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的,与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和山西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起于北魏孝文帝年间,此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连续营造时间达400余年。
龙门石窟的规模也很大,连绵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被称为中国石窟艺术的宝库,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2年时,我曾经用了一个小时快速地参观了龙门,印象虽然深刻但看的不是很仔细。这次时间充足,龙门内的游人又不多,正好可以好好地看每个洞窟和石像了。
伊河是黄河的支流,与洛水共同哺育了最早的中国,伊洛文明也因此被称为东方的两河文明。龙门石窟就在伊河两岸。
西边是龙门山,也叫西山,东边是香山,也叫东山,伊河从山中穿过。因这里地形状如门阙,所以周时起就称为伊阙,并被视为洛阳城的门户。隋时因正对着都城皇宫,所以被称为了龙门。建国后修起了横跨伊河的龙门大桥,在两岸的桥洞正好成了龙门石窟的大门。
在伊水河边留张影,发现看上去我还很年轻啊,跟2002年时一样有年轻的面容和好心情。旅游就能有好心情,有好心情就能让人年轻,所以一定要出来旅游啊。9月中旬真是个旅游的好时候,记得上次在7月份来龙门,虽然还下着小雨,但仍然人头丛动,哪象今天这样宽大的龙门山道空空荡荡,可以让我摆出各种POSE,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心依旧”,还有“天地在我心”。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大中型洞窟50多个,潜溪寺是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因寺下泉水涌流而得名“潜溪”。洞窟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
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与两侧的两位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即佛教“净土宗”所供奉的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
不同于北魏时代造像风格的变化,潜溪寺中的造像已揭开了盛唐那种丰腴、典雅的造像风格的序曲。
左侧北壁的观音菩萨,头戴高冠,身着披巾,饰璎珞,左手握净瓶,右手执麈尾搭于肩上。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他与主佛造像被认为是龙门石窟中唐代石雕最优美的两尊。佛陀是古印度语得道的人的意思,佛是大彻大悟的,因此虔诚地跟我佛合张影,沾沾我佛的智慧海和明镜树。太阳渐渐高升,伊河上的水气开始消散,不仅对面的西山露了出来,身后的伊河大桥也变得清晰了,不过我们请的高级导游打起了一把漂亮的蓝色小阳伞,站在龙门山脚下的大路上,瞬间成了一道风景。
龙门山脚下和伊河畔的道路宽阔而平坦,其实早年间龙门石窟山的东面就是河,当时观拜的人只能在山壁上借助栈道攀行,非常不便。直到清朝雍正5年和乾隆13年,分别由郭姓和方姓乡绅出资,用石头在窟壁之下的河滩上垫出了河岸,然后修上了路。现在“郭公路”和“方公路”的石刻还留在洞窟石壁上,以为纪念郭公、方公修路的义德。仔细看会发现靠山的路石头比较光滑,靠河那边的比较整齐。其实这种区别很好理解,因为靠山那边的路是清朝时修的,是用条石垒出来的,条石之间还用铁铆固定,年代久远后,不仅条石磨成了大量石的亮度,就连铁铆也是光亮亮的,一点没有黄褐锈迹。靠河那边的路是建国后扩宽加修的水泥路,所以虽然整齐但缺少了古朴的感觉。跨在相距百年的两条道路上,再摸一摸那些不会锈蚀的铁铆,帅哥导游大声提醒“留神穿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