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拾忆】是什么动力,促成昌溪村民每年都要重修板凳桥的呢?

体娱   2024-09-20 08:18   浙江  

【徽州拾忆】是什么动力,促成昌溪村民每年都要重修板凳桥的呢?

司马狂/

中秋节前,正夫兄来电话告知,翌日一早,昌溪村民将重修板凳桥。得闻消息,很是激动,虚度卌载光阴,在徽州的乡野间板凳桥虽然常走,但搭建板凳桥却是未曾见识过的。于是,第二天自认为起了个大早,蹭了正夫兄的车,直奔昌溪而去。谁料,抵达昌溪后,那板凳桥早就搭好了四五块桥板。我辈自诩的早起,在徽州乡村长者们的眼中,已然是日上三竿的上昼了。


徽州人外出业商者众多,每每事业有成后,都会毅然选择回乡修桥铺路建祠堂。若要长久的青史留名,那自然得鼎建石桥,再请文人雅士题写桥名,并留下一篇建桥的骈文。而另有一种修桥,则鲜有流芳百世的机会,那就是修建横跨河流的木桥。你也许会觉得修木桥所耗银两不多,自然也就没有博取名声的机会。其实不然,在我的老家武阳,老一辈的人谈及村里张大水如何急公好义的时候,总是会说他当年斥巨资购买铁链用以修建武阳下村板凳桥的往事。只是比之石桥,木桥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它的故事也只是口口相传而已。待到哪天,老人们都不在了,木桥也被钢筋水泥桥取代了,那故事也就湮没在历史长河里了。


和石桥大多坚固耐用,建成后除非遇到特大洪水才会被冲毁不同。徽州乡民修建的木头桥,几乎年年汛期都会被肆虐的洪水冲毁。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因为有铁链贯穿的缘故,木桥只是被冲垮了而已。待到汛期过去,人们再去把木桥拉起来,补上冲毁了的那些结构,便又能重新把木桥建起来了。往年昌溪重建木桥的时候,昌源河的水位还有齐腰深,加上已过立秋,人入水中,还是会冷得直打寒颤。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先是山洪爆发,而后又是长期的高温干旱,昌源河虽然没有干涸,但河中央的水位也就刚没过小腿肚子而已,这倒是为搭木桥省去了诸多不便。


在吾乡,人们管这种村子里的木头桥唤作板凳桥。这个名字很是贴切,远远望去,那跨越了河流的木桥,就宛若一条超大号的板凳,或者说是一条条超大号的板凳紧紧连在一起。修这种桥,其实并不难,拿一根和桥面一般长度的长杆子作为标尺,在水面上量过去。杆子的距离就是桥板的长度,再用短一些的杆子按照板凳桥的宽度,定下两个脚的位置。把水中的鹅卵石扒拉开,往下深挖,就是后面板凳桥的每一个脚置放的地方。定了位,接下来的工序就很简单了,只消固定住板凳脚,再往下铺桥面,一段接一段的往下延续就行了。


搭板凳桥需要很多精壮汉子一起努力,几十年前都是村里的壮劳力负责,而今整个村子留守的人里,都找不出几个五十岁以下的人来。于是只能是壮年的村干部,领着一帮子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在那里忙活。大家分工很明确,有蹚水抬着板凳脚的人,也有专门在桥面上等着接应的人,还有候在阴凉处等着抬桥面的人。一众人中,有独坐岸边的老人,别人哼哧哼哧的忙着,他稳坐钓鱼台。你可千万不要以为他在躲懒,仔细看,他手可一直紧紧拽着绳子,始终不敢懈怠。需知道,在没有彻底搭完板凳桥之前,没有铁链的支撑,他手上的绳子可是桥不会塌掉的关键所在。


搭桥当日,明明已经接近中秋节,却不曾想烈日暴晒。我最开始抵达现场的时候,一股子劲头,东转悠西溜达的,各种拍照、录视频。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明显感觉到扛不住,于是尽往树荫处去躲。而这些村民们,一直忙碌着,片刻也不敢停歇,这桥得在天黑之前全部搭好,不能延迟。虽然我文字描述的时候,给人一种轻描淡写的感觉,似乎搭桥也不是什么难事。可只要你到达现场,你一定会知晓,每一段桥面的铺设都是需要耗费时间的,毕竟搭好的桥是村民们每日出行要走的,不牢固可真就会出事。


日头愈发毒辣了,瞧瞧时间也差不多了,村干部大手一挥,领着大家伙去吃饭。在我们那不论是请匠人干活,还是邀人做事,大多数都是供饭的。只不过,用的工比较多的时候,东家若是炒菜焖饭那是真忙不过来,所以一般会选择炒面、煮粉皮之类的。搭桥人数众多,且下午又要继续体力活,自然不能煮粉皮,得要让大家吃饱,那中餐就非炒面莫属了。大锅炒面很考验师傅的技艺,炒得不好就会夹生。当然也更考验主事人,是否舍得下本钱,肯不肯多加肉和菜蔬。搭桥者也没太多讲究,舀一碗炒面,开一瓶啤酒,就能吃个痛快。


午间休息过后,大家鱼贯而出,继续着上午的工作,目标就是依次把十七块桥面给它铺设完成。对于现代都市人而言,一个上午这般辛劳,下午早就得躺着了。可休憩过的村民,却个个精神抖擞,丝毫没有因为体能消耗而显出疲态。你看看他们那一身的腱子肉,再看看我们跑去健身房练出来的肌肉,哪里能相互比较啊。日暮之前,他们搭好了板凳桥,转而开始把重重的铁链拴起来。没有铁链的板凳桥就如同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铁链则是金箍,只有戴上金箍的孙悟空,才是西行路上唐僧最值得信赖的孙行者。有了铁链的板凳桥,也是昌溪百姓往来两岸最值得信赖的“孙行者”。


很多外地人看到我发的重修板凳桥,表示不理解。你们直接做一座钢筋水泥的桥不就好了吗?年年修,又年年被冲毁,你们到底图什么?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昌溪早就建成了能通车的现代化大桥。板凳桥对于村民而言,是更为便捷的过河上山干活的路径,你别小看这点距离,当你真的劳累一天,你会非常感谢这座木桥,是它能让你省去那些气力。板凳桥不仅是桥,它更是昌溪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桥被冲毁,人们扼腕叹息。重修木桥,人们也驻足围观。年复一年的生活里,没了这板凳桥,似乎就没了一份很重要的念想。就像那逐渐离去了的二月二,昌溪人还有多少惦记着那口虫窠的呢?

   感谢为本文提供配图的:篁墩游子、木子、程子伟。

徽州司马狂
故纸堆里觅徽州,古村门前说黄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