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你,怎么瘦成这样了?是生病了吗?” 老王一脸担忧地看着自己年过七旬的老伴。
张奶奶无奈地笑了笑:“没事,就是最近腿软了,走两步就累,腰也不行了,活动活动都觉得费劲。”
“你这可不行啊,得赶紧做点运动,别让身体越来越差了!你不做点俯卧撑、走走步,怎么能有劲?”老王说这话时,语气里带着些许急切。眼看着老伴越来越瘦弱,老王也很是担心。
《黄帝内经》中说:“年老筋骨渐衰,常行调理,能养气力。”老王建议:“你每天试试做做俯卧撑,增强下上肢力量,这可是中医推崇的养生法!”
“俯卧撑?你是想让我像年轻人一样站起来就做?” 张奶奶忍不住笑了笑,眼里满是怀疑。
老王摆摆手:“我不是让你一口气做100个,但每天做个十个八个,增强肌肉力量,活动活动关节,气血也能通畅,身体自然就会好。”
那么,为什么医生都提到保持肌肉力量,尤其是年纪大了更要注意呢?
01经常做俯卧撑的人
有这五大好处
俯卧撑它是一个简单却有效的全身性运动。通过做俯卧撑,不仅能增强上半身力量,还能带来不少健康好处。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持续做俯卧撑有五大明显好处:
1.增强肌肉力量
俯卧撑不仅锻炼肩部、胸部和手臂的肌肉,还能刺激核心肌群,让你整体力量逐步提升。
专家指出,每天做适量的俯卧撑可以显著增强上半身的肌肉力量,帮助老年人保持更强的自主行动能力。
2.提高核心稳定性
俯卧撑能很好地锻炼腹肌、背肌等核心肌群。这些肌肉一旦得到锻炼,会改善你的姿势和身体平衡,减少摔倒的风险。
老年人肌肉减少后,常常感到步伐不稳,做俯卧撑有助于强化核心,稳住身体。
3.改善心血管健康
做俯卧撑不仅能增强肌肉力量,还能提高心肺功能。通过增强上肢力量,你的心血管系统也会得到良好的锻炼,长期坚持能改善心脏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促进新陈代谢
俯卧撑能够刺激大量肌肉群的活动,帮助提高新陈代谢率,促进脂肪的燃烧。特别是对年长的人来说,这能有效减少脂肪积累,维持健康体重。
5.加强骨骼健康
俯卧撑时,手臂和胸部的骨骼承受着体重压力,这对于老年人的骨骼来说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增强肌肉力量有助于提升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减少骨折的发生。
02肌肉对老年人很重要
流失过多危害大
肌肉对我们的身体至关重要。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肌肉的流失会直接影响生活质量。随着年龄增长,走路变得有些费力,弯腰捡东西的时候腰背酸痛,这可能正是肌肉流失的结果。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约有5000万人患有“肌少症”——肌肉量和肌肉力量减少的疾病,预计到2050年,患病人数将增加到5亿。
肌肉流失不仅影响日常活动,还会加大骨折和跌倒的风险。老年人的肌肉减少使得血液循环变差,心脏泵血的效率也降低。
专家指出,老年人骨骼和肌肉的退化通常伴随心血管、糖尿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甚至引发长期卧床、失能等不良后果。
《本草纲目》中提到:“筋骨强,气血行,寿命长。” 通过适当的锻炼,我们能够保持气血通畅,增强身体的抗衰老能力。尤其是老年人,适量运动对预防疾病、保持活力至关重要。
03
老年人做好两点存住肌肉
面对肌肉流失的挑战,老年人不必坐等衰老,而是可以通过两个简单的办法来“存住肌肉”,保持身体的活力。
1.坚持适量运动
运动对老年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量力而行。适量的抗阻运动(如俯卧撑、轻重量训练等)能有效增强肌肉力量,改善骨密度。
有研究显示,每周进行两到三次的抗阻训练,可以减少肌肉流失的速度,保持肌肉力量。
如果你觉得俯卧撑很难,可以从基础开始,先做10个,逐渐增加数量和难度。对于关节有问题的老年人,可以尝试不完全的俯卧撑或膝盖俯卧撑,避免加重关节压力。
2.注重蛋白质摄入
要保持肌肉,饮食中的蛋白质至关重要。中医古方《千金方》提到:“强筋健骨,首重补气养血。”
蛋白质是肌肉生长和修复的关键。老年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体重计算,建议60岁以上的非肌少症老年人每日摄入1-1.2克蛋白质/公斤体重,肌少症患者则应提高到1.2-1.5克/公斤体重。
常见的高蛋白食物包括鱼类、鸡蛋、豆制品等,这些食物不仅有助于增强肌肉,还能提供骨骼所需的营养。特别是老年人,要注意避免挑食,确保膳食均衡。
不想在老年期干瘪无力,想要保持活力和健康。可以通过日常的锻炼,像俯卧撑这样的简单动作,老年人完全可以保持更强的肌肉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要记住,骨骼和肌肉的健康,决定着我们的行动力和生命力。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