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医疗”,指的是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治疗行为。因为不是诊治病情所需,至少不是完全所需,所以被认为是与道德相违背的,也是被有关法律和制度禁止的。其实在教育学生时,也常有类似的情况,对学生的错误施以超量、超时、超限的教育。我们可以称之为“过度教育”。这种情况尤其在通常被认为是“负责任”的班主任身上较为多见。过度教育是一种畸形的教育,它不仅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还会在消耗师生大量的时间精力的同时,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比如师生关系恶化,教师负面情绪增加,学生反感教育,班级生活质量下降,等等。“问题学生”往往是过度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但很多案例都可以证明,过度教育非但不利于“问题学生”的进步,甚至还有加重学生问题的可能,班主任应尽量避免。
1.“盯着”学生教育
在“教育”一词的释义中有一条:“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班主任的大部分“教育”其实就是在做这件事。而“问题学生”的主要表现恰恰是经常“不按规则、指示、要求做”,所以,班主任就要不断“教育”他们,甚至发展到时时、事事、处处都在教育。有些班主任似乎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发现学生的任何小错误,而且还“眼里揉不得沙子”,对发现的任何错误都要教育(批评训诫)一通。似乎不这样做,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任。
班主任的用心显然是好的,但一味穷追猛打的教育,超出人承受能力、忍受程度的教育,学生是否能接受?会不会有效果?
2.只针对学生行为进行教育
当下教育工作存在一个很普遍问题,即所有的所谓教育,都是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而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这种教育,其实就是一个个的纠错策略——学生迟到、不写作业、上课睡觉、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打扫卫生……怎么办?你犯一个错误,我就要拿出一个办法来对付。如果教育只是指向学生的具体行为,那么“问题学生”需要教育的地方就太多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问题学生”总是被过度教育。
3.超长时间教育
在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某学生因为迟到一分钟或没交作业等问题,被班主任留在教室外批评教育,时间有时候长达一节课。我也时常困惑,班主任哪里来这么多时间?盯着学生一个小错误批评这么长时间,其他事不做了?学生的课也上不成了,这样真的是对学生好吗?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的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令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很生气,决定1分钱也不捐了。心理学上把这种刺激过多,作用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这告诉我们,班主任想通过延长教育时间加强教育效果是徒劳甚至适得其反的。
4.“唠叨”式的教育
作为一种传统教育方法,说教(宣讲道理,说服学生)还是有一定必要的。但为什么学生普遍反感说教?因为教师的说教经常有三个问题:
(1)不当说教。教师认定的“道理”其实不一定正确或让学生认同;
(2)空洞说教。居高临下地说大道理,远离学生实际,学生无法共情;
(3)反复说教。颠来倒去总是重复那几句道理。
说教也是缺少教育智慧的体现。说教总是把教育目的说得很明显,学生能感觉到“浓浓的教育味儿”。说教就是靠“说”,说多了就成了“唠叨”,哪个学生会喜欢唠叨的班主任呢?
1.过度教育对学生的不利影响
(1)引发其对教育厌烦、反感
过度教育的第一个后果就是引发了学生对教育的反感。正如任何食物,不管多美味,只要吃多了都会反胃一样。孩子都不喜欢听家长的唠叨,但家长仍然会一遍遍地唠叨。而学生来到学校,又多了一个唠叨的班主任,简直是逃无可逃。反感带来的后果,一个是对教育麻木,变得“油盐不进”;另一个是可能引发学生的叛逆行为,特别是学生被教育到濒临崩溃的时候。
(2)引发焦虑,增加不安全感
学生会觉得总是有双眼睛在盯着他,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引起一番教育,他们会变得无所适从。为了逃避这种恐怖的教育,学生会撒谎或违心地承认自己有错,当着老师的面一套,背着老师又是另一套。
(3)使其丧失进步的信心
过度教育较多的是批评训诫,少有赏识鼓励。过度教育在暗示学生:你有很多问题,你需要不断接受教育。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进步的信心和愿望。因为过度教育让学生觉得自己总是在犯错误,即使努力也不会被班主任看见。
(4)恶化师生关系
(5)成为另类的“焦点人物”
对“问题学生”的过度教育可能会让他们产生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这些孩子通过不断制造麻烦来显示自己的本事,仿若自己是个英雄式的人物。”而每次惹麻烦都会得到班主任的教育。过度教育反而让“问题学生”成为班级另类的中心人物,班主任的关注成为他们在同学面前炫耀的资本。
2.过度教育对班主任的不利影响
班主任对“问题学生”比较多的一个评价是“屡教不改”。殊不知,过度教育也是屡教不改的原因之一。“屡教”,就有过度教育之嫌。而“不改”,会让班主任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打击班主任教育的信心。过度教育又屡屡受挫,班主任的态度就会变得消极。班主任觉得,我都这么尽力地教育你了,你还是一点进步都没有,那就随你吧。
过度教育让班主任投入了太多的精力,令班主任身心疲惫,却换不来预期的效果。所以,过度教育的后果之一就是产生倦怠心理,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放弃教育。
过度教育,是看上去很认真,其实却是很懒惰的教育。高投入,低产出。依赖过度教育,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和教育智慧都无法得到提升。
教育学生要适合、适度,效果才好。所谓适合,就是学生能接受。比如最常用的“三明治谈话法”,把批评夹在表扬肯定和提出希望之间,学生的接受度就很高。而怎样才算“适度”呢?总体来讲,就是把前面提到的过度教育做法反过来,不要高频率、长时间地盯着一个学生教育,不要总是说教,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
“问题学生”的问题很多,班主任甚至有“越抓越多”的感觉。所以,“适当忽略”也是一种策略。适当忽略不是不负责任,而是从教育效果出发,不要让师生双方始终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斗争”状态。选择“问题学生”某些可以转化的点,重点教育帮助,放过一些不影响大局或暂时还很难改变的点。对学生的一些小毛病、小错误,一种做法是当时装作没看见,不要“抓现行”,等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看似不经意地提起。学生在另一个情境心情平和时,可能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还有一种做法是,只用眼神或肢体语言告知学生,你犯错了,我也看见了,但是改了就可以了,师生都可以继续做原来的事(比如上课听课),不必停下来专门来一次教育。
由于“问题学生”比较敏感,对班主任的警惕性很高,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各种事例,开发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做好“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概念是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等人提出的。我们也不必把隐性教育想得多神秘,很多教师其实都会运用这种教育方法。“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些词语都是对隐性教育特点的描述。说白了,就是隐藏教育目的,让学生在心理上察觉不到,在无意识中受到教育。隐性教育的方式非常多,比如美化教室环境,组织班级活动,开设班本课程,观看电影,让学生承担一些班级工作,以及我最常用的“聊天”,都是隐性教育。隐性教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教育过程有愉悦性。学生不是“痛苦”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育,而是在自然、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教育。隐性教育就不存在过度教育的问题。隐性教育很考验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三全育人”更多地都是通过隐性教育实现的。
本文选自《班主任之友》2024年10月上半月刊,有删减
作者:陈宇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
编辑:王皓
审核:汪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