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老师该不该和学生做朋友?

教育   2024-09-26 21:01   湖北  



案例回顾:本期案例评析栏目的案例《该不该和学生做朋友》,讲述了老师和小殷等几个厌学孩子的故事。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聊天,用自习课帮他们辅导功课,不断拉进与学生的距离,结果一个多月之后,几个孩子表现并没有太大变化,小殷甚至在老师的课堂上违规用手机自拍,把老师也拍在了背景里,并发到QQ空间炫耀……


案例中,老师反思了自己之前的做法,此后与小殷等人刻意保持了一定的距离。那么,老师该不该和学生做朋友呢?师生交往的分寸感如何把握?本次话题征稿引发了老师们的共鸣,以下展示部分精彩观点:



精彩观点


01

调整师生距离,
融洽师生关系

冯瑞琦


如果把恰当的师生距离假设为10,那么活泼开朗的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可能是5甚至更近,而内向寡言的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可能是20或者30。
过于疏远和亲密都可能对教育教学的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前者,我会更多强调规则,强调老师是专业的教学人员,学生是专业的受教育者,在学校这个专业、正式的环境中,每个人都要保持自己的专业性,从而把本来过近的心理距离稍稍拉远;对于后者,教师可能需要多展现一些父母之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充分关注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必要时及时干预,避免或疏解一些不良心理状况带来的困扰。
每位教师都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不断调控、调和、调整,找到适合每个个体、每个阶段的“独家配方”。

02

刻意“做朋友”
不如真诚“做师生”

王志超


做朋友”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万能手段,也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唯一手段。
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刻意“做朋友”,不如大大方方地回归本源,明明白白“做师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师生之间首先应当“做师生”,唯有如此才能明确师生界限,才有助于明确各自的职责,严肃准则。
“做朋友”或许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但是“做师生”并不一定会使师生疏远,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做教师。
教师可以无条件地接纳学生,给学生安全感,建立信任感。教师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和贴心人。
教师可以尊重关爱学生,做学生的对话者和帮助者,给学生可以依靠的感受。
教师可以善于抓住教育时机,时刻准备着做学生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在教育时机出现时,适时地发挥作用。
教师不必纠结该不该或者能不能和学生“做朋友”。坦坦荡荡“做师生”,让教育归于教育,应该是最优的选择。



03

不能只依靠师生关系
解决学习问题

方娇艳

强调尊师则敬学,其思维假设是,师道尊严是决定学生敬学的前提,而师生关系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学习服务。这样的思维假设,从根本上混淆了师生关系和学业发展的联系:师生关系是师生互动的结果,指向的是人际关系和人格发展,而厌学需要的是学习诊断和学业指导,指向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智力发展,二者并非同一范畴


在实际工作中,严师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通过威信遏制学习态度不良导致的暂时性学习问题,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厌学学生(通常是学困生或者心理问题生)的学业问题。


对于厌学型学生,需要进一步深究其厌学的症结在哪里,是学习困难积累所致,还是不良的学习态度结果,或者是因为学习风格不适应、家庭高压期待导致等,从原因追溯其学习历程,形成对学生的精准解读和分类,进而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辅导。


04

缺什么,拍什么:
重新设定三问三答

杨晓琦 谢黎媛


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提醒我们,教师与学生各自承担着特定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带有预设的期望和行为规范。老师以朋友身份介入,虽增加了亲密度,但也模糊了师生之间的角色界限,导致学生在行为规范上的混乱。


小殷的违规行为,部分原因是他未能准确理解在不同社会场景中应扮演的角色,以及这些角色应遵循的规则。因此,老师在建立师生朋友关系时,必须向学生明确不同情境下的角色期待和规则,要明确告诉小殷他们之间的朋友关系的场景和规范。


案例中说,“教书应该‘站着’教,不应该‘蹲下来’教”,这种观点也值得商榷。我想说的是,坚守原则的时候该‘站’,理解学生视角的时候该‘蹲’。为什么非要介意蹲还是站呢,对待不同学情、不同状况,我们收放自如,不滞于物,因时因势而变,不正应该是我们教育者的教育智慧所在吗?


05

厘清边界,驱动内需
——试谈“教师真的
不能和学生做朋友吗?”

朱云方


我也曾经遇见过这样一位学生。他才艺出众,不仅歌唱得好,而且篮球打得也很出色。然而,由于家庭和习惯原因,经常迟到、逃课和带手机进教室,学习没有持续性。为此,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我的重点照顾,而我一次次地原谅了他的错误。直到最后有孩子向我反映,他在班级里公开炫耀:“老朱是我哥儿们,所以他不会对我怎么样!”


其实,我曾经语重心长地跟他说过:“因为你是学生,所以我一直在管教你引导你宽容你,但是将来你到了社会上可能就没有人会像我这样对待你,所以我很担心我的宽容有可能变成了纵容,而过分的纵容可能就是我对你的犯罪!”


当他最后一次严重违纪,不得不离开学校后,每一次大型活动我仍旧邀请他参加,把他当作班级的一员。考上大学后的他,有一次返校来看我,真诚地说:“老朱,很有幸在高中能够遇见你这样的班主任,用你的行动对我进行人格引领,用你的耐心一次次给我改正错误的机会,即使在离开学校的时候,你也仍旧把我当作是你的学生,让我真心感动。说实话,在高中时候,当我习惯使然每犯一次错误的时候,内心都会内疚挣扎,感觉到自己又一次对不起老朱了。”


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够看到学生内心真实的需求,去尊重并唤醒他们的灵魂,那么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班主任之友》2024年10月第19期(中学)!

本期目录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页目录

班主任之友
《班主任之友》创刊于1984年,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主办,是全国第一本以中小学班主任老师为主要诉求对象,面向班主任和中小学管理者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被广大一线老师誉为“中小学班主任的良师益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