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前不久她不幸感染了甲流。经过四天的高烧和乏力,她终于感到好些,便开始恢复日常生活。
看到家里有些凌乱,她决定去洗个澡顺便清爽一下。结果洗着洗着,突然感觉到浑身无力,眼前一黑,几乎动弹不得。
她忍不住大声喊:“不行我好像不行了!”幸好丈夫及时赶到,扶着她躺下后赶紧联系了医生。
小刘的遭遇让人触目惊心。这样甲流患者在恢复期间,到底该不该洗澡呢?正确的洗澡方法又是什么呢?
01
甲流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
甲流是一种急性的传染病,一般会伴有高烧的表现,还会有头痛、肌肉酸痛以及特别疲倦的状况。
几天的高烧之后,等体温慢慢降到正常范围了,这可并不代表身体就完全好了。
恢复得要更多的时间,还有更稳定的生理状态当作判断的根据,这样才能确定是不是彻底痊愈了。
甲流对身体的影响
在免疫系统还没完全恢复的那段时间里,如果太早去做剧烈运动,或者用了不合适的护理办法,那就有可能让身体承担更多的负担。
流感痊愈后需注意体能会有所减弱且易受影响免疫力的低落导致身体的状况变化尤其对于老年人小孩及有慢性疾病的人士来说更需要密切观察并采取相应的调养措施。
在恢复那阵子,像“长时间洗澡”这种行为,有可能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这时候,得保证有足够的休息,能摄入营养,而且得慢慢增加活动量,可别立马就去干日常的家务或者参加社交活动。
在这个阶段,一定得特别留神,别让身体承受太多的压力。重点就是得渐渐让生活回到正常的状态,与此同时保持好的休息和饮食习惯。
这样能帮助身体更好地康复,还能防止因为太早进行高强度活动而导致的没必要的健康问题。
02
错误洗澡方式的危害
不少人在甲流之后,觉得自己恢复得差不多了,便想着洗个澡来放松一下,殊不知错误的洗澡方式不仅无法帮助恢复,反而可能引发身体不适,甚至严重的健康问题。
1.水温过高:
热水可促使血管扩张,此时身体会感放松,但会增加心脏和血管负担。
尤其在身体未完全恢复时,若水温过高,可能致血压迅速下降,进而引发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这类基础疾病的人来说,要是水温太高,就更有可能引发危险的心血管方面的事情。
2.洗澡时间过长:
长时间地浸泡在热水之中,会使身体处于一种高负荷的状态,进而增加体力的消耗以及心脏的负担,如此一来,便容易导致疲劳感进一步加重。
特别是在身体还未恢复至健康水平之际,过度的时间以及水温的刺激,会使本就虚弱的身体越发难以承受。
3.室内外温差过大:
从热水中出来之后,如果环境温度比较低,这样剧烈的温差变化将会使血管突然收缩,或许会引发心脑血管的负担。
尤其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人,或者患有基础疾病的群体来说,他们更有可能因为这种温差变化而感到不适。
02
中医推荐的洗澡方法
在中医看来,洗澡不仅仅是清洁身体的过程,它也是调节身体气血、促进健康的一部分。
但是对甲流患者来说,洗澡的方式和时机得小心把握。按照中医的看法,在恢复期,身体要注重“温阳”也要注重“养气”别让体内的阳气受伤害。
1.水温适中,避免过热:
根据中医理论,水温应保持在接近人体体温的范围,大概40℃左右最为适宜。
水温倘若过高,这样便会致使气血向外泄漏;而温度适中的水,则能够舒缓身体的疲劳,推动血液循环。洗澡之时,不宜长时间地浸泡在水中,一般以15分钟以内较为适宜。
2.选择温和的草药浴:
中医常推荐以草药浴助恢复。如用生姜、桂枝等中药材煮水沐浴,此等草药具温阳散寒、活血化瘀之效,能有效增强免疫力,促使身体康复。
需注意,草药浴不宜过度使用,最佳是在医生或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在该过程中,草药浴既能舒缓身体不适,又能调节体内机能。为保安全与效果,遵循专业人士建议极为重要。
3.调整室内环境温度:
洗澡前后,室内温度得保持平稳,别让温差太大。特别是在冬天或者早春时节,要是外界温度低,洗完澡后得赶紧把身子擦干,别着凉了;并且还得防止冷空气刺激身体。
4.轻松洗浴,避免过度劳累:
在甲流恢复的阶段,洗澡别搞成一种耗费体力的事,得让它成为一个轻轻松松、舒舒服服的过程。
中医那边说得很清楚,恢复的时候要重视休息和调养身体,所以呢洗澡的时候尽量别做那种很猛的动作,就保持着舒服又放松的状态就行。
甲流恢复期洗澡并非完全属于禁忌之事,不过一定要依据自身的身体情况以及中医所给出的建议来对方式进行调整。
倘若症状较为严重,建议暂且不要进行洗澡,需等到身体完全恢复之后再进行。
要是症状不太严重,洗澡的时候就得留意,像水温得把控好,时间也得控制住,还有环境的温差之类的,这样能防止过度劳累和受到刺激。
用科学又适量的洗澡办法,能帮身体更好地恢复,还能避免因为洗澡不当而导致健康方面的风险。