和广阔的交换,生活与生活的理想置换,李文秀挤时间去网吧里给遥远的编辑部写信,就像我们也向往远方的阿勒泰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个触不可及的远方,是黑洞与黑洞之间的引力波,人永远无法真正到达那里,无法触摸到它,只能通过各种形式来感受它,感受到一种真正又轻松的生活形式是存在的。在那个地方,爱一个人,翻译成,我清楚地看到你。在那个地方,再颠簸的生活,也要穿得闪耀。在有狼的月亮湾怀念故人,下再大的雨,在最黑的夜,还有一个帐篷可以躲在里面温暖栖居,等待草原上的太阳重新升起,开始广阔无边的漫游。
文秀妈说,草原上的树有的有用,有的没用,干嘛非得有用啊,没用的也活得好好的。昨晚听李娟与梁文道很早的一次采访,仿佛跟着她走过了羊道,走过了独自写作的许多年,有蚊子的夜,也没那么烦躁了,就像躺在帐篷里听牧民的故事,我们再害怕的事有狼在身边可怕吗?牧民一枪就打死了,也把我们那些比狼渺小得多的烦恼通通都打死了,舒畅极了。
chala
人们见到一个孩子,马上会想这孩子像谁,匆匆地把孩子限定在父母的特征范围中。实际上,孩子是活生生的肉体,是无数个偶然造出来的,来自一系列的遗传,这就像一项工程——自然就像工程,文化也是,科学紧跟其后,只有混沌不是工程——同时,也有强烈的繁衍需求。当时,我很想要比安卡,人想要孩子,那是动物懵懵懂懂的本能,再加上社会普遍思想的强化。我很快就怀上了比安卡,那时我二十三岁。我和她父亲都在努力奋斗,想留在大学工作。她父亲做到了,我却没有。作为女人,我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劳碌奔波、学习、幻想、创造,变得疲惫不堪,同时还要承受乳房变大,阴唇肿胀,一个生命在你滚圆的肚子里搏动,那是属于你的生命,你自己的生命会退而居其次。尽管这条小生命在你肚子里,但又会脱离你,让人充满欣喜,也很沉重,像贪婪的冲动一样,给人带来享受,又很恶心,就像血管里的寄生虫那样令人讨厌。
埃莱娜·费兰特《暗处的女儿》
途径了一场盛放。
碌碌的blue
拣米,古代酒名。
只取字面意思,把散落的米粒拣到碗里。
本栏目用来收集酒友有趣的言论,禁二次商用。
撰稿:酒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