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管理者视角看学生德育与安全工作

教育   2024-08-08 21:01   湖北  

本文系案例《个体教育该怎么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评析稿件,小编建议您先阅读案例原文,再读本文。

案例评析:个体教育该怎么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小学版征稿】


我是学校主管德育和安全工作的副校长,文中班主任遇到的事情在小学中经常出现。处理家校矛盾和家长信访、投诉我有至少10年的经验,今天第三次阅读这个案例,忍不住也想说几句。


01
我支持班主任的处理方式


老师的处理方式没有问题,无论出于安全教育还是教师职责,班级中发生安全事故、存在隐患,班主任都应该及时处理,开展批评教育。


02
投诉的真实原因是孩子受到“委屈”


文中提到的平行教育理论,我也从网上搜索了一下,我认为老师的处理方式符合平行教育原则,家长不接受不等于教师用错了教育方法,而是老师的教育没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觉得自己是委屈的,所以学生回家后反馈给家长,继而导致家长投诉。


03
教育的目标是学生心悦诚服


仔细分析,在学生追逐打闹的事件中,是不是至少应有两名学生参与,有时甚至更多一些?那么我们在教育时就不能只教育其中一个,首先要问清楚学生为什么追逐,都有谁参与了,弄清来龙去脉,再开展教育,学生才能心服口服。


第二,这样的现象是不是以前也出现过,教师是不是没有及时开展教育,才会有接二连三的追逐打闹事件发生?所以教育应该是针对全班的教育,可以由一个事件发起,但不能以这个事件结束,而应拓展到以后的班级管理制度。


在案例中,学生觉得委屈,第一种可能是觉得并非只有自己追打,所以批评时自然不应该只批评自己。


第二种可能是他接受不了当众教育的方式,尽管班主任觉得自己没有批评学生,但是如果整个教育过程围绕的事件仅此一件,核心人物仅此一人,敏感的学生就会认为是针对自己。


04
我的故事


批评也好,教育也好,其实是学校生活中常用的教育手段,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能够改正。


无论我们使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的初衷是保护学生安全,而不是针对某个学生,错误的是学生的不安全行为,而不是学生本人,只要不再采用充满隐患的方式玩耍就可以了。


我是主管安全的副校长,每个学期初我们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小学生不能骑电动车。


某个周末晚上,我在马路上看到一个四年级女生带着她的妈妈在马路上骑电动车,学生一边喊着:“妈妈,我害怕。”一边歪歪扭扭地骑车前行。后面坐着的母亲显然是喝了酒,眼神迷离、面带微笑,还鼓励孩子说:“没事,这会儿路上没车,你胆子大点儿。”出于安全考虑,我没有叫住她们,只是在心里默默祈祷,但愿前面没有疾驰而来的汽车。


周一升旗仪式,我问同学们:“小学生能骑电动车吗?”大家齐声回答:“不能。”我接着又问:“如果骑电动车还带家长呢?”“更不行!”“太危险!”……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我接着说:“对,大家说得都很好,但是周五晚上10:00左右,我却看到咱们学校的一名女生骑电动车带着家长。”“啊?”“我发现当时这个女生很害怕,可是她的妈妈却鼓励她路上没车不要害怕。大家说说,妈妈的做法对吗?路上真的没有车吗?”孩子们又开始议论,结论可想而知。


我接着说:“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车。我们都是小学生更不能骑,因为身体协调能力、应变能力都没有达到要求,所以国家发布这个法律规定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大家。”“这件事情老师不点名,但是希望这个女生能主动承认,并且和妈妈一起写出保证书。”


讲话结束时,我再次强调:“老师是在批评骑电动车的同学,还是告诉大家骑电动车有危险?”所有的孩子都齐声说是提醒大家骑电动车有危险。


升旗仪式后,我联系班主任,告诉她这个女生就是她班上的,让她在班会课上告诉大家:“张校长已经知道骑电动车带人的同学是咱们班的,老师不点名,你可以在课间悄悄去她的办公室承认错误。我相信,只要改了就没问题。”


果真,这个女生在课间来找我承认错误,我故作惊讶:“哦,原来是你呀,当时可把老师担心坏了,生怕你和妈妈出了什么问题。既然你主动承认,我觉得你一定知道了骑电动车的危险,那保证书就少写一些字吧。”


她如释重负地点了点头:“老师,我以后一定不会骑电动车了!”


“好,等到你16周岁就可以尝试,回班吧。”孩子开心地回班了。


第二天,她把和妈妈共同写的保证书交到了我的办公室。


05
我的建议


再次回到案例,班主任需要弥补的,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自己的初衷是保护大家的课间安全,而不是要针对这次追逐打闹的学生。


当然,我也提倡老师善于引导班级舆论,将批评教育转化为鼓励表扬,让大家向承认错误的同学学习,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不安全的行为。


我想,这样的平行教育就完整了。


06
还想对主管领导说


作为经常处理家校矛盾的工作人员,我也想对学校的主管领导说,家长有投诉的权利,但是并非所有的投诉都要以教师的道歉息事宁人,应耐心向家长解释学校的常规教育手段,争取家长的理解。


文章来源>>

来源:《班主任之友》2024年7、8月下半月刊案例评析栏目

作者:张 杰

单位: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沙城镇滨河路小学

编发:黄严磊

审核:汪   媛


班主任之友
《班主任之友》创刊于1984年,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主办,是全国第一本以中小学班主任老师为主要诉求对象,面向班主任和中小学管理者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被广大一线老师誉为“中小学班主任的良师益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