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徽州191】下坝:大山里的村子,并没有堤坝,村名何来呢?

体娱   2024-09-04 08:18   浙江  

【行走徽州191】下坝:大山里的村子,并没有堤坝,村名何来呢?

司马狂/

约摸是前两年吧,下坝这个位处昌溪大山里的村落,突然火了起来。本地的作家纷纷前往采风,自媒体博主也驱车前去拍视频,有一阵子我频繁看到和下坝有关的内容。当时很是诧异,身为武阳人,加上姑母家就在昌溪,我之于下坝都未曾有何印象,缘何它突然就走红了呢?后来才知晓,原来这一切是因为,下坝所在的昌溪双源村来了个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淩文,淩书记是陶行知纪念馆的馆长,正是在他的呼吁奔走之下,下坝才突然爆红。


(视频来源:歙县小潘潘

(上两图来源:昌溪乡

车到下坝村口,入村需步行,可能是争取过和美乡村建设资金补助,进村的石板路很明显重新修整过,不过那铺路的石板古色古香的,我一时分不清到底是石板也重修铺过,还是仅仅修整过路面而已,路的起始处还很有古韵的装点了柴扉和竹栅栏。入村第一栋建筑物很明显已然荒废,枯黄的杂草早过了成人的膝盖。这里是下坝的小学,1963年村民在此修建了两层的砖木楼房,1998年老房建成危房,于是改建成现今我们看到的模样。很有意思的是,在我的足迹到过的歙县乡村,大多是在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开始修建全新的村小教学楼。可谁能料到,不过十几二十年的辰光而已,这些村小大多没了生源,也就逐渐废弃。这些教学楼,少数做了他用,而绝大多数都成了能拍恐怖片的荒宅。


行走下坝,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下坝的石阶。不去说,那分布在整个下坝村里的大大小小的石阶,单说在众多自媒体账号里无数次露脸的石阶。我很难用言语去形容,初见石阶时候的那种震撼感。我也很难用一两张图片,去向未曾莅临此处的人描绘它究竟是何等模样。一级一级又一级的石阶,一步一步又一步的步伐,虽然没有我登黄山天都峰时候的战战兢兢,却另有一种莫名的感受萦绕着。下坝的石阶,石头并不平整,甚至偶尔还有一两块有些松动,更有甚者石阶又陡又窄,一不留神恐有摔跤之虞。可偏生就是这样的石阶,让我行走其间无比动容,我动容的是先民的艰苦卓绝。


图源:昌溪乡

(图源:歙县小潘潘

徽州的山民,想要得到一片适合建房的平坦之地,是极为困难的。于是先民们,很聪明的采用石头夯成墙的方法,让自家的房舍不再是直面斜坡。下坝和附近的万二都是这般做法,石头成了歙南山民建屋的重要原材料,我幼年时候见识过石匠的本事,而今哪里还有人建房用到石匠做地基砌石磅的啊。我很好奇的是,下坝和周遭的村庄,都用到如此多数量的石料,那他们的采石场究竟是在何处呢?我几番游历,都没看到明显的山有被开采过石料的痕迹,石头谠的那个采石场又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呢?


南吴北许东叶西汪,这是歙县四乡的四大姓氏,歙南的吴姓人数颇多。下坝就是一个全村都为吴姓的村庄,因为其隶属昌溪乡的缘故,我揣度当为昌溪吴的分支。后面查阅资料,果不其然。元代昌溪村民吴祊迁居下坝边上的大坦,传至其孙吴大良,转而定居下坝。至于吴祊因何从昌溪到大坦,就语焉不详了,说是因为昌溪人丁兴旺而无建房的土地,这多少有些不合理了。倒是吴大良从大坦搬家到下坝,族谱上有了详细的记载。说的是吴大良所养的母狗,跑到下坝百七塘这附近产子,不肯归家。吴大良寻狗至此,发现是块风水宝地,就此定居下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统计,下坝自然村有137户,546人。


坝,今人对这个词汇的理解,多为拦水建筑物的意思。可下坝所处乃深山之中,虽有河流,不过小小的溪水而已,哪里会有建造坝的可能呢?那么下坝又是因何得名呢?《歙县地名录》里的解释是,坝是方言打猎的围场的意思。而下坝人自己的解释则更为详尽且有趣味:在昌溪村东南有龙王尖,村东十几里另有一山峰雾云尖,连接龙王尖与雾云尖的山脊呈凹形,形如土坝,这里是昌源与大洲源的分水岭,而连接龙王尖和雾云尖的山脊便称为坝岭。猎人们发现野猎觅食有个行走特点,那就是是走凹不走凸。在凹顶部平缓处翻越山岗,进入另一场所活动,此一过程被猎人称为“野猪过坝”。被围猎的野猪在河东岸窜入坝坑,大多从坝岭和坝岭凹“过坝”。而从坝坑口东进五里有一分岔,两条山溪合于此。靠北一条就叫上坝源,靠南一条就叫下坝源。野猪被围猎至此,分南北两路,往北边走称过上坝,往南边走称过下坝。这便是上、下坝村名的由来。只不过上坝后来更名成了凤岐,这段有趣的村名由来的历史,就渐渐不为人们所熟知了。


由元至清,下坝村的格局基本形成,整个村庄逐渐形成三横两纵的主干道,各家各户的房屋依次排开,再辅以通往各自家中的支道。也不知道是否有专门的人做过规划,反正如今我们依旧能清晰感受到下坝的布局合理。穿梭其间,你不会迷路,也不会有太多的回头路,有利于慕名而来的游客自行闲逛。不仅如此,下坝村中的水源也是有多处,村民可就近打水。更为难得的是,下坝村内排水极佳,浣洗过后的脏水,顺村中两水沟排入街下水口入大坑,绝无积涝之忧。而在下坝的格局设计中,最为特殊的莫过于其村有四面水口。徽州的乡俗里,水口林的树木是绝不允许私自砍伐的。而下坝人,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村民成亲后要植树三株,由此才有了下坝这特殊的四面水口格局。


下坝一隅,虽僻处深山,却不废诵读,不说旧时代的私塾文化,只说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下坝就有吴福祥考入合肥师范学院。次年,又有吴复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你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歙县大山里的村落能有子弟考进大学,是何等困难。或许正是下坝的文风一直延续,才终于等来了温文尔雅的淩文,这才有了下坝的出圈,也留下了《双源纪事》这样富有对这片土地诚挚感情的文字……


(图源:歙县小潘潘

徽州司马狂
故纸堆里觅徽州,古村门前说黄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