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家公司很火,名叫「胖东来」,这是一家网红商场,在一个三线城市做超市起家,越做越火,现在成了全国零售业的标杆和模版,很多人争相去调研和学习。而一个三线城市,也因为这家商场,成为了网红打卡点。
工作关系,我很早就知道这家公司,早先还访谈过它们的店员,这家「神奇」的公司,这两天,我就和你讲讲它背后的秘密。
商场,或者说商业地产,我们对这种生意并不陌生,社区里有大专题精讲过。像「恒隆」、「万达」;北京有「燕莎」、「新光天地」;上海有「国金」、「久光」、「高島屋」;南京有「德基」,这「胖东来」怎么有这么怪一个名字?
「东来」其实是它老板于东来的名字,因为于老板胖胖的,憨态可掬,人们都叫他「胖东来」,员工都不叫老板,叫他大哥。当年于老板得罪过当地的一些势力,早年好几次差点破产,他都是贴钱给员工发工资,维持经营,很多追随他的老员工,在胖东来干了快二十年,公司最年轻的员工,少说也干了三四年。
员工长期追随,除了工资待遇高于平均水平之外,很重要一点,这家公司有极其鲜明的价值观。它的口号叫做:传递爱、分享爱、创造爱。在这家店逛街和购物时,你会明显感觉到,店员的眼睛里有光,人称超市界的海底捞,这说法一点不过分。
这个价值观,让我想起另外一家公司,叫「美捷步」(Zappos)是个卖鞋的网站,它们是最早做电商卖鞋的。几十年前,它们在网上卖鞋,你知道鞋不试穿很难知道合不合脚,电商卖鞋是最难的。
美捷步当年怎么做的?它一次给客户寄过去三双鞋,让客户试。这种做法,很多公司现在都没学会,都没做到。美捷步当年的口号,就叫做:传递快乐。直到今天,美捷步都是在价值观和服务精神上,全球做的最好的公司,后来被亚马逊收购,并保持独立运营至今。
我真正最好奇的是,胖东来的员工,为什么眼中有光?我发现了三个秘诀:
第一,平均工资高,老于很厚道。当地人最向往的工作,不是进编制内,而是进胖东来。而且想进去,除了面试通过后,还需要员工内推,也就是有人给你背书才行。我猜,这是它们汇聚相同价值观人才的一个方法。
第二,员工每天内网学习于老板的语录。大多是于老板的人生感悟,像一些微博体的小鸡汤,但是浓度极高。我翻看了下,主要是传播一种生活态度,分享爱,传播爱,鼓励人们去付出。确实,无论你找合伙人,还是招员工,甚至找伴侣,你最应该选择的,是那些愿意付出的人。而首先,我们自己,得先是一个愿意付出的人。
第三,胖东来和海底捞最大的不同。海底捞本质上是靠鸡血。我过去爱吃火锅,聊过一个海底捞的年轻经理,她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我问她为什么那么拼,她说她已经是储备店长了。海底捞人最大的梦想都是当店长,因为一旦当上店长,就可以从单店收入中拿比例提成。这个激励可是太大了。海底捞的人,都是为了晋升,加了「生命的杠杆」十几个小时的干。
但是胖东来完全相反。于老板规定,员工一天只能工作7小时,到点必须下班。每年强制性要求30天年假。但是员工还想上班,真的喜欢来店里怎么办?于老板规定,不行!休假时,人不能在公司,一经发现,立马扭送回家休息。
这一点,启发很大。零售业竞争激烈,人的服务意识,付出精神从哪来?你不休息好,是不可能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情绪的。因此,让员工休息好,而不是拼命去加生命的杠杆狠干,休息好,竟然是服务业很大的竞争优势。
由好的服务,我们要延展开去讲商业规律。树泽之前和你分享过一个数据,疫情之后,很多「服务」评分高的餐饮店,竟然倒闭了。这是为什么?
因为服务,是有成本的。你的服务,必须在定价和上,能体现出「品牌溢价」,那么它在商业上才有价值。
对这一点,于老板虽然是个好人,但他是生意人,是做生意而不是做慈善。我相信他绝对是深思熟虑过,且清醒的。很多人对胖东来的印象是:东西多,实惠。
但这其实是它「传递爱」带来的错觉。如果你仔细去比价,你会发现,它的很多商品并不便宜,像水果,明显价格高于其他水果超市。这是正确的做法,好的服务,当然应该有溢价,就像海底捞服务好,但是海底捞也比普通的火锅店,人均至少贵20%,这是符合商业规律的。
既然这家公司已经找到了零售的门道,甚至把公司打造成了一个网红景点,全国人民争相到访,那问题来了,它为何不去开分店,大规模扩张呢?为何要等着别人来,而不自己主动扩张出去呢?去到上海,去到北京,去到一二线城市,把胖东来铺满全国,并成功上市?
立即扫码解锁会员内容,加入社区,数十万字深度干货分析,树泽陪伴你每日静精进,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