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的严正声明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热议和高度关注。这一事件不仅牵扯到学术领域的诸多问题,更关乎公众对高校管理和公正的期待。在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一些后续的建议。
一、提级彻查,尽快公布调结论,以正视听
北外此次严正声明所引发的公众热议并非空穴来风。尹洪波多次在课堂上发表不当言论,相关专家及同事更是遭受侮辱、诽谤多年。面对如此涉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师德的严肃问题,北外管理部门理应成立专门的调查组,彻查此事,给公众明确的交代,从这次声明不够严正的质疑看,再由其发布信息已经没有多大公信力了,建议提级调查。
当然,如果让其烂尾也未免不可,两害相权取其轻,出于对这位211、又一流高校声誉考虑,提级调查后再回应看似比烂尾更能维护学校声誉。即便烂尾也可以在宣布提级调查后,以不公开公布调查结论再烂尾,舆情应对效果看似比现阶段烂尾要好些。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国办发〔2016〕61号),其中明确强调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面对涉及学校内部且引发广泛社会影响的舆情事件时,管理部门不能置身事外、保持旁观态度。积极出面回应舆情,不仅是履行职责的体现,更是维护学校声誉、保障师生权益的必然要求。
二、回应公众质疑,厘清关键问题
严正声明的内容引发了公众的诸多质疑。从声明全文对尹洪波的定性用词来看,实名举报的尹洪波似乎已对专家及同事犯下侮辱诽谤罪。
侮辱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例如,在某些类似案例中,当事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长期编造虚假信息并在公开场合传播,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了极大损害,最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在此次事件中,令人疑惑的是,如果严正声明属实,为何多年来一直没有报警?是相关人员不懂法,未意识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还是已经报警但未对外公布警方的处理情况呢?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校方面给出明确的答复,以消除公众的疑虑。
三、探究职称问题背后的管理症结
尹洪波的职称问题由来已久,闹了这么多年却始终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这不禁让人思考,究竟是尹洪波个人存在偏执型精神病等特殊情况,还是学校在职称评定方面确实存在问题呢?注意哈,这个职称评定问题可是涉众的一个屡次引发热议的问题。
如果是尹洪波个人的精神问题,学校是否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教学秩序和其他师生的权益?如果是职称评定方面存在漏洞或不公,那么学校就需要深刻反思自身的管理机制,查找问题根源,及时加以整改。毕竟,职称评定关系到每一位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切身利益,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定过程是维护学术尊严和学校声誉的重要保障。而此次在尹洪波实名网络举报后,学校发布的严正声明却引发了全国性的舆情风暴,这无疑凸显了学校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四、反思舆情应对,避免负面典型
复盘此次舆情事件,北外及相关部门在应对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值得深刻反思。声明发布前,对舆情风险预估不足,未能在尹洪波多年 “闹腾” 期间及时化解矛盾,导致问题积累、爆发。发布时,信息披露策略欠佳,公众质疑声明 “避重就轻”,未充分回应关键疑点,如职称评定细节、报警处理情况等,进一步激化矛盾。
这份严正声明的发布本应是为了澄清事实、平息争议,却没想到引发了更大规模的舆情。
一些网友认为,学校本应低调处理内部矛盾,通过与涉事教师沟通协商、内部调查解决问题,而如今将矛盾公开化,有 “家丑外扬” 之嫌,让学校声誉蒙羞。有网友犀利指出:“北外此举,看似在维护学校形象,实则是将自己推到舆论的对立面,一个声明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以后招生、学术交流等工作恐怕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另有网友对学校在声明中直接斥责尹洪波的做法表示不满,觉得缺乏人文关怀。“即便尹洪波有错,他也曾为学校付出多年,学校在处理时能否多些温度,给他留些颜面,而不是这般言辞激烈地批判,这让人感觉学校过于强势,容不得一点异见。” 而且,从教师权益保护角度来看,部分网友质疑学校是否在处理过程中充分听取了尹洪波的申诉,是否存在 “先入为主”,急于给事件定性的情况,毕竟,公平的处理程序对双方都至关重要。
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学校在应对尹洪波实名举报这一最初的小舆情时,其中存在应对不当的问题,看似缘于拍脑袋决策、固步自封,已被拍到了沙滩上。
北外作为211高校,更应该具备敏锐的舆情意识和科学的应对策略。对于涉及学校声誉的网络举报舆情,应该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积极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舆情会商,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回应公众关切,避免因应对不当而使小问题演变成大危机,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总之,北外此次严正声明事件,希望学校管理部门能够重视公众的呼声,切实履行职责,彻查事件真相,回应公众质疑,反思管理问题,改进舆情应对策略,以实际行动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和学术声誉。同时,也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高校管理的监督和指导,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看戏别入戏哈!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理解并跟贴指正哈。
我是老朱,一介教书匠、专司政务舆情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